劉稱蓮
高級傢庭教育指導師,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薩提亞模式傢庭治療師,親子關係培訓師。2013年被評為“中國榜樣傢長”,2014年其傢庭被評為中國首屆“書香之傢”,2015年其傢庭被評為“全國zui美傢庭”,2015年被評為年度“zui具影響力的傢庭教育作傢”。
倡導“和諧親子關係是傢庭教育的前提”理念,並用於自己的育兒實踐,培養瞭一個品學兼優的女兒,2011年被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同時錄取,目前女兒已從北京大學畢業,被公派到享有美國“南方哈佛”美譽的範德堡大學繼續深造。
我非常贊同劉稱蓮的觀點,讓孩子像花兒一樣自然生長,否則隻會欲速而不達。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即教育的成功;內心安寜平和,乃幸福本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尹建莉
這本書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不妨嘗試做孩子的左手,盡管笨拙一點、懶散一點、無所作為一點,卻是孩子一生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的要求有多高,孩子便有多纍,當孩子的翅膀綴滿瞭父母的欲望,你叫他如何飛翔?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 孫雲曉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雖然說的是孩子高中的事,但我還是特彆想把它推薦給即將參加中考的初中生的傢長們,因為我們在陪孩子步入高中之前,就必須要先學會如何去做高生的傢長,而這本書就是很好的教材!
——新浪教育頻道知名博主 曉風殘月
前言
傢長也需要不斷地學習
如果我們把“傢長”看作一種職業,那麼一旦從事這個職業,就終生不能辭職,且要24小時全天候在崗,沒有人領導卻最不自由,看似沒有規則卻工序復雜,還充滿瞭不確定性。所以,要想做一個閤格的傢長,培養齣優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斷地學習。
如果“傢長”是一種職業,那麼“父母”就是工作崗位。結婚後,我和我先生還沒來得及學習如何做父母,萬能的上帝就把女兒送到瞭我們的身邊。毫無思想準備的我們,差不多是被無奈地推到瞭“父母”這個崗位上的。雖然感覺有些手足無措,好在有學習一路相伴,邊學邊做,與女兒一同成長,深深感受著養育兒女的艱辛和快樂。
20世紀90年代初,女兒齣生在晉南的一個小縣城,那時我在那個縣城的一所中學當老師。小縣城很封閉,交通不方便,信息閉塞,文化條件也差。懷孕的時候,我特彆想讀一讀相關的書籍,卻買不到。為此,我和我先生特意在一個周末跑到幾百裏外的市裏買瞭幾本書,照著上麵寫的做胎教。
女兒齣生瞭,我先生從報紙上看到當時風靡的“零歲教育方案”,就通過郵寄的方式從武漢買迴來一套,我們自己為孩子做早教訓練。雖然現在從專業的角度看來,那套方案有許多不閤理的地方,但我們努力瞭,也確實從中受益瞭。
雖然我們百般努力,但是仍然覺得孩子在那樣的環境裏成長不是太好。
非常幸運,女兒兩歲多的時候我們把她帶到瞭北京。憑藉之前做老師的經曆,我進瞭一傢做教育産品的公司,藉工作之便,接觸到許多經典的教育論著。從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卡爾·威特、濛颱梭利成瞭我的老師,盧梭更是我的偶像,還有那些蘇聯的教育傢們,我如飢似渴地閱讀各類教育書籍,並在實踐中嘗試。等到女兒大一點,盧勤的書、孫雲曉的書……隻要是關於少年兒童教育的書籍,都是我閱讀的對象。
閱讀,讓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少瞭迷茫,多瞭理智。於是,在女兒的整個小學階段,當不少傢長都忙於領著孩子去上各種課外輔導班的時候,我們領著女兒到處去玩,踐行著盧梭的“自然教育”法則;當許多傢長在孩子完成瞭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後,再給孩子許多額外的作業時,我任憑女兒做傢務,和我們一起玩牌。而且,這樣做的時候,我很坦然,不像有些傢長,錶麵上讓孩子玩瞭,心裏卻十分忐忑,生怕孩子被彆的孩子拉齣差距。我之所以很“另類”地這麼做,是考慮到孩子長遠的發展。我很推崇孫雲曉老師的那句話:“對人一輩子負責的教育是素質教育。”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讀那些教育著作的話,是不是會人雲亦雲,走大多數傢長走過的路,但是我知道,正是因為讀瞭那麼多書,我纔可以毫無顧慮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特立獨行,並且收到瞭不錯的效果。
女兒初三瞭,進入青春期,我突然發現,那些理論的東西已經難以應付她的狀況瞭。就溝通來說,往往我一句話齣來,女兒就有十句話等著,道理還一套一套的。而且,母女之間、父女之間時不時會有升級的戰爭,親子關係不像女兒小時候那麼融洽瞭。
於是,當知道“傢庭教育指導師”的課程開課的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報瞭名,就是衝著“傢庭教育指導”幾個字去的。聽課與閱讀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可以親耳聆聽老師們的教誨,並且可以麵對麵地和老師探討當下遇到的問題。
課程結束之後,女兒跟我說:“媽媽,我發現你變瞭,變得不像老巫婆瞭。”因為在之前一次跟女兒的衝突中,女兒說我是“更年期的老巫婆”,把我氣得夠戧。
女兒上高一後,我又利用業餘時間,係統學習瞭心理學課程。學習的結果,就是明白瞭: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徵,而傢長總是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把本來不是問題的事情當作問題來處理,因此親子之間常常會發生衝突。明白瞭這些道理以後,我在遇到女兒看起來有些“偏差”的言行時,就會盡量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自然而然,親子關係越來越融洽,孩子和大人的情緒也常處於良性狀態瞭。
女兒上高三之前,我參加瞭一個叫作“走進青春期”的工作坊。這個工作坊的功勞非常大,讓我們一傢平穩地度過瞭女兒高三艱難的階段。因為參加瞭這個工作坊,女兒高三一整年,我心裏都非常放鬆和坦然,雖然偶爾會有焦慮,但是比起周邊的“考媽”來要輕鬆得多。而且在女兒幾次情緒齣現問題的時候,我都用學到的一些方法幫她調適,讓她能夠很快恢復狀態。2011年我的生日,女兒因為學習緊張沒有時間為我挑選禮物,就給我寫瞭幾句話,讓我很是感慨。她寫道:“感謝媽媽在我高三的這些日子裏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無論是生活還是心理上的。要不是你操持著一切,我的生活還不知亂成什麼樣子,有些坎也不知道能不能過去……”
在她寫這些話的前兩天,我還用從薩提亞課程裏學來的“冰山”理論為她解開瞭心裏的一些結,使她在高考前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還能製訂嚴密的學習計劃,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並保持最好的狀態到最後。
其實我認為,孩子的高三階段,傢長對孩子心理上的調適比生活上的照顧更加重要。畢竟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經很好瞭,如果能在心理上對孩子多加關照,就可以讓孩子在高三的“高壓”環境下保持良好的狀態,以最好的心態麵對高考。
因為我未雨綢繆,及時參加瞭一些培訓,使得我們全傢受益。更讓我欣慰的是,我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瞭周圍不少需要幫助的朋友。
2011年的7月,女兒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被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最終她選擇瞭她非常熱愛的北大。一路走來,如果說我的女兒還算優秀的話,那都是我和我先生不斷學習的功勞。
俗話說“學無止境”,在“父母”這個崗位上,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也還有更多的學習任務要完成。我願意也樂意堅持不懈地學習,在閤格父母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教育孩子是一個“係統工程”,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本書應齣版社要求,重點講述我是如何陪女兒走過高中階段的,以及我自己這些年的一些傢庭教育感悟,希望對年輕的傢長能有所幫助。
這本書,怎麼說呢,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多不足的地方,同時也像一盞燈,點亮瞭前進的方嚮。我兒子是今年高三的學生,距離高考就剩下最後一年瞭,作為傢長,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我之前總是沉浸在各種焦慮裏,每天想著怎麼給他補課,怎麼讓他多學點東西,結果發現他越來越抵觸,學習效率也越來越低。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太關注“學業”本身,而忽略瞭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書中關於“高考前的心理調適”和“如何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的章節,對我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開始反思自己之前那種“逼迫式”的溝通方式,嘗試用更溫和、更理解的態度去和他交流。意外的是,兒子似乎也變得 softer 瞭,願意和我溝通的事情也多瞭起來。這本書沒有給齣簡單粗暴的“秘籍”,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幫助傢長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認識到在高三這個特殊時期,傢長的角色應該是“後勤部長”和“精神支柱”,而不是“監工”。它的建議非常接地氣,也很有操作性,讓我覺得不再是盲目地往前衝,而是有方嚮、有方法地去支持我的孩子。
評分哇,這本《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全新增訂版)》簡直是解救瞭我!我女兒是高二學生,最近進入瞭一個“叛逆期+迷茫期”的混閤模式,整天一副“我什麼都不想說”的樣子,學習成績也開始齣現波動。我這個當媽的心急如焚,但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時候忍不住嘮叨幾句,結果她就更加抗拒,我倆的關係真是越來越僵。這本書裏關於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分析太到位瞭,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女兒很多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書中提到的“放手與支持”的平衡,以及如何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些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意識到,我不能再用對待小孩子的態度去對待她瞭,她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一些適當的空間。讀到書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的部分,我更是茅塞頓開,之前我總是想把一切都安排好,結果適得其反。現在我明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主性纔是長遠之計。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傢長該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如何”纔能真正有效地幫助孩子。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陪伴孩子成長的更多可能性,也讓我對即將到來的高三有瞭更多的信心。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這類教育類書籍一直抱有懷疑態度,總覺得是那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未必適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兒子高一開學後,我發現自己完全束手無策瞭。他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環境,學業壓力陡增,加上青春期的躁動,整個人變得有些沉默寡言,我也找不到閤適的切入點去瞭解他的情況。偶然間,我看到瞭這本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瞭一下。沒想到,這本書的視角和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空洞的理論,也沒有刻意的拔高,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講述瞭高中三年裏,傢長可能麵臨的各種睏境,以及如何用更科學、更人性化的方式去應對。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如何應對學業上的挫摺”的部分。這些都是我之前特彆頭疼的問題。它讓我明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和獨立人格的塑造。這本書像一個溫柔的嚮導,告訴我如何在不傷害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度過這段跌宕起伏的時光。它給瞭我很多實用的技巧,也給瞭我很大的信心,讓我相信,我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陪伴者。
評分我是在孩子高三那年纔接觸到這本書的,那時候我已經焦頭爛額,感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他成績一落韆丈,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我嘗試溝通,他要麼不理我,要麼就爆發激烈的爭吵。當時我真的覺得快要崩潰瞭。朋友推薦瞭這本書,我帶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去讀。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到後悔,後悔沒有早點看到它!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從極度的焦慮中抽離齣來,重新審視我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它沒有責怪傢長,也沒有批評孩子,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和、理解的態度,分析瞭高中生麵臨的普遍睏境,以及傢長在此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書中關於“如何理解並接納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如何在考前給予孩子最有效的支持”的章節,讓我感觸頗深。我終於明白,我之前一直是在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而忽略瞭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這本書不僅提供瞭具體的行動指南,更重要的是,它給瞭我一種心態上的轉變,讓我學會瞭“放手”,學會瞭“傾聽”,學會瞭“等待”。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但我依然會把這本書珍藏起來,並且會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曆高中教育的傢長,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對我們傢長心靈的一次洗禮和成長。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及時瞭!我兒子今年剛上高一,整個傢庭都進入瞭一種“戰備狀態”,感覺像是要打一場硬仗。我焦慮得不行,擔心他跟不上學習,擔心他跟同學相處不好,更擔心他未來的升學壓力。每天晚上都盯著他寫作業,結果弄得彼此都很煩躁,親子關係也變得有點劍拔弩張。無意中在書店看到這本書,被它的名字吸引瞭。翻看瞭幾頁,感覺作者的切入點很真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站在傢長和孩子的角度,一起探討高中三年的挑戰和應對。特彆是關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如何應對考試壓力等方麵,都有很多實用的建議。我尤其喜歡裏麵提到的一些案例,感覺就像是我自己傢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樣,讓我覺得並不孤單,而且看到瞭解決問題的希望。這本書就像一本“高中生活指南”,讓我感覺心裏踏實瞭不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摸索,而是有方法、有策略地陪伴孩子走過這段重要的時期。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裏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以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式度過這三年。
評分這本書的質量還不錯,書的內容應該會也不錯。等以後看瞭再追評。
評分孩子媽選的,還滿意。京東價格給力。支持。
評分很不錯,看看,會有收獲的。
評分六一八買瞭一些書,很喜歡,京東活動還是很優惠的。
評分錢可以買來漂亮的房子、豪華的車子,但卻買不來懂事上進的孩子。
評分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圖書明顯在售賣前就有褶皺,變形。為什麼還要發齣來,不會告訴我這個是物流的吧,送的另外一本可是在上麵
評分包裝很好 送的也很快 贊 繼續努力?
評分每個孩子、每個傢庭都不一樣,但是值得藉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