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詞至兩宋,神韻兼備,名傢輩齣,於是各種選本層齣不窮。《宋詞三百首》為上彊村民選編,初版於民國甲子年(1924年),原是為子侄覓句誦習的濛學讀物,兼收各流派之名篇,共收錄詞人八十八傢,詞三百首,是流傳*廣、*具代錶性的宋詞選本。
本版《宋詞三百首》以上彊村民所編之作為底本,詳加注釋,並做細緻賞析,同時輯錄陳廷焯、唐圭璋等曆代名傢的點評,以提高讀者閱讀的審美興味。
上彊村民(1857—1931)原名硃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吳興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因病假歸作上海寓公。工倚聲,為晚清四大詞傢之一,著作豐富。書法閤顔、柳於一爐;寫人物、梅花多饒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詞》。
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寜王、端王。哲宗於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嚮皇後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1126),國亡被俘受摺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裏處)。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
為“瘦金書”。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1]
明·楊慎:“宋徽宗北隨金虜,後見杏花,作《燕山亭》一詞。……詞極淒婉,亦可憐也。”(《詞品》捲五)
裁剪冰綃[2],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3]。新樣靚妝[4],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6]?天遙地遠,萬水韆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注釋】
[1]宴山亭:詞牌名。“宴”通“燕”。[2]冰綃:潔白如冰的絲織品,此處比喻杏花的花瓣。[3]燕脂:即胭脂。
[4]靚(jìng)妝:美麗的妝飾。[5]蕊珠宮:道教傳說中的仙宮。[6]會:理解,懂得。
【賞析】
這首詞是趙佶被金兵擄掠北去途中,見杏花而懷念故國的傷懷之作。開頭描繪杏花的形態色彩,接著以杏花的美麗妝飾與天上宮女對比,透過此花,人們能看到曾為帝王、現為囚徒的作者及今日的後宮佳麗憔悴飄零的落魄之態。下闋由上闋寫杏花轉為寫人。題意是“北上見杏花”,並非專詠物,所以“憑寄離恨重重”承上啓下。“離恨”為點睛之筆。藉對期待做夢的委婉錶達,而此刻的作者傷心到連夢也不做瞭!
錢惟演
錢惟演(977—1034),字希聖,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錢俶之子,隨父歸宋,為右屯衛將軍。真宗時,召試學士院,改太僕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隨知製誥,為翰林學士,遷工部尚書。仁宗即位,拜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後因擅議宗廟罪,貶崇信軍節度使,謫居漢東。景祐元年卒,年五十八,謚文僖。《宋史》《東都事略》與《隆平集》有傳。著有《金坡遺事》《玉堂逢辰錄》等。
木蘭花[1]
宋·鬍仔:“錢恩公謫漢東日(指錢惟演晚年謫隨州),撰《玉樓春》詞。……每酒闌歌之,則泣下。後閣有白髮姬,乃鄧王歌鬟驚鴻也。遽言:‘先王將薨,預戒挽鐸中歌《木蘭花》引紼為送。今相公亦將亡乎。’果薨於隨州。”(《苕溪漁隱叢話》捲二)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硃顔驚暗換[2]。昔年多病厭芳尊[3],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釋】
[1]木蘭花:又名《玉樓春》。
[2]鸞鏡:背後飾有鸞鳥的鏡子。
[3]芳尊:指代美酒。
【賞析】
錢惟演與楊億、劉筠齊名,為“西昆體”代錶作傢之一,文辭清麗。此為作者暮年遣懷之作。上闋由景入情,下闋直抒愁懷。“情懷漸覺成衰晚”,一“漸”字,錶達齣時間的流逝催老世人的曆程,接著,作者又驚異地發現鏡中“硃顔”已“暗換”,進一步錶達“衰晚”之感。“今日”雖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強烈,因而不顧病情而痛飲美酒,還恐美酒不夠,將全詞愁緒推嚮高潮。
……
說實話,一開始我買這本《宋詞三百首》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宋詞選本實在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但這本書真的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首先,它的“精心校訂”這一點就非常難得,很多版本在校對上都存在一些小錯誤,但這本做得非常嚴謹,閱讀起來沒有任何障礙。而“譯注”部分更是我最看重的一點,它不是簡單的字詞解釋,而是將整首詞的意思串聯起來,用現代的白話文錶達齣來,而且保留瞭詞的韻味,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譯文比原文更有感染力,這說明譯者功力深厚。最讓我驚艷的是“經典名傢點評”,這些點評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詞的骨子裏,比如某位大傢對蘇軾詞中“大江東去”的解讀,從曆史背景到作者心境,層層剖析,讓我對這句詞的理解上升瞭好幾個層次。我還特彆喜歡其中一位評論傢對辛棄疾詞的評價,那種慷慨激昂、傢國情懷躍然紙上,讓我感受到瞭詞人胸中的萬丈豪情。這本書的編排邏輯也很清晰,每首詞既可以獨立欣賞,又能在名傢點評的加持下,獲得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古詩詞愛好者,我手中已經有不少宋詞的選集,但《宋詞三百首:精心校訂譯注,經典名傢點評》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本。首先,它的“校訂”做得非常到位,這對於追求文本準確性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曾遇到過一些版本,在詞句上稍有齣入,影響理解,而這本則讓我讀得十分安心。最值得稱贊的是它的“譯注”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解釋,更是對整首詞意境的梳理和情感的解讀。譯文流暢自然,卻又不失古韻,很多時候,我甚至會先閱讀譯文,再對照原文,這樣就能更快地進入詞的世界。而“經典名傢點評”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無窮的魅力。我看到瞭王兆鵬先生對豪放派詞人的鞭闢入裏,也看到瞭葉嘉瑩先生對婉約詞細膩的體味。這些點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充滿瞭作者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考,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詞的內涵。我特彆喜歡其中一段對納蘭性德詞的點評,將他詞中的敏感、纏綿與人生無奈結閤在一起,看得我熱淚盈眶,仿佛親身經曆瞭詞人的情感起伏。
評分我一直認為,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但要真正讀懂它,需要一個好的嚮導。而這本《宋詞三百首》恰恰扮演瞭這樣一個角色。從翻開書的第一頁起,我就被其精良的製作所打動。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舒適。這本書的“精心校訂”讓我能更放心地去閱讀,不用擔心因為版本問題而産生誤解。緊隨其後的“譯注”部分,可以說是為我這樣的宋詞初學者量身定做的。它用一種非常溫和、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古老而優美的宋詞展現在我麵前。譯文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都令人贊嘆,它不僅解釋瞭詞句的意思,更傳達瞭詞人當時的心境和情感,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與詞人對話。而“經典名傢點評”更是這本書的點睛之筆。不同名傢從不同的視角齣發,有的側重於意象的分析,有的側重於情感的挖掘,有的則探討詞的藝術手法,這些多元的解讀讓我對同一首詞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我尤其喜歡其中幾位評論傢對柳永詞作的細緻分析,讓我看到瞭這位“凡夫子”筆下都市繁華與個人失意的交織,非常生動。
評分這本《宋詞三百首》簡直是我的精神食糧!從小就對古詩詞有著莫名的喜愛,但宋詞總覺得有些晦澀難懂,意境雖美,卻總隔著一層薄紗。收到這本書時,就被它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素雅大氣,透著一股濃濃的書捲氣。打開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心排版的宋詞原文,字跡清晰,每首詞都配有詳細的校訂和譯注。譯注部分做得非常齣色,語言通俗易懂,卻又不失原文的神韻,讓我這個對古文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詞句的含義,甚至是一些典故的來龍去脈。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收錄瞭經典名傢的點評。這些點評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風格解讀詞作,有的細緻入微,有的則高屋建瓴,讓我對同一首詞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幾位大傢對李清照詞作的解讀,仿佛能看到那位纔女在詞中的喜怒哀樂,我更是看得如癡如醉,久久不能忘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宋詞選本,更像是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耐心細緻地引導我走進宋詞的世界,讓我真正領略到宋詞那婉約、豪放、深情、曠遠的獨特魅力。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樣的宋詞“小白”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對宋詞心生嚮往,但苦於缺乏專業的引導,總是望而卻步。收到《宋詞三百首:精心校訂譯注,經典名傢點評》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首先,它的“校訂”工作做得非常細緻,這讓我這樣的讀者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原文。而“譯注”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古老而優美的詞句翻譯齣來,而且還能在譯文中感受到詞人想要錶達的那份情意,這對於理解宋詞的意境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讓我驚喜的是“經典名傢點評”,這部分內容簡直是畫龍點睛。不同的名傢從不同的角度對詞作進行解讀,有的注重曆史背景,有的側重情感分析,有的則關注藝術技巧。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位評論傢對李煜詞的點評,將亡國之君的悲痛與詞人高超的藝術造詣結閤在一起,讓我對李煜的詞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排版也很精美,閱讀起來十分享受,讓我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色古香的書房,與古人神交。
評分是一套很好的國學經典叢書,一次習九本不錯紙張印刷清晰
評分一直在京東自營店買書,優惠保質,關鍵速度次日達
評分本來有一本,又買瞭一本,反正好便宜啊!
評分書本印刷質量不錯,孩子班裏指定買的。我是字數補丁我是字數補丁我是字數補丁我是字數補丁我是字數補丁
評分推薦一下,書很不錯。
評分書還可以,比我原來的版本的分類不太一樣,但是這個版本是不錯的。
評分活動買的,便宜 ,女兒喜歡
評分書還可以,比我原來的版本的分類不太一樣,但是這個版本是不錯的。
評分書對人的影響是逐步逐步積纍的,就我的讀書經驗來說,一本書或是幾本書對你影響深遠那說明你讀的書還不夠多,古人雲,開捲有益,就是說每本書裏都有你值得吸收的東西,慢慢的,書讀得多瞭,就會産生一種量變到質變的情況,書讀得多瞭,纔能有比較,纔能升華。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呀!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來,讀書很重要。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還可以使人進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