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无人化智能工具大量出现。
我们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未来?
未来十年预计5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面对职场大变局,你和你的孩子准备如何应对?
教育不革命,孩子前途堪忧。
新一轮教育革命聚焦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次工作革命,中西方专家学者普遍预计未来十到二十年全球将因人工智能面临空前严重的失业危机——今天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将会消失。这轮工作革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劳动力,则要从人工智能的优缺点推导出来。
本书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开发多元智能,提升AIQ(人工智能商数),培养创造力、沟通力与学习力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本书参考古今中外教育思想,提出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十大教育纲领,让今天的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有竞争力,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王作冰,贝尔科教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黑马会教育分会秘书长、儿童成长联盟发起人、行知会会长。王作冰1979 年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年就读于长江商学院EMBA 专业。
他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资深的教育专家及跨领域创业家。13 年来连续成功创业三次,先后涉足本地生活类网站、社交网络、在线教育、人工智能等多个领
域。他将北美先进的创意科教理念和课程体系引入中国,于2011 年正式创建贝尔科教集团,旨在通过科技改变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未来10 年,大部分人类只需思考5 秒钟以下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从比例上来说,未来10年人类50% 的工作都会被取代,比如助理、翻译、保安、前台、护士、记者、会计、教师、理财师……只有改革我们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新型劳动力。作冰提出的培养AIQ、多元智能、创造力、沟通力和学习力的教育模式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 李开复
在人工智能大时代来临时,从儿童开始做AI 教育,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培养起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从而在骨子里形成对人工智能的深刻感觉,可以让这些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将在人工智能时代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作冰培养儿童认知人工智能的教育事业非常有意义。
——著名天使投资人 杨向阳
读完作冰的著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我十分高兴,关于教育改革,我们有不少共识。要培养工作革命所需的新型劳动力,就要启动教育革命,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的教育同样不合适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徐扬生
过去几年,我在创投圈深度参与了“互联网+”风潮,去年开始又见证了“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人工智能大幅提升效率,必然会引发工作革命。作冰把逻辑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只有发动教育革命,才能完成工作革命。这本书堪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奠基之作。
——创业黑马董事长、《创业家》杂志创始人牛文文
最近,我非常兴奋地看完了王先生的这一大作,非常赞同本书的“人工智能将引发工作革命,而应对工作革命的是教育革命”的观点。我推荐这本书,不仅仅它有着重要而丰富的信息,更因为作者是一位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成功创业者。
——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 沈劲
推荐序一?关注人工智能崛起的现实影响?李开复?/?1
推荐序二?无论愿意与否,人工智能时代确实已经到来?杨向阳?/?3
推荐序三?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人才?徐扬生?/?5
序?人工智能崛起,启动新一轮教育革命迫在眉睫?/?1
上篇?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1
第一章?工作革命:未来的职业生涯大不同?/?5
“好工作”的兴起与没落?/?7
行业工资单里的秘密?/?10
人工智能将让今天的大部分工作消失?/?13
第二章?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17
三大基石:人工智能的“智力”从何而来??/?20
三大能力:人工智能全面挑战人类智能?/?43
三大弱点:人工智能的“人性缺失”?/?66
第三章?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劳动力?/?77
一个策略:竞合?/?79
两块基石:AIQ+多元智能?/?83
三大能力:科技越是发达,人性越要绽放?/?90
第四章?新一轮教育革命: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101
用教育革命应对工作革命?/?104
教育要提前20年布局: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107
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有什么优势??/?109
下篇?AI教育革命十大纲领?/?115
第五章?开展AIQ教育:动手养成信息化思维?/?119
纲领1.从边缘到主流:AI教育进课堂?/?121
纲领2.从动脑思考到动手思考?/?126
第六章?开发多元智能:充分利用信息处理天赋?/?131
纲领3:从平均主义到一专多能?/?133
纲领4:从管理孩子到领导孩子?/?141
第七章?培养创造力:提升非定量信息处理能力?/?151
纲领5: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153
纲领6:从好成绩到好问题?/?162
第八章?改进沟通力: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与效果?/?171
纲领7:从温室到社群?/?173
纲领8: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兼修?/?181
第九章?增强学习力:适应信息的快速且持续更新?/?191
纲领9:从主课教学到专题学习?/?193
纲领10: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198
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关于教育未来的宣言,它以人工智能的崛起为契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篇章。我最想知道的是,书中是否详细勾勒出了人工智能如何与人类教师协同工作,共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人工智能扮演“导师”的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而教师则专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情感连接?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我也在思考,当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分析能力介入教育过程时,我们如何确保这些工具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成为束缚他们创造力的枷锁。书中对于“革命”的定义,在我看来,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一种对教育目标和价值的重新定义。它所引发的,是对教育未来走向的深度探索,以及对人类在智能化时代独特价值的重新思考。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到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了,虽然我并没有直接读过书里的内容,但通过对它引发的热烈讨论和周边资料的梳理,我能感受到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前瞻性和深刻性。它似乎不仅仅是关于“人工智能”和“教育”这两个词的简单堆砌,而是试图深入探讨一个全新的时代图景,在这个图景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模式将面临怎样的颠覆与重塑。我尤其好奇它对于“革命”这个词的解读,是象征着一种剧烈的、颠覆性的变革,还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演变?它会如何描绘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是那些冰冷的算法将取代教师的温暖,还是会催生出更具个性化、更富创造性的学习体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一种强烈的思考驱动力,促使我去审视当下教育的局限性,并对未来教育的可能性产生无限的遐想。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让我渴望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洞见。那种颠覆传统认知的力量,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精准预测,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似乎正在显得力不从心。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可能在于,人工智能并非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教育的本质。它可能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我一直在思考,当机器能够高效地处理信息和记忆时,人类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何在?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培养的是那些机器无法取代的能力,例如情感智能、同理心、伦理判断以及深度创造力?它所描绘的“革命”景象,是否意味着教育将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从“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这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它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教育的肌理之中,去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赋能个体,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价值。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我了解到的关于这本书的讨论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罗列,更是一种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和重构。我好奇书中是否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我们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比如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或者为特殊群体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伦理问题,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以及对学生自主性的影响。一场“革命”的提出,必然伴随着挑战与机遇。这本书是否也描绘了这场革命中可能出现的阻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公平、更普惠、更富有活力的未来教育体系?这种对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技术与人文平衡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领域发展的人士,我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潜力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从我所接触到的关于这本书的讨论来看,它似乎触及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如何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在智能化过程中不被打折扣,以及教师的角色将如何演变。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我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能够实时分析其学习进度、理解能力和兴趣点的“智能导师”,那么学习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是量身定制的探索。这会不会是一种更有效、更有趣的学习方式?同时,我也在思考,当人工智能承担了部分知识传授的任务后,教育的重心是否会转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力和情商等更深层次的能力?这本书所引发的讨论,让我看到了教育领域即将迎来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幅度之大、影响之广,可能超出我们目前的想象。它所提出的新视角,无疑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素材,也让我对未来教育的形态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值得学习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建议大家可以买,买到即赚到!
评分别人推荐的书,值得看。买了20多本,本来价格就已经好,又正好有满100减30的优惠,非常划算,值得购买。
评分京东自营的图书还是有保证嗯!快捷,说有货就是有货!
评分好书
评分不错,内容与时俱进,包装和印刷都挺好
评分物美价廉值得拥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永无止境!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