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第2版)

玻利维亚(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昭耀,宋霞,曹龙兴 著
图书标签:
  • 玻利维亚
  • 南美洲
  • 旅游指南
  • 文化
  • 历史
  • 地理
  • 风俗人情
  • 旅行
  • 探险
  • 自然风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2520
版次:2
商品编码:121110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列国志(新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456
字数:4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简称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一个内陆国家,一个美丽的高原国家,也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很多样化的国家之一。2006年莫拉莱斯执政后,玻利维亚致力于走 “社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晋级中等收入国家。本书全面介绍了玻利维亚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各方面的情况。

作者简介

曾昭耀,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拉丁美洲史。1963年后,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助教,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拉丁美洲系主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历史学会理事。
宋霞,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拉美科学史、拉美科学发展道路与模式、中拉科技关系。
曹龙兴,历史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历史文化和国际关系,在《世界历史》《史学集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版著者的话/1
第二版导言/1
第一章概览/1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1
    一 地理位置/1
    二 国土面积/1
    三 行政区划/2
    四 地形气候/3
    五 人口、民族和语言/9
    六 国旗、国徽、国歌与国花/20
  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25
    一 宗教/25
    二 节日/33
    三 民俗/37
  第三节 特色资源/44
    一 名胜古迹/45
    二 著名城市/54
    三 建筑艺术与传统工艺/61
    四 特色动植物/64
第二章 历史/69
  第一节 古安第斯文明时期(公元前1.5万年左右至公元16世纪初)/69
    一 玻利维亚地域最早的居民/69
    二 蒂亚瓦纳科文化/70
    三 科利亚文化/71
    四 印加文化/72
    五 印加帝国时期的东部文化/75
  第二节 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1516~1825)/75
    一 西班牙的殖民征服/75
    二 殖民社会的建立/76
    三 殖民统治后期的经济衰退和波旁改革/81
    四 殖民统治后期的印第安人起义/82
  第三节 独立之路(1809~1825)/82
    一 早期解放运动/82
    二 1809年7月16日革命/83
    三 实现独立/85
  第四节 近代民族危机(1825~1935)/86
    一 独立派与合并派之争/86
    二 单一矿产品出口经济/88
    三 考迪罗政治和寡头政治/90
    四 领土争端与民族危机/94
    五 种族矛盾与印第安人起义/100
  第五节 现代变革历程(1935~)/102
    一 历史的转折与1952年民族民主革命(1935~1964)/102
    二 军政府时期(1964~1982)/113
    三 民主化与新自由主义时期(1982~2006)/118
    四 莫拉莱斯执政后的新探索(2006~)/125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126
第三章 政治/131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演变/131
    一 独立初期的考迪罗主义政治/131
    二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民众主义政治/132
    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军人独裁政治/134
    四 20世纪末叶的新自由主义政治/135
    五 跨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人民民主政治的探索/139
  第二节 宪法/141
    一 历史上的宪法/141
    二 2009年宪法/144
  第三节 立法机构/147
  第四节 行政机构/150
  第五节 多民族司法机构/158
  第六节 选举制度与选举机构/161
    一 选举制度/161
    二 选举机构/162
  第七节 主要政党与重要社团组织/163
    一 主要政党/163
    二 重要社团组织/170
第四章 经济/175
  第一节 概述/175
  第二节 农业/179
    一 种植业/180
    二 林业/184
    三 畜牧业/185
    四 渔业/186
  第三节 工业/187
    一 采矿业/187
    二 能源工业/193
    三 制造业/202
  第四节 服务业/204
    一 概述/204
    二 商业与旅游业/205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208
    一 交通运输/208
    二 邮电通信/214
  第六节 财政与金融/215
    一 历史回顾/215
    二 财政与税收/217
    三 金融体制与金融政策/219
    四 货币政策与货币制度/221
  第七节 对外经济关系/222
    一 基本方针政策/222
    二 对外贸易/224
    三 外国援助/227
    四 外国投资/228
第五章 军事/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 建军简史/231
    二 国防体制与国防预算/235
  第二节 军种与兵种/236
    一 陆军/236
    二 海军/238
    三 空军/241
    四 准军事部队/243
  第三节 军事培训/245
  第四节 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247
    一 道路建设方面的技术进步/247
    二 数据处理中心的建立/248
    三 军用地图绘制技术的现代化/248
  第五节 对外军事关系/249
第六章 社会/253
  第一节 国民生活/253
    一 就业与收入/253
    二 消费与物价/257
    三 住房状况/258
    四 社会保障与福利/259
    五 移民/263
  第二节 社会管理/264
    一 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264
    二 社会矛盾与社会治理/268
    三 社会热点/271
  第三节 医疗卫生/273
    一 医疗卫生概况/273
    二 医疗卫生制度/275
    三 医疗服务与保障/276
    四 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277
  第四节 环境保护/278
    一 环境问题/279
    二 环境保护政策/280
第七章 文化/285
  第一节 教育/285
    一 教育简史/285
    二 莫拉莱斯执政以来的教育改革/294
    三 当前的教育体制/296
    四 教育面临的问题/303
  第二节 科学技术/305
    一 自然科学/305
    二 人文社会科学/315
  第三节 文学艺术/319
    一 文学/319
    二 电影/327
    三 音乐/334
    四 舞蹈/337
    五 美术/342
  第四节 体育/350
    一 球类/350
    二 高尔夫球/352
    三 滑雪与登山/353
  第五节 新闻出版/353
    一 报纸与通讯社/353
    二 广播电视/354
    三 图书馆/355
    四 期刊出版/356
第八章 外交/357
  第一节 概述/357
    一 外交机构/357
    二 外交政策/359
  第二节 出海口问题/364
  第三节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372
    一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关系/372
    二 积极推进拉美一体化/381
  第四节 同美国的关系/386
  第五节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395
    一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395
    二 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396
    三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399
  第六节 同中国的关系/400
大事纪年/407
参考文献/413
索 引/421
后 记/425

前言/序言

第一版著者的话

在南美洲大陆的腹地,有一个以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著名领袖西蒙·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的国家,这就是玻利维亚共和国。
玻利维亚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粗略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
一是“高”。玻利维亚的西部是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区(最高的山峰海拔6000米以上),东科迪勒拉山、西科迪勒拉山之间是一个辽阔的大高原,只有那些拥有充足红细胞,有本事将稀薄空气中的少量氧气“据为己有”的人,才能常年居住在这个地区,然而玻利维亚居民的绝大多数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玻利维亚被国际社会称为“高原之国”。对此,玻利维亚人民感到无比的骄傲,他们把居住在这种只有“神鹰”才能翱翔于其上的地方视为英雄的壮举,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世人:玻利维亚有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有地球上最高的湖泊,有地球上最高的滑雪场,有“与天比高”的宇宙物理实验室。他们甚至会幽默地说,对于他们来说,沿海地带的空气实在是太稠密了,他们会感到窒息。
二是“全”。玻利维亚虽然是一个著名的“高原之国”,但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处于亚马孙河流域和拉普拉塔河流域的热带平原,平均海拔不过300米。从西部的高原到东部的平原,随着高度的降低,玻利维亚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十几个动植物生态层和多种生态系统,具备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条件,以至于地球上的任何一种动植物都可以在这里适当的地区生长。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的音乐、衣着、风俗习惯等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绚丽图画,再加上2000年土著文化与300年西班牙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玻利维亚被人们称为一个“万花筒国家”。一个名叫阿尔西德斯?多尔比格尼的法国学者甚至惊叹地说:“玻利维亚简直就是地球的缩影!”
三是“美”。玻利维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安第斯雪峰,有分布在西部安第斯山山脊上的众多冒气的火山,有辽阔的高原和高原上景色秀丽的淡水湖,有一望无际的盐沼,有土地肥沃、色彩斑斓的河谷,有气候炎热、生态奇特的东部平原,还有地域辽阔、无数滔滔河流穿越其间的亚马孙雨林,等等。不仅如此,玻利维亚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生活的30多个民族的数百万勤劳的人民,都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衣着、手工织品、舞蹈、音乐……有祖先流传下来的各种节日活动和宗教仪式,人们有独特的时空观念和宇宙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极珍贵的文化瑰宝。因为有美丽无比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印第安文化,玻利维亚又被赞叹为“安第斯山区的一颗明珠”。
四是“穷”。直到20世纪中叶,这里都流传着一个神话:玻利维亚位于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区,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足可以给它一个美妙的未来,至少可以保证玻利维亚人在一个经济健康的国际环境中安居乐业。但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告诉我们,玻利维亚尽管有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有富饶的自然财富,它却是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个地区在独立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充满了革命与改革,也充满了混乱与倒退,这里的人民所能得到的福利是非常少的,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是很不安定的。在这里,权力和财富都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而特权阶层又得到20世纪下半叶实际统治玻利维亚的军人集团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初,在军政府统治十几年之后,玻利维亚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迫于这次危机,玻利维亚改变了1952年以来实行了近30年的发展模式,采用了名曰“新经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玻利维亚在政治上开始了一个至今仍在继续的分权化进程,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分权化进程在国家生活中开辟新的舞台,激发新的活力,促进国家机器的现代化,从而使玻利维亚能够繁荣富强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局面仍然未可乐观。
有此四端,我想中国的读者一定是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玻利维亚虽然在幅员上是南美洲第五大国,虽然有很多的美妙之处,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玻利维亚还是相当陌生的,开放后放眼世界的中国读者自然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家。第二,玻利维亚人民有过长期受压迫的历史,现在亦面临保持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的严重挑战,这同中国的情况有类似之处。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世界,特别是需要了解像玻利维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有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认识不到的问题往往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欣然承担了撰写本书的任务,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经济和政治、文化和风俗、魅力和困难,以及这个国家在谋求进步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但是,笔者自知才疏学浅,对玻利维亚了解不深,所以从承担这一任务的时候开始就不胜惶恐,知道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实在是太困难了。《神奇的玻利维亚》一书的作者乌戈·博埃罗·罗霍曾经说过,“玻利维亚是造物主用他神奇的画笔随心所欲地描绘出来的一幅五彩缤纷创作的一角,是一个‘万花筒式’的国家,要想把这个‘万花筒’的数不尽的各个面都解释清楚,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不到的”。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对于笔者来说,情况就更是这样。所以,自始至终,笔者都不敢懈怠,脱稿时间也一拖再拖;初稿完成之后,又按编委会的意见,在这次旅美的几个月中利用克里夫兰公共图书馆的资料做了一次校勘和修改。尽管如此,笔者的心里仍忐忑不安,深知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曾昭耀
2004年10月于考普雷


第二版导言本书

第一版问世(2005)至今已经十一年,玻利维亚的社会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在本书第二版即将问世的时候不能不写一个简短的导言,以飨读者。
玻利维亚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呢?概括地说,就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在玻利维亚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一个建筑在多元社群经济(una economía plural-comunitaria)基础之上的、走非殖民化和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经济剩余再分配的新的国家(《2009年宪法》序言)。这个国家在玻利维亚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一位土著总统;第一次全民公投通过了贯彻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的“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宪法;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土著人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次自主地决定走以消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社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次摘掉了最贫穷国家的帽子,晋级为中等收入国家;第一次实行参与制民主、代议制民主和公社制民主等多种民主制度并行互补的、具有玻利维亚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第一次恢复和发展了190年前由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第一部宪法规定的立法、行政、司法、选举四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一次为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模式而实行一种“社会公共的和生产的新经济模式”(el Nuevo Modelo Económico, Social, Comunitario y Productivo)。总之,第一版问世后的10余年是玻利维亚历史上一个创造奇迹、发生划时代变化的时期。
玻利维亚既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第二版《玻利维亚》自然要对第一版进行许多重要的修订,以便向读者展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新玻利维亚国家的全景图像。为此,本书特别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在历史部分,对第一版的历史分期做了较大调整,划分了近代与现代这两个大的时期,突出了近代玻利维亚民族危机的历史和现代玻利维亚民族民主革命和政治经济改革的历史,并在“现代变革历程”一节中着重增加了“莫拉莱斯执政后的新探索(2006~)”的内容。
在政治部分,主要突出了莫拉莱斯政府的政治改革,增加了“跨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人民民主政治的探索”的内容;重点介绍了2009年宪法,并按新宪法的逻辑分别介绍了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多民族司法机构和选举机构,以及这四种机构所行使的四大权力既分立又合作的政治制度。
在经济部分,第二版着重介绍了玻利维亚的“公社经济”、“国有经济”、“私有经济”和“合作经济”四种经济并行共荣、互补互惠的“多元经济”体制,介绍了这种体制强调国家作用、消除贫困和保护本国利益三个主要的特征以及经济政策上的“社群社会主义”特色。
特别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第二版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增设了“社会”一章。近十几年来玻利维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归根结底是玻利维亚社会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的结果。玻利维亚社会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不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传统公社经济与不发达非正规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基础之上的、致力于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条件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第二版着重介绍了玻利维亚社会结构(包括民族结构、文明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复杂性特点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玻利维亚虽然是拉美地区社会冲突最多的国家,却是拉美地区犯罪率最低的国家,第二版《玻利维亚》重点介绍了玻利维亚执政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此外,第二版还重点介绍了玻利维亚的新教育法和教育改革的情况,介绍了进入21世纪以来玻利维亚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
玻利维亚的所有这些新事物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学问,要想在短期内把它们完全弄懂,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工作只是尽可能地如实向读者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不妥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曾昭耀
2016年12月10日于北京农光里
玻利维亚(第2版) 内容概要 《玻利维亚(第2版)》是一部深入探讨南美洲腹地国家玻利维亚的综合性著作。本书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拓展,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具深度、更贴近当下现实的玻利维亚。本书并非一次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通过严谨的研究与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这个国家丰富而复杂的图景,从其崎岖的地形地貌,到多元的民族文化,再到跌宕起伏的政治经济历程,无不涵盖其中。 地理与自然环境 玻利维亚,一个被安第斯山脉割裂,又被亚马逊雨林拥抱的国度,其地理特征是理解其一切的关键。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安第斯高原的严酷与壮丽,领略其贫瘠却孕育出顽强生命的土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稀薄的空气,终年积雪的山峰,以及被称为“天空之镜”的乌尤尼盐沼,都将被细致描绘。读者将了解到高原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农业耕作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深刻影响。 与此同时,本书也将目光投向东方,深入亚马逊盆地。这片地球上最广阔的雨林之一,孕育着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本书将介绍亚马逊地区独特的气候、植被和野生动物,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社区。读者将了解到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其面临的环境挑战,如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 此外,本书还会探讨玻利维亚其他重要的地理区域,如胡卡拉(Chaco)干旱平原。这片区域以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这些地理区域的细致描绘,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玻利维亚国土的广袤与地貌的多样性,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如何塑造了国家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 历史与政治 玻利维亚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斗争与变革的史诗。本书将从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文明讲起,描绘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随后,将重点阐述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带来的深远影响,包括经济掠夺、文化冲击以及社会结构的改变。独立战争的艰辛与民族英雄的诞生,也将成为重要的篇章。 进入近代,玻利维亚的政治舞台上充斥着频繁的政变、军事独裁以及短暂的民主尝试。本书将梳理这些复杂的政治演变,分析导致国家不稳定因素的根源,例如经济危机、社会不公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政治发展,包括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左翼运动的崛起以及近年来左翼政府的执政,都将被深入剖析。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自2006年埃沃·莫拉莱斯(Evo Morales)上台以来玻利维亚发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转型。新宪法的制定、原住民权益的保障、国有化政策的推行,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改革与争议,都将被客观地呈现。读者将了解到这些政策对国家社会经济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对此的反应。此外,本书也会探讨近年来玻利维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国家在民主巩固和国家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新挑战。 经济与资源 玻利维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却充满了挑战。本书将深入分析玻利维亚的经济结构,重点关注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矿业,特别是锂、锡、锌、银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一直是玻利维亚经济的重要支柱。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开采历史、经济价值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同时,也会探讨矿业发展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此外,本书还将审视玻利维亚的农业和能源产业。作为高原和亚马逊地区国家,农业在玻利维亚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其生产力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本书将介绍主要的农作物、耕作方式以及当地农民面临的挑战。在能源领域,玻利维亚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在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分析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历程、出口情况以及其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 本书还将探讨玻利维亚的贫困问题、收入不平等以及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难题。读者将了解到国家在吸引外资、发展工业、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推动经济多元化方面的努力与困境。同时,本书也会关注近年来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这些政策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社会与文化 玻利维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其社会结构复杂而独特。本书将深入探讨构成玻利维亚社会的核心元素:丰富多彩的原住民文化。玻利维亚是南美洲原住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印第安民族的传统、语言、信仰和生活方式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书将介绍主要的印第安民族,如艾马拉人(Aymara)、盖丘亚人(Quechua)等,以及他们独特的文化习俗、艺术表现和宗教信仰。读者将了解到这些原住民社群在国家社会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在争取权益和保留文化传统方面的努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 mestizo(混血)群体也在玻利维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本书将分析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融合与张力,以及这种多元性如何塑造了玻利维亚独特的社会认同。 此外,本书还将关注玻利维亚的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医疗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影响。读者将了解到国家在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所做的努力。 宗教信仰在玻利维亚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将探讨天主教的影响,以及当地传统信仰与基督教融合的独特现象,例如安第斯宗教习俗的延续。 最后,本书也将关注玻利维亚的艺术、音乐、文学和电影等文化领域,展示这个国家在文化创造方面的活力与独特魅力。 国际关系与外交 玻利维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角色,也构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分析玻利维亚与邻国,如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和巴拉圭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南美洲区域合作组织中的作用。 特别地,本书将回顾玻利维亚与邻国在边界问题、资源共享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上的互动。对于其与智利之间关于出海口的长期争端,本书将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历史渊源、外交博弈以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本书也将探讨玻利维亚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参与。这包括其在国际发展、气候变化、人权等议题上的态度。同时,也会审视玻利维亚与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其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格局。 在经济外交方面,本书将关注玻利维亚在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角色,以及其寻求国际援助和投资的努力。 结论与展望 《玻利维亚(第2版)》的最后一章将对本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玻利维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作者将综合分析玻利维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其经济发展的潜力、政治稳定的前景、社会凝聚力的加强,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能力。 本书将强调玻利维亚在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长期努力。读者将通过这本书,对玻利维亚这个充满活力与复杂性的南美国家,获得一个全面、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认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的,但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它不是那种读起来轻松愉快的游记或导览手册,而是一部需要读者投入心力去消化的严肃著作。作者在探讨社会阶层固化和族群冲突时,展现出了罕见的勇气和客观性。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精英阶层的构成、他们如何利用法律和意识形态来维护自身特权,有着入骨的剖析。我特别欣赏它没有采取“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处理,而是展示了玻利维亚社会内部复杂的人性挣扎和道德困境。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运动背后,都交织着阶级矛盾、种族隔阂以及对更公平分配资源的渴望。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近乎历史的沉重感,它迫使我反思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小国命运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犹豫,毕竟“第二版”意味着内容更新,但同时也担心会不会过度偏向于近些年的政治事件而忽略了历史的厚重感。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为精妙,它没有陷入那种流水账式的编年史叙述,而是巧妙地将地理特征、矿产资源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以及关键的历史人物的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剖析。比如,书中对“白银之城”波托西兴衰的描述,简直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经济史的经典案例。它清晰地展示了外部需求如何塑造和摧毁一个内陆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及这种结构性依赖如何延续至今。语言上,它保持了一种学术的严谨性,但绝不晦涩,很多复杂的经济指标和政治博弈,都被作者用清晰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即使是对南美研究不甚深入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读完后,我对玻利维亚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定位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是一本极具洞察力的力作。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南美洲的历史和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信息零散,不成体系。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玻利维亚的复杂性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波澜壮阔、充满矛盾和生命力的历史进程的缩影。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常了得,文字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和批判性的反思。从殖民时期的残酷剥削,到争取独立的艰辛历程,再到建国后不断在政治动荡中摸索前行的艰难步履,每一个章节都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脑海中快速闪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原住民文化在现代玻利维亚社会中扮演角色的论述,那种古老智慧与现代社会结构之间的张力,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开始重新审视“国家”和“身份认同”的真正含义。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所有对世界政治地理和人类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收藏。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达到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境界,这在研究型著作中是相当难得的。它的论述横跨了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但作者的整合能力非常出色,没有给人一种拼凑感。我尤其欣赏它对“民族国家构建”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玻利维亚作为一个在建国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身份重塑的国家,其国民认同的基础是脆弱而充满张力的。书中详细梳理了从西蒙·玻利瓦尔的理想国构建失败,到后来的改革尝试,再到近几十年来围绕“多民族国家”概念进行的深刻辩论。这种对国家精神内核的持续追问,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事实的陈述上,更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它成功地将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转化成了关于现代性、殖民遗产和身份政治的普世性讨论,读来令人深思,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配图和地图简直是锦上添花!对于理解一个内陆山国是如何在地理的桎梏中寻求出路至关重要的。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以往阅读历史书籍时,常常因为缺乏地理参照而感到困惑。而这本书中的插图,无论是早期的手绘地图,还是现代卫星影像下的安第斯山脉的断层剖面图,都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它们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叙事的一部分。它们直观地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会发生在那样的地点,为什么某些资源的开采如此艰难,以及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文化上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关于的的喀喀湖流域与低地亚马逊平原之间生态差异对文化隔离的影响分析,通过地图的对比呈现,变得异常清晰明了。对于地理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地图集部分单独拎出来都值得点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