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了类设计模式的方式对数据模型进行高度抽象总结,同时作者对数据模型的抽象程度做了等级划分,对卷一提到的各种数据模型在不同的抽象程度下设计出来的数据模型做详细的分析。作者分享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工具,任何人参与数据建模,从新手到专家。
作者向你展示如何:常见的数据模型构建模型等模型的作用、层次、分类、地位、沟通方式,和业务规则。使用一个强大的数据模型模式的数据建模。评估特定与广义模型的优缺点。有助于你改进逻辑和物理模型的质量和完整性。应用模式在许多类型的数据建模工作,如原型,应用程序,企业数据模型,数据仓库,和主数据管理工作。本书的重点是基本的模式,影响超过百分之50的数据建模工作。这些模式可以用来大大减少建模时间和成本,启动数据建模工作。本书作为经典的指导思想,大幅度提高了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和质量,并作为一个客观的标准,指导企业评估数据模型。对于每一个模式,提供了许多的替代品,从非常具体到非常广义的建模方法。数据模型通用模式对于正在进行数据建模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手册。我强烈推荐该书给业务分析人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程序员和数据仓库设计师。
何增耀,男,具有8年软件工作经验,熟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产品的模块有产品数据管理、变更管理、项目管理等。精读OFBiz源码,
熟练基于OFBiz架构开发的项目。精读Liferay源码。带领技术团队架构,研发,设计完成项目技术平台以及产品开发,以及日常维护,升级管理。负责研发过程中疑难问题地攻关何协调。目前做独立顾问,可为各个公司提供架构技术培训,OFBiz业务培训,以及疑难问题技术攻关服务。经历过民营、国企、中美合资、英资,对日外包,经历领域有银行,教育,HR,电子商务,招投标,仓储。
第1章介绍
1.1 为何我们需要这本书?
1.2 拓展数据建模学科
1.3 何谓模式?何谓通用模式?
1.4 模式的意义是什么?
1.5 本书的方法
1.6 不同级别的模式
1.7 谁是本书的潜在读者?
1.8 本书包括哪些内容
1.9 其他数据建模模式
1.10 本书中所采用的约定和标准
1.11 小结
1.12 参考文献
第2章设置角色:当事人做什么
2.1 这类模式的意义是什么?
2.2 本章包含哪些内容?
2.3 什么是声明角色?
2.4 一级声明角色模式
2.5 二级声明角色模式
2.6 三级声明角色模式
2.7 模式总结
2.8 参考文献
第3章使用角色:如何参与
3.1 这类模式的意义是什么?
3.2 本章包括哪些内容?
3.3 什么是上下文角色?
3.4 一级上下文角色模式、属性
3.5 一级上下文角色模式及关系
3.6 二级上下文角色模式
3.7 只作为备选模式的二级上下文角色模式——当事人
3.8 三级上下文角色模式
3.9 混合型上下文角色模式
3.10 模式总结
3.11 参考文献
第4章层次、聚合和对等关系:类似数据的组织
4.1 这类模型的意义是什么?
4.2 本章包含哪些内容?
4.3 什么是递归关系和如何通过递归关系来组织数据?
4.4 一级递归模式
4.5 二级递归模式
4.6 二级拓展递归模式
4.7 三级递归模式
4.8 维护规则的三级递归模式
4.9 模式总结
4.10 参考文献
第5章类型和类别:数据的分类
5.1 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2 本章有哪些内容?
5.3 什么是类型、信息产品分类和分类标准?
5.4 一级分类模式
5.5 二级分类模式
5.6 三级分类模式
5.7 使用隶属关系和分类方案的三级分类模式
5.8 模式总结
5.9 参考文献
第6章状态:数据的状态
6.1 此类模式的意义是什么?
6.2 本章有哪些内容?
6.3 什么是状态?
6.4 一级状态模式
6.5 二级状态模式——当前状态
6.6 三级状态模式
6.7 四级状态模式
6.8 状态类别模式
6.9 维护多重隶属关系和规则的状态类型模式
6.10 模式总结
6.11 参考文献
第7章联系机制:怎样获得联系
7.1 这种模式存在的意义?
7.2 本章包含哪些内容?
7.3 什么是联系机制?
7.4 一级联系机制模式
7.5 二级联系机制模式
7.6 三级联系机制
7.7 四级联系机制模式
7.8 维护地理范围的联系机制模式
7.9 维护灵活的地址构成成分的联系机制模式
7.10 其他常见的联系机制数据
7.11 模式总结
7.12 参考文献
第8章业务规则:如何工作
8.1 这类模式的重要意义?
8.2 本章有哪些内容?
8.3 什么是业务规则?
8.4 二级规则模式
8.5 三级业务规则模式
8.6 维护当事人角色的业务规则
8.7 模式总结
8.8 参考文献
第9章使用模式
9.1 本章有哪些内容?
9.2 场景
9.3 原型数据模型及作用域声明
9.4 应用数据模型
9.5 企业数据模型
9.6 数据仓库模型
9.7 主数据管理数据模型
9.8 关于使用模型的其他想法
9.9 参考文献
第10 章社会化模式
10.1 社会化模式的意义
10.2 本章有哪些内容?
10.3 使用和社会化这些模式的经验
10.4 什么使得社会化模式与众不同?
10.5 理解动机——为什么有些人使用而有些人却不使用这些模式?
10.6 为模式的使用制定一个明确的、共同的令人信服的愿景
10.7 建立信任,让人们可以信赖模式
10.8 管理模式的抵抗和/或冲突
10.9 关于社会化模式的其他意见
10.10 参考文献
索引
原著序言
小时候,我和弟弟喜欢拆开一些小工具,看看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的祖母会买二手钟表、收音机等电子设备,我们拿锤子打开那些钟表,看看里面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注意到的事情是,尽管它们外表不同,但其内在却和其他钟表相似。事实上,一旦我们把它们的外盖拆掉,并把一切都拆分开,我们便再也无法分辨出哪个部件是来自哪一个钟表,但我们可以将所有这些零件整理成类似的部分。齿轮、轮毂和弹簧被分成类似形状的堆儿。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意志,我们也许能
拿这些零件制造出一个新的钟表。
我问我的祖父,为什么这些部件看起来如此相似,为什么它们上面有些数字都是同样的。事实上,一些钟表跟收音机也有相同的部分。我的祖父跟我解释,如果使用类似的部分,企业便可以更便宜、更容易地生产自己的产品。用这些相同的部分也使得它的制造者和修理者的工作能够更加简单。他给我看他是如何替换了收音机的组件并用新的零件来修复它。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运用了部分遵循类似的模式。我认为这是卓越之处。
我很高兴来写这篇序言,因为我相信它是通用数据模型系列图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本书呈现的数据建模的通用模式,可以被应用到成千上万的行业、数以千计的项目,以及使用案例无限多的、可高度重复使用的模式中。而卷1、卷2 集中于模板的解决方案和共同的数据结构,这是集中在更一般情况下基本的、相关的数据模式。而这些都不是行业或功能模式,它们是齿轮和螺丝钉,可以融入任何解决方案。你可以为你的当前项目创建自己的那部分“时钟”,并在其他项目中使用相同的部件来创建其他解决方案。
这些模式在发展和制定的过程中,莱恩·希尔瓦斯顿和保罗·阿格诺已为你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了一套工具。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或者你想要什么样的业务支持,这些
模式都适用。
所有成熟的职业均已经确定他们做的这个组件是可高度重复使用的,现在已经成了工程师们的建筑标准和模式,以及医疗专业人士的执业标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业,信息技术仍正在形成并在许多情况下都使用测试模式。数据建模的通用模式使数据更加专业,从而将其提高到专业水平。然后,我们可以将努力集中到那些需要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上面。
使用通用的模式进行数据建模能够让团队成员在实施的解决方案上集中精力,可以为存在竞争优势的业务问题提供更快的服务并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模型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更高。那些见过多次类似结构的开发人员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模式并运用它。测试计划和测试数据也可以以其支持的新类型的状态快速定制。所有团队成员在通过许多项目之后也都将看到这些经济效益。
作者已经为每个模式提供了几个层次上的概括,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模式,其成本、效益和设计风险都由你自己决定。我想给你一种接近这些模式的想法以让他们最适合你的当前项目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成本、收益和风险,这些规定了你设计的级别。你选择运用哪个级别,就将会有什么样的收益。每一个项目的业务和结构都没有正确的答案或正确的模式,但你会知道为什么你选择的解决方案适合你的具体设计。
当我回想起我的童年和许多拆除了齿轮和螺丝钉的钟表,我知道了模式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莱恩和保罗已经为你做了这些模式的修补和排序。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应用在你的项目中,通过节省时间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模型的质量,从而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凯伦·洛佩兹(Karen Lopez)
行业的思想领袖
第一段: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质感和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封面上“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这几个字,瞬间就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作为一名在数据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一套 robust 的数据模型是多么关键,它就像建筑的骨架,支撑起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与高效。而“通用模式”这四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摆脱重复劳动、借鉴成熟经验的希望。我一直很头疼于每次新项目启动时,都要从零开始设计基础的数据结构,那些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模式,往往需要自己一点点去摸索和总结。所以,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手册究竟能给我带来哪些“通用”的智慧,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可以快速套用、或者经过微调就能适配我业务场景的模板?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数据模型设计原则的深刻阐述,以及大量具有代表性的通用模式示例,比如订单、用户、商品、权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核心实体。如果书中还能对这些模式的演进、适用边界以及在不同技术栈下的实现差异做些探讨,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资源手册”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工作台上的常客,在我遇到数据建模难题时,能第一时间翻出它,找到灵感和解决方案。
评分第二段: 说实话,我最近一直在为我们公司的数据中台项目感到头疼,尤其是在数据模型这一块。我们团队虽然经验丰富,但面对海量、多维度的数据,如何构建一套既能满足当前业务,又能支撑未来发展的通用模型,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偶然的机会,我听同事提起了这本《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说是里面有很多业界通用的解决方案。我当时就心动了,因为我一直觉得,与其自己闭门造车,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被书中详尽的内容和严谨的逻辑所震撼。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数据模型,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构建通用数据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论,包括如何进行概念建模、逻辑建模,以及如何从业务需求出发,抽象出可复用的模式。书中对各种常见业务场景下的数据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比如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并且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解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设计理念,这正是我们项目中最需要关注的方面。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让我对数据模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第三段: 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开发者,尤其是在数据架构方面。我总是相信,一个优秀的数据模型是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基石。因此,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总结数据模型通用模式的权威著作。当我看到《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我的痛点,它承诺提供的是“通用模式”,而不是某个特定行业或某个特定数据库的解决方案。这让我看到了摆脱技术束缚,关注本质的可能。翻开书,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让我失望。书中对于各种基础数据结构的设计,从最简单的关系型数据表,到更复杂的维度模型,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实体-关系”模型和“范式理论”的阐述,这为我理解更深层次的数据组织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通用模式应用于实际的业务场景中。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模式应用到我目前正在开发的一个项目中,效果非常显著,不仅简化了开发流程,还提高了数据的查询效率。这本书就像一本宝典,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数据模型的强大力量。
评分第五段: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高效地设计和管理企业的数据资产?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日益增长的数据量时,如何保持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本书,《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仅仅关注某个特定技术或工具,而是从更宏观、更抽象的层面,揭示了数据模型设计的本质和通用原则。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模式的演进”和“模型治理”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数据模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持续的优化和管理。书中提供的各种通用模式,就像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最佳实践”,能够极大地降低我们在设计新模型时的试错成本。我曾经尝试过将书中介绍的几种通用模式应用到我们公司的客户画像项目中,结果发现,不仅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显著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复用性。这本书,无疑是我在数据建模领域的一位重要导师。
评分第四段: 作为一个初入数据分析领域的新人,我对各种数据模型感到既好奇又有些迷茫。我知道数据模型是理解和分析数据的关键,但很多时候,面对杂乱无章的业务数据,我不知道从何下手,更别说构建一套有效的模型了。所以,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入门的教材。《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3)——数据模型通用模式》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数据模型概念呈现出来。我喜欢书中清晰的章节划分,以及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数据实体概念,到如何将它们组织成关系,再到如何识别和应用通用的模式,每一步都解释得非常到位。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维度建模”的介绍,这让我明白如何将业务过程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数据集。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么做”,让我对数据分析充满了信心。
评分买给同事的
评分书很好
评分补充公司书架,蛮好的。
评分但遗憾的是书中数据模型图的中文翻译和文字的中文翻译严重不一致 影响了阅读的理解 希望能在下一版纠正
评分挺好的,挺喜欢的,非常愉快。
评分送货速度快,东西很满意!
评分快递好给力
评分但遗憾的是书中数据模型图的中文翻译和文字的中文翻译严重不一致 影响了阅读的理解 希望能在下一版纠正
评分还是很不错的,架构师进阶的路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