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会计专业的学生、刚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本套图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司机”,这些财会专家将助你从零开始,迅速成为行家里手写给会计职场新手:掌握做账方法,圆满完成任务
写给会计专业学生:避免纸上谈兵,真正理解会计工作
写给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会计规范,规避财务风险
写给中小公司老板:把握公司命脉,让企业持续盈利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企业做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操作。全书共分十章,包括会计的理论基础、凭证的使用和管理、账簿的使用、各类资产和负债的账务处理、生产和销售业务的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期末工作及发票管理和报税等内容。本书从企业的实际业务出发,手把手地教授大家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
作者简介
朱峰:管理学专业,注册会计师。多年来先后为本、专科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基础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个人理财等课程。主持完成多项教学科研项目。李铭元:经济学专业,长期从事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现就职于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职称。其研究方向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
目录
第1章 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
1.1 会计的基础概念/1
1.1.1 权责发生制/1
1.1.2 收付实现制/2
1.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
1.2 会计的四大基本前提/6
1.2.1 会计主体/7
1.2.2 会计分期/7
1.2.3 持续经营/8
1.2.4 货币计量/8
1.3 会计的六大要素/9
1.3.1 资产――公司所能控制的资源/9
1.3.2 负债――公司应该履行的义务/10
1.3.3 所有者权益――资产和负债的差额/10
1.3.4 收入――使资产增加的有力工具/11
1.3.5 费用――为了利润不得不做的事情/12
1.3.6 利润――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12
1.4 会计恒等式/13
1.5 会计科目和账户/15
1.5.1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概述/15
1.5.2 会计科目设置/18
1.5.3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分类/18
1.6 会计部门相关岗位的设置及分工/19
1.6.1 会计的岗位设置/19
1.6.2 会计部门的组织结构/20
1.7 会计从业者的不同阶段/21
1.7.1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1
1.7.2 初级会计师/22
1.7.3 中级会计师/22
1.7.4 高级会计师/23
1.7.5 注册会计师/24
第2章 会计凭证
2.1 会计凭证的作用/27
2.2 会计凭证的种类/28
2.3 原始凭证/30
2.3.1 原始凭证的分类/30
2.3.2 原始凭证的设计/34
2.3.3 原始凭证的填制/38
2.3.4 原始凭证的审核/39
2.4 记账凭证/40
2.4.1 记账凭证的分类/41
2.4.2 记账凭证的填制/45
2.4.3 记账凭证的审核/48
2.5 会计凭证的传递/48
第3章 会计账簿
3.1 会计账簿的意义、分类和内容/50
3.1.1 会计账簿的意义/50
3.1.2 会计账簿的分类/51
3.1.3 会计账簿的内容/55
3.2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57
3.3 会计账簿的启用、更换和保管/58
3.4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60
3.5 会计账簿的对账/61
3.5.1 账证核对/61
3.5.2 账账核对/63
3.5.3 账实核对/64
3.5.4 账表核对/64
3.6 会计账簿的结账/65
3.7 查找账目中的错误/66
3.7.1 产生错账的原因/66
3.7.2 漏记、重记的查找方法/67
3.7.3 错记、记反方向的查找方法/68
3.8 会计账簿的错账更正/69
3.8.1 画线更正法/69
3.8.2 红字更正法/70
3.8.3 补充登记法/73
第4章 流动资产的账务处理
4.1 流动资产有哪些/75
4.2 现金收入、支出业务/76
4.2.1 收取现金时的注意事项/76
4.2.2 支付现金的注意事项/77
4.2.3 案例 4-1 销售产品并收取现金后的处理/78
4.2.4 案例 4-2 收取押金的会计处理/80
4.2.5 案例 4-3 提前支付差旅费的会计处理/82
4.2.6 案例 4-4 现金报销的会计处理/84
4.2.7 现金管理原则/86
4.2.8 案例 4-5 现金盘点的会计处理/86
4.3 银行存款收付/88
4.3.1 基本概念/88
4.3.2 案例 4-6 收到转账支票后的会计处理/89
4.3.3 案例 4-7 余额不符的会计处理/91
4.4 如何核算应收账款/94
4.4.1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95
4.4.2 案例 4-8 赊销后收到货款的会计处理/95
4.5 计提坏账准备/97
4.5.1 坏账准备的基本概念/97
4.5.2 余额百分比法概述/98
4.5.3 案例 4-9 按余额百分比计提坏账的会计处理/98
4.5.4 账龄分析法概述/100
4.5.5 案例 4-10 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的会计处理/100
4.5.6 个别认定法概述/103
4.5.7 核销坏账概述/104
4.5.8 案例 4-11 应收账款坏账核销的会计处理/104
4.6 如何核算材料采购/105
4.6.1 材料采购的基本概念/106
4.6.2 案例 4-12 原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106
4.6.3 赊购原材料概述/109
4.6.4 案例 4-13 赊购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09
4.7 预付款采购原材料的核算/113
4.7.1 预付账款的基本概念/113
4.7.2 案例 4-14 预付款采购的会计处理/114
第5章 非流动资产的账务处理
5.1 非流动资产有哪些/120
5.2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21
5.2.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121
5.2.2 购置固定资产/122
5.2.3 案例 5-1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123
5.2.4 案例 5-2 工程完工后收到票据的会计处理/126
5.2.5 固定资产的折旧/129
5.2.6 案例 5-3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130
5.2.7 处置固定资产/133
5.2.8 案例 5-4 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34
5.3 如何核算无形资产/137
5.3.1 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137
5.3.2 外购无形资产概述/138
5.3.3 案例 5-5 外购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139
5.3.4 无形资产的摊销概述/142
5.3.5 案例 5-6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144
5.3.6 处置无形资产概述/145
5.3.7 案例 5-7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146
第6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账务处理
6.1 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149
6.1.1 应付账款的基本概念/149
6.1.2 案例 6-1 应付采购款的会计处理/150
6.2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153
6.2.1 无法支付账款的原因/154
6.2.2 案例 6-2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154
6.3 应付职工薪酬如何核算/155
6.3.1 基本概念/155
6.3.2 案例 6-3 缴纳社保的会计处理/156
6.4 流动负债项目的核算/159
6.4.1 基本概念/159
6.4.2 案例 6-4 短期借款的会计处理/161
6.5 初识所有者权益项目/164
6.5.1 基本概念/164
6.5.2 常用科目/164
6.6 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166
6.6.1 案例 6-5 初始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166
6.6.2 案例 6-6 增资投资的会计处理/167
6.7 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168
6.7.1 企业利润的组成/169
6.7.2 案例 6-7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170
第7章 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
7.1 生产过程及其核算概述/173
7.2 如何核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174
7.2.1 原材料的基本概念/174
7.2.2 案例 7-1 先进先出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75
7.2.3 案例 7-2 加权平均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78
7.2.4 案例 7-3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80
7.2.5 案例 7-4 个别计价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83
7.3 生产中使用周转材料的核算/187
7.3.1 周转材料核算的基本概述/187
7.3.2 案例 7-5 一次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88
7.3.3 案例 7-6 分期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89
7.3.4 案例 7-7 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91
7.4 职工薪酬的处理/193
7.4.1 职工薪酬包括哪几部分/193
7.4.2 职工薪酬的计算步骤/193
7.4.3 案例 7-8 企业薪酬计发流程的会计处理/196
7.5 如何核算制造费用/200
7.5.1 制造费用的基本概述/200
7.5.2 案例 7-9 归集制造费用的会计处理/201
7.5.3 案例 7-10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204
7.6 如何核算产成品的成本/205
7.6.1 产品成本的基本概述/206
7.6.2 案例 7-11 产成品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206
第8章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8.1 销售收入的内容/211
8.2 如何核算现销业务/212
8.2.1 现销业务的基本概述/212
8.2.2 案例 8-1 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212
8.3 如何核算赊销业务/215
8.3.1 赊销业务的基本概述/215
8.3.2 案例 8-2 赊销业务的会计处理/216
8.4 如何核算预收款销售业务/220
8.4.1 预收款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220
8.4.2 案例 8-3 货物在途,货款已收的会计处理/220
8.5 如何核算销售折扣、折让与销售退回/225
8.5.1 商业折扣的基本概述/225
8.5.2 案例 8-4 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226
8.5.3 案例 8-5 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228
8.5.4 案例 8-6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232
8.5.5 案例 8-7 销售退回业务流程的会计处理/235
8.6 如何核算销售商品成本/236
8.6.1 销售商品成本的基本概述/236
8.6.2 案例 8-8 核对凭证后的会计处理/237
第9章 会计期末工作
9.1 财产清查概述/239
9.2 货币资金的清查/240
9.2.1 基本概念/240
9.2.2 案例 9-1 现金盘盈后的会计处理/241
9.3 往来结算款项的清查/243
9.3.1 基本概念/243
9.3.2 案例 9-2 往来款项清查的会计处理/243
9.4 存货项目的清查/246
9.4.1 基本概念/246
9.4.2 案例 9-3 对库存商品清查过程的会计处理/247
9.5 固定资产项目的清查/250
9.5.1 基本概念/250
9.5.2 案例 9-4 对固定资产清查后的会计处理/251
9.6 如何核算利润的形成/252
9.6.1 利润核算的基本概念/252
9.6.2 案例 9-5 采用账结法核算本期利润的会计处理/253
9.6.3 案例 9-6 采用表结法核算本期利润的会计处理/255
9.7 如何编制财务报表/256
9.7.1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述/256
9.7.2 利润表的编制/258
9.7.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60
9.7.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262
第10章 发票管理和报税
10.1 企业纳税概述/266
10.1.1 现行税法体系/266
10.1.2 国税征收的税种/267
10.1.3 地税和海关征收的税种/267
10.2 发票的管理/267
10.2.1 发票的领购/268
10.2.2 发票的填开/269
10.2.3 发票的管理/271
10.3 如何进行纳税申报/272
10.3.1 纳税申报前应做哪些准备/272
10.3.2 纳税申报的对象和期限/276
10.3.3 纳税申报的内容/277
10.3.4 填列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方法/280
10.3.5 纳税申报的方法/292
10.3.6 网上纳税申报的具体流程/293
10.4 常见涉税问题/294
10.4.1 企业往年补亏退税怎样处理/295
10.4.2 企业有减免税和出口退税怎样处理/295
10.4.3 纳税担保如何操作/297
10.4.4 常见纳税项目调整/298
10.4.5 工商年检有哪些步骤/299
前言/序言
提到会计人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做账,虽然这个观念从某些角度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然能够充分说明做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能力,只有基本功扎实的会计人员,才能够拓展其他更加高深的能力。学习做账不能是一个盲目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企业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也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在企业中循环往复的资金运动。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资金就是其血液。只有血液的不断流动、更新、再造,企业才能够生存,才有活力,才能不断地成长。因此,本书就是以资金在企业中的流动为主线,顺序解析资金在各个环节流转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如何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做账。
本书特色
本书偏重于会计在企业中的实务操作,理论部分仅做简单概括。本书的特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涵盖面全。针对各种会计科目,给出了详尽的账务处理方法,即使是会计初学者也能清晰明了。
理论结合实际。避免了大量的会计学科教材性文字叙述,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使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阅读并掌握其中的精华,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检验。
图例讲解生动形象。对于会计日常工作所应用到的图表、账册工具,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示进行阐述,使读者真真切切地进入会计工作的实践氛围。
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语言描述力求通俗、简洁,富有趣味性,有助于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学习会计知识。
本书内容
本书一共分为3部分,主要的内容如下:
第1部分:会计基础知识(第1~3章)。前3章讲解了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常用的术语,说明了凭证和账簿的用法,这是每个会计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的。
第2部分:做账的实务操作(第4~9章)。这是本书的重头戏,介绍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以及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方法,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具体的做账办法。
第3部分:发票管理和报税(第10章)。本章使用了大量表格及流程图,使申报纳税的各个环节变得简明易懂,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帮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掌握烦琐的业务操作。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使用:
会计职场新手。
会计专业学生。
企业管理人员。
中小公司老板。
本书由朱峰、李铭元编写,朱峰负责编写第1~3章,李铭元负责编写第4~10章。由于时间匆忙,编写中难免有所疏漏和不妥之处,尽请不吝指正。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一份图书简介,不包含《零基础学做账》这本书的内容,重点突出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 精通数据可视化:从新手到数据叙事大师的实战指南 书名:精通数据可视化:从新手到数据叙事大师的实战指南 你是否厌倦了那些晦涩难懂的电子表格和报告?你是否渴望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清晰、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仅仅拥有数据是不够的,如何有效地“讲述”这些数据,才是区分平庸与卓越的关键。 《精通数据可视化:从新手到数据叙事大师的实战指南》 并非一本教你进行基础核算或会计操作的书籍。它是一本深度聚焦于数据解读、视觉传达艺术以及现代分析工具应用的实战手册,旨在帮助所有希望提升数据素养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士、分析师、市场营销人员乃至企业决策者,彻底掌握将原始数字转化为强大洞察力的能力。 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全面的学习旅程,从理解数据视觉化的底层逻辑出发,逐步深入到高阶的叙事技巧和前沿工具应用。我们相信,优秀的数据可视化是科学(准确性)与艺术(美感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第一部分:数据可视化的基石——理解与规划 本部分将奠定你坚实的基础,确保你理解在动手制作图表之前需要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一章:为什么可视化至关重要?超越图表的价值 人类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效率分析:为什么大脑更爱看图。 数据叙事(Data Storytelling)的核心价值:从数据到行动的桥梁。 常见可视化误区与陷阱:识别并避免具有误导性的图表设计。 确定目标受众:为谁设计,决定了你的设计方向。 第二章:数据的清洗、整理与维度理解 数据类型识别: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策略。 数据结构化准备:如何将杂乱的数据集转化为可用于可视化的结构。 关键指标(KPI)的提炼:确定哪些数据点是真正重要的叙事元素。 第三章:图表选择的艺术:恰当的工具服务于恰当的目的 比较类图表精讲: 柱状图、条形图、雷达图的适用场景与限制。 构成类图表精讲: 饼图、堆积柱状图、树状图(Treemap)的深度解析。 分布与趋势类图表精讲: 折线图、散点图、直方图、箱线图(Box Plot)的专业应用。 关系与地理空间图表: 如何使用热力图和地理空间映射来揭示隐藏的联系。 第二部分:设计原则与美学实践——让图表“会说话”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让你的图表不仅准确,而且赏心悦目,极大提升信息的接收效率。 第四章:视觉编码的科学原理 预注意特征(Pre-attentive Attributes)的应用:颜色、大小、位置的心理学效应。 最小化数据墨水比(Data-Ink Ratio):去除干扰,聚焦核心信息。 有效使用色彩:色彩心理学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处理色盲和无障碍设计。 第五章:布局、排版与信息架构 黄金分割与网格系统在仪表盘设计中的应用。 标题、标注和图例的精炼设计:让信息即时可见。 仪表盘(Dashboard)的设计流程:从低保真原型到高保真交付。 第六章:交互式可视化的基础与进阶 交互设计原则:过滤器、钻取(Drill-down)和悬停提示(Tooltips)的最佳实践。 动态叙事的构建:如何设计一个引导用户探索的分析路径。 第三部分:现代工具链实战——从理论到产出 本书聚焦于当前行业内最主流、功能最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平台,提供详尽的操作步骤和实战案例。 第七章:Tableau 桌面版深度应用 连接数据源与数据模型构建。 掌握核心计算字段与 LOD 表达式在可视化中的运用。 构建专业级交互式报告与发布流程。 第八章:Power BI 平台实战精通 Power Query 编辑器:数据清洗与转换的 M 语言基础。 DAX 语言在度量值(Measures)创建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共享与嵌入 Power BI 报告的安全考量。 第九章:Python/R 库的高级定制化 Python: Matplotlib 与 Seaborn 基础,深入 ggplot 的语法结构。 R: 使用 ggplot2 库构建“Tidyverse”风格的复杂统计图表。 自动化报告生成:利用编程脚本实现数据到图表的快速迭代。 第四部分:高级应用与数据叙事大师之路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超越单纯的图表制作,进入到高级分析和专业沟通的境界。 第十章: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效呈现 处理季节性、周期性与异常值。 多变量时间序列的对比策略。 使用动态图表(Motion Charts)来展示随时间的变化。 第十一章:高级统计图表与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网络图(Network Graphs)的应用:展示复杂的连接关系。 树状图(Dendrograms)与层次结构的可视化。 如何通过可视化进行初步的假设检验和模式发现。 第十二章:构建令人信服的商业演示文稿 从分析报告到演示文稿的转化:信息浓缩的艺术。 “讲故事”的结构:开篇、冲突、高潮与解决方案。 在高层会议中有效展示数据:自信、清晰、有影响力。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数十个来自金融、电商、医疗和运营领域的真实案例,每一个图表背后都有详细的“设计意图”分析,告诉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图表,而不是那个。我们不仅教授工具的使用,更强调设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无论你是希望优化日常工作报告,还是致力于成为一名顶尖的数据分析师,《精通数据可视化》 都是你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 停止制作那些平庸的图表,开始用数据讲述改变世界的深刻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