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曆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視角和路徑來闡釋現代管理學,揭示瞭有關製度、係統之所以有用、有利的不變之道。許先生認為,從商末到清末,中國曆朝曆代都在不斷努力完善政府的企業化管理,其中的經驗教訓、管理理念和手段對如今的企業、公司管理者來講,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公司製度,管理結構,計劃、決策、執行、監督,人纔選擇、培訓、使用,功能調節,凡此種種,皆能在本書中,在曆史中找到答案。
這本書比艱深史學研究更淺顯,比管理理論更生動,史學與管理學互動,將一些專業研究的成果,融入企業管理者zui關心的課題,俾企業傢們在本書中汲取不一樣的管理智慧。
“許倬雲看曆史”係列包括《從曆史看管理》《從曆史看人物》《從曆史看領導》《從曆史看時代轉移》,這套書寫作時間先後持續二十多年,將中國的曆史經驗與現代經營管理學進行對照研究,深入提煉總結瞭“中國人自己的經營之道”,自2005年在大陸陸續齣版以來暢銷至今。
《從曆史看管理》是“許倬雲看曆史”係列的第三本,此為全新修訂增補版。在本書中,許倬雲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深入挖掘、提煉兩韆年來中國傳統的經營管理智慧,推陳齣新地揭示瞭有關製度、係統的演變原理,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提供瞭曆久彌新的可貴參照。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锡人。著名曆史學傢,美國匹茲堡大學曆史係榮譽退休教授,颱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學會傑齣貢獻奬。
先後執教於颱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說中國》及“許倬雲說曆史”係列、“許倬雲看曆史”係列。
我們不能隻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齣新。許先生縱橫古今,將中國曆史上的管理之精粹娓娓道來。我相信,讀者從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曆史知識,更是史學大傢提煉的管理智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前院長 張維迎
先生行走與書寫都不便,卻讓思考走到很遠,穿越瞭曆史與成見。——中央電視颱主持人 白岩鬆
能把嚴謹的學術著作寫得好看的,非大學者不能為,因為隻有大學者既能夠鑽進去,又能夠跳齣來,所以寫齣東西來纔能舉重若輕、深入淺齣。——《新京報》
許先生的曆史著作視野宏闊、錶達風格雅俗共賞,更重要的是字裏行間彌漫的傢國之思,引起很多讀者共鳴,形成瞭一種“大眾史學”。他的著作成瞭企業、高校講座的課件,受到白領、商人、學生等階層的喜愛。——《北京青年報》
許倬雲是一個不容易被框住的人,他反對科係之間的僵硬界限,也不同於專注書案的學者。他親身參與瞭颱灣文化運動的進程,1990年之後,許倬雲常常來到中國大陸,以曆史學的知識關注社會現實。——《東方曆史評論》
他能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闡釋得舉重若輕,又能敘述得深入淺齣。——《廣州日報》
總 序 尋找中國的企業傢精神 / I
序 一 管理沒有新問題(張維迎) / X
序 二 學科之間的挹注互動 / XIII
001 / 第一講 人類社會復雜係統與管理
024 / 第二講 中國社會基層組織的形態
051 / 第三講 中國曆史上的管理模式
077 / 第四講 管理結構的模式
094 / 第五講 管理功能的配套分析
117 / 第六講 組織中的乾部
141 / 第七講 領導的方式與風格
161 / 第八講 朝代的興亡——調節功能的分析
185 / 在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的講演
212 / 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講演
227 / 關於文化軟實力的談話
代後記 許倬雲的曆史世界(馮俊文) / 251
《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
管理沒有新問題 張維迎 管理沒有新問題,隻是問題的錶現形式不同而已,這是我的一個信念。從古到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組織,有組織的地方就有管理。不同的組織可能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追求,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將個人的目標加總為組織的目標,調動人的積極性,使組織的目標通過個人的行為而實現。任何組織,如果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終究會滅亡。這一點亙古不變!當然,如何“加總”,大有學問。 近幾年來,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企業如何做大?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瞭古老的中國。中國地域之遼闊,人口之眾多,曆史之悠久,生存能力之強盛,在人類曆史上僅有。一個自然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能把國傢做得如此之大?有人也許會說,國傢是壟斷組織,企業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所以做大一個國傢比做大一傢企業要容易得多。其實不然。至少在古代社會,國傢之間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傢是不可能持續生存下來的。比如說,戰國時代,諸侯林立,群雄爭霸,競爭異常激烈,秦國最後兼並瞭其他國傢,統一瞭中國,一定是因為它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知道,那時候交通不發達,信息傳輸很慢,要控製一個人多地廣的國傢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沒有有效的管理是不可能有核心競爭力的。 商業企業是當今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組織形態。在競爭的市場上,一傢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得有效率;而要有效率,就得解決好諸如權力和收益如何在企業成員之間分配,如何選拔和培養人纔,如何實行職業化的管理,如何激勵每個人努力工作,如何溝通信息,如何防止權力的濫用,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等等,這樣一些基本的管理問題。但仔細想想,這些問題古人在管理國傢的時候早就遇到瞭。以職業化管理為例,中國政府的職業化管理已有兩韆多年的曆史。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國古代政府的管理體製和方法一定有許多可供今天的企業管理者學習和藉鑒的地方。我們不能隻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齣新。我不是曆史學者,我的曆史學知識充其量隻是些基本的曆史常識而已,遠不足以迴答我所提齣的問題,這就産生瞭求助於曆史學傢研究管理的想法。這時候,我讀到瞭著名華人曆史學傢許倬雲先生的《從曆史看組織》一書,大受啓發,遂決定邀請許倬雲先生來光華管理學院講授“從曆史看管理”。在芝加哥大學著名華人統計學傢刁錦寰教授的幫助下,許倬雲先生愉快地接受瞭我們的邀請,剋服行動之不便,於2003年9月來到光華管理學院做瞭為期六周的講課。許先生“坐而論道”,縱橫古今,有問必答,將中國曆史上的管理之精粹娓娓道來,令所有聽課的學生大飽耳福,收獲盛豐。呈現在讀者麵前的這《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就是許先生在光華管理學院講課內容的錄音整理稿。 光華管理學院的一個重要使命是,通過我們的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由史學大傢開設這門課更是光華管理學院的榮耀;讓沒有機會聆聽許先生授課的管理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分享這門課的內容是我們的責任。
……
管理沒有新問題
張維迎
管理沒有新問題,隻是問題的錶現形式不同而已,這是我的一個信念。從古到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組織,有組織的地方就有管理。不同的組織可能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追求,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將個人的目標加總為組織的目標,調動人的積極性,使組織的目標通過個人的行為而實現。任何組織,如果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終究會滅亡。這一點亙古不變!當然,如何“加總”,大有學問。
近幾年來,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企業如何做大?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瞭古老的中國。中國地域之遼闊,人口之眾多,曆史之悠久,生存能力之強盛,在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一個自然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能把國傢做得如此之大?有人也許會說,國傢是壟斷組織,企業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所以做大一個國傢比做大一傢企業要容易得多。其實不然。至少在古代社會,國傢之間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傢是不可能持續生存下來的。比如說,戰國時代,諸侯林立,群雄爭霸,競爭異常激烈,秦國最後兼並瞭其他國傢,統一瞭中國,一定是因為它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知道,那時候交通不發達,信息傳輸很慢,要控製一個人多地廣的國傢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沒有有效的管理是不可能有核心競爭力的。
商業企業是當今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組織形態。在競爭的市場上,一傢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得有效率;而要有效率,就得解決好諸如權力和收益如何在企業成員之間分配,如何選拔和培養人纔,如何實行職業化的管理,如何激勵每個人努力工作,如何溝通信息,如何防止權力的濫用,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等等,這樣一些基本的管理問題。但仔細想想,這些問題古人在管理國傢的時候早就遇到瞭。以職業化管
理為例,中國政府的職業化管理已有兩韆多年的曆史。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國古代政府的管理體製和方法一定有許多可供今天的企業管理者學習和藉鑒的地方。我們不能隻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齣新。我不是曆史學者,我的曆史學知識充其量隻是些基本的曆史常識而已,遠不足以迴答我所提齣的問題,這就産生瞭求助於曆史學傢研究管理的想法。這時候,我讀到瞭著名華人曆史學傢許倬雲先生的《從曆史看組織》一書,大受啓發,遂決定邀請許倬雲先生來光華管理學院講授“從曆史看管理”。在芝加哥大學著名華人統計學傢刁錦寰教授的幫助下,許倬雲先生愉快地接受瞭我們的邀請,剋服行動之不便,於2003年9月來到光華管理學院做瞭為期六周的講課。許先生“坐而論道”,縱橫古今,有問必答,將中國曆史上的管理之精粹娓娓道來,令所有聽課的學生大飽耳福,收獲盛豐。呈現在讀者麵前的這本書,就是許先生在光華管理學院講課內容的錄音整理稿。
光華管理學院的一個重要使命是,通過我們的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在管理學院開設“從曆史看管理”是光華管理學院的首創;由史學大傢開設這門課更是光華管理學院的榮耀;讓沒有機會聆聽許先生授課的管理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分享這門課的內容是我們的責任。
我相信,讀者從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曆史知識,更是史學大傢提煉的管理智慧。
我希望,本書的齣版將不僅激勵更多的曆史學者投身於管理問題的研究,而且會使更多的企業界人士對曆史發生興趣。當然,曆史沒有終結,管理需要不斷創新!
2005年7月1日
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讀完《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我最大的體會是,真正的管理,並非隻是冰冷的規則和流程,而是關乎人、關乎人心、關乎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許倬雲先生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對許多管理概念的固有認知。他並非簡單地將曆史事件作為管理案例的注腳,而是將曆史的演進本身,視為管理過程的體現。書中關於“製度設計與變革”的論述,讓我看到瞭曆史的智慧。從古代的封建製度到中央集權,從法律的製定與廢止,再到經濟製度的變遷,許先生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展現瞭製度是如何塑造社會,又如何隨著時代的需求而不斷調整的。這讓我認識到,任何一項管理製度的設計,都不能脫離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曆史背景,而僵化的製度,終將成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許先生的分析,既有史學傢的宏觀視野,又有對人性細緻的體察,讀來令人拍案叫絕。這本書讓我明白,管理不僅僅是“術”,更是“道”,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和智慧運用。
評分讀完《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並非隻是過去的故事,它是一麵鏡子,照齣瞭人類社會組織運作的本質規律,而管理,正是對這些規律的積極運用和調整。許倬雲先生的洞察力著實令人驚嘆,他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微觀的管理實踐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看到瞭許多似曾相識的管理睏境,在數韆年的曆史中早已上演。書中關於“人纔選拔與培養”的篇章,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從帝王如何選拔賢臣,到士族如何傳承傢族聲望,再到近代如何建立現代化的教育和人纔評價體係,許先生細緻地描繪瞭不同時代背景下,對“人纔”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策略。這不僅讓我意識到,識彆人纔、留住人纔、用好人纔,是古今中外永恒的管理課題,也讓我反思,當下我們所推崇的人纔觀和評價標準,是否真正適應瞭時代的需求,是否真正抓住瞭人纔的核心特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們能夠跳齣當下管理理論的局限,從更長遠的曆史維度去審視我們的管理行為,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這本書,更像是一次與曆史智者的對話,它沒有給我現成的管理公式,而是引導我去探索管理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許倬雲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將曆史的厚重感與管理的現代性巧妙地結閤,讓我看到,許多看似陳舊的曆史現象,實則蘊含著永恒的管理智慧。書中關於“溝通與信息傳遞”的章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從古代的驛站製度,到朝堂上的君臣溝通,再到社會輿論的形成,許先生細緻地展現瞭不同時期信息傳播的特點、障礙以及對組織運作的影響。這讓我深刻反思,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是否真的能夠有效地傳遞信息,我們的溝通是否真正做到瞭清晰、準確、及時,以及信息的失真或阻塞,會對我們的管理決策帶來怎樣的隱患。許先生的敘述,沒有冗餘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曆史案例,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溝通在組織中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從曆史的維度,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的管理現象,從而獲得更深刻的洞察。
評分不得不說,《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帶給我的啓發,是那種在看似尋常的敘述中,卻蘊含著顛覆性認知的驚喜。許倬雲先生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但他更厲害的地方在於,能將那些龐雜的曆史事件,抽絲剝繭,提煉齣與現代管理息息相關的“內核”。比如,他對“危機處理”的論述,我簡直是拍案叫絕。無論是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還是社會動蕩時期的民心嚮背,許先生都以一種極為沉靜的筆觸,剖析瞭危機爆發的根源、演變的軌跡,以及當時統治者或領導者所采取的應對策略,其中不乏成功的典範,也充斥著慘痛的教訓。這種對曆史事件背後邏輯的深度挖掘,讓我看到瞭許多現代企業或組織在麵對危機時,所犯的似曾相識的錯誤。這本書讓我明白,管理並非一蹴而就的技能,而是需要對復雜的人性、社會結構以及曆史演變有著深刻的理解。許先生的分析,既有史學傢的嚴謹,又有哲人的思辨,讀來讓人受益匪淺,也讓我對未來的挑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在我手中,著實讓我翻閱齣瞭一番彆樣的心境。許倬雲先生的史學功底自然不必多言,但在這本書中,他並非隻是單純地梳理史實,而是以一種極為巧妙的視角,將曆史長河中的經驗教訓,如珍珠串聯般,呈現齣與現代管理息息相關的脈絡。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組織”的探討,從古代的王朝運作到近代的國傢建設,再到微觀的傢族傳承,許先生總能精準地捕捉到其中不變的核心要素——人與人的互動、權力的分配、目標的設定以及信息的流動。他不會簡單地給齣現成的管理模闆,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在某個特定時期,某個管理方式會有效,又為何在另一種情境下會失靈。這種“溯源”式的分析,讓我擺脫瞭許多管理書籍中那種“拿來主義”的浮躁,轉而深入理解管理行為背後的邏輯和人性。更重要的是,許先生的文字有一種溫和而有力的力量,不似許多理論書籍那樣枯燥生硬,而是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讀來既有啓發,又不失趣味。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反復琢磨許先生的觀點,這種“觸類旁通”的感覺,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越瞭對曆史的認知,更觸及瞭我們如何理解和塑造我們所處的“組織”環境。
評分很不錯,喜歡?
評分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 贊
評分¥36.00
評分印刷質量很不錯,送貨也很快!
評分¥36.00
評分許倬雲看曆史03:從曆史看管理
評分經典書
評分書是不錯的,很值得看一看。
評分東西也不錯,物流也很快,優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