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短线是银”系列丛书之三,总结了54种股价走势图,采取举例说明的形式,解释了它们的市场意义及其操作方法。书中还附有8个精彩的实战股谱,通过对话的形式,为读者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展示实战中股市高手的操作思路和技巧。
“短线是银”系列共8种,是一套指导个人理财的图书,读者定位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作者唐能通将其经过检验的实战技法总结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投资方法,强调模拟训练的重要作用。许多独创的名词,如“出水芙蓉”“多方炮”“老鸭头”“空中加油”“断头侧刀”已被业内广泛使用,成为炒股术语,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并运用。自1999年陆续出版以来,收获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唐能通,上海广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股市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91年他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怀揣2万元进入股市,创造了10年股市获利1000倍的奇迹,谱写了中国股市中在zui短时间获zui大利润的神话。
第一部分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
第1张王牌月均线系统
第2张王牌季均线系统
第3张王牌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第4张王牌超短均线系统
第5张王牌月均线系统、季均线系统的混合使用
第6张王牌价托
第7张王牌双价托
第8张王牌假托
第9张王牌价压
第10张王牌托辐射
第11张王牌压辐射
第12张王牌量托
第13张王牌量压
第14张王牌金蜘蛛
第15张王牌死蜘蛛
第16张王牌一阴下穿三角压
第17张王牌一阳上穿三角托
第18张王牌出水芙蓉
第19张王牌断头铡刀
第20张王牌两阳夹一阴
第21张王牌两阴夹一阳
第22张王牌多方叠叠炮
第23张王牌量顶天立地
第24张王牌相对量顶天立地
第25张王牌量芝麻点
第26张王牌天上井地上井
第27张王牌老鸭头
第28张王牌倒挂老鸭头
第29张王牌东方红大阳升
第30张王牌九阴白骨爪
第31张王牌猎豹出击
第32张王牌饿狼扑食
第33张王牌一张弓
第34张王牌深水炸弹
第35张王牌长阳反弹逃命
第36张王牌长阴倒拔杨柳
第37张王牌底量超顶量
第38张王牌后量超前量
第39张王牌实量与虚量
第40张王牌黑马草上飞
第41张王牌石牛海下沉
第42张王牌潜收集、强收集、拉高
第43张王牌潜派发、强派发、滑落
第44张王牌放量过头
第45张王牌轻松过头
第46张王牌金蛤蟆
第47张王牌青龙取水
第48张王牌三金叉见底
第49张王牌三死叉见顶
第50张王牌DIF下穿零线
第51张王牌DIF上穿零线
第52张王牌压转托
第53张王牌托转压
第54张王牌托压互转
第二部分短线高手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1600268国电南自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2600690青岛海尔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3600073上海梅林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4600187黑龙股份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50939凯迪电力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60502 ST琼能源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70557银广夏A实战股谱
实战股谱80008亿安科技实战股谱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1B超测马
附录2三死叉见顶
附录3季线挤出大黑马
附录4未来行情高不可测
附录5我的故事
后记
第1张王牌月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由5日、10日和20日价格平均线组成的均线簇称为月均线系统。
●市场意义:
(1)把每日收盘价用线条连接起来成为单日价格走势图,由于波动较大,很难发现股价运动的方向。
(2)采用5日、10日和20日价格平均线组成的均线簇,实际上采用一周、二周和一个月的价格平均线簇,比较符合交易时间单位。通过它们各自的走势和相互的关系,能找出某些有规律的图案,以指导操作。
●操作方法:
(1)5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周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映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2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月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映股价中线波动趋势,适合中线操作。
(3)1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周价格平均线,反映的股价波动趋势既有5日均线的灵敏性又有20日均线的稳定性,适合中短线操作。
(4)月均线系统常用来监视股价头部,与60分钟K线图结合使用有更灵敏的效果。
(5)月均线系统与季均线系统结合使用,对监视股价底部状态有较好的效果。
●举例说明:
四川长虹的日K线图,图中价格平均线的参数分别为5、10和20(见图1-1中A箭头所示)。它们分别代表图中的一根价格平均线。5日平均线根据日K线图的变化灵敏地改变方向,20日平均线虽然没有灵敏地改变方向,但是能够稳定地、平滑地指示方向。10日平均线的灵敏度介于5日平均线与10日平均线之间。
图1-1
第2张王牌季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由20日、40日和60日价格平均线组成的均线簇称为季均线系统。
●市场意义:
(1)把每日收盘价用线条连接起来成为单日价格走势图,由于波动较大,很难发现股价运行的方向。
(2)采用20日、40日和60日价格平均线组成的均线簇,实际上采用一月、二月和一个季度的价格平均线簇,比较符合庄家建仓时间跨度。通过它们各自的走势和相互的关系,能找出某些有规律的图案,以指导操作。
●操作方法:
(1)2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个月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映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6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个季度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映股价中线波动趋势,适合长线操作。
(3)4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个月价格平均线,反映股价波动趋势既有20日均线的灵敏性又有60日均线的稳定性,适合中长线操作。
●举例说明:
还是这幅四川长虹的日K线图采用季均线系统后,其均线的运动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图中价格平均线的参数分别为20、40和60(见图1-2中A箭头所示)。它们分别代表图中每一根价格平均线。可以看出三条均线变化速度较慢,稳定度较高,适合长线操作。
图1-2
第3张王牌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1)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组成短线系统。
(2)60日均线确认长线趋势。
●市场意义:
(1)5日、10日均线显示股价短期趋势。随着股价小幅度波动,5日、10日均线会不断地产生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个别黄金交叉具有底部意义,个别死亡交叉具有顶部意义,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价变化的中途状态。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义的那个黄金交叉或者有顶部意义的那个死亡交叉,需要引进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
(2)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变化缓慢,单独使用时很难敏感地捕捉股价的底部和头部。
(3)当5日、10日均线黄金交叉向上时,代表10日内平均买入的人已有赢利,这样可以吸引短线客入市。如果此时60日平均线在该黄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时60日平均买入的人各有赢利,此时可吸引中、长线客入市,这样对股价有助涨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操作方法:
(1)5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周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映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1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周价格平均线,能较灵敏地反映中短线股价波动趋势,适合中短线操作。
(3)6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季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映股价长线波动趋势,适合长线操作。
(4)为了兼顾5日、10日短期价格均线的敏感性和60日长期价格均线的稳定性,将它们结合成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5)5日、10日均线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上,则助涨。
(6)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
●举例说明:
(1)还是这幅四川长虹的日K线图采用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后,其均线的运动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图中价格平均线的参数分别为5、10和60(见图1-3中A箭头所示)。它们分别代表图中每一根价格平均线。可以看出5日、10日均线的变化速度较快,灵敏度较高,适合短线操作,而60日平均线的变化较慢,稳定度较好,适合长线操作。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兼顾长、短线的各自要求。从图中可以看出60日平均线之上,5日、10日均线与60日均线同方向时,做多容易成功;60日平均线之下,5日、10日均线与60日均线同方向时,做空容易成功。
(2)600073上海梅林1999年8月7日,5日、10日均线死亡交叉。在一轮上升行情中,会出现几个5日、10日死亡交叉,唯有8月30日这一个死亡交叉与60日平均线死亡交叉,并形成价压(见图1-4中V箭头所示),因此这里是中期股价头部。在V箭头以后的9月份5日、10日均线的方向和60日均线的方向一致向下,股价逐浪下跌(见图1-4中X箭头所示)。12月7日发生5日、10日均线黄金交叉,不久两线又与60日平均线黄金交叉,形成短、长均线系统的价托,可确认这一个5日、10日黄金交叉具有短、中线有效的股价底部。在W箭头以后的12月中、下旬,5日、10日均线的方向和60日均线的方向一致向上,股价逐浪上升(见图1-4中Y箭头所示)。
图1-3
图1-4
第4张王牌超短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1)在60分钟K线图、30分钟K线图甚至15分钟K线图上,用5单位、10单位和20单位价格平均线系统,就形成了超短线均线系统。
(2)在5分钟K线图上使用20、40和60单位均线系统,形成更灵敏的监视系统。
●市场意义:
(1)季平均线和月平均线主要用来观察股价中、长线趋势,是一种宏观分析方法。当怀疑股价运行到底部或顶部区间时,为了尽快地发现异常走势,需要采用更细致、更微观的分析方法,这就需要采用超短均线系统。
(2)超短均线系统把每天一根K线图分解成四根K线图,或者八根K线图,或者十六根K线图,在5分钟K线图上,每天会有四十八根K线图。这为我们进行微观分析提供了条件。
(3)使用月平均线系统是以收盘后的日K线为分析时间单位,使用超短均线系统是以盘中时间一小时以下的K线图为分析时间单位。
●操作方法:
(1)主要用它们来监视被怀疑的头部和底部的微观形态。
(2)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设定60分钟、30分钟、15分钟甚至5分钟的K线图,以提高分辨能力。
●举例说明:
(1)5分钟超短线系统举例说明:
2000年1月11日上午开盘后,上证指数开始走软,跌破20、40和60单位均线簇,5分钟超短线系统首先发出短线回档信号。这时应停止做多,或适当做空。(做空最佳时间,空间见图1-5中A箭头所示位置)
图1-5
(2)15分钟超短线系统举例说明:
2000年1月11日上午开盘后,上证指数开始走软,跌破5、10和20单位均线簇,15分钟超短线系统发出短线回档信号。这时应停止做多,或适当做空。(做空最佳时间,空间见图1-6中B箭头所示位置)
图1-6(3)30分钟超短线系统举例说明:
2000年1月11日上午开盘后,上证指数开始走软,下午开盘后不久跌破5、10和20单位均线簇,30分钟超短线系统发出短线回档信号。这时应停止做多,或适当做空。(做空最佳时间,空间见图1-7中C箭头所示位置)
图1-7(4)60分钟超短线系统举例说明:
2000年1月11日上午开盘后,上证指数开始走软,下午收盘跌破5、10单位均线簇,曾跌破过20单位均线。此时,虽未发出最后做空信号(存在反弹的可能性),但指数明显走软,未来如反弹乏力,股价跌破三条均线后,仍然有回档的可能性。(见图1-8)
图1-8
……
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
158海融证券首席执行官尉文渊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开始建立资本市场,在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思想意识形态环境下,搞股票市场是很不容易的。那时候我们面临的全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对还是不对”“姓资还是姓社”“开还是关”等等。是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和伟大决策,证券市场才得以诞生。回顾这十年来走的路,我最想说的是,我为中国的投资人,特别是早期的投资人感到骄傲,我钦佩他们的勇气。在证券市场诞生初期,市场体制很不健全,交易环境简陋,买卖股票不仅受排队拥挤之苦,还要承受极大的风险,信息渠道不畅,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很好保护。我们的第一代投资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勇敢地投身于市场大潮的。百年树人,市场造就了一支可贵的投资者队伍。唐能通先生是第一代投资者中的一员,他带着微薄的积蓄从外地来到上海,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挫折,始终对股市充满信心,终于卓有成效。唐先生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特色的投资技巧,并将自己十年投资股票的经验和教训写成书,特别是沪深十九强数据的推出,多年来深受广大股民欢迎。中国股市前景辉煌,但愿涌现出更多的像唐能通先生一样的成功投资者,写出更多、更好的证券图书。
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勇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主要以银行储蓄作为自己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财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资金融通的重心已由货币市场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越来越多的人把股票投资作为自己金融资产增值的主要方式。股票投资具有增值快、风险大的特点,中国股市的这种特点更为突出,要普及证券知识,认识证券投资的规律性,这就需要学习。国外股市的证券投资理论需要引进,但有个洋为中用、远为近用的过程。中国股市十多年了,如何总结出适合中国股市特点的技术分析理论和炒作技巧,这是每个投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唐能通教授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撰写的《短线是银》系列图书和《破译股价密码》光盘系列,是他十多年投资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他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论和精妙的技巧,在众多的投资门派中自成一派。据《中国图书商报》的权威统计,《短线是银》系列图书长期以来一直名列财经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十五名,由此可见,《短线是银》深受投资者喜爱,是值得向广大投资者推荐的好教材。
黑龙江省投资学会李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资本市场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时代的弄潮儿股海搏杀,唐能通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唐教授不仅取得了八年收益200倍的骄人业绩,还潜心探索投资规律,破译股价波动的密码,并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写出了《短线是银》系列专著,发行数十万册,畅销全国,成为我国证券图书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唐教授在大浪淘沙的股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投资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投资是为了预期收益而进行的货币投放。投资家不一定是经济学家、财务专家、管理专家和产业专家,但他必须在投资实践中取得卓尔不群的业绩并总结出自己独到的投资方法。唐能通教授就是集实战业绩和技巧探索于一身的新一代投资专家。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先国
《短线是银》系列图书是著名股评人士唐能通先生积十多年经验和心血写成的,出版后受到股民的欢迎,畅销不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书能给股民带来有用的信息,使其增长知识和财富。
中国证券投资者众,大小股民数千万,赢家只是少数,能获利已属不易。不仅获利,而且能“悟道”,总结出股票投资规律与技巧的更是难能可贵。不仅自己“悟道”,而且还热心“布道”,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公之于众,传授他人,与人共享的实属少之又少。唐能通先生则属于这种少之又少的人。不仅如此,唐先生还热心教育事业,多次到高校无偿授课,且慷慨捐资,在若干高校设立“唐能通证券教育基金”。以个人的人力资本换取物质资本,再以物质资本来培养人才,提携后进,增进社会的人力资本。这是唐先生所走的道路,也是他的可敬之处。
社会日新月异,股市变化不拘,在这变革的年代,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是增进自身竞争力、适应力的根本途径。我想,唐先生的这套著作一定能给广大证券投资者以新的启迪和帮助。
《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走入了一个全新的交易世界。我原本以为“短线交易”就是追求“快”,追求“准”,能够捕捉到市场瞬间的波动。但这本书,却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短线交易,更注重的是“慢”的思考,“准”的判断,以及“稳”的执行。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54个现成的交易模板”,而是将“54张王牌”比作54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决策工具”,需要交易者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去灵活地组合和运用。我特别喜欢他在书中对于“交易纪律”的强调,他将交易纪律比作交易者的“生命线”,能够帮助我们在市场的诱惑和恐吓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书中的“情绪管理”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他将贪婪、恐惧等负面情绪,描述得入木三分,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让我学会如何在情绪的洪流中保持冷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分享“止盈”策略时,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一个目标价格,而是要你去理解“见好就收”的智慧,以及如何在高位不贪婪地离场。这种“进退有度”的理念,让我对短线交易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还反复强调“复盘”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每一次的交易,都应该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记录盈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甚至带着一丝“老子”的哲学味道,但每一个观点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能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它不会给你“立竿见影”的答案,而是给你一套“修炼体系”,让你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领悟短线交易的真谛。
评分《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灵魂洗礼”。我一直以来都对短线交易充满兴趣,但总是感觉自己抓不住其中的精髓,总是被市场的波动牵着鼻子走。这本书,恰恰解答了我很多困惑。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54个万能公式”,而是将“54张王牌”比作54种不同的“观察视角”和“决策思维”,需要交易者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灵活地进行组合和运用。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书中对于“心理博弈”的深刻洞察。他将交易者的贪婪、恐惧、以及过度的自信,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他提醒我,每一次交易的背后,都是一次人性的考验。书中的“资金管理”章节,更是让我醍醐灌顶。作者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分配资金,更重要的是让你明白“保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追求利润。他强调的“止损”并非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撤退,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机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解“盘感”的培养,他认为盘感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思考,形成的对市场细微变化的敏感度。这让我觉得,我离成为一个真正的短线交易者,又近了一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却充满了力量,能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它不会给你“速成”的答案,而是给你一套“修炼体系”,让你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领悟短线交易的真谛。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老实说,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短线高手制胜”这几个字吸引住了,以为能看到什么秘籍,结果读下来,感觉更像是一场关于交易心理和实战经验的深度对话。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给我“一招鲜吃遍天”的承诺,反而是通过无数的细节,一点点地剥开了短线交易的真相。我尤其喜欢他对于“耐心”这个概念的反复强调,这在快节奏的短线交易里听起来似乎有点反常,但细细品味,才发现真正的“快”其实是建立在“慢”的准备和“准”的判断之上的。书里分享的那些盘感培养、情绪控制的技巧,简直是为我这种容易冲动、追涨杀跌的散户量身定做的。特别是关于“止损”的章节,他不仅仅是教你设置止损位,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止损背后的哲学,明白每一次及时的退出,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进场机会。而且,作者在书中举例的时候,并没有用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引用了大量真实案例,虽然我可能记不住每一个具体的代码和日期,但那些交易场景和当时作者的决策思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种“听故事学炒股”的方式,比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图表要有趣得多,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短线交易的理解,已经从一个懵懂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知道门在哪里,并且已经准备好推开门走进去的人。当然,这本书也并非完美无缺,有时候作者的语言风格会显得有些跳跃,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抓住其中的精髓,而且对于一些基础的交易知识,这本书假设读者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如果是完全的新手,可能还需要搭配其他入门书籍一起阅读。但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我这样想要在短线交易领域有所突破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翻开《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场关于技术指标的盛宴,以为会看到各种复杂的图表和公式。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一场关于“交易心法”的深度对话。作者并没有直接给你“54个包治百病的招式”,而是将“54张王牌”视为54个独立的“思维模块”,需要交易者在实战中,根据具体情境去组合和运用。我尤其喜欢他对“耐心”的强调。在快节奏的短线交易里,耐心听起来有点“反常识”,但他却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认为真正的“快”,是建立在精准判断和充分准备之上的,而这恰恰需要极大的耐心。书中的“情绪管理”章节,简直是为我这种容易冲动、追涨杀跌的散户量身定做的。他将贪婪、恐惧等负面情绪,比作交易中的“隐形杀手”,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心理按摩”方法,帮助我们保持冷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分享“止损”策略时,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一个价格,而是要你去理解止损背后的哲学——每一次及时的退出,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进场。这种“以退为进”的思路,让我对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还反复强调“复盘”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过去只是“玩”股票,而现在,我需要“研究”股票,研究自己的交易行为,研究市场的变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老道”,充满了哲学思辨,但每一个观点都直指交易的核心。它不会给你“速成”的秘籍,而是给你一套“修炼体系”,让你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领悟短线交易的精髓。
评分《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我带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开始阅读,因为“短线高手”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诱惑力。我原以为会看到许多复杂的图表和公式,或者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组合。但实际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恰恰在于它的“反公式化”。作者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道”的故事,关于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股市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他提出的“54张王牌”,与其说是具体的交易策略,不如说是54个思考维度,54个观察角度,54个决策触发器。每一张“牌”,都蕴含着作者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长年累月的实战经验。我尤其喜欢他对“盘感”的描述,他并没有把它神秘化,而是将其归结为一种通过大量实践,对市场细微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对特定模式的识别能力。这让我觉得,盘感并非是天赋异禀才能拥有,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的。书中的“止损”和“止盈”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强调的并非简单的价格划线,而是要结合当时的盘面情况,以及自己的交易计划来做出判断。他提醒我,每一次交易的结束,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应该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在书中不断地告诫我们要“控制情绪”,这绝对是短线交易中最难但也最重要的一环。他分享的那些管理情绪的方法,比如“暂停呼吸”、“离开盘面”等等,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在情绪失控的边缘及时拉回。这本书没有给我“即学即用”的捷径,但它给了我一套“内观”的方法,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交易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动机。
评分《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与其说它是一本交易指南,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交易者”的哲学书。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堆具体的买卖点,或者一些高深莫测的技术指标解读,但这本书更侧重于“交易的艺术”和“交易的哲学”。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54个必胜绝招”,而是将“54张王牌”比喻成54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观察角度和决策工具,需要交易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耐心”这个概念的深刻阐述。在短线交易这个追求速度的领域,耐心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作者却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认为真正的“快”,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和精准的判断之上的,而这恰恰需要极大的耐心。他强调的“交易纪律”和“风险控制”,与其说是规则,不如说是交易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准则”,能够帮助我们在情绪的洪流中保持清醒。书中的“盘感”培养,也并非是什么神秘的预测能力,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战经验,对市场细微变化的一种敏锐捕捉,这让我觉得“盘感”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失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失误都是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这种坦诚,让我更加信任他的指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简洁有力,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直击交易的本质。虽然它可能不会让你立刻变成短线高手,但它一定会让你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在短线交易中立足。
评分读完《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并没有直接开出“包治百病”的药方,而是通过“望闻问切”,帮你找到身体(交易行为)的症结所在,然后给你一套调理身心的方针。我原本以为“短线高手”会聚焦于那些转瞬即逝的K线形态,或者那些快速生效的技术指标。然而,作者却将重点放在了“交易者本身”的修炼上。他提到的“54张王牌”,与其说是交易的工具,不如说是交易者的“思维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识别风险、把握机会的“心法口诀”。书中的“资金管理”章节,让我彻底理解了“保住本金”的重要性,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整个交易过程的生命线。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形象,他用各种比喻,将复杂的资金分配和风险控制原则,变得通俗易懂。我特别喜欢他对“人性弱点”的分析,他把贪婪、恐惧、侥幸心理这些负面情绪,描述得入木三分,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驯服”它们。读到这些部分,我常常会照镜子一样,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反复强调的“复盘”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过去忽视的环节。每一次交易结束后,不仅仅是记录盈亏,更重要的是去分析当时的决策逻辑,当时的盘面特点,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复盘,才是未来成功的基石。这本书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机器”,而是让你成为一个“理性的、有策略的、并且能够自我调控”的交易者。虽然语言风格有时候会显得比较直接,甚至带着一丝“说教”的味道,但这恰恰是作者想要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交易者,让我们明白,短线交易的成功,从来都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
评分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来消化《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它带来的冲击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套可以立刻上手的交易系统,能够帮助我在股市中“刀刀致命”。然而,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揭示的“短线交易的底层逻辑”和“交易者的心理修炼”。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而是通过“54张王牌”的比喻,引导读者去理解市场运行的规律,去捕捉交易机会背后的本质。我特别喜欢他对“情绪管理”的深入剖析,他将贪婪、恐惧、侥幸等情绪,形容为交易中的“敌人”,并给出了一套套“训练方法”,让交易者能够学会如何与它们共处,甚至驾驭它们。这让我意识到,短线交易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者内心的博弈。书中的“仓位管理”和“止损策略”,也让我对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强调的不是僵化的止损点,而是要结合盘面情况和交易者的心态,做出灵活而果断的决策。这种“艺术性”的决策过程,远比死板的规则更加贴近实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复盘”的重要性,他鼓励读者不仅要记录交易结果,更要深入分析每一个决策背后的原因,以及市场当时的状态。这种“刮骨疗毒”式的自我反省,才是提升交易水平的关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有时候显得有些“老派”的哲学意味,但却充满了智慧。它不会给你立竿<bos>即得的“秘籍”,而是给你一套“内功心法”,让你学会如何在市场的大浪潮中,保持自己的定力,并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评分拿到《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说实话,我最开始的期待其实是那种“一夜暴富”的秘籍,想着能从中找到几条神奇的交易法则,然后就能在股市里呼风唤雨。然而,随着我一页一页地翻阅,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坐在你对面,娓娓道来他多年的交易心得。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该买什么”,而是着重于“如何思考”。他反复强调的“交易纪律”和“风险控制”,与其说是交易技巧,不如说是交易者的“内功心法”。我特别欣赏他在书中对于“人性弱点”的剖析,比如贪婪和恐惧,这些在我们普通投资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却能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指出这些弱点的危害,并提供了一套对抗它们的“训练方法”。他提到的一些关于“仓位管理”的策略,也不是生搬硬套的公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给出了灵活的建议。这让我意识到,短线交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书中的“54张王牌”的比喻,虽然有些文学色彩,但却很好地概括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每一种交易策略,每一种技术形态,甚至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手中的一张牌,需要恰当地运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失败,而是坦然地分享了自己曾经的亏损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教训。这种真诚,让我觉得他不是在“教”我,而是在“分享”我,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一些弯路。当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时会比较直接,甚至有些“犀利”,但这恰恰是作者性格的体现,也让他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评分《短线是银(之三):短线高手制胜的54张王牌(典藏版)》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险峻的高山,过程艰辛,但风景却无比壮丽。我最初是被“短线高手”这几个字所吸引,以为能找到什么“速成秘籍”。但读完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高手”并非一日练成,而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锤炼和感悟。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提供一套固定的“54个交易模型”,而是将“54张王牌”比作54种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模式”,需要交易者在实战中,去灵活地组合和运用。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交易心理”的深入剖析,他将贪婪、恐惧、侥幸心理等常见的负面情绪,描述得入木三分,并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心理调控”方法。这让我意识到,短线交易的胜负,很多时候取决于交易者内心的战场。书中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章节,更是让我对“保命”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作者强调的“止损”,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撤退,是为了更好地捕捉未来的机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盘感”的培养,他认为盘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战经验,对市场细微变化的敏锐捕捉。这让我觉得,只要坚持学习和实践,我也能拥有这种“直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硬核”,直截了当,不回避问题,但每一个观点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能够迅速地唤醒读者内心的交易者。它不会给你“一步登天”的答案,而是给你一套“修炼体系”,让你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领悟短线交易的精髓。
评分真心不错?
评分书包装不错,货也到的准时
评分书包装不错,货也到的准时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是本好书。
评分写的太一般了?一一一一一一一
评分学习中,基础的东西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印刷有些地方有待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