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6
本书为《穆斯林与激进主义》的姊妹篇,介绍如何将穆斯林中的激进主义去除,还世界以和平!
关注更多内容点击:
《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若想铲除孕育穆斯林激进分子的激进意识形态,治本之策是,国际社会要大力推动穆斯林世界向温和主义迈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动穆斯林世界汲取伊斯兰文化和谐观——伊斯兰教核心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之历史智慧,尤其是要汲取其精髓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的智慧。《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正是这样一部在历史的视野和中华文明的语境下专门探讨伊斯兰哲学思想演进及其实践轨迹的论著。作者努力跳出现实,站在全球文明的高度,从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这一核心特性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穿越“绿土地”穹顶之下1200余年时空,爬梳历史,探寻真理,为当下全球暴恐乱象寻找一条从无解的“死结”到有解的“活结”之新出路。这是一种寻找新智慧的新尝试。伊斯兰格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方金英,法学博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1999年起,一直从事伊斯兰政治与国际安全研究,主要聚焦世界范围穆斯林中的激进主义问题。这些年来,致力于用双脚去丈量中外穆斯林居住的每一块土地,迄今已赴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埃及、苏丹、尼日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国内20余个省进行田野调研。2016年11月同时公开出版的姊妹篇《穆斯林与激进主义》《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穆斯林“去激进化”理论与实践》正是17年来的研究心得,与读者们分享。
序一和而不同,互学互鉴
序二正信、正行,发挥伊斯兰教界在抵御激进思想中的积极作用
导论和平的伊斯兰与包容的文明
一、致读者:为什么要撰写这部《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专著
二、伊斯兰哲学及其兼收并蓄之道
三、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理论篇
第一章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兴盛时期
第一节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之道的由来——调和伊斯兰信仰与希腊哲学
一、“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
二、伊斯兰哲学
第二节伊斯兰哲学代表人物
一、伊斯兰哲学“调和论”先驱铿迪
二、伊斯兰哲学“第二导师”法拉比
三、“世界医学之父”伊本·西那
四、“伊斯兰教权威”安萨里
五、“双重真理说”集大成者伊本·鲁世德
六、“伊斯兰划时代史学哲人”伊本·赫勒敦
第二章近现代——穆斯林世界的衰落岁月
第一节承继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之道的传统——
调和伊斯兰信仰与西方文明
一、19—20世纪被西方殖民时代——学习西方科技:现代化
二、二战后民族立国时代——学习西方治国理念:全盘西化
第二节伊斯兰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一、“泛伊斯兰主义之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
二、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运动灵魂穆罕默德·阿布笃
三、埃及复兴运动领袖拉希德·里达
四、印度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代表人物艾哈迈德汗和伊克巴尔
五、土耳其“努尔库运动”领袖努尔西
第三章当代——1979年至今穆斯林世界应对“全球圣战主义”时期
第一节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之道的新方向——走向“中正”思想
一、从泛伊斯兰主义到“全球圣战主义”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正”思想
第二节“中正”思想代表人物
一、当代“中正”思想引领者格尔达维
二、沙特“觉醒”运动领袖奥达赫
三、突尼斯“复兴运动”党魁格努西
四、巴基斯坦国际“《古兰经》的道路”创始人卡德里
五、前埃及大穆夫提谢赫戈马
第二部分实践篇
第四章他山之石——各国“去激进化”举措
第一节穆斯林国家
一、沙特:发起争夺灵魂的思想战
二、约旦:阿拉伯世界的熔炉
三、突尼斯:“复兴运动”开启政教分离的创新实践
四、摩洛哥:温和伊斯兰政党融入现行政治体制
五、巴基斯坦:公民社会行动起来反击激进主义
六、哈萨克斯坦:反恐、反激进齐头并进
七、印尼:传统穆斯林组织高奏宽容、多元化之主旋律
八、其他国家
第二节非穆斯林国家
一、美国:世俗主流社会与穆斯林族群共同推进“去激进化”行动
二、英国:反恐的同时强调包容
三、法国:以严打促“去激进化”
四、奥地利:既反激进主义又保护穆斯林宗教权益
五、西班牙:依法治教
六、澳大利亚:依法反恐
七、印度:大力倡导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
八、其他国家
第五章监狱——各国针对激进分子在押犯“去激进化”思想改造实践
第一节穆斯林国家
一、埃及:在押激进组织头目自主发起“修正意识形态”行动
二、也门:政府成立“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导“去激进化”行动
三、沙特:内政部启动短刑期危安犯“改过自新”计划
四、印尼:利用前恐怖组织头目现身说法和关爱涉恐犯家庭“双管齐下”
五、巴基斯坦:巴军建立矫正中心主责“去激进化”行动
六、其他国家
第二节非穆斯林国家
一、英国:司法部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去激进化”项目
二、美国:驻伊美军在伊拉克监狱实施“思想改造”项目
三、新加坡:成立“宗教矫正组织”从事“伊斯兰再教育”项目
四、俄罗斯:灌输传统哈乃斐教法学派思想
第六章退出现象——激进分子奔向和平的故事
第一节激进组织头目
一、埃及“伊斯兰圣战”前头目赛义德·伊玛目·谢里夫
二、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创始人诺曼·比诺特曼
三、阿尔及利亚“萨拉菲派宣教与战斗组织”创始人哈桑·哈塔卜
四、印尼“伊斯兰祈祷团”前军训教头纳西尔·阿巴斯
五、英国“伊扎布特”前发言人马吉德·纳瓦兹
第二节“伊斯兰国”逃离者
一、“圣战”队伍中的醒悟者
二、建设队伍中的逃离者
第三部分谋略篇
第七章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
第一节古往今来,三大文明核心国家在世上轮番各领风骚
一、中世纪全球文明格局:两兴一衰
二、近现代全球文明格局:两衰一兴
三、21世纪全球文明格局:新一轮两衰一兴
四、中国和平崛起之意义
第二节西方文明语境下,文明的冲突是主旋律
一、西方文明历来强调战争
二、西方最致命弱点是搞西方文明至上主义
三、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
四、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冲突
第三节中华文明语境下,文明的交融是主旋律
一、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和而不同”
二、中国已经成为三大文明之间对话与交融的桥梁
三、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融
四、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五、三大文明的对话与交融必将诞生全球文明
结语冀望和平将浸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节文明兴衰之规律
一、兼收并蓄成就文明
二、战争摧垮文明
第二节致国际社会和中外穆斯林的和平倡议
一、呼唤国际社会:不要恐惧、妖魔化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二、寄语世界穆斯林:继续奏响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主旋律
三、冀望中国穆斯林:誓将和平进行到底
后记
第一部分理论篇,由第一、二、三章组成,突出文明交融的主题,较详细地梳理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到当代的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之道的历史演变进程,这是寻找伊斯兰智慧的过程。第一章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兴盛时期
第一章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兴盛时期
文艺复兴时代的西方战略思想家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在其《史论》中说:“欲知未来应先知过去,古今虽有不同,世界永远不变。”向过去探索得愈深,向未来也就可以看得愈远。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2012年2月第3次印刷,第97、8页。
7世纪初至18世纪初,穆斯林力量由弱变强,两度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统一国家,穆斯林世界两度走向兴盛期。这是伊斯兰文明辉煌时代。
从610年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受到天启传教——到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归真后,四大哈里发时代不断扩张,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到伍麦叶王朝扩张到北非、西亚、南欧,至8世纪上半叶,史无前例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中国西域边界,西至比利牛斯山和大西洋,北达中亚,南抵撒哈拉沙漠——到10世纪阿巴斯王朝巩固自四大哈里发以来的扩张成果,建立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并将封建统治推广到更大区域。在这500多年时间里,伊斯兰教从出现到发展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文明取得灿烂成就,成为欧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伊斯兰文明在世界史中获得一席之地,而此时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
15—17世纪,奥斯曼帝国进入鼎盛期,疆界东起高加索和波斯湾,西至摩洛哥,北面从奥地利边界延至俄罗斯境内,南面深入到非洲腹地,再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荣景。而16—18世纪,波斯萨法维王朝、印度莫卧儿王朝两大帝国也接踵崛起,穆斯林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更加巩固,并使印度洋成为名副其实的“伊斯兰之海”。这一时期,在欧亚大陆的力量对比中,穆斯林是一支决定性力量。
在这两次兴盛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影响力极小,时代主题是为了更有效的政治统治和向民众提供精神食粮,因此帝国统治者海纳百川,包容性强:第一次是伊斯兰文明“五百年黄金时代”,它是伊斯兰史上真正兼收并蓄、吸收其他文明而创造出灿烂文明。始于伍麦叶王朝、完成于阿巴斯王朝历时200年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使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在发扬光大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消化古代希腊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以及波斯、印度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实现了伊斯兰从宗教向文明的飞跃,并引领中世纪世界向前进步。第二次是融合了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印度瑜伽派修行理论的伊斯兰神秘主义苏菲教团的和平宣教,使伊斯兰教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中世纪穆斯林为什么能够海纳百川?其一,伊斯兰教崇尚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有利于吸收借鉴异文化。伊斯兰教宽容尚学,把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世俗精神与一神教信仰联系起来。“知识是伊斯兰教的生命,知识是信仰的柱石”,这句哲言是先知穆罕默德对穆斯林永恒的嘱咐。知识分子被赋予“安拉的意欲者”、“列圣的继承者”和“为主道而奋斗的勇士”等美誉。伊斯兰教把理智置于盲目激情之上,这是宗教信仰世界中极为可贵的理性之光。圣训曰:“学者的墨汁胜过烈士的鲜血。”“学者比修士优越,犹如月亮较繁星光明;学者是先知的继承人。先知没有留下金银,只留下学问。谁获得知识,就已获得很多的财富。”“求知,从摇篮到坟墓。”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远行求学,积极吸收各地先进文明,还把追求知识作为遵循“主命”的圣行。伊斯兰格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其二,阿拉伯人在人类史上惯常扮演“中间人”角色。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上相距遥远,东西方文明相互隔绝,交流甚少。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建立后,兼并了东西方的许多国家,在吸取东西方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成为东西方之间一个可靠的“中间人”,无论在商业和文化交流上都是如此。穆斯林商人掌控非洲与阿拉伯、阿拉伯与亚洲之间的贸易路线,影响力非常巨大。8—10世纪,欧洲处于黑暗时期,亚洲的波斯文明和两河文明进入衰退期,阿拉伯人利用地处东西方之间的有利位置,通过“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不仅吸收各种文明(主要是周边的衰落文明)的养分,而且保存和发展了众多人类文化宝库中曾经辉煌的珍宝,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三,地跨三大洲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建立后,穆斯林成为坐拥世界话语权的群体,统治者和民众自信心强。穆斯林作为征服者和统治者,通过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伊斯兰哲学家智慧地理解、吸收、学习已征服土地上比阿拉伯文化更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有着科学与哲学特点的希腊文化,有着古老政治制度和文学传统的波斯文化,以及有着精彩的神学和数学思想的印度文化。其四,出现富裕的城市居民。阿拉伯—伊斯兰帝国控制着东西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与兴盛的贸易,不仅有力地支持着帝国的财政,更促使主要由贸易商、金融家、手工艺人以及专业人士组成的富裕城市住民的出现,他们成为伊斯兰文化发达的主力。
在穆斯林世界兴盛的中世纪,伊斯兰哲学家们与多种文化对话、交融互鉴,尤其将伊斯兰信仰与希腊哲学相结合,成为中世纪高奏的时代主旋律。
第一节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之道的由来——调和伊斯兰信仰与希腊哲学
中世纪,伊斯兰哲学家们主要调和伊斯兰信仰与希腊哲学,伊斯兰哲学从无到有。这是穆斯林世界向其他文明学习的璀璨时期。
一、“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材料主要引自:“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http://baike�眀aidu�眂om/link?url=lLxqdM6tEwAKq720gcRdcvjQGzv5kj-6PMSZWjC-_nGErcZCyQvwkjOsp807Gl32 EDufu-zhgwicY92AB658Lq。(上网时间:2015年6月7日)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也叫翻译运动(Harakah al-Tarjamah),是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政治的统一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全面确立,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陆交通的发展,帝国统治者实行博采诸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赞助翻译和介绍古希腊和东方科学文化典籍,这是一场大规模、有组织的学术活动,为伊斯兰哲学的诞生与发展揭开了序幕。
这次翻译运动的特征是,在伊斯兰信仰原则下,“体、用”均吸收了其他文明成果。这是伊斯兰发展史上穆斯林唯一的一次自发的海纳百川的思想运动,参与“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学者多为穆斯林,所有著作和译述都用阿拉伯语写成,有着明显的伊斯兰色彩,开创了伊斯兰史上第一次黄金岁月,在世界思想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穆斯林“去激进化”理论与实践伊斯兰哲学与国际安全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穆斯林“去激进化”理论与实践伊斯兰哲学与国际安全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不错 拿来参考
评分绝对正品,看着很舒服,就是挺沉的
评分还没看完 不错 受益匪浅
评分作者跑遍了三十多个国家和二十多个省份,十七年来的研究心得,与读者们共同分享
评分还没看完 不错 受益匪浅
评分还没看完 不错 受益匪浅
评分挺不错。。。。。。。。。
评分绝对正品,看着很舒服,就是挺沉的
评分专业书籍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穆斯林“去激进化”理论与实践伊斯兰哲学与国际安全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