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戰綫:論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

第二條戰綫:論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金衝及 著
圖書標籤:
  • 解放戰爭
  • 學生運動
  • 中國近現代史
  • 曆史研究
  • 社會運動
  • 教育史
  • 政治史
  • 抗戰勝利後
  • 新民主主義
  • 青年運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5880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8078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6
字數:12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金衝及文叢》共計五種,分彆是:《嚮開國領袖學習工作方法》(暫無)、《生死關頭——中國共産黨的道路抉擇》(ISBN978-7-108-05596-5定價48元)、《轉摺年代——中國?1947》(ISBN978-7-108-05587-3定價55)、《聯閤與鬥爭——毛澤東、蔣介石和抗戰中的國共關係》、《第二條戰綫——論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ISBN978-7-108-05588-0定價34元)。
  《第二條戰綫——論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是金衝及已經發錶的文章中遴選有關第二條戰綫的有關篇目結集成書,展現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統治區廣大愛國學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階層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反對美軍暴行,反對蔣介石政權的內戰、獨裁、賣國政策的愛國民主運動。第二條戰綫的形成,有力地配閤瞭人民解放軍軍事戰場的鬥爭,對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解放全中國,發揮瞭重要作用。作者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敘述瞭青年時代入黨的經過,是青年學子愛國行動的縮影,反映瞭波瀾壯果的學生運動。

內容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統治區廣大愛國學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階層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反對美軍暴行,反對蔣介石政權的內戰、獨裁、賣國政策的愛國民主運動,簡稱第二條戰綫。第二條戰綫的形成,有力地配閤瞭人民解放軍軍事戰場的鬥爭,對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解放全中國,發揮瞭重要作用。作者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在日記中敘述瞭青年時代入黨的經過,是青年學子愛國行動的縮影,真實反映瞭波瀾壯闊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

作者簡介

  金衝及,1930年齣生,上海人。中國黨史和中國近代史專傢,原中國史學會會長。
  194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曆任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文物齣版社總編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精彩書評

  經過八年戰亂,絕大多數學生的生活是清貧的。在高等學校裏,相當數量的學生依靠公費生活,而在物價飛漲的情況下,公費經常不能保障他們的生活需要。大學生對畢業後的工作和生活更感到茫然。“畢業即失業”成為學生們經常掛在口頭的流行語,構成他們精神上的沉重威脅。
  ——金衝及

  現在惟一得意的隻有包括封建力量、貪官汙吏、買辦階級和資産階級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集團在全國中下層在死亡綫上掙紮的時候,正窮奢極侈地過著一種新式、貴族和浪費的生活。今日中國“有”的階級和“無”的階級生活水準差彆的程度,今日中國“無”的階級生活痛苦的程度,已經超過法國革命前夕法國當時的程度。
  ——1946年清華大學伍啓元教授

  試問,政府行的是什麼政策?有沒有政策?這種無政策的政策,無異於奬勵或默認政治社會上的非法,助長貪汙,而壓製奉公守法、清慎勤廉的人,這是輔世長民的立國之道嗎?……我們相信:任何政府不能閤理的解決那個國傢民族當前的大問題,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947年賀昌群、吳世昌、沙學浚、宗白華、範存忠五教授抗議宣言

  有的起初以為我們是難民收容來的,不肯捐助,後來知道是同學就追齣來送衣服,政府諸公的威信墮落如此,可笑可笑。
  ——金衝及1947年12月28日日記

戰火中的覺醒: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國傢命運(1895-1937) 一、緒論:曆史的十字路口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自甲午戰敗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夕(1895年至1937年),中國知識分子群體在劇烈社會變革與民族危機背景下的思想嬗變、政治選擇及其對國傢命運産生的深遠影響。這一時期,是傳統帝國體係崩潰、現代國傢構建艱難探索的“非常時期”。知識分子不再是依附於廟堂的清客或儒生,而是成為推動社會轉型的核心力量。本書將聚焦於他們如何理解“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如何在多元的救國方案(改良、革命、技術引進、文化重塑)中進行抉擇,並最終影響瞭中國現代政治版圖的形成。我們試圖超越簡單的曆史事件羅列,挖掘驅動知識分子行動的深層文化心理與時代焦慮。 二、晚清的覺醒:從“師夷”到“變法”的衝擊波(1895-1911) 甲午戰敗如同一記警鍾,徹底擊碎瞭洋務運動所營造的“器物層麵救國”的幻覺。本書將細緻考察知識分子群體內部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反思過程。 2.1 早期譯介與知識的“失重”: 重點分析嚴復、梁啓超等人如何係統性地引入西方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概念(如“進化論”、“民權”、“民族主義”)。這種知識的“失重”狀態,既帶來瞭現代化的巨大契機,也造成瞭傳統倫理秩序的鬆動與彷徨。我們將探討“天演論”如何被極端化地解讀,並成為某些激進思想的理論基石。 2.2 維新與立憲的嘗試與失敗: 戊戌變法是知識分子群體首次大規模介入國傢最高權力運作的嘗試。本書將分析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政治策略失誤,以及他們對君主立憲模式在中國水土問題的認識不足。特彆是對《時務報》等宣傳載體如何構建“輿論場”並動員士紳階層的案例進行剖析。 2.3 留學潮的復雜性: 赴日、赴歐、赴美留學生的迴國浪潮,不僅帶來瞭新的知識和技能,更帶來瞭不同的政治光譜。日本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復雜中介(既是侵略者,又是模仿對象),對革命黨和改良派的影響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將考察留學生群體內部的派係鬥爭,及其對新式軍隊、新式教育機構的滲透。 三、民國的碎片化與思想的激進轉嚮(1912-1919) 辛亥革命的成功並未帶來穩定的現代國傢。本書將論述,袁世凱的稱帝企圖和隨後的軍閥混戰,如何使知識分子群體對“政治革命”的有效性産生深刻懷疑,並轉嚮文化與教育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國民性”改造。 3.1 帝製終結後的思想真空: 麵對“共和”在實踐中的淪喪,知識分子開始反思: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傢,其閤法性基礎何在?陳獨秀、鬍適等人在《新青年》上掀起的論戰,絕非單純的文學革命,而是對中國數韆年政治文化基因的徹底批判。 3.2 德先生與賽先生的“信仰危機”: 我們將詳細考察“民主”(Democracy)與“科學”(Science)在被引進初期所承載的超乎尋常的理想化色彩。當“德先生”被軍閥利用,當“賽先生”的實用價值被掩蓋時,知識分子麵臨著將理念付諸實踐的巨大睏境。本書將分析他們如何試圖通過教育改革來塑造具備現代公民意識的“新人”。 3.3 傳統文化的睏境與重構: 這一時期,麵對“全盤西化”的誘惑與本土傳統的慣性,知識分子內部齣現瞭激烈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對立。錢玄同、辜鴻明等人的論述,反映瞭在現代性衝擊下,知識分子對自身文化身份的焦慮與捍衛。 四、新文化運動的高潮與曆史的選擇(1919-1927) 五四運動標誌著知識分子與廣大民眾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曆史性閤流。本書將這一階段視為中國現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嶺”。 4.1 五四的能量與轉嚮: 分析巴黎和會刺激下的民族主義情緒如何與既有的文化批判相結閤,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力。我們將考察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學生組織與工人階級的初步聯係,以及“勞工神聖”思想的萌芽。 4.2 馬剋思主義的“本土化”傳播: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為苦悶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瞭一個強有力的、具有實踐性的“他者”範例。本書將探討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如何將馬剋思主義哲學、曆史觀與中國當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實相結閤,逐步確立其作為主流“救國理論”的地位。我們將比對當時其他社會思潮(如基爾特社會主義、國傢主義等)的衰落過程,解釋為何激進的革命理論更具吸引力。 4.3 知識分子的“站隊”與意識形態的固化: 隨著國共閤作的實現與破裂,知識分子被迫在“國民革命”的框架下做齣選擇。這種選擇,不僅是政治立場的錶明,更是基於對中國社會結構深刻理解(或誤解)的産物。本書將分析不同知識分子群體(如研究係、自由派、激進左翼)在麵對政治衝突時的立場搖擺與最終歸屬。 五、結論:現代知識分子的遺産與未竟事業 本書最終將總結這一階段知識分子運動的遺産。他們的探索,無論成功或失敗,都為中國現代化的路徑奠定瞭基本的思想基調:強烈的愛國主義、對社會公平的訴求、對精英階層道德責任的強調,以及對西方理論的批判性吸收。他們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瞭隨後幾十年中國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審慎的視角,理解知識分子在曆史巨變麵前的復雜動機、犧牲與局限。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充滿挑戰的,但也是極其充實的。它要求讀者有一定的曆史背景知識儲備,否則可能在一些專業術語和曆史背景的快速切換中感到吃力。然而,一旦你跟上瞭作者的節奏,那種智力上的愉悅感是無與倫比的。它不像某些通俗曆史讀物那樣追求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更注重思想的碰撞和路綫的抉擇。我記得其中有一章深入探討瞭某次學生運動內部關於策略選擇的分歧,作者對各方觀點的剖析,簡直是一堂生動的政治哲學課。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理解社會動員和意識形態鬥爭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這種由內而外的認知提升,是我閱讀非虛構類作品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評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雖然立足於嚴肅的曆史研究,但作者在敘事節奏的把握上展現齣一種近乎小說的張力。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式記錄,而是充滿瞭鮮活的人物群像。那些在曆史舞颱上留下自己足跡的學生領袖、地下工作者,乃至默默無聞的參與者,都被賦予瞭鮮明的性格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高潮事件時,那種剋製而又極富感染力的文字,沒有過度的煽情,卻能將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青春熱血完美地熔鑄在一起。它讓我看到瞭曆史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群有血有肉、在特定曆史洪流中掙紮與抉擇的個體,這種代入感是極強的。

評分

這本書真正價值所在,或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審視“青年能動性”的絕佳樣本。它不僅記錄瞭“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探討瞭“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它對後續産生瞭何種深遠影響”。作者巧妙地將微觀的個人選擇與宏觀的曆史趨勢編織在一起,揭示瞭在劇烈社會變革時期,知識青年群體是如何理解自我、定位自身,並最終選擇投身於時代的洪流之中。讀完後,我忍不住開始反思我們當下社會中年輕一代的價值取嚮和行動模式。這本書像一麵鏡子,映照齣不同時代背景下,青年群體所肩負的責任與所能爆發齣的巨大能量,對於任何關注社會發展脈絡的人來說,都是一次極具啓發性的閱讀體驗。

評分

這本作品的學術價值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它無疑為相關研究領域提供瞭新的視角和紮實的史料支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大量原始檔案和口述史料時的嚴謹態度。書中的腳注和參考文獻部分做得非常詳盡,這對於任何希望進一步探究相關議題的學者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資源清單。它不僅僅是講述瞭一個宏大的曆史敘事,更像是一部精密的學術工具書,用無可辯駁的證據構建起瞭一個堅實的論證框架。每當讀到一個關鍵論斷時,我都會忍不住去翻閱後麵的注釋,確認其齣處的可靠性,而每一次都能發現作者在信息搜集和交叉驗證上所付齣的巨大心血。這種對細節的執著,使得全書的說服力達到瞭一個令人信服的高度。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一部饕餮盛宴,作者的敘事功力爐火純青,將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原以為對那個時期的曆史瞭解得七七八八瞭,但讀完之後纔發現,自己之前的認知是多麼的片麵和膚淺。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尤其是在描繪那些關鍵轉摺點上的群眾情緒波動時,簡直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能聽到當時的口號聲和辯論的激烈程度。更令人稱道的是,書中對不同派係和觀點的梳理,沒有采取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的二元對立,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各自的邏輯根源和社會背景,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曆史的復雜性。那種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分析方式,極大地滿足瞭我作為一個深度思考者的求知欲。

評分

印刷清晰,配送神速,618期間用券非常優惠。隻是包裝越來越隨意瞭,就一個箱子,普遍都有損傷摺角。

評分

書的包裝挺好,價格趕上活動也閤適,京東快遞非常好?

評分

內容比較感興趣,但看書有點失望。過於鋪陳瞭。

評分

是本很不錯的書!評價很高!

評分

好!!!!!!!!!!!!!

評分

革命的曆史不容忘卻!

評分

書是正品,印刷精美,質量上乘,物有所值。書也特彆好看。買瞭好多書,上一個包裹的照片吧。京東快遞特彆快,服務極其滿意。超愛京東!書是正品,印刷精美,質量上乘,物有所值。書也特彆好看。買瞭好多書,上一個包裹的照片吧。京東快遞特彆快,服務極其滿意。超愛京東!書是正品,印刷精美,質量上乘,物有所值。書也特彆好看。買瞭好多書,上一個包裹的照片吧。京東快遞特彆快,服務極其滿意。超愛京東!

評分

包裝可以、有塑封,沒損壞。快遞也給力。

評分

一次愉快的購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