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ONT杜濛.閱途】源自德國、服務中國,緻力成為高品質的旅遊內容提供品牌。
【DUMONT杜濛.閱途】品牌屬於京版梅爾杜濛公司,該公司由北京齣版集團與德國梅爾杜濛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德國梅爾杜濛公司是歐洲旅遊信息服務的市場領導者,提供豐富的旅遊指南、地圖以及其他相關旅遊信息服務。
★8位攝影名傢深入川西實景拍攝,揭秘大傢私房攝影實戰攻略。
★珍藏200餘幅川西華美風光大片,帶你領略川西秀美的自然風貌和獨特的風土人情。
★精選6條川西經典行攝綫路和14個拍攝勝地,一書在手,行攝川西說走就走!
對於熱愛攝影的人來說,川西是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從靈秀的九寨溝到遼闊的若爾蓋草原,從聖潔的雅拉神山到恬靜的詩意邛海......雪山、聖湖、原始的村落、純樸的少數民族百姓,為川西賦予瞭一抹神秘的色彩,腳步越嚮上走,越能感受到與天堂近距離接觸的神聖。這本《去zui美地方,拍zui美風景——秀美川西》是“醉美中國”係列之一。通過8位攝影大傢鏡頭下的畫麵記錄秀美的川西風光,並配以攝影傢在按下快門時心得和感受的文字介紹。除瞭精美的圖片之外,本書同時介紹瞭14個川西行攝勝地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民俗故事、宗教信仰等,並提供瞭交通路綫、攝影參數等實用旅行及拍攝攻略,其讓讀者一睹川西自然之美的同時,感受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也為意圖行攝川西的攝影和旅遊愛好者提供瞭參考。
攝影手記
第一章 嚮北
綺麗之旅:成都—都江堰—汶川—鬆潘—九寨溝
降黃龍
大九寨
色彩之旅:成都—都江堰—汶川—紅原—若爾蓋
徵紅原
若爾蓋大草原
第二章 嚮西北
朝聖之旅:成都—小金—丹巴—金川—色達—德格
四姑娘山
潤丹巴
金色達
第三章 嚮西
壯美之旅:成都—雅安—康定—理塘
神雅拉
新都橋
仙境之旅:成都—雅安—康定—稻城
王貢嘎
聖亞丁
第四章 嚮西南
探秘之旅:成都—西昌—木裏—鹽源
詩邛海
秘木裏
夢濾沽
序
書寫川西
從2009年開始,我在《數碼攝影》做瞭一個新的旅行攝影欄目,每月去一個攝影人熱衷的拍攝地,帶迴一些當地最新的圖文資料。記得那年5月,我把行程留給瞭川西。
與幾位當地攝影人一起,從成都齣發過都江堰前往映秀,當時距“5·12”汶川地震已經整整一年,但沿途所見除瞭臨時搭建的簡易房,大多還是殘牆斷瓦,山體裸露著岩石,河澗流淌著渾水。到映秀後就基本沒路瞭,施工隊一段段開山炸石,車行一兩公裏就要停下來等待前方允許通行的通知。就這樣走走停停,從映秀到臥龍的50韆米,我們走瞭10個小時,前後都望不到頭的車隊,就像一段愚鈍的木樁,試圖一點點插進已嚮世人塵封的川西。
一路上,我們無數次討論要不要掉頭放棄,但每次前方車流鬆動的時刻,又會自欺欺人地想:“過完這段也許就好走瞭。”直到我們筋疲力盡,直到沒有飲食的補給,直到一塊炸山的石頭像炮彈一樣砸穿瞭我們身旁一輛車的車體。那時候,我們知道不得不返迴瞭,傷痛的川西,還沒有準備好讓我們前去撫慰。迴程的路上我們都沒有太多的話語,說好迴到都江堰痛飲一場的計劃,結果換成瞭幾碗麵草草地結局。到達成都已近淩晨,天邊曙色愈明,薄霧漸起。
仿佛是同一個早晨,那是我第一次入蜀,2002年的鞦天,還在讀書的我們,隨班主任馮建國老師一起來到川西采風實習,也正好是經曆瞭一夜的奔波,在東方既白時的這樣一個清晨,我的腳上浸透瞭若爾蓋草原濕漉漉的露水。那一行,我們領略瞭大九寨的姿彩,若爾蓋的廣袤,紅原的蒼茫,塔林的奇幻;那一次,我們去樂山禮佛,在汶川休整,宿鬆潘塔捨,聽班佑牧歌;那一年,我22歲,那一年,川西安好。
也許是巧閤,8年以後的5月,我再次提筆書寫川西,我知道麵對川西的聖山大川,多少言語也顯多餘。自然是沉穩安泰的,但觀看自然的人,心已不羈。這本書雖然羅列瞭川西所有值得前往的綫路,並舉瞭8位攝影大傢多年拍攝的精華,但觀看者的心境,獨你唯一。願此書伴你同行,願你體味到此書中不曾有過的川西。
《數碼攝影》雜誌原執行主編 鄧登登
評價一 最近在書店閑逛,偶然翻到一本名字叫《去醉美地方,拍醉美風景:秀美川西》的書,雖然沒來得及細看,但光是封麵那幾張風景照就足夠吸引人瞭。那些照片裏,藍天白雲下,雪山連綿起伏,色彩濃鬱得像是油畫一樣,瞬間就把我拉到瞭一個遠離塵囂的秘境。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種極緻的視覺享受,那種“啊,原來世界還有這樣令人窒息的美麗存在”的震撼感。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收錄瞭許多精心挑選的、能讓人屏住呼吸的川西風光。對於熱愛攝影和戶外旅行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種草指南。我常常在想,一個地方的美,是不是隻有親身站在那裏,用鏡頭去捕捉,纔能真正體會到它的靈魂。這本書似乎就是在試圖做這件事,它不僅僅是展示風景,更像是在分享一種對美的追求和對遠方的嚮往。那種寜靜而又磅礴的氣勢,隔著紙張都能感受到,讓人心生一股強烈的衝動:收拾行囊,立刻齣發,去親眼見證這一切。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看起來也非常精良,這對於一本圖冊來說至關重要,細節決定瞭觀感的層次。
評分評價三 我周圍的幾個朋友都對川西的自然風光趨之若鶩,但往往迴來後都會抱怨行程太趕,拍齣來的照片總是差那麼點意思,少瞭點“意境”。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提供瞭一種解決之道。我推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審美路綫圖”。它可能不隻是告訴我們“哪裏有雪山”,而是深入到“什麼時候光綫最適閤拍攝那座山峰的輪廓”這樣的技術與藝術結閤點上。如果書中包含瞭詳細的拍攝心得和後期處理的大緻思路,那就太棒瞭。我感覺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個對川西的地理環境有著深刻理解的人,知道如何避開人流高峰,找到那些尚未被過度開發的“遺珠之地”。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旅行書籍,它教你如何“看”,如何“感受”,而不僅僅是“去哪裏”。對於初次踏足川西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最好的引路明燈,能確保你的每一次停留,都是一次值得銘記的邂逅。
評分評價二 讀完這本關於川西的書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旅遊指南,更像是一部情感的流動記錄。書中的文字部分(雖然我隻大緻掃瞭一眼)似乎沒有采用那種官方刻闆的介紹方式,而是充滿瞭旅行者特有的細膩觀察和內心獨白。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光影和瞬間捕捉的描述,那種對“醉美”二字的深刻理解,絕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打卡。比如,對某一個埡口拂曉時分薄霧繚繞的描寫,那種從黑暗到光明的過渡,仿佛作者把自己的心跳都融入到瞭快門聲中。它讓我聯想到瞭自己過去旅行中的一些模糊瞬間,那些因為太激動而忘記按快門的遺憾,這本書似乎替我補上瞭。它成功地建立瞭一種與讀者的共情,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是在看彆人的照片,而是在與一個懂得欣賞生命中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的旅伴一同前行。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敘事技巧,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對“美”的定義,並渴望在下一次旅途中也能有這樣的發現。
評分評價四 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簡直是藝術品。紙張的選擇似乎偏嚮於啞光或半光澤,這對於展現川西那種粗糲而又細膩的自然紋理非常重要,避免瞭高光澤紙張帶來的廉價感。整體的版式設計非常大氣,留白恰到好處,讓每一張照片都有足夠的空間“呼吸”,而不是被其他元素擁擠著。我特彆注意到封麵和封底的設計風格,往往是整本書的精華提煉。如果封麵是一幅極具衝擊力的全景圖,那麼封底可能就是一張極具人文關懷的特寫,比如當地藏民專注的側臉,或是某種高原特有植物的微距。這種內外呼應的敘事結構,顯示齣設計者和編輯團隊對川西文化和自然的多維度尊重。這本書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品質感,它不像是一次性的消費品,更像是可以珍藏多年的,用來隨時喚醒內心對純淨世界的嚮往的“精神容器”。
評分評價五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充滿瞭“野性”和“自由”的氣息。川西,對於許多人來說,代錶著未被馴服的高原世界,那裏有強烈的氣候變化和原始的生態係統。這本書顯然沒有迴避這些挑戰,反而將它們轉化為風景魅力的一部分。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不同季節、不同海拔下,氣候對色彩影響的記錄。比如,鞦季的五彩斑斕,鼕季的冷峻肅穆,夏季的生命力勃發,每一種狀態都應當被平等地對待和記錄。這種全麵的視角,讓我覺得作者對川西的感情是深沉且立體的,不是隻挑選最“上鏡”的晴天美景來搪塞讀者。它更像是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展示瞭徵服自然的不易,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迴報。讀完這本書,我不僅想去拍照,更想去體驗那種在極端環境中與自我對話的內心過程,這本書無疑是那個引導我進入這種深刻體驗的強大媒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