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兴伟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工程
  • 入门
  • 电子技术
  • 电路
  • 全彩图解
  • DIY
  • 实战
  • 基础知识
  • 新手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35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015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子工程师全彩图解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字数:7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选题适用于电子技术的初学者,也适用于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中学生、各高校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及广大电子爱好者。

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作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对从业人员动手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而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与其所掌握的电路知识紧密相关。在从事电气、电子技术工作前,适当的学习是必需的。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相对于因无知所付出的代价,教育学习的成本实在是微不足道。

内容简介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结合实际的电子元器件,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快速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共分11 章,分别介绍了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与二极管、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基本特性及其识别、检测等基础知识,同时还介绍了手工操作等相关知识。本书结合实际,利用丰富的图例对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形象生动,可使读者尽快掌握各相关知识点。《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适用于电子技术的初学者,也适用于中学生、各电子专业的高校学生及广大电子爱好者。

作者简介

张兴伟,深耕于电子技术行业十余年,是业内资深的电子工程师,出版图书十余本。

目录

第1 章 基本概念 / 1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 2
1.2 电的基础 / 4
1.2.1 电压 / 4
1.2.2 电流 / 6
1.2.3 电路中的“地” / 6
1.3 直流电与交流电 / 7
1.4 正弦波信号 / 9
1.4.1 周期与频率 / 9
1.4.2 正弦波的电压值 / 9
1.4.3 相位与相位差 / 10
1.4.4 角度与弧度 / 11

第2 章 电阻与电阻电路 / 12
2.1 电阻基础知识 / 13
2.1.1 基本概念 / 13
2.1.2 欧姆定律 / 14
2.1.3 电阻的功率 / 17
2.2 电阻器 / 19
2.2.1 电阻器的种类 / 19
2.2.2 电阻器的参数 / 21
2.3 电阻器的标识 / 22
2.3.1 色环电阻 / 22
2.3.2 直标法与文字符号法 25
2.3.3 数码法 / 25
2.4 电阻器的连接 / 26
2.4.1 电阻器的串联 / 26
2.4.2 电阻分压器 / 29
2.4.3 电阻器的并联 / 30
2.4.4 串- 并联电路 / 34
2.4.5 实际与应用 / 36
2.4.6 梯形电阻网络 / 38
2.4.7 惠斯通电桥 / 39
2.5 特殊的电阻器 / 42
2.5.1 可变电阻器 / 42
2.5.2 电流检测电阻 / 44
2.5.3 敏感电阻器 / 46
2.5.4 敏感电阻电路 / 48
2.6 SMD 电阻器 / 49
2.7 电阻器组件 / 50
2.8 关于电阻器的操作 / 51
2.8.1 关于电阻引脚 / 51
2.8.2 检测电阻器 / 52
2.8.3 短路与开路 / 54
2.8.4 对地电阻 / 57

第3 章 电容器与电容器电路 / 58
3.1 电容器基础知识 / 59
3.1.1 基本概念 / 59
3.1.2 电容 / 61
3.1.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器 62
3.2 电容器 / 63
3.2.1 电容器的种类 / 64
3.2.2 可变电容器 / 68
3.2.3 SMD 电容器 / 70
3.2.4 电容器的参数 / 73
3.3 电容器的标识 / 75
3.3.1 直标法 / 75
3.3.2 文字符号法 / 76
3.3.3 数码标识法 / 76
3.3.4 色标法 / 77
3.4 电容器的特性 / 78
3.4.1 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78
3.4.2 电容充电与放电 / 78
3.4.3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 82
3.5 电容器的连接 / 84
3.5.1 电容器的串联 / 84
3.5.2 电容分压器 / 88
3.5.3 电容器的并联 / 89
3.6 电容的容抗 / 90
3.7 电容组件 / 92
3.8 穿心电容 / 93
3.9 电容器的检测 / 95

第4 章 电感与电感电路 / 97
4.1 电感基础知识 / 98
4.1.1 基本概念 / 98
4.1.2 电感 / 99
4.2 电感器的特性 / 102
4.2.1 电流不能突变 / 102
4.2.2 通直流,阻交流 / 103
4.2.3 自感与互感 / 104
4.2.4 反峰电压 / 105
4.3 电感器 / 105
4.3.1 电感器的种类 / 105
4.3.2 可调电感器 / 107
4.3.3 SMD 电感器 / 107
4.3.4 扼流圈 / 108
4.4 电感器参数标识 / 110
4.4.1 电感器的参数 / 110
4.4.2 电感器的标识 / 110
4.5 抑制干扰的磁珠 / 113
4.6 电感器的连接 / 115
4.6.1 电感器的串联 / 115
4.6.2 电感器的并联 / 116
4.7 电感器的感抗 / 117
4.8 电感器的检测 / 119
4.9 电感释能的防护与应用 / 119
4.9.1 反峰电压的危害与防护 120
4.9.2 反峰电压的利用 / 121
4.10 变压器 / 122
4.10.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122
4.10.2 变压器的功率与效率 123
4.10.3 变压器的作用 / 124
4.10.4 多绕组变压器 / 126
4.10.5 变压器的极性 / 127
4.10.6 变压器的检测 / 128

第5 章 RLC 电路 / 129
5.1 关于RLC 电路 / 130
5.1.1 回顾RLC / 130
5.1.2 关于一阶电路 / 130
5.2 电容器充放电 / 131
5.2.1 RC 串联电路 / 131
5.2.2 RC 时间常数 / 132
5.2.3 电容充电的过渡过程 /133
5.2.4 电容放电的过渡过程 / 135
5.3 电感器充放电 / 136
5.3.1 RL 时间常数 / 136
5.3.2 电感储能的过渡过程 / 137
5.3.3 电感释能的过渡过程 / 139
5.4 关于充/ 放电的回路 / 140
5.5 充/ 放电的知识扩展 / 144
5.5.1 关于等效特征 / 144
5.5.2 RC 时间常数的影响 145
5.5.3 RL 时间常数的影响 146
5.6 积分与微分电路 / 147
5.6.1 积分电路 / 147
5.6.2 微分电路 / 149
5.7 交流阻抗 / 152
5.7.1 复阻抗 / 152
5.7.2 RC 电路 / 154
5.7.3 RL 电路 / 157
5.7.4 RLC 电路 / 159
5.8 输入与输出阻抗 / 161

第6 章 RLC 滤波与谐振 / 163
6.1 RLC 谐振 / 164
6.1.1 RLC 自由振荡 / 164
6.1.2 RLC 串联谐振 / 165
6.1.3 RLC 并联谐振 / 170
6.2 LC 谐振电路 / 174
6.3 LC 的自谐振 / 175
6.3.1 电容的自谐振 / 175
6.3.2 电感的自谐振 / 176
6.4 频率影响输出 / 177
6.5 滤波器基础知识 / 181
6.6 RC 滤波器 / 183
6.6.1 RC 低通滤波器 / 183
6.6.2 RC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 185
6.6.3 配置RC 电路为LPF / 187
6.6.4 阻抗匹配的问题 / 188
6.6.5 LPF 的简易设计 / 190
6.6.6 RC 高通滤波器 / 191
6.6.7 改进的RC 滤波器 193
6.7 RL 滤波器 / 198
6.7.1 RL 低通滤波器 / 198
6.7.2 RL 高通滤波器 / 199
6.8 LC 滤波器 / 200
6.8.1 基本的LC 滤波器 / 200
6.8.2 LC 低通滤波器 / 201
6.8.3 滤波器的常数k / 205
6.8.4 LC 高通滤波器 / 207
6.8.5 LC 带通滤波器 / 210
6.8.6 LC 串并联带通滤波器 / 212
6.8.7 LC 带阻滤波器 / 216
6.8.8 M 型LC 低通滤波器 / 219

第7 章 实际的RLC 电路与检修 / 222
7.1 关于RLC 的选用 / 223
7.1.1 电阻的选用 / 223
7.1.2 电容的选用 / 223
7.1.3 电感的选用 / 224
7.2 实际电路中电阻的作用 / 224
7.2.1 桥 / 224
7.2.2 分压 / 225
7.2.3 将电流转化为电压 226
7.2.4 限流 / 227
7.2.5 反馈 / 227
7.2.6 匹配与整形 / 228
7.3 检修电阻电路 / 228
7.3.1 电压检测分析 / 229
7.3.2 端电压检测 / 231
7.4 实际电路中电容的作用 / 233
7.4.1 耦合 / 233
7.4.2 去耦 / 233
7.4.3 旁路 / 237
7.4.4 其他应用 / 238
7.5 检修电容电路 / 238
7.6 电感电路与检修 / 241

第8 章 二极管及其应用 / 242
8.1 半导体基础知识 / 243
8.1.1 原子与电子 / 243
8.1.2 导体与电流 / 244
8.1.3 本征半导体 / 246
8.1.4 杂质半导体 / 248
8.1.5 PN 结的形成 / 250
8.1.6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 251
8.1.7 PN 结的电容效应 / 255
8.2 半导体二极管 / 256
8.2.1 二极管的组成 / 256
8.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258
8.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262
8.2.4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 262
8.2.5 用二极管模型分析电路 / 267
8.3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 268
8.3.1 基本概念与电路 / 268
8.3.2 二极管整流电路 / 271
8.3.3 二极管限幅电路 / 274
8.3.4 二极管钳位电路 / 276
8.3.5 二极管开关电路 / 281
8.3.6 二极管逻辑电路 / 285
8.3.7 二极管电路实例 / 287
8.4 特殊二极管 / 288
8.4.1 稳压二极管 / 289
8.4.2 稳压二极管的参数 290
8.4.3 稳压二极管电路 / 291
8.4.4 发光二极管电路 / 295
8.4.5 光电二极管电路 / 298
8.4.6 TVS 二极管电路 / 301
8.4.7 其他特殊二极管 / 303
8.5 检测二极管 / 305
8.6 检修二极管电路 / 309
8.6.1 关于电路检修 / 309
8.6.2 检修示例 / 310

第9 章 三极管与三极管电路 / 315
9.1 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 316
9.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 317
9.2.1 放大的条件 / 318
9.2.2 三极管的电流 / 319
9.2.3 电流分配关系与放大 321
9.2.4 电流放大系数 / 324
9.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 325
9.3.1 输入特性曲线 / 326
9.3.2 输出特性曲线 / 327
9.3.3 三极管的参数 / 328
9.4 三极管电路的基本概念 / 330
9.4.1 直流等效模型 / 330
9.4.2 电路初步分析 / 330
9.4.3 单电源供电 / 331
9.5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 331
9.5.1 关于放大器的一些概念 /332
9.5.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333
9.5.3 从电流放大到电压放大 / 335
9.6 三极管开关应用 / 337
9.6.1 三极管开关原理 / 337
9.6.2 三极管开关电路 / 339
9.6.3 关于三极管开关电路 / 344
9.7 三极管器件 / 345
9.7.1 光电三极管 / 345
9.7.2 带阻尼与带阻三极管 347
9.7.3 达林顿复合三极管 349
9.8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 350
9.8.1 三极管的外形 / 350
9.8.2 三极管电极间关系 / 350
9.8.3 识别三极管类型引脚 / 355
9.8.4 检查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 359
9.8.5 关于特殊三极管的检测 / 360

第10 章 场效应管基础 / 361
10.1 场效应管的结构与类型 362
10.2 结型场效应管 / 363
10.2.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 363
10.2.2 JFET 的工作原理 / 364
10.2.3 JFET 的特性曲线 / 368
10.3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 370
10.3.1 增强型NMOS 管 / 370
10.3.2 特性曲线与电流方程 / 373
10.3.3 耗尽型NMOSFET / 373
10.3.4 P 沟道MOS 管 / 374
10.4 关于场效应管 / 375
10.4.1 场效应管的参数 / 375
10.4.2 不同管子的比较 / 376
10.4.3 FET 与三极管的比较 / 377
10.4.4 几个简单的计算 / 380
10.5 FET 的检测 / 382
10.5.1 关于场效应管 / 382
10.5.2 识别场效应管 / 382
10.5.3 检测JFET / 385
10.5.4 检测MOSFET / 386
10.5.5 识别判断电极 / 387

第11 章 手工操作基础 / 390
11.1 电压表与电流表 / 391
11.2 指针式万用表 / 392
11.3 数字万用表 / 394
11.4 示波器 / 397
11.5 手工焊接基础 / 399
11.6 关于电子CAD / 403
参考文献 / 404

前言/序言

市面上关于电子技术的好教材很多,但大都依赖于严格的数学推导。无庸讳言,这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自学者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应用手册》仍是一本理论与实际并重的基础教材。但需要了解的是,基础的教材并不是低级的教材,良好的基础才是深入实际之本。一开始就直奔高深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只会使自己中途败下阵来。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实际,从实践出发对知识点予以描述,力求从“技术”与“技巧”层面来描述电子基础各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在介绍知识点时,结合实际电路、图例予以讲述,即使在讲述必要的数学推导时,也注意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当然,你不要指望本书能解决你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要学会善于查找、参阅相关技术资料。《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共 11 章,分别介绍了基本概念、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与有关手工操作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不要小觑这些基础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应用到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本书内容是丰富而实际的,它能引导你在电子技术方面快速入门。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着重于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目的在于使读者比较快速地入门,使读者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许多人在学一样技术前,总是会问自己:能行吗?毋庸置疑,除好的教材、好的老师外,自身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性的。以我的经验看来,我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电子技术员,如果他们努力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的话:兴趣、资质、实践。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正在阅读本书,这告诉我你对电子技术是真的感兴趣。你家里的一个灯不亮,但其他灯亮,你会怎样做?你家里的灯不亮,插座也没电,但邻居家有电,你会怎样想?这两个问题对于你来说不难吧,那么,说明你已具最基本的资质特征。如果你想学好电子技术,在电子技术工作方面享受愉快的时光,你必须有以下性格特征。


(1)耐心——电子电路上所使用的许多元件很小,以致掉一个元件到地上即意味着你差不多会永久失去它;在某些电路部位,可能存在高电压。因此,高度紧张的人不适合从事电子技术工作。你需要井井有条并放松。你需要耐心,在从事实际工作时一次一个步骤。

(2)灵巧——正如刚才我告诉你的,许多元件非常小,虽然专业工具有一定的帮助,但你仍需要有一定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技能才能成功操作。

(3)恒心——恒心意味着。当学习变得艰难时。如果你需要休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当然没问题。可是工作还等着你呢。对于任何一个电子技术员来说,耐心和坚韧的结合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4)整理——坦率地讲,如果你没有螺丝和部件的整理计划而打算拆一部电子设备,你将会感到很痛心,因为你无法复原设备。你注意到这些必需的性格特征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吗?这需要耐心和恒心,以制定一个系统的计划来指导你的实际工作。幸运的是这里是指维持一个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复杂高深的导弹技术。

(5)信心和勇气——最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需要你有信心、有勇气。当有人信任你检修他的电子设备时,即他相信你的技术能力。不论你是否有信心或勇气,你必须行动,如果你有信心和勇气,其他的将随之而来。


所谓实践,就是要多动手。而动手却并不单指在工具、仪器、元器件、实际电路板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还包括动手画一画电路图,适当地阅读分析一些电路图,做一些电路计算等等。



掌握电子世界,点亮你的创新之路——《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对电路板上的点点滴滴充满好奇?是否曾想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让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或者,你正站在电子工程这片广阔领域的入口,渴望一份清晰、易懂、充满启发的指南?那么,《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将是你最忠实的伙伴,为你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电子探索之旅。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以“实践出真知,图解助理解”为核心理念,为你精心打造了一本集理论、实践、趣味于一体的入门读物。我们深知,电子工程的学习之路,离不开直观的视觉辅助和动手操作的乐趣。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全彩图解,让抽象的电路图在你眼前“活”起来,使晦涩的公式变得易于亲近。 一本真正为你量身打造的入门指南: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困惑:电子书内容过多,不知道从何下手?理论知识太过深奥,难以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市面上充斥着各种专业书籍,却找不到一本真正适合零基础的读者?《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而生。我们审视了市面上大量的电子工程入门教材,深刻理解新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此,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精心的取舍,确保既能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不至于让你望而却步。 核心内容亮点,带你全面解锁电子工程师的思维方式: 本书内容涵盖了电子工程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关键技能。 基础电路原理与元件: 从最基本的直流电、交流电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我们将用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这些元件的真实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让你一眼就能认清它们。你将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如何指导电路分析,并通过简单的实例,让你亲身感受这些定律的威力。 二极管与三极管: 这是电子世界中的“明星”元件。我们将详细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它在整流、稳压等电路中的应用。对于三极管,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作为放大器和开关的工作原理,这是构建更复杂电路的基础。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清晰的电路图示和工作状态模拟图,让你轻松理解其工作过程。 运算放大器(Op-Amp): 作为现代电子电路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之一,运算放大器能够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任务。本书将为你揭示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并通过丰富的图例演示其在反相放大、同相放大、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等典型应用电路中的实现方式。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运算放大器构建出各种功能的电路模块。 数字电路基础: 进入数字世界的钥匙!本书将从最基本的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开始,为你构建数字电路的基石。你将学习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每一个逻辑门的功能都将通过真值表和逻辑图示进行直观的解释,让你轻松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微控制器(MCU)入门: 掌控电子世界的“大脑”。本书将为你介绍微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流程。我们将以目前市场上非常流行的微控制器系列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简单的指令控制硬件。内容将涵盖GPIO(通用输入输出)的使用、定时器、中断、ADC(模数转换器)等核心外设的功能。你将学会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控制LED闪烁,读取传感器数据,甚至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控制。 实用电路设计与制作: 理论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本书提供了大量精心设计的、适合初学者的小型电子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从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声音报警器,到稍复杂的数码管显示、温度控制系统等。每个项目都附有详细的电路图、元件清单、制作步骤图解,以及代码(如适用)。通过动手实践,你将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电路焊接和调试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常用电子工具与仪器: 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子工程师,离不开趁手的工具。本书将为你介绍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和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的图示,让你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电路测量、故障排查和元器件测试。 全彩图解,让学习不再枯燥: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我们深知,电子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往往抽象而难以理解,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因此,《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全书采用高品质全彩印刷,每一页都精心设计了大量的彩色图解、流程图、电路图、实物照片以及实验演示图。 生动的元件剖析图: 让你看到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元件的内部构造,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直观的电路信号波形图: 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不再神秘,让你轻松理解信号的传输和变化。 清晰的实物连接图: 帮助你将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的焊接连接,避免走弯路。 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图: 像跟随向导一样,一步步完成你的第一个电子作品。 彩色的逻辑门工作状态示意图: 让数字信号的流动清晰可见。 为何选择《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 1. 零基础友好: 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无需任何预备知识,适合学生、爱好者、转行者等所有对电子工程感兴趣的人群。 2. 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不止于理论,更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大量实例让你将知识学以致用。 3. 视觉化学习体验: 全彩图解让复杂的电子世界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深度。 4. 内容全面且精炼: 涵盖电子工程入门所需的核心知识点,避免信息过载,让你学的扎实。 5. 实用性强: 提供的项目和工具介绍,能够帮助你快速入门实际的电子制作和开发。 6. 激发创造力: 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你将获得独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你的创新火花。 本书适合谁? 在校学生: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需要补充基础知识或进行课外实践的同学。 科技爱好者: 对DIY电子项目、智能硬件、机器人等充满热情,希望自己动手制作的爱好者。 跨行业学习者: 希望了解或转入电子技术领域,需要一份全面易懂入门指南的职场人士。 求知若渴的青少年: 对科学技术充满好奇,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电子知识的年轻一代。 踏上你的电子工程师之路,从这里开始!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你开启电子世界大门的钥匙,是你实现电子梦想的起点。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你将不仅掌握电子工程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思维、创新的实践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翻开《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让我们一起探索电子的奥秘,用双手创造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入门指南,我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我的阅读体验!说实话,在我拿到这本《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之前,我对电子这玩意儿几乎是一窍不通,感觉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里面充斥着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术语和符号。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首先,它的“全彩图解”绝对是名副其实。我一直觉得枯燥的技术书籍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里的图真的太棒了!每一页都充满了鲜艳、清晰的插图,将那些抽象的电路原理、元器件的形态,甚至是复杂的信号波形,都描绘得生动形象。我不再需要靠想象去理解那些符号代表什么,而是可以直接看到它们在实际中的样子,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工作的。比如,当讲到晶体管的时候,书中不仅有精美的剖视图,还有实际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照片,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三只脚”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们在放大信号时的神奇作用。就连那些我曾经头疼不已的电阻、电容、电感,也都被赋予了生命,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特性。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让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点点地建立起对电子世界的初步认知。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插图水平,已经可以媲美一些专业的设计师作品了,真的是良心之作!

评分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最让我赞赏的一点,就是它并没有止步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非常有远见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更广阔的电子世界。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和元器件知识之后,这本书会适时地引入一些更高级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方向。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简要地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这让我一下子就看到了电子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潜力,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它不再只是停留在“点亮一个LED灯”的层面,而是让我看到了将这些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书中还会提到一些关于单片机、微控制器等更进阶的概念,虽然只是初步的介绍,但足以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想要去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这种“承上启下”的设计,让我在感觉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之余,又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更广阔的天地,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电子世界的动力。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通往电子工程领域的大门,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评分

我必须强调,《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在语言风格上,也做到了令人惊喜的亲和力。很多技术书籍,即使内容再好,也往往因为过于书面化、过于严谨的语言而让人读起来倍感压力。《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则完全不同。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就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聊天一样,没有任何架子。 他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复杂的概念,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解释“电容”的时候,他会将电容比作一个可以储存电荷的“小水库”,当需要的时候,它就可以释放出储存的电能。这种形象的比喻,比任何枯燥的定义都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忆。而且,书中还会有一些幽默的插画和标注,让阅读过程充满了轻松的氛围,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我甚至会在读到某些有趣的地方时,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种能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教材,真的是太难得了!它让我觉得,学习电子工程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评分

不得不说,《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的实用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一直觉得电子工程离我非常遥远,像是那些专业人士才需要掌握的技能,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入门的可能。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搭建简单电路的实例,从最基本的LED闪烁电路,到一些简单的传感器应用,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元器件清单。 最让我兴奋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我之前看到万用表就觉得它像个天书,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都让我头晕。但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竟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连接和使用它,并且能够通过测量来验证我的电路是否正常工作。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我还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识别和选择电子元器件的,这对我来说太有用了!我经常在电子市场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零件,但不知道该买什么,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元器件百科全书”,让我能够快速地辨别出所需的零件,并且了解它们的规格和用途。我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对电子零件一无所知的小白了,而是开始能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了。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不仅仅在于它的视觉呈现,更在于它那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的讲解方式。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小白”,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出现“断崖式”的学习曲线,刚开始还能跟得上,后面就突然变得晦涩难懂。但《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电流、电压,电阻是如何影响电路的,然后一步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元器件,比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新概念的时候,都会巧妙地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链条。 我记得在讲到“欧姆定律”的时候,书中不仅给出了公式,还用一个简单的水流模型来比喻,电压就像水压,电流就像水流量,电阻就像管道的粗细。这个生动的比喻,让我瞬间就理解了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接着,又通过实际的电路例子,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如何去计算和应用欧姆定律。这种“先通俗易懂,后深入解析”的模式,让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稳步前进,而不是原地打转。而且,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让我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立刻应用起来,加深理解。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真的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

评分

内容挺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对于了解认识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有很大帮助。

评分

内容广泛,适合初学者和青少年。

评分

内容挺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对于了解认识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有很大帮助。

评分

满意

评分

非常好的书 很有用

评分

满意

评分

东西非常的棒!质量非常的好,快递更是没得说。介绍给朋友,朋友更是特别的喜欢。希望买多哦!

评分

好书!!!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

要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