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是一部價值極高的本草專著,當代人雖尊其為經典,但因不通其文意,難辨其藥源,不會用其藥,隻能望之興嘆、束之高閣。王德群教授等人通過數十年的探索,進行瞭大量文獻考證和野外中藥考察,對《神農本草經》經文重新句讀,探明瞭藥物來源與演化,再將藥物配以600餘幅精美彩圖、結閤臨床應用,為讀者呈現一本能懂、會用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圖考》所載經文與本草順序是按清代顧觀光《神農本草經》輯本。該書分為四捲:捲一為序錄,捲二為上經,捲三為中經,捲四為下經。其中,捲二、三、四,每味本草包括本草名稱、本經經文、明理歸真、來源分布、本草形態、藥物特徵、臨床發揮、方劑舉例等欄目。經文欄目,作者探明瞭經文的結構和層次,加以重新標點;在“明理歸真”欄目,作者積數十年探索,逐一辨明藥物名稱,考證藥物基原,使約98%基原可靠。在“來源分布”欄目,介紹該本草的基原、分布及生態特點。 在“本草形態”欄目,植物、動物來源者,分彆以植物形態、動物形態為標題,礦物來源者缺此項,並附有生物的形態或生態圖片(全書共計600餘幅),隨後針對本藥物作“藥物特徵”的介紹,讓讀者準確辨識本草。在“臨床發揮”欄目,共選擇瞭近200種本草,由任何先生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體悟,對藥性進行深入闡述,以幫助讀者理解藥性。從古今文獻中選擇典型方劑,一般以三則為宜。通過努力,每味本草欄目盡量齊全,圖片來自實拍和精選。《神農本草經》從遠古走來,逐漸靠近現代,使當今人閱讀障礙減少。
王德群,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藥用植物學學術帶頭人,中國生態學會中藥資源生態專業委員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天然藥物資源專業委員會委員。主編《藥用植物學》(本科等不同層次的四本教材)、《藥用植物生態學》《中藥資源學》(中藥本科)、《中藥資源學專論》(研究生規劃教材)《藥用植物教學踐行錄》等。發錶學術論文一百多篇。擔任《中藥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雜誌編委,《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雜誌副主編。
捲一 序錄
捲二 上經
1.滑石
2.龍骨
3.龍齒
4.五色石脂
5.雲母
6.白石英
7.紫石英
8.空青
9.曾青
10.扁青
11.白青
12.丹沙
13.玉泉
14.白芝
15.黃芝
16.赤芝
17.黑芝
18.青芝
19.紫芝
20.豬[豬]苓
21.茯苓
22.麻蕡
23.捲柏
24.鬆脂
25.柏實
26.榆皮
27.杜仲
28.白英
29.麻子
30.屈草
31.藍實
32.王不留行
33.地膚子
34.莧實
35.牛膝
36.辛夷
37.牡桂
38.菌桂
39.石龍芮
40.雞頭實
41.藕實莖
……
捲三 中經
121.戎鹽大鹽
122.鹵鹹
123.樸消
124.消石
125.陽起石
126.石膏
127.長石
128.理石
129.石鐘乳
130.孔公孽
131.礬石
132.代赭石
133.磁石
134.太一餘糧
135.石膽
136.雄黃
137.雌黃
138.石硫黃
139.海藻
140.雷丸
141.鬆蘿
142.石韋
143.藥實根
144.彼子
145.麻黃
146.蕪荑
147.桑根白皮
148.桑上寄生
149.紫參
150.蓼實
……
捲四 下經
241.凝水石
242.殷孽
243.石灰
244.白堊
245.鐵落鐵
246.禹餘糧
247.膚青
248.礜石
249.水銀
250.鉛丹
251.粉錫
252.錫鏡鼻
253.鼕灰
254.桑耳五木耳
255.狗脊
256.石長生
257.貫眾
258.石蠶肉
259.淮木
260.柳華
261.萹蓄
262.蜀羊泉
263.羊蹄
264.商陸
265.青葙子
266.莽草
267.牛扁
268.烏頭汁
269.附子
270.天雄
271.王孫
272.羊桃
273.鹿藿
274.青琅玕
275.景天花
276.溲疏
277.恒山
278.蜀漆
279.蛇含
280.牙子
281.桃核仁
282.皂莢
283.百棘
284.黃環
285.巴豆
286.澤漆
287.大戟
288.?茹
289.甘遂
290.白鮮
291.楝實
292.欒華
293.鼠李
……
參考文獻
本草名稱音序索引
本草名稱筆畫索引
本草分類索引
探索本草之路(代跋)
《隋書˙經籍誌》記載藥物書有60多種,其中題為《神農本草經》書名有五種,題為《本草經》書名有九種,這些《神農本草經》早已失傳。但它們的部分文字通過曆代類書,保存在《太平禦覽》中。《太平禦覽》所存的《神農本草經》條文,在內容和書寫體例上,不同於陶弘景整理《神農本草經》文字,我們稱它為陶弘景以前的《神農本草經》文字。
今日流行的《神農本草經》文,都是後人從陶弘景整理的《神農本草經》文裏引輯的,我們稱它為陶弘景整的《神農本草經》文字,它的內容,通過《本草經集注》、《唐本草》、《開寶本草》、《嘉佑本草》保存在《證類本草》中,《證類本草》白字即現存《神農本草經》的經文。明清國內外學者所輯的幾種《神農本草經》單引本,其條文皆取之於《證類本草》白字《神農本草經》文。
各傢輯本所用的《神農本草經》目錄,有三種情況,一是用《證類本草》白字藥物次序為目錄,如孫星衍等輯本即是;二是用《本草綱目》捲二所載的《神農本草經》目錄,如盧復、顧觀光等輯本即用此目錄;三是用《唐本草》所載《神農本草經》藥物目次,如日本森立之輯本即是。這些輯本所用的目錄,選擇藥品的數字,藥物三品的位置,某些藥物閤並或分條,幾乎很少是完全相同的。
安徽中醫藥大學王德群教授撰寫的《神農本草經》,以清代顧觀光輯復的《神農本草經》為底本,重加句讀標點,以利閱讀理解。對各論365種藥物,分上、中、下三經在藥物的分閤排序上又下瞭一番功夫,使之盡量接近於最真實的原著。每種藥分名稱、經文、明理歸真、來源分布、基原形態、藥材特徵、臨床發揮、方劑舉例等八類內容,並配彩圖。其中“明理歸真”項,德群教授闡明本草品種的古今變化,優質藥材的産地以及傳承過程中不正確的內容,還有形態、習性、生態與功效的相關性探索,為該書最具特色的內容。
作為一名對此領域略有涉獵的讀者,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和語言錶達方式,確實能夠引起我的共鳴。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知識點娓娓道來。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生硬之處,即便是一些比較晦澀的概念,也被解釋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行文中,經常會加入一些曆史典故或者生動有趣的例子,讓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內容,瞬間變得鮮活起來。這種敘事技巧,不僅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識,更能讓我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熱情,仿佛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進行一場深度的交流。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某個生動的描述而會心一笑,或者因為某個深刻的見解而陷入沉思,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很少感受到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精美瞭,硬殼封麵,紙張厚實且有質感,翻閱時都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初拿到手,我第一眼就被封麵上的那個古樸典雅的紋樣吸引住瞭,仿佛能穿越時空的阻隔,窺見古代藥學的智慧。打開書頁,印刷清晰,色彩飽滿,即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插圖,也被復刻得栩栩如生,細節之處都得到瞭很好的保留。每一頁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讓人不忍粗暴對待。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復古的排版風格,字裏行間都透著一股沉靜的氣息,讓人在閱讀的時候能心無旁騖,專注於其中的知識。這種用心的製作,不僅是對內容的尊重,更是對讀者的一種承諾,讓我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圖書。而且,它的尺寸也恰到好處,既不會顯得過於笨重,又能容納下豐富的插圖和文字,放在書架上也相當美觀。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實在是太巧妙瞭,給我帶來瞭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沒有遵循傳統的章節結構,而是采用瞭一種更具探索性的方式,將信息碎片化地呈現,但又通過巧妙的連接,讓這些碎片能夠有機地組閤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喜歡這種“尋寶”式的閱讀體驗,每一次翻頁都可能發現一個新的綫索,一個有趣的觀點。而且,它對細節的關注也令人贊嘆,即使是那些微小的標注或者背景信息,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不會喧賓奪主,又能提供必要的補充。這種自由度很高的閱讀方式,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節奏來安排閱讀,不必被固定的綫索所束縛。這是一種非常現代化的知識呈現方式,非常適閤我這種喜歡主動探索和發現的讀者。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排版和信息呈現方式非常滿意。它沒有采用那種堆砌式的文字,而是將內容巧妙地穿插在視覺元素之間,使得閱讀體驗既充實又不至於壓抑。每一章節的劃分都非常清晰,標題和副標題的設計也很有邏輯性,能夠快速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關鍵概念的解釋上,使用瞭多種形式的呈現,比如圖文結閤,或者用小框來突齣重點,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有時候,一幅精美的插圖就能勝過韆言萬語,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信息的組織上,考慮到瞭不同層次的讀者,既有基礎的介紹,也有深入的探討,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都能從中獲益。這種周到的設計,讓我在翻閱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探索的樂趣,總能發現新的驚喜。
評分這本書在提供信息的同時,還給我帶來瞭一種意想不到的啓示。我發現,它不僅僅是在傳遞知識,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引導我思考。作者提齣的某些觀點,雖然並非直接的結論,但卻引發瞭我更深層次的聯想。我開始注意到,這本書中那些看似獨立的篇章,其實都暗含著一種內在的邏輯聯係,而這種聯係,需要讀者主動去挖掘和體會。它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鼓勵我獨立思考,去構建自己的理解框架。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讓我覺得受益匪淺。我不僅僅是從書中獲取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這個領域更深的好奇心,也讓我學會瞭用一種更開放、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