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 [Edw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s No.1 & No.2,Opp.46 & 55 Version for Piano Solo & 4 Hands]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 [Edw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s No.1 & No.2,Opp.46 & 55 Version for Piano Solo & 4 Hand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帆<演奏>,袁静<演奏> 著,陈学元 编,孙维刚 绘,任怡 注
图书标签:
  • 格里格
  • 培尔·金特
  • 钢琴曲
  • 古典音乐
  • 挪威音乐
  • 联弹
  • 钢琴独奏
  • 组曲
  • 作品46
  • 作品5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712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07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纪钢琴音乐绘本
外文名称:Edward Grieg Peer Gynt Suites No.1 & No.2,Opp.46 & 55 Version for Piano Solo & 4 Hand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也是易卜生和格里格呈现给世界文化的一部杰作。《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分为两套组曲,共八首作品,格里格为我们描绘了北欧壮观巍丽的自然风景,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舞蹈,展现了多面善变的人物性格,使听众从极具情感浓度的半音和声中品味了或悲恸、或轻灵、或真挚的丰富情感体验,充满了戏剧张力和艺术感染力。这部教材每一首作品都包含了独奏曲与四手联弹两种演奏方式,这对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学习的新思路,既能发挥自己的演奏能力,又能培养与合作者相互配合的能力。

内页插图

目录

概述
演奏指导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作品46)
第一首晨景(独奏)
第一首晨景(四手联弹)
第二首奥丝之死(独奏)
第二首奥丝之死(四手联弹)
第三首安妮特拉之舞(独奏)
第三首安妮特拉之舞(四手联弹)
第四首山魔王的洞穴(独奏)
第四首山魔王的洞穴(四手联弹)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作品55)
第一首英格丽德的叹息(独奏)
第一首英格丽德的叹息(四手联弹)
第二首阿拉伯舞曲(独奏)
第二首阿拉伯舞曲(四手联弹)
第三首培尔·金特归来(独奏)
第三首培尔·金特归来(四手联弹)
第四首索尔维格之歌(独奏)
第四首索尔维格之歌(四手联弹)
光盘目录

前言/序言

  近年来,很多国内钢琴界的知名教育大家,如周广仁教授、储望华教授、盛原教授等,都极力提倡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路和“多元化”的教材来教学。在钢琴教学中,教材为教师教学、学生理解音乐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因此,选择合适的钢琴教材显得尤为关键。换句话说,任何一位钢琴教师,哪怕教学经验再丰富,专业功底再深厚、视野再开阔,要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都需要因材施教,借助具有优秀理念、系统性、循序渐进的教材。
  为了让钢琴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一条连贯的“音乐思路”,“世纪钢琴音乐绘本”这个系列采取了主要以“套曲”为主的形式,作品的演奏技术难度从初级至高级均有所涉及,可以满足不同程度钢琴学习者的需求。整套系列中除了笔者精心编订的乐谱以外,还附有作曲家简介、作品历史背景等内容,并对作品的音乐风格、结构和演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同时,笔者邀请了插画家根据标题和作品的内涵为一部分乐曲配了插画。这让习琴者在学习作品时,可以从“文字”与“插画”中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外,笔者还邀约了国内一些杰出的钢琴家为本系列的钢琴作品进行录音或拍摄视频,力求能让读者全方位地学习作品的演奏,并能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
  本系列的一大特点是在选材上综合收录了一批欧洲、美洲和亚洲作曲家所创作的、目前尚在国内不多见的、风格多元且有较高学习价值的优秀作品。推广这些作品对拓宽我们的钢琴音乐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收录了几位中国著名作曲家创作的优秀作品。通过学习这些中国音乐作品,使演奏者对于中国音乐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系列约有60余套作品,包括库拉克(Theodor Kullak)《童年情景——钢琴小品24首》(作品62和81)、海勒(Stephen Heller)《少年钢琴曲集》(作品138)、巴托克(Bela Bartok)《儿童钢琴曲集——献给孩子们》、玛依卡帕尔(Samuil Maykapar)《游戏棒》(作品28)、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Prokofiev)《儿童钢琴曲集》(作品65)、柴科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胡桃夹子》组曲(作品71a,独奏与四手联弹)、格季凯(Aleksandr Gedike)《钢琴小品60首》(作品36)、圣一桑(Camile Saint-Saens)《动物狂欢节》(独奏与四手联弹)、柴科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四季——钢琴小品集》(作品37a)、格里格(Edward Grieg)《培尔·金特》(作品46、55,独奏与四手联弹)、丁善德《春之旅组曲》(作品1)和《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作品9)、黎英海《孩子们的钢琴套曲选》《中国民歌钢琴小曲74首》、汪立三《童心集》《小弟的画》、石夫《献给孩子们——钢琴小品14首》等。
  此次出版,还根据乐谱使用的需求做了一些更实用的设计,比如大开本、大音符、暖色纸张、平摊式胶装等等。我们还为所有作品集标出了学习难度的建议,以方便大家参考。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汇集了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最为著名和广受喜爱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培尔·金特》第一组曲(Op. 46)和第二组曲(Op. 55)的钢琴改编版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提供了适合一位钢琴演奏者演奏的钢琴独奏版本,更包含了为两位钢琴家合作演奏而精心编排的四年联弹(四手联弹)版本。随书附带的音乐光盘,收录了这些改编作品的示范演奏录音,为学习者和演奏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聆赏价值。 本书旨在为钢琴学习者、教师以及所有热爱格里格音乐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深入接触和实践这些经典作品的宝贵资源。通过钢琴这一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读者可以细致地体会到格里格如何将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戏剧中的奇幻意境、北欧风情以及丰富的情感层次融入到管弦乐的音响之中,并将其转化为键盘上的音乐语言。 作品背景与音乐内涵: 爱德华·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源自他为易卜生同名戏剧创作的配乐。这部戏剧讲述了主人公培尔·金特一生的跌宕起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民间传说元素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探讨。格里格的音乐不仅成功地为戏剧增添了光彩,更因其本身鲜明的旋律性和民族特色,超越了戏剧的范畴,成为古典音乐曲目中的常青树。 第一组曲(Op. 46) 第一组曲收录了四首乐章,它们是整部戏剧配乐中最为人熟知的部分: 1. 清晨(Morning Mood): 这首乐曲以其宁静、祥和的开篇著称。它描绘了挪威清晨的景象,长笛与双簧管的对答如同朝阳初升、薄雾缭绕的田园风光。在钢琴改编版中,演奏者需要精准地捕捉这种轻盈、呼吸感强的织体,通过清晰的琶音和抒情的旋律线来再现自然界苏醒的美好。 2. 奥塞之歌(Ase’s Death): 这一乐章是全组曲中情感最为深沉和庄严的部分。它哀悼了培尔·金特的母亲奥塞的逝去,音乐充满了崇高与悲悯。钢琴家需要运用深沉的音色和连贯的揉弦(Legato),来表达那种缓慢、如同送葬进行曲般的庄重感。 3. 索尔维格之歌(Solveig’s Song): 这是全剧的灵魂乐章之一,代表着纯洁、永恒的爱恋与等待。旋律优美而略带忧郁,贯穿始终的歌唱性是演绎的重点。无论是独奏还是四手联弹,都需要主旋律的线条清晰、充满歌唱性,而伴奏部分则要保持其轻柔的背景衬托作用。 4. 山大王的洞穴(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与前三首乐章的抒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全曲最富戏剧张力的作品。它描绘了培尔·金特闯入山妖洞穴后的惊险场面。音乐以极弱的、不断重复的低音动机开始,随着节奏的逐步加快和音量的层层递进(Crescendo),最终达到狂暴的高潮。这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节奏控制力、动态层次的把握能力,以及强大的耐力和爆发力。 第二组曲(Op. 55) 第二组曲同样包含四首独立的乐章,展现了不同的场景和情绪: 1. 弃妇(The Heath Scene): 这一乐章描绘了挪威高地的荒凉与凄美。它充满了民间音乐的色彩,旋律既粗犷又带着一丝感伤。 2. 阿拉伯之舞(Arabian Dance): 这一乐章充满了异国情调,描绘了培尔·金特在异域的经历。它以其复杂的节奏型和华丽的装饰音为特点,要求钢琴演奏者展现出一定的技巧光彩和灵活性。 3. 挪威农人舞(Danza Norvegese): 这一乐章回归到挪威本土的民间舞蹈风格,节奏明快,充满活力。它要求演奏者表现出清晰的律动感和强烈的对比性,体现出北欧舞曲的特色。 4. 索尔维格之歌(续)(Solveig’s Cradle Song): 这是对第一组曲中《索尔维格之歌》的再度演绎,但形式更为宁静、柔和,如同摇篮曲,表达了对纯真美好的最终归宿和慰藉。 钢琴改编的价值: 本书提供的钢琴版本,特别是为四年联弹(四手联弹)所做的改编,极大地丰富了格里格这部作品的表现可能性。 钢琴独奏版: 它挑战演奏者如何用有限的音色变化来模拟管弦乐队的丰富色彩。演奏者必须巧妙地运用踏板、触键的轻重变化,以及对织体层次的清晰划分,以再现原著的宏大与细腻。 四年联弹版: 这一版本不仅是技巧上的盛宴,更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它允许两位演奏者在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进行更复杂的声部交织与平衡。其中一位演奏者可以承担更多类似低音提琴或大提琴的声部,而另一位则负责木管或小提琴的主旋律线条,极大地还原了管弦乐的厚度和层次感。这种合作形式对于提升合作者的听觉平衡感和乐感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盘辅助学习: 随附的光盘提供了高质量的示范录音。对于初学者而言,聆听成熟的演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作品速度、力度、情感处理以及整体结构的首要概念。对于进阶演奏者,光盘是校准自身演奏中对节奏精准度、音色平衡性以及各声部独立性的重要参照工具。通过反复对比聆听,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格里格音乐中那种独特的北欧抒情气质。 本书结合了经典作品、精妙的键盘改编以及实用的音频资源,为所有致力于钻研浪漫主义晚期室内乐和钢琴改编作品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套全面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音乐发烧友,我一直对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情有独钟,尤其是作品46和55。那些熟悉的旋律,总能勾起我无限的遐想。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时,简直就像发现了宝藏。 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它同时包含了钢琴独奏和四手联弹两个版本,这让我能够满足不同时期的演奏需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静静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享受独奏带来的细腻情感表达;有时候,我又渴望与人分享音乐的快乐,体验四手联弹带来的协作与共鸣。这本书都一一满足了。 独奏部分,我尝试弹奏了“晨曲”,那流畅的旋律,仿佛将我带入了清晨的挪威山谷,阳光洒满大地,宁静而美好。钢琴版的改编,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同时又赋予了它更强的表现力。而四手联弹的部分,我与我的钢琴老师合作了“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当低音区浑厚的旋律与高音区急促的音符交织在一起时,那种紧张、压迫的氛围被烘托得淋漓尽致,仿佛真的看到了山魔王在黑暗中张牙舞爪。 光盘的加入,更是让这本书如虎添翼。光盘中收录了这两部组曲的优秀演奏版本,我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学习其中的演奏技巧和情感处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钢琴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常常在弹奏前,先听一遍光盘中的示范,再带着感受去弹奏,效果非常好。 总的来说,这本乐谱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购书经历。它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是一套完整的音乐体验。我非常推荐给所有热爱格里格和《培尔·金特》组曲的钢琴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和体验这部伟大作品的朋友们。

评分

我是一个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的听众,尤其是那些能唤起我无数想象的乐章。“培尔·金特”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而格里格的音乐更是将这个故事赋予了灵魂。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多种演奏的可能性。作为一名钢琴爱好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亲手演绎这些美妙的旋律。而这本书的独奏版本,让我可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独自感受格里格创作时的情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四手联弹的版本。这为我与朋友们或家人一起享受音乐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想象一下,我们围坐在钢琴旁,手指在琴键上飞舞,共同奏响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那种默契与共鸣,将是何等的珍贵。 附带的光盘更像是一位随身的音乐老师。我可以随时随地听取专业的演奏,感受音乐的呼吸和情感的起伏。这对于提高我的音乐理解和演奏技巧有着莫大的帮助。有时候,听一段示范演奏,比自己琢磨半天都能学到更多东西。光盘里的演奏者显然对格里格的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演绎充满了激情与灵气,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乐谱,它更像是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门。它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格里格的音乐,感受其中的细腻与宏大。无论是作为独奏者,还是作为四手联弹的参与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与我的朋友们一起,用这本乐谱谱写属于我们的音乐篇章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语言,而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无疑是这部语言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时,我的内心瞬间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拥有它。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功能性。作为一名钢琴爱好者,我深知能够亲自演奏自己喜爱的作品是一种怎样的享受。而这本乐谱,恰恰提供了钢琴独奏的版本,让我能够以指尖触碰那些熟悉的旋律,感受格里格细腻的情感表达。那些脍炙人口的乐章,如“晨曲”的安详,“山妖洞厅”的神秘,“索尔维格之歌”的深情,都可以在我的钢琴上得以再现。 更令人兴奋的是,它还提供了四手联弹的版本。我与我的几个琴友一直有合作排练的习惯,而《培尔·金特》组曲的四手联弹版本,无疑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乐趣。我们一起尝试了“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当两个人的手指在琴键上共舞时,那种音乐的厚重感和层次感,是独奏无法比拟的。仿佛整个挪威的史诗,都在我们的琴声中徐徐展开。 附带的光盘,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无限价值。它提供了专业的演奏示范,无论是对乐曲的把握,还是对情感的诠释,都非常到位。我常常在练习时,将光盘作为参考,学习演奏者是如何处理乐句的起伏,如何运用踏板来烘托气氛。这种“听、看、弹”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音乐理解和演奏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这本乐谱不仅是一份珍贵的音乐宝藏,更是一个连接我与音乐、连接我与朋友们的桥梁。它让我能够以更深刻、更全面的方式去体验格里格的音乐,去感受那些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我非常庆幸自己拥有了它,并且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钢琴、热爱古典音乐的朋友们。

评分

最近入手了这本《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老实说,最初是冲着“培尔·金特”的名头去的,毕竟这套组曲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但拿到书后,才发现它远不止是“有名”。 从装帧上看,这本书的设计就很用心。封面简洁大气,内页纸张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完全不用担心眼睛疲劳。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46的第一组曲,也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晨曲”、“奥塞之舞”、“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和“索尔维格之歌”。这些乐章经过钢琴独奏的改编,保留了原有的旋律线条,但又增添了钢琴音乐特有的细腻和表现力。作为独奏者,你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中,体会那种“一人成军”的成就感。 然后是作品55的第二组曲,同样是经典的改编。特别是“阿拉伯舞曲”和“安特拉的舞曲”,在钢琴独奏的演绎下,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我尤其喜欢“安特拉的舞曲”,那种略带忧伤而又充满力量的旋律,在钢琴的演绎下,更显凄美动人。 最让我惊喜的是四手联弹的部分。格里格的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画面感,而四手联弹的编制,则将这种体验放大。我邀请了我的另一位钢琴朋友一起试奏,当两架钢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时,那种宏大、磅礴的气势瞬间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挪威的壮丽山河之中。尤其是“在山魔王的宫殿里”这段,当双手在琴键上交错时,那种紧张、冲突的氛围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比独自演奏更具感染力。 至于附带的光盘,那更是锦上添花。里面收录的演奏示范,无论是独奏还是四手联弹,都堪称典范。我常常在练习前听一遍,然后再跟着弹,感觉进步神速。光盘的音质也非常好,听起来非常享受。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它让我能够以多种方式深入体验格里格的伟大作品。

评分

这本《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46和55钢琴独奏与四年联弹(附光盘)》简直是钢琴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情有独钟,那些旋律,无论是“晨曲”的宁静优美,还是“山妖洞厅”的神秘诡异,亦或是“索尔维格之歌”的深情款款,都深深打动着我。当我知道有这本包含了独奏和四手联弹的乐谱时,简直是欣喜若狂。 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乐谱的排版非常清晰,音符大小适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阅读。独奏部分忠实于原作,保留了格里格创作的精髓,让我有机会在家中重现那些经典旋律。而四手联弹的部分更是为这套组曲增添了新的生命力。我与我的钢琴老师尝试了几个乐章,合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彼此的配合默契,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尤其是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声部,仿佛将我带入了音乐会现场。 附带的光盘也是一个亮点。光盘中收录了对这两部组曲的演奏示范,这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可以反复聆听,学习演奏技巧,感受音乐的细节处理,并且在自己练习时作为参照,纠正不当之处。光盘的音质也非常出色,清晰饱满,让我能够更好地体会格里格音乐的魅力。 总而言之,这本乐谱不仅是一份珍贵的音乐资料,更是一次美妙的音乐体验。它满足了我作为钢琴独奏者对经典作品的演绎需求,同时也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绝佳机会。对于任何热爱格里格和《培尔·金特》组曲的钢琴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笔物超所值的投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音乐享受和演奏乐趣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