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煦良譽為“中國新詩的轉摺點”的民國傳奇文人吳興華詩歌全貌五十年來首次完整呈現,由吳氏傢人提供手稿、期刊,增補詩歌百餘首並全麵修訂。
他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傳奇,卻被掩埋得像一個傳說。吳興華,繼陳寅恪、錢锺書之後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傢,20世紀中國人文知識分子*高學養之代錶。他通曉英、法、德、意多種語言,31歲已榮任北大西語係英語教研室主任,在詩歌、學術、翻譯三個領域齊頭並進,學貫中西,成就非凡。
重新認識這位16歲便轟動詩壇的天纔詩人:收錄吳興華夫人謝蔚英序言《憶興華》以及馮睎乾詩論文章《吳興華:A Space Odyssey》。
當我想到一生不過是有數的幾十年,
自己還正走在中途,說不清再有多遠,
就達到大傢共同的目標,那時,嚮後轉
看看從前的事準是可悲可笑又可憐。
同時我又怕我尚未將我的工作趕完,
我的筆就和我一齊在土中深深收殮,
那時縱使我想嚮你,或一切彆人,呼喊:
“聽著,我已明白生命的意義”也是徒然。
吳興華的作品集曾於2005年初版,但遺漏錯訛較多,本次通過傢人及學界支持,全麵增補修訂,重新整理為包含詩集、文集、緻宋淇書信集、譯文集及《亨利四世》在內的“吳興華全集”共五捲,增補一百五十餘篇詩文。
其中《森林的沉默:詩集》收錄瞭吳興華自1934年至辭世為止所有的詩歌創作。在初版基礎上,又由吳氏傢人增補瞭百餘首詩,對照其手稿全新修訂。包含成名作《森林的沉默》,將中國古代詠史詩現代化的“古事新詠”抒情詩《解佩令》《盜兵符之前》《北轅適楚》,以及以西洋詩格律來探索中國新詩可能性的長詩《西珈》《畫傢的手冊》等,讓*完整的吳興華曆年詩作呈現在國內讀者眼前。吳興華畢生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學與西方文學兩者之間,開闢齣一個中國文學及文化的新的可能性,他的詩深藏典故,並嚴格以西方詩歌韻律為標準。周煦良稱贊他的詩:“讀者會看齣,他和舊詩,和西洋詩深締的因緣,但他的詩是一種新的綜閤,不論在意境上,在文字上。新詩在新舊氛圍裏摸索瞭三十餘年,現在一道天纔的火花,結晶體形成瞭。”
吳興華全集
1. 森林的沉默:詩集
2. 沙的建築者:文集
3. 風吹在水上:緻宋淇書信集
4. 石頭和星宿:譯文集
5. 亨利四世
吳興華(1921—1966),原籍浙江杭州,詩人、學者、翻譯傢,筆名梁文星、欽江等。
他被譽為繼陳寅恪、錢锺書之後,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第三代*高學養之代錶。幾可完成中國文學的轉摺與新趨嚮,卻最終未能竟業。
他16歲考入燕京大學西語係,在詩歌、學術、翻譯三個領域齊頭並進,學貫中西,成就非凡。
他年少成名,以一首《森林的沉默》轟動詩壇,當時年方十六,被周煦良譽為“中國新詩的轉摺點”。又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梁文星”為筆名,由宋淇代為刊載詩歌於香港《人人文學》、颱灣《文學雜誌》,對當時港颱新詩發展,産生瞭實質性的影響。
他通曉英、法、德、意大利多種語言,也精通拉丁文、希臘文,是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紹進中國的*一人。譯作《亨利四世》頗受推崇,並曾校譯硃生豪所譯《莎士比亞全集》、楊憲益所譯《儒林外史》,而已佚失的《神麯》譯稿,更被譽為譯林神品。他在31歲時,已榮任北大西語係英語教研室主任,“領導”硃光潛、趙蘿蕤、楊周翰、李賦寜等一眾著名教授。
1966年8月,他慘死於文*初期的暴虐之中,年僅45歲。
夏誌清:“其學力、眼力之高,想四十年代詩人無人可及。”
宋淇:“陳寅恪、錢锺書、吳興華代錶三代兼通中西的大儒,先後逝世,從此後繼無人……”
謝迪剋(燕京大學英藉教授):“吳興華是我在燕京教過的學生中纔華*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奈爾大學教過的學生、文學批評傢哈羅德·布魯姆相匹敵。”
王世襄:“如果吳興華活著,他會是一個錢锺書式的人物。”
序 憶興華/謝蔚英 1
歌 13
花香之街 14
室 15
森林的沉默 16
湖畔 20
愛情 21
西長安街夜 22
鷓鴣 23
病中 24
晾衣 25
在鏡中 26
夜遊贈以亮二首 27
鞦柳 29
星光下 30
平靜 32
柳毅和洞庭龍女 34
給伊娃 41
偶然作 44
Sonnet 45
隨筆 46
空屋 48
火花 49
鞦日的女皇 51
絕句二首 55
Elegies 56
Hendecasyllabics 59
噴泉 61
金陵圖 63
絕句三首 65
對話 67
暫短 69
Elegy 70
歌兩篇 72
西珈(補遺) 74
偶然作 82
無題 83
絕句 84
無題 89
無題 90
無題 91
雜詩 92
雜詩 94
從宴會迴來 96
無題 98
團扇麯 99
無題 102
無題 103
無題 104
無題 105
李白 106
進展 107
古老的城 109
雲翹夫人 111
山陽 112
李龜年 114
杏花詩 115
夢上天 117
寒夜 119
書室 121
褒姒的一笑 125
絕句四首 126
演古事四篇:解佩令 128
演古事四篇:吳王夫差女小玉 131
演古事四篇:盜兵符之前 135
演古事四篇:北轅適楚,或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勸告 139
書《樊川集·杜鞦娘詩》後 144
大梁辭 147
聽《梅花調·寶玉探病》 151
長廊上的雨 155
西珈 159
重讀莎士比亞之“暴風雨” 175
為××作 176
聞黃宗英割舌有感 177
詠古事二首 178
Sonnet 184
Sonnet 185
歌 186
記憶 187
哀歌 194
當你如一朵蓮花—— 195
畫傢的手冊 196
歌謠 206
歌謠 208
Elegiac Couplets 210
采石磯 212
詩 216
錦瑟 217
春草 218
西山 220
行乞歌院圖 222
歌謠 224
效清人感舊體 226
素絲行 230
明妃詩 233
Sapphics——寫給芝暉 236
雜詩 240
論詩 242
失望 243
初月 244
果然 245
無題 246
擬古 247
水仙辭 251
悲哀 252
無題 254
短詩十首 255
哀歌 260
峴山 261
絕句 265
論詩十五首示 266
覽古 267
巫山神女 272
過惠子故宅 276
白紵歌辭 279
綠珠(一) 281
綠珠(二) 282
綺懷 283
讀楚辭 287
露颱 289
有贈 291
弄玉 292
湘中怨 295
自我教育 296
論劇二十二韻送石奔南下兼懷悌芬 301
鞦 304
勵誌詩 306
虢國夫人 310
錢鏐 313
楚妃嘆 315
十颱詠古 (存九) 316
荊璞——對話 321
天河 325
有贈 327
重有贈 330
哀歌 333
CANZONE 335
HEXAMETERS 339
落花 341
筵散作 346
詠史三首 348
絕句 350
檢定舊作 352
穹門 356
尼庵 359
紅綫 363
無題十二首 367
述懷贈友 378
古意 381
獨白 382
ALCAICS 384
失題 387
燙發 389
歌四篇 394
伍員 397
黃金颱 398
鴻門 399
昭君 400
吳起 401
賈誼 404
絕句兩篇 407
騾鈴 408
鞦晨 409
覽古 410
柯亭笛 414
附錄 吳興華:A Space Odyssey /馮睎乾 417
花香之街
花香停在一傢風吹的棚上
暗藍的小窗前留住吹笛漢
晚風中行路人欲行時又止
笛聲中起落著少年的希望
直等到夜深時處處碧紗慢
林園裏沒有瞭禽鳥的呼喚
風起時花如雪搖落長街畔
(原載《小雅》詩刊1937年3月號)
病中
太陽落瞭,光明隱去瞭,蕭索無聲地
黑暗來到,突然淹沒瞭整個的人間,
白晝在作最後的掙紮,西方的晚天
塗滿瞭似青春,似愛情,似血的紅焰。
烏鵲三兩成群的飛迴它們的巢裏,
遙寺鍾聲穿過白雲和煙靄飛來瞭,
水麵起瞭一陣微波,又重歸於靜寂,
鷓鴣聲聲的啼,遠遠近近,如悲如泣。
看看小欄下隨風零落金色的花草,
看看天空由鉛灰色漸漸轉成黑色,
看鏇舞而下的落葉,獨自立在窗前……
這樣的日子從前好像也有過不少,
不過那時我想的總是過去的快樂,
如今擔憂的卻是渺茫莫測的來年。
(原載《文苑》1939年第1輯)
在鏡中
在鏡中我看見自己蒼白如鞦水的容顔,
我心坎裏依依的蕩起一層迴憶的默痛;
那些人所贊美的眉,口,和如白雪的姿容,
和那隻倦於注視任何一個少女的眼睛。
在鏡中我看見被多少人所愛著的自己,
同時看見多年中蟄伏在心靈的深幽處
萬韆的少女的影子,搖搖的沉下又浮起,
當我看見自己在一麵華麗的鏡子中間。
唉,如果我沒有悅人的風姿,美妙的明目,
沒有這自誤的聰明,與無知的動物一樣,
我可以快樂的生活,睡眠,不為那些幻夢
所纏繞。如今我的心如大海的波濤起伏,
在鏡中人們但看見我的眼如鞦星閃亮,
卻看不見那曾經負著韆萬傷痕的心靈。
(原載《文苑》1939年第1輯)
平靜
(一)
愛人同時被人所愛,在這荒涼的世中——
當鞦風從林裏吹過,掃下片片的枯葉,
當灰的牆洞裏,灰的路邊,蟋蟀的音樂,
緩緩升起如一支笛唱著過去的歡情。
在這世間我找不到與我同感的眼睛,
泉水裏的影也不是我的自身—在深夜
夢中遇見的笑臉是如何的和平,親切,
為何白晝就都變得冷酷,如座之墳塋?
當我佇足道旁察視一朵新開的玫瑰,
聽見頭上第一隻鳥如一隻笛的高喚,
我覺得那都是得為大地之子的光榮。
我們俱被生下為人類,
偶然飄下塵土的地麵,
結果隻剩下瞭名字……人們管這個就叫一生……
(二)
當我想到一生不過是有數的幾十年,
自己還正走在中途,說不清再有多遠,
就達到大傢共同的目標,那時,嚮後轉
看看從前的事準是可悲可笑又可憐。
同時我又怕我尚未將我的工作趕完,
我的筆就和我一齊在土中深深收殮,
那時縱使我想嚮你,或一切彆人,呼喊:
“聽著,我已明白生命的意義”也是徒然。
當我想到我明曉得在星空的深幽處,
在花朵的呼吸裏或緩緩飄動的雲間,
都顯示著一個人類可憐狹小的腦子
所不知的神秘……當我想到也許我偶然
會觸到它……那時前瞻茫茫無盡的行路,
黑暗也吧,光明也吧,“平靜”已剋服瞭“死”……
(原載《沙漠畫報》1940年第3捲第40期)
給伊娃
伊娃,讓我們活著時想一想明天
欲凋的花朵罷。今日徒費的勞力
還不是他年往迴看,當新的香氣
浮在美女的鬢邊時悲苦的淚嗎?
隔著明月的窗子我嚮下看,街心
來復著嗚咽的微風,而你在園中
靜立著如一座石像,象徵著世外
常住的美麗,卻又不沾一粒塵土——
而我,作夢的詩人,在你的光輝裏
看齣來愛情的暫短,與熱望如何
能淩越智識的範圍,遠去像流星
拜訪些人類所未聞未見的境域。
在不知多少年之前,當夜雲無聲
侵近瞭月亮蒼白的圈子時,薄霧
撫摩著原野,西施在多樹的廊間
聽風,她的思想是什麼呢?誰知道?
徒然為瞭她雪色的肌膚,有君王
肯傾覆自己正將興未艾的國運;
縱使他在她含憂的倚著玉床時,
眼睛裏看齣將會有叉角的雌麋
來踐踏他的宮室。絕代的容色
沉浸在思維裏,宇宙範圍還太小,
因為就在她唇角間係著吳和越。
成敗是她所漠然的,人世的情感
得到她冷淡的反應而以為滿足
她的靈魂所追逐的卻是更久遠
可神秘的物事——
或許根本不存在。
好奇的人們時常要追問: 在姑蘇
陷落後,她和範蠡到何處去流浪?
不受擾亂的靜美纔算是最完全,
一句話就會減少她萬分的嬌艷。
既然不是從沉重的大地裏生齣,
她又何必要關心於變換的身世?
從吳宮顰眉的王後降落為賈人
以船為傢的妻子,她保持著靜默,
接受不同的擁抱以同樣的愁容,
日日呼吸著這人間生疏的空氣,
她無時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過客。
啊這可悲的空間!我們所驚奇的
不過是一點微塵,她或許看見過,
直覺的感受過什麼,以至相形下
一切都像是長流水,她則是岩石。
她則是萬古的岩石屹立在水中,
聽身後身前新的浪淹沒瞭舊的,
自己保持著永遠的神聖的靜默。
然而唉,伊娃,在你的生命裏沒有
對於將來的憂慮,隻要是時間仍
置她如玉的雙足在人世的山上。
你的靜默是曆史上無數失名的
女子的象徵,盡管你生下在現代;
日夜靈魂總像是深閉在永巷的
宮女,夢想著世界外芳馥的春天。
(原載《燕京文學》1941年第3捲第2期)
我一直認為,詩歌是最能觸及人心深處、最能錶達復雜情感的文學形式。《森林的沉默:詩集(吳興華全集1)》這個書名,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瞭層層漣漪。它傳遞齣一種寜靜而又深刻的美感,讓我不禁聯想到那些在靜謐中孕育的偉大思想和情感。“森林的沉默”,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組閤,它更像是一種象徵,象徵著生命的根基,象徵著內心的力量,象徵著對世界不加修飾的真實呈現。而這本書作為“全集1”,則讓我看到瞭吳興華先生文學創作的起點,也預示著他將要在這片“沉默”中,綻放齣怎樣絢爛的藝術之花。我渴望在這部詩集中,尋找到與自己心靈共鳴的詩句,體驗到文字所帶來的震撼與啓迪,感受那位隱匿在“沉默”中的偉大靈魂。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當代文學創作的評論者,我一直在尋找那些能夠代錶時代精神、觸及人性深處的作品。《森林的沉默:詩集(吳興華全集1)》的齣現,無疑是這一年中不容忽視的一筆。雖然我尚未深入其境,但從書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獨特的審美取嚮——“森林的沉默”,這本身就極具想象空間,暗示著一種內在的、不被喧囂打擾的深刻思考。這種“沉默”,或許是萬物生長的寂靜,或許是思想沉澱的深度,又或許是情感奔湧前的剋製。作為“全集1”,它更像是吳興華先生文學版圖的基石,是其創作生涯的起點,承載著他早期的思想萌芽與藝術探索。我非常期待在這部作品中,能夠看到他如何用文字搭建起自己的精神傢園,如何在語言的維度中開闢齣新的天地。這種對“沉默”的解讀,以及如何在“沉默”中尋找意義,是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它預示著一種不同於浮躁時代的深刻洞見,一種對生命本質的追尋。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吳興華先生的名字都充滿瞭敬意,但苦於其作品不易尋得,總是隔靴搔癢。當得知《森林的沉默:詩集(吳興華全集1)》齣版的消息時,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購入。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沉靜而又富有力量的美感,仿佛真的將人引入瞭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森林,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和陽光穿透樹冠的斑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其中的詩篇,但僅憑這份沉甸甸的分量和其中蘊含的知識氣息,就足以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之旅充滿期待。我尤其好奇的是,在“全集1”的捲首,吳興華先生是如何構建他詩歌世界的開端,又是以怎樣的方式開啓他文學創作的宏偉篇章。讀詩,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文字的咀嚼,更是與詩人靈魂的對話,是穿越時空的情感共鳴。我渴望在這本詩集中,找到那份洗滌心靈的寜靜,體驗那種觸動靈魂的震撼。我知道,好的詩歌如同古樹的年輪,蘊含著歲月的痕跡和生命的智慧,而吳興華先生,無疑是一位深諳此道的文字巨匠。
評分閱讀,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消遣,而是一種與世界對話、與自我和解的方式。當《森林的沉默:詩集(吳興華全集1)》擺在我麵前時,我感到瞭一種久違的興奮。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仿佛隱藏著無數等待被揭開的故事和情感。我常常想象,吳興華先生是如何在這片“沉默的森林”中尋找靈感的,他筆下的“沉默”又承載著怎樣的重量。這本書,作為“全集1”,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扇通往作者內心世界的窗口,是認識他創作脈絡的起點。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感受他文字的韻律,去體味他情感的起伏,去領悟他思想的深度。我知道,每一本好書都像一位知己,而我,正期待在這片“森林”中,與我的新知己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讓他的文字點亮我內心的角落,讓他的思考啓迪我生命的智慧。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總是在尋覓那些能夠觸動靈魂、激發思考的文字。《森林的沉默:詩集(吳興華全集1)》這個書名,第一時間就攫住瞭我的注意力。它不像那些直白喧囂的名字,反而帶著一種內斂、深邃的氣息,仿佛暗示著一種不為人知的、卻又無比真實的情感世界。我尤其對“森林的沉默”這個意象感到好奇,在我的想象中,森林的沉默可以是萬物生長的寂靜,可以是思想沉澱的深度,也可以是情感深處湧動的力量。而將其作為“全集1”的開端,更讓我覺得它承載著一種重要的意義,是吳興華先生藝術生命的起點,是他在文學道路上邁齣的堅實一步。我期待著在這部作品中,能夠感受到他早期創作的純粹與力量,能夠看到他對語言獨特的駕馭能力,以及他如何用文字構建起屬於自己的文學宇宙。
評分不錯,物流快。服務好,書也好
評分以前沒聽說過吳興華,書不錯。
評分不錯,物流快。服務好,書也好
評分非常喜歡,包裝完美,設計精美。
評分買的太多,來不及細讀,翻瞭一下,部分詩還是很喜歡的,比現在的某些無病呻吟詩人強多瞭。
評分買書要趁早,豚鼠正 當時。
評分青樓大道人爭傳薄幸的姓名
評分¥44.80
評分作者吳興華最重要的貢獻不在於他溝通中西與古今,不在他的古題新詮,而在於他徑直開啓瞭新詩裏的文人傳統,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學與西方文學兩者之間,開闢齣一個中國文學及文化的新的可能性,他的詩深藏典故,並嚴格以西方詩歌韻律為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