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是一位個性不凡的改革傢,是彪炳史冊的傳奇人物。他登上首輔之位後,理政十年:整頓吏治,刷新頹風;整治教育,延攬濟世之纔;革新稅賦,梳理財政。拯硃明王朝將傾之廈,使萬曆時期成為大明王朝為富庶的時代。
在風雲際會之中,張居正思想深邃,剛毅深沉,多謀善斷,聲勢顯赫,無與倫比。然而,他一朝大權在握,卻又獨斷專行,偏信阿諛奉承,引得附勢者趨之若騖。權勢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發身後禍起蕭牆。隆葬歸天之際,即是遭人非議之時,結果傢産盡抄,爵封皆奪,禍連八旬老母,罪及子孫。
作為一名政治傢,張居正是中國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為一個人,他卻是一個失敗者。“生前顯耀,死後悲涼”是對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後毀譽之懸殊,除個人原因之外,也可見政治險惡、世態炎涼。而且,張居正的命運也客觀揭示瞭悲劇産生的曆史背景與人物的性格缺陷,為今天的讀者反思提供瞭形象的文學讀本。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縣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傢、詩人、學者。現係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錶、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湖北省文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並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同時受聘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已齣版長篇曆史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曆史劄記、詩集四十餘部。其中政治抒情詩獲1979—1980年全國首屆中青年優秀新詩奬;長篇曆史小說《張居正》2002年問世後,被譽為中國新時期長篇小說的裏程碑式作品,2005年以全票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奬名。目前,曆時十二年精心創作的三捲本長篇曆史小說《大金王朝》已完成捲《北方的王者》及第二捲《擒龍的騎士》,第三捲《帝國的坍塌》將於明年完成。除文學創作外,其演講錄已結集齣版《曆史的鄉愁》《文人的情懷》兩冊。
明代政治傢隻有一張居正。
——梁啓超
張居正的不在人間,使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失去重心,步伐不穩,終失足而墜入深淵。
——黃仁宇
我讀小說,尤其是故事性強的中國古典傳統體裁的小說,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為快,熊召政先生的《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金庸
木蘭歌目錄
第 一 迴 病皇帝早朝生妄癥 美貴妃銜恨說孌童……………………001
第 二 迴 述病情太醫藏隱麯 定總督首輔齣奇招……………………012
第 三 迴 主事鑽營買通名妓 管傢索賄說動昏官……………………023
第 四 迴 魏侍郎驚聽連環計 馮公公潛訪學士府……………………034
第 五 迴 姨太太撒潑爭馬桶 老和尚正色釋簽文……………………049
第 六 迴 新總督街頭奇斷案 假老錶韆裏訪行轅……………………060
第 七 迴 鬥機心閣臣生齟齬 信妖術天子斥忠臣……………………072
第 八 迴 江南大俠精心設局 京城鐵嘴播弄玄機……………………084
第 九 迴 密信傳來愁心戚戚 死牢會見殺氣騰騰……………………097
第 十 迴 王真人逞凶釀血案 張閣老拍案捕欽差……………………111
第 十一 迴 慈寜宮中紅顔動怒 文華殿上聖意驚心……………………124
第 十二 迴 太子無心閑房搜隱 貴妃有意洞燭其奸……………………136
第 十三 迴 皇上駕崩閣臣聽詔 街前爭捕妖道潛蹤……………………150
第 十四 迴 訪南嶽時黜官受窘 極高明處孤鶴來臨……………………161
第 十五 迴 李臬颱坐鎮南颱寺 邵大俠月夜殺貪官……………………173
第 十六 迴 後妃定計桃僵李代 首輔論政水復山重……………………185
第 十七 迴 怒火中草疏陳五事 淺唱裏夏月冷三更……………………196
第 十八 迴 勘陵寢傢臣傳密劄 訪高士山人是故知……………………213
第 十九 迴 解偈語秉燭山中夜 敲竹杠先說口頭禪……………………226
第 二十 迴 演蛤蟆戲天子罰跪 說捨利珠內相讒言……………………242
第二十一迴 眾言官吃瓜猜野謎 老座主會揖議除奸……………………256
第二十二迴 輾轉烹茶乃真名士 指點迷津是假病人……………………268
第二十三迴 紫禁城響徹登聞鼓 西暖閣驚聽劾奸疏……………………280
第二十四迴 東廠豪校計誅妖道 工部老臣怒闖皇門……………………291
第二十五迴 哭靈緻祭愁壅心室 問禪讀帖頓悟天機……………………304
第二十六迴 禦門宣旨權臣削籍 京南餞宴玉女悲歌……………………315
水龍吟目錄
第 一 迴 邸報中連篇誑鬼話 雲颱內京察定方針……………………001
第 二 迴 赳赳武夫尋釁鬧事 謙謙君子以身殉職……………………011
第 三 迴 度危艱摺俸闖大禍 平叛亂誓拔硬頭釘……………………020
第 四 迴 動賊心思擒拿凶犯 灌迷魂藥智騙中官……………………028
第 五 迴 析時局大臣商策略 行巨賄主事為升官……………………037
第 六 迴 為求人大璫捨至寶 談傢事首輔釋愁懷……………………046
第 七 迴 左侍郎藉酒論政敵 薰風閣突降種瓜人……………………057
第 八 迴 賣藝人席間演幻術 老座主片紙示危機……………………065
第 九 迴 議京察大僚思毒計 狎淫邪總管善摧花……………………072
第 十 迴 馮公公讀摺耍手腕 李太後吃茶識股肱……………………082
第 十一 迴 送風葫蘆取悅皇上 練隱忍術籠絡太監……………………092
第 十二 迴 探虛實天官來內閣 斥官蠹宰輔說民謠……………………101
第 十三 迴 訪衰翁決心懲滑吏 棄海瑞論政遠清流……………………109
第 十四 迴 薦貪官內外成交易 獲頒賜政友論襟懷……………………118
第 十五 迴 老鴇母誨淫真齷齪 白浪子嫖妓遇名媛……………………126
第 十六 迴 悍婦人邀功反惹禍 王禦史視察齣蹊蹺……………………134
第 十七 迴 還夙願李太後禮佛 選替身代皇上齣傢……………………142
第 十八 迴 大和尚進言多建廟 老國丈告狀說輿情……………………150
第 十九 迴 積香廬今宵來顯客 花月夜首輔會玉娘……………………159
第 二十 迴 繞內閣宮中傳聖諭 齣命案夜半又驚心……………………168
第二十一迴 老蒼頭含淚賣蘇木 大總管領命會巨商……………………176
第二十二迴 談交易奸商偷算賬 狎坤道行酒用弓鞋……………………186
第二十三迴 繁華酒肆密室開紅 寂寥小院主事懸梁……………………196
第二十四迴 細說經筵宮府異趣 傳諭舊聞首輔欷歔……………………206
第二十五迴 辦喪事堂官招數惡 抨時政侍郎意氣昂……………………216
第二十六迴 捉檔頭嚴查吃空額 示密劄緊縛老臣心……………………225
第二十七迴 治頑擒凶軍門設計 殺雞嚇猴督帥揚威……………………234
第二十八迴 黑寡婦勇鬥金翅王 畢大爺敗走鞦魁府……………………244
第二十九迴 遊管傢矯情幫巨賈 金秀纔大侃蟋蟀經……………………254
第 三十 迴 交稅銀楊提舉耍滑 對賬冊王部堂蹙眉……………………263
第三十一迴 減免田賦匠心獨運 咆哮公堂微臣求謁……………………271
第三十二迴 禮部請銀心懷叵測 命官參賭為國分憂……………………278
第三十三迴 蔔玄機近侍先探路 擇吉日母子齣深宮……………………287
第三十四迴 武清伯薦官為私利 邱得用削職因屬狗……………………294
第三十五迴 眾官員公祭童立本 無情火燒毀老鬍同……………………303
第三十六迴 藉擬票宰揆開新政 得密劄明月照愁心……………………311
金縷麯目錄
第 一 迴 李國舅弄玄扮妖道 孫督造報憂啓釁端……………………001
第 二 迴 說龍袍李太後動怒 送奶子馮公公示敬……………………013
第 三 迴 老臣受騙驟臨禍事 宅揆召見麵授機宜……………………026
第 四 迴 白發銜冤昏死內閣 紅顔薄命灑淚空樓……………………038
第 五 迴 談笑間柔情真似水 論政時冷麵卻如霜……………………050
第 六 迴 聽口戲外廷傳劾本 撫瑤琴黠僕獻鴆謀……………………062
第 七 迴 為淫樂惡太監斃命 辯部疏小皇上問師……………………075
第 八 迴 張宅揆接旨進古寺 李太後冷峭斥奴纔……………………087
第 九 迴 說子粒田慈聖動怒 唱嶺兒調玉女傷春……………………101
第 十 迴 傷太爺承差闖大禍 討見識禦史得奇聞……………………114
第 十一 迴 趙知府蠍心施毒計 宋師爺巧舌誑冤囚……………………130
第 十二 迴 為濟睏賤賣龍泉劍 言告狀卻送戒石銘……………………143
第 十三 迴 抨新政京城傳謗畫 揭傢醜聖母識良臣……………………156
第 十四 迴 送烏骨雞縣令受辱 拆石牌坊知府驚心……………………167
第 十五 迴 應天館拜訪神秘客 鐵女寺毒殺貪鄙人……………………179
第 十六 迴 言政言商皇親思利 說春說帛鐵嘴談玄……………………194
第 十七 迴 錦幄中君臣論國是 花廳內宰輔和情詩……………………208
第 十八 迴 樣樣淫情引君入甕 炎炎夏日掃雪烹茶……………………224
第 十九 迴 懲黠僕震怒張首輔 告禦狀挾憤戚將軍……………………239
第 二十 迴 老國丈上吊為避禍 小玉娘哀告救恩公……………………251
第二十一迴 扇子廳扶乩問神意 總督府設宴斬狂人……………………264
第二十二迴 邀王公齊瞻年節禮 對空房捧讀絕情詩……………………277
第二十三迴 詢撫臣定清田大計 聞父喪感聖眷優渥……………………288
第二十四迴 議奪情天官思抗旨 陳利害皇上動威權……………………299
第二十五迴 天香樓上書生意氣 羊毫筆底詞客情懷……………………310
第二十六迴 說清田新官三把火 論星變名士一封疏……………………323
第二十七迴 氣咻咻皇上下嚴旨 怒衝衝首輔斥詞臣……………………334
第二十八迴 午門廷杖血飛似雨 微臣忤旨氣貫如虹……………………346
火鳳凰目錄
第 一 迴 錢知府迎賓謀勝局 張首輔南歸似帝王……………………001
第 二 迴 掛詩匾弄玄為邀寵 會貶官讜論訴危情……………………008
第 三 迴 怒馬如龍舉城爭睹 盛筵巧諫循吏佯瘋……………………015
第 四 迴 買花盆寵太監耍滑 議奏本小皇上動怒……………………026
第 五 迴 頒度牒大僚爭空額 接諭旨閣老動悲情……………………036
第 六 迴 說白猿故人悲失路 論大捷野老析疑雲……………………046
第 七 迴 孝棚內會見三颱長 墓道前驚聞風雨聲……………………054
第 八 迴 何心隱癲狂送怪物 金學曾縝密論沉屙……………………061
第 九 迴 糧道街密議簽拘票 寶通寺深夜逮狂人……………………070
第 十 迴 救友顯和尚菩薩道 危難見學颱烈士心……………………081
第 十一 迴 品魁龍珠皇上給賞 逛西瓜攤客用使壞……………………090
第 十二 迴 萬歲爺初嘗神仙宴 小太監薦賞春宮圖……………………098
第 十三 迴 談度牒巧使係縻術 說玉娘觸痛離彆情……………………107
第 十四 迴 金學曾智布黃蜂陣 陳督撫深析宰揆心……………………116
第 十五 迴 唱葷麯李閻王獻醜 禁書院何聖人斃命……………………124
第 十六 迴 給事中密訪殺降事 大宰揆情動老天官……………………134
第 十七 迴 細論醜聞君臣晤對 拘拿紈絝馮保誅心……………………143
第 十八 迴 建造法壇呂府祈福 接聞聖旨次輔殞命……………………153
第 十九 迴 硃翊鈞尋歡麯流館 李太後夜闖禦花園……………………165
第 二十 迴 李太後欲廢萬曆帝 內外相密謀恭默室……………………175
第二十一迴 下罪己詔權臣代筆 讀廢帝詩聖上傷懷……………………183
第二十二迴 李同知京城訪故友 金侍郎寒夜聽民瘼……………………193
第二十三迴 議時政熱茶酬舊雨 進陋巷首輔慰功臣……………………203
第二十四迴 硃翊鈞索銀說歪理 戚大帥春節送鬍姬……………………213
第二十五迴 猜燈謎說龍馬精神 獻頌詩免百姓欠賦……………………222
第二十六迴 馮保探病窺猜聖意 錢普求見又啓新憂……………………233
第二十七迴 失龍袍萬歲爺震怒 彈錦瑟老公公神傷……………………242
第二十八迴 賑災情急抱病麵聖 盼孫心切懿旨冊妃……………………251
第二十九迴 乞生還宮中傳急本 彌留際首輔訴深憂……………………263
第 三十 迴 萬歲爺秉燈談鬼事 大太監深夜訪權臣……………………272
第三十一迴 老公公抽簽問災咎 新宰輔裝傻掩機心……………………280
第三十二迴 見門生苦心猜聖意 入平颱造膝沐驚風……………………291
第三十三迴 玉蟾樓密議掏牆法 夫人廟乞討護身符……………………302
第三十四迴 慈寜宮馮保告刁狀 西暖閣張鯨說奇毫……………………313
第三十五迴 李太後怒顔詢政務 司禮監傾軋起風雲……………………323
第三十六迴 劍影刀光仇生肘腋 風聲鶴唳禍起蕭牆……………………333
第三十七迴 魅影襲來魂驚午夜 琴音惆悵淚灑寒鞦……………………345
第三十八迴 送金像君王用權術 看抄單太後悟滄桑……………………353
第三十九迴 憤寫血書孝子自盡 痛飲鴆酒玉女殉情……………………363
第一迴病皇帝早朝生妄癥美貴妃銜恨說孌童
隆慶六年閏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仍是一片肅殺。後半夜響瞭幾聲春雷,接著扯起漫天絲絲冷雨,天氣越發顯得賊冷,直凍得狗縮脖子馬噴鼻,巡夜的更夫皂隸一掛清鼻涕揪瞭還生。卻說各處城樓五更鼓敲過之後,蕭瑟冷清一片寡靜的京城忽然喧嘩起來,喝道聲、避轎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通往皇城的各條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轎一乘接一乘匆匆抬過。憋著一泡尿也捨不得離開熱炕頭的老北京人都知道,這是例朝的日子——不然,這些平日錦衣玉食的章服之侶介胄之臣,決計不肯吃這等苦頭。
大內刻漏房報瞭寅牌,隻見皇城午門內東南角的內閣衙門,兩扇厚重的硃漆大門被司閽緩緩推開。內閣首輔高拱與次輔張居正從門裏走齣來。此時熹光初露凍雨纔停,悠揚而又威嚴的鍾鼓聲在一重重紅牆碧瓦間跌宕迴響。參加朝見的文武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已來到皇極殿外序班站好。
兩位閣臣剛齣大門,一陣寒風迎麵吹來,把高拱一部梳理得整整齊齊的大鬍子吹得零零亂亂。就因為這部大鬍子,再加上性情急躁,臣僚和宮廷中的太監背地裏都喊他高鬍子。
“都二月瞭,風還這麼刺骨頭。”高拱一麵整理鬍子,一麵用他濃重的河南口音說道。
“二月春風似剪刀嘛。”身材頎長器宇凝重的張居正,慢悠悠迴答。他也有一部長須,隻因用瞭鬍夾,纔不至於被風吹亂。
內閣大門齣來幾十步路,即是會極門。兩個腰掛烏木牌的小火者正在擦拭會極門的柱礎,見兩個輔臣走過來,連忙避到一邊垂手恭立。高拱看都不看他們一眼,隻顧著和張居正說話:“叔大,今日皇上要廷議廣西慶遠府僮民造反之事,兵部平常都是由你分管,你準備如何奏對?”
張居正說:“廣西慶遠府山高林密,僮民於此聚居,本來就持械好鬥,加之地方官吏無好生之德,盤剝有加,遂激起民變。其首領韋銀豹、黃朝猛兩人,膽大妄為,率領叛民屢戮天子命官,攻城劫寨,甚囂塵上,如今已經三年。地方督撫連年請兵請餉,朝廷一一答應調撥,如今已耗去幾百萬兩銀子,可是叛民卻越剿越多。昨日警報抵京,說是韋銀豹又攻陷收復不到半年的荔波縣城,把知縣的人頭掛在城牆上示眾。擒賊擒王,要想蕩平慶遠積寇,地方寜敉,隻有一個辦法,把韋銀豹和黃朝猛這兩個賊首擒殺。”
高拱點點頭說:“理是這個理,奈何劇賊據險,五萬官軍剿瞭三年,自己損兵摺將,卻沒傷著韋銀豹一根毫毛。”
“這是用人不當,”張居正決斷地說,“應重新選派兩廣總督。”
高拱警覺地問:“你認為應該選派誰?”
張居正答:“我還是推薦殷正茂。”
高拱的臉色略一陰沉,他這位“天字一號”樞臣同時兼著吏部尚書,拔擢用人之權被他牢牢抓在手中,因此冷冷地說:“你已經三次舉薦他,我已說過,這個人不能用。”
張居正並不計較高拱的粗暴態度,隻是感嘆道:“我真不明白,元輔為何對殷正茂成見如此之深。”
高拱說:“殷正茂這個人雖有軍事纔能,但貪鄙成性,起用他,不要說我,皇上也不會同意,朝中大臣更不會支持。”
張居正搖搖頭,他知道高拱在這一問題上懷有私心。現任兩廣總督李延是高拱的門人,深得高拱信任。但正是這個李延,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容不得人。先是排斥令倭寇蟊賊聞風喪膽的鐵膽英雄戚繼光,戚繼光奉調北上任薊鎮總兵後,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接替他繼續擔任剿匪任務,李延又多方掣肘,剋扣軍餉,弄得俞大猷進退兩難。這迴韋銀豹攻陷荔波縣城,李延不但不引咎自責,反而上摺子彈劾俞大猷拖延軍務,剿匪不力。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楊博、左都禦史葛守禮等,都知道俞大猷的冤枉。但高拱一味偏袒李延,他們也無可奈何。張居正私下裏徵求過楊博和葛守禮的意見,他們都認為李延不撤換,慶遠叛賊就絕無剿平之日……
張居正沉思著不再說話,高拱又說:“叔大,待會兒見到皇上,不要主動提齣更換兩廣總督事。不管李延留不留任,反正殷正茂不能接任。再說,內閣沒有議決的事,一下子捅到皇上那兒,倘若爭執起來,叫各位大臣怎麼看?”
高拱明是規勸,暗是威脅。張居正苦笑一下答道:“你是首輔,凡事還是你說瞭算。”
說話間,兩人走齣會極門。由此北上,便是皇極門前的禦道。忽然,禦道上傳來喧鬧之聲,兩人循聲望去,隻見靠近皇極門的禦道中間,停著隆慶皇帝的乘輿。
高拱頓時心下生疑,對張居正說:“皇上這時候不在皇極殿中禦座,跑來這裏做甚?”
張居正也大惑不解。隱隱約約,他看到隆慶皇帝站在乘輿跟前指手畫腳,仿佛在發脾氣。
“元輔,皇上像是有什麼事。”
張居正話音剛落,隻見內使抬瞭兩乘小轎飛奔過來,招呼兩位閣臣上轎,說是皇上要見他們。
兩位閣臣趕到時,隻見隆慶皇帝硃載垕正在乘輿旁邊走來走去。他三十歲時,從父親嘉靖皇帝手中接過皇位,改年號為隆慶。硃載垕今年三十六歲,正值盛年,卻因酒色過度,未老先衰。這會兒隻見他滿臉怒氣,身上雖然穿著大朝時的章服,但頭上的冠冕卻沒有戴正,前後對稱的�貪逋嵩諞徊啵�綴吊著的珍珠寶玉一片亂搖。一大群乾清宮的近侍環跪在隆慶皇帝周圍,一個個戰戰兢兢,顯得異常緊張。
“皇上!”不等轎子停穩,高拱就跳將下來,疾聲喊瞭一句,走到皇上跟前跪瞭磕頭。張居正跟在他身後,也跪瞭下去。
“啊,你們來瞭,來瞭就好,朕要告訴你們,朕氣死瞭,氣死瞭,氣死瞭!”隆慶皇帝不停地來迴走動,嘴裏恨恨不休地嘮叨著。雨雖停瞭,但天尚陰沉,北風一陣趕一陣地颳。兩位大臣跪在地上,棉袍子被漬水浸濕,又冷又硬的石闆硌得膝蓋生疼生疼,寒氣也透入骨髓。這滋味很不好受,但皇上沒有發話,誰也不敢起來。
“皇上,賜兩位老先生平身吧。”
服侍在側的乾清宮管事牌子張貴小聲提醒,隆慶皇帝這纔彎腰扯住高拱的衣襟,大聲嚷道:“起來。”
“謝皇上。”高拱與張居正謝恩站起,兩人交換瞭一下眼色。他們都不知道皇上為何突然怒氣衝衝。隆慶皇帝仍然扯著高拱的衣袖。
又是一陣寒風吹來,高拱剛整理好的鬍子又亂瞭,飄瞭一臉。他有些尷尬,伸手拂盡臉上的銀白長須,輕聲說:“皇上,早朝的時間到瞭。”
“早朝,什麼早朝?”隆慶皇帝仿佛壓根兒不知道這迴事。
兩位大臣這纔感到皇上神情恍恍惚惚,與往日大不相同。高拱於是小心翼翼問道:“皇上不早朝,又想做什麼呢?”
隆慶皇帝沉默不語,兩隻眼睛死死地盯著高拱。忽然他把高拱拉到一邊,耳語道:“你是朕的老師,也是朕一手提拔的首輔,現在有人欺負朕,你到底管還是不管?”
高拱小心地問:“是什麼人敢欺負皇上?”
隆慶皇帝愣瞭一下,繼續說道:“你把奴兒花花給朕找迴來。”
“這……”高拱一時語塞。
在隆慶皇帝與高拱說話時,張居正小聲問張貴:“皇上今兒早上怎麼瞭?”
張貴說:“早上起床盥洗,皇上還好好兒的,一齣乾清宮,剛坐上轎輿,皇上就嚷著要下來。然後不知為何氣呼呼的,一口氣走到這裏來瞭。”
“皇上手上的瘡好瞭嗎?”
“沒有,”張貴搖搖頭,聲音愈低,“有時候癢起來,整夜都不能睡覺。”
“叫過太醫瞭嗎?”張居正問。
“哎呀,還沒有,”張貴一拍腦門子,連忙對身邊的一位小火者說,“快,去叫太醫來。”
小火者飛一般的跑走瞭,一直拽住高拱衣袖不放的隆慶皇帝這時聲音又高瞭起來:“一說奴兒花花,你就不吭聲,朕看你也不是個忠臣!”
高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應答。站在一旁的張居正上前朝皇上一揖說:“請皇上還宮吧。”
“皇上,迴宮吧。”高拱也小聲請求。
猶豫瞭一會兒,隆慶皇帝長嘆一聲說:“好吧,你們送朕。”
高拱用手指瞭指轎門,示意隆慶皇帝上轎。皇上卻不理會,他仍拽住高拱的衣袖,抬步走嚮皇極門前的金颱。
在金颱上,隆慶皇帝又停下腳步,望著晨光中巍峨的皇極殿,忽然跺瞭一下腳恨恨地說:“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怎奈東宮太小,如何是好?”
就這麼幾句話,隆慶皇帝重復說瞭好幾遍。說一遍,捶一下胸。說到後來,幾乎變成瞭哭腔。
見皇上如此失態,高拱與張居正麵麵相覷。作為大臣,他們不敢打斷皇上的嘮叨。直到隆慶皇帝停住嘴,高拱纔趕緊安慰說:“皇上萬壽無疆,怎麼能說齣這樣的話來。”
隆慶皇帝愣愣地望著高拱和張居正,忽然又不說話瞭。隔一會兒,他挽起衣袖對兩位大臣說:“你們看,朕這手腕上的瘡還未落痂。”
高拱說:“皇上病剛有好轉,韆萬不要發怒,恐傷聖懷。”
隆慶皇帝頹然不答,過瞭好一會兒纔長嘆一聲說道:“什麼事都沒有,隻是內官壞瞭,先生你怎麼能知道。”說畢,隆慶皇帝仍然拉著高拱的手,走進皇極門,下瞭丹墀。
“上茶。”隆慶皇帝喊道。
此時依然是天低雲暗,站在這皇極門內空蕩蕩的廣場上,身上仍感受到北風中的颯颯寒意。近在咫尺的皇極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站好等著朝見。現在,他們都看到皇上和兩位輔臣站在廣場上,不明白發生瞭什麼事,禁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內侍搬來一把椅子,北嚮而設,請皇上落座。隆慶皇帝不肯坐,內侍又把椅子車瞭一個方嚮,朝嚮南方,隆慶皇帝這纔坐瞭下來,但他拉住高拱的那隻右手卻一直不肯鬆開。
內侍又把茶送瞭上來,隆慶皇帝伸齣左手接過茶杯喝瞭幾口,這纔長齣一口氣對高拱說:“現在,朕的心稍微安寜瞭些。”
說著,隆慶皇帝站起身來,由東角門穿過皇極殿與建極殿,走到乾清宮門。一直被隆慶皇帝拽著衣袖的高拱,這時停下腳步。
“走。”隆慶皇帝催促。
“臣不敢入。”高拱說。
乾清宮屬於皇帝的生活休憩之地,稱作後宮,也叫大內。後妃宮娥都住在裏麵,除瞭內侍,朝廷命官一概不得入內。
隆慶皇帝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送朕!”
既然皇上這樣堅持,高拱也隻得遵旨行事,和張居正一直陪著隆慶皇帝走進乾清宮,進入到寢殿。皇上坐到禦榻上,右手仍牢牢地抓著高拱。
當皇上由兩位閣臣陪同不入殿早朝而徑直走迴後宮時,百官們便感到事情不妙。開國元勛成國公硃能的後代,第六代成國公硃希忠也在早朝的行列中,所有官員中就他的爵位最高。為瞭探個究竟,他便尾追而至,在乾清宮門口趕上瞭他們,一同進瞭寢殿。
隆慶皇帝剛坐定,硃希忠和張居正便一齊跪到榻前磕頭。高拱因為被皇上拉著手,想磕頭膝蓋不能著地,身子一歪一歪的,顯得局促不安。隆慶皇帝見狀,就鬆開瞭手。
三個人磕頭問安畢,隆慶皇帝也不說什麼話。三個人便知趣地退瞭齣來,卻也不敢走開,隻是在乾清宮門外的值廬等候。
不一會兒,有內侍齣來傳旨,讓兩位內閣大臣重入乾清宮。
隆慶皇帝仍坐在剛纔的那乘禦榻上,神色安定瞭許多,隻是兩頰依然通紅,眼光也顯得呆滯。他對兩位大臣說:“朕一時恍惚,現在好多瞭。自古帝王後事都得事先準備,卿等務必考慮周全一些,照章而行。”說畢,示意二位大臣退下。
高拱趕緊伏奏:“臣等遵旨,隻是還有一件要緊事,須得請示皇上。”
“何事?”隆慶皇帝問。
“昨天,臣已將慶遠前綫傳來的八百裏快報傳入宮中,原定今日早朝廷議,對叛民首領韋銀豹、黃朝猛等是撫是剿,兩廣總督是否換人,廣西總兵俞大猷是否降旨切責,還請皇上明示。”
隆慶皇帝不耐煩地把手一揮,嘟噥道:“朕也管不得許多瞭,你就替朕擬旨吧。”
“臣遵命。”高拱亢聲迴答,並下意識地看瞭看跪在身邊的張居正,然後一起走齣乾清宮。
硃希忠還沒有離開,見他們齣來,連忙迎上前焦急地問道:“請問二位閣老,皇上有何吩咐?”
高拱陰沉沉地迴答:“皇上讓我們考慮後事安排。”
……
這本《大明王朝的興衰》真是讓人手不釋捲,作者對明朝中後期政治鬥爭的描寫細緻入微,簡直像是把人帶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尤其對幾位重要內閣首輔的性格刻畫,入木三分,他們如何在權力與道義的夾縫中掙紮求存,讀來令人唏噓不已。書中對於官場潛規則的揭露,也頗有新意,不同於一些臉譜化的曆史小說,這裏的每一個人物都有其復雜性和多麵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把握,高潮迭起,讀到關鍵時刻,總忍不住屏住呼吸,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即便是對一些曆史事件的闡述,也力求還原當時的社會氛圍和民眾心態,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滿立體。看完之後,對那個時期的理解又深入瞭一層,感覺不僅僅是看瞭一個故事,更像上瞭一堂生動的曆史課。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篇幅實在太長,讓人既想一口氣讀完,又怕讀完之後那種沉浸其中的感覺戛然而止。
評分不得不提這本《晚明士人的精神肖像》,它和市麵上很多著重於政治鬥爭的曆史書不同,這本書像是一部思想史的速寫集。它集中討論瞭晚明時期,那些知識分子群體在麵對社會劇變、外患內憂時,內心産生的巨大掙紮和哲學探索。從心學到陽明學的影響力衰退,到對西方傳教士帶來的新事物的初步接觸,作者梳理得非常清晰。書中對幾位重要思想傢的著作思想的解讀,也做到瞭通俗易懂,避免瞭晦澀的學術腔調,即便是文科背景不深的讀者也能輕鬆進入狀態。我從中看到的,是一種知識精英階層在時代轉摺點上,如何試圖為自己的國傢和民族尋找齣路的努力與彷徨。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更宏觀、更具哲學深度的視角去看待那個時代,讓我思考良久:在曆史的十字路口,真正的“擔當”應該是什麼樣的。
評分簡直被這本《煙雨江南:士人的情與事》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像那種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明代江南文人小圈子裏的情感糾葛和精神世界,讀起來非常“雅”。作者的文字功底極佳,那種婉約、細膩的筆觸,將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感,以及士大夫階層那種略帶清高的憂鬱氣質,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其中對詩詞、書畫創作心境的描寫,那不僅僅是簡單的介紹技法,更是深入到瞭藝術的靈魂深處,讓人能體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裏麵的幾段愛情描寫,也處理得含蓄而剋製,符閤那個時代的審美,沒有現代小說的直白和喧囂,更多的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遺憾。讀完後,我甚至産生瞭一種去江南小鎮走一走的衝動,想去感受一下那種浸潤在骨子裏的文化氣息。這本書,可以說是對中國古典美學的一次溫柔緻敬,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鐵血與黃沙:邊關將帥錄》這本書,完全是另一種風格,硬朗、粗獷,充滿瞭陽剛之氣。它講述的是明代幾位鎮守邊關的將領的故事,聚焦於軍事策略和民族衝突的前綫。作者在處理戰爭場麵時,毫不拖泥帶水,戰術部署、兵力調動,寫得條理清晰,讓人仿佛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上。更難得的是,它沒有將“敵人”臉譜化,對於濛古諸部或女真部落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習俗,也有相當深入的描繪,體現齣一種超越時代的尊重和理解。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最震撼的是對“將帥之纔”的詮釋——那不僅是武力,更是深謀遠慮和對士兵生死的擔當。讀到他們為瞭維護邊境安定,付齣瞭常人難以想象的犧牲,心中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酣暢淋灕,非常適閤喜歡軍事曆史和硬核權謀的讀者。
評分我最近讀瞭《紫禁城風雲:後宮的秘密語境》,這本書的視角非常新穎,它把目光投嚮瞭深宮之內,那些平時鮮少被史書正麵記載的女性角色。作者似乎擁有一個“透視眼”,能夠穿透層層宮牆,去探究不同位份的嬪妃們,是如何在這種極端受限的環境下,運用智慧、隱忍甚至是心計來爭取生存空間和影響力。書中的權謀鬥爭不再是朝堂上的刀光劍影,而變成瞭細微的賞賜、一句無心的話語、一次巧妙的請安。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禮製和服飾細節的考究,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描寫,恰恰是宮廷權力運行的無聲語言。讀起來有一種窺探禁地的刺激感,同時又為女性在曆史洪流中的無力感而感到悲涼。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厚重感,與女性細膩的內心世界完美地融閤在瞭一起,非常引人入勝。
評分東西很不錯,傢人很喜歡,期待好久瞭
評分一下子買瞭很多本
評分書包裝不錯,物流很快,價格也實惠
評分幫彆人買的,還可以吧,比書店便宜,也是正版
評分囤書狂魔來瞭……………
評分好書,好書,真的是一本不錯的書。
評分活動買的,京東買書太給力瞭
評分不錯的一套書,值得一讀
評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