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⑴《DK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精彩绝伦、文字优美、装帧高雅、视觉冲击力一如既往传承着DK出版社的优良传统。
⑵全世界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如何?作者对舰船、人类和当今世界航运给予的关注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书中一一可以寻找到答案。
⑶引起读者对海事未来发展方向与影响的深思。
⑷人类5000年海洋探险争霸与科技成就的史诗故事。
⑸没有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我们将会一无所成。有了它,一切将变得光荣而辉煌。
内容简介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对海洋心怀敬畏,继而生出渴望之心,并在探索与征服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多少个世纪,人们曾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舰船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或探险新大陆,或经历海战,或远涉重洋,或出海为乐,追寻新的梦想与新的生活。迄今为止,人类仍不断扬帆远航、角逐大海,向海洋索取各类资源。
《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向读者形象地讲述了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世界各大洋的各种军用与民用舰船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故事。从很早的兽皮船、北欧维京人的长船、16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各类战帆船,到21世纪的豪华游轮、巡洋舰、航空母舰、核潜艇和超级油轮,都可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展现。全书看上去仿佛一部以舰船为主线的人类海洋开发与争霸的大历史。
《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由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体系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提供史料与学术支持。全书图片丰富、珍贵,文字详实、优美,图文并茂地总览了全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展现了人类对舰船和世界航运科技探索的高度热情。此外,本书也展望了世界海事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也展望了世界海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人类开发海洋的可持续性以及对海洋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科学的思考。
《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包罗万象,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航海事务和海上战争的相关知识。如果您对大海身怀兴味——无论是海上谋生与对抗还是海上运动与娱乐,都会深深爱上它。
作者简介
布莱恩·莱佛里(Brian Lavery),是格林尼治国家海事博物馆中海事陈列馆(Naval History)的名誉馆长,著有多部著作,其中包括两项对于尼尔森上将(Admiral Nelson)及其海军的研究。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海事历史学家,曾出任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主演的电影《怒海争锋:极地远征》(Master Far side of the World)和由丹·斯诺(Dan Snow)主持的英国广播公司栏目《海上帝国》(Empire of the Seas)的顾问。此外,他还曾为复制库克船长的“奋进”号(Endeavour)和移民船“苏珊·康斯坦”号(Susan Constant)提出了宝贵意见。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6
1 船的诞生 8
最早的小船 10
古代的船 18
2 海上水手 30
北欧的船 32
地中海上的船 50
东方的船 56
3 欧洲的扩张 66
早期的探险家 68
殖民 82
火药与帆 92
4 大航海时代 110
帝国战争 112
大航海时代的贸易 140
探险 156
5 蒸汽时代 168
蒸汽动力 170
海上贸易 184
新帝国主义 194
重要的航运公司 200
海上战争 212
6 帆船的最后时光 228
蒸汽时代的帆船 230
捕鱼与捕鲸 246
出海娱乐 260
7 世界大战 268
走向战争之路 270
第一次世界大战 28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 298
第二次世界大战 310
8 全球化时代 336
新式战舰 338
消费时代的轮船 358
休闲、娱乐与运动 368
轮船及海洋资源 378
术语表 390
致谢 393
前言/序言
早在14岁时,我就与舰船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随家人从澳大利亚搬往英国,我登上了一艘半岛与东方航运公司(P&O;)的班轮“奥朗塞”号(Oronsay),开始了长达六周的旅程。在后来的岁月中,这段海上航程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
我先在澳大利亚的一家海事博物馆担任馆长,然后于2007年横渡大洋,成为伦敦格林尼治国家海事博物馆的馆长。这本《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利用博物馆中的馆藏珍品,精彩诠释了人类在航海事业上做出的努力,记录了过去和现在人们在海上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科技探索、商业活动和曾经发生的冲突与战争。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和河流覆盖。从最远古时起,它们就见证了人类自愿的或被迫的、最英勇无畏的航海挑战。据估计,现在世界上80%人口的居住地距离海岸只有一天的行程。然而直到15世纪,欧洲才建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三桅帆船,用于全球探索和跨大洲的贸易活动。
许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海洋一直以来对我们的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20世纪60年代集装箱的使用令国际贸易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如今,商品和零部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进行生产、之后漂洋过海在另一个国家进行组装,然后再用船舶将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这样的生产方式节约了时间和金钱,因此,世界上90%的贸易仍通过海运来完成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随着游轮旅行的大幅度增长和帆船与水上运动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与船和大海打起了交道。当然,如今仍有很多人依靠着或大或小的渡轮横渡河流与海峡、在岛屿间穿行、或在大海中畅游。
布莱恩·莱佛里(Brian Lavery)所著的《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引人入胜、包罗万象,向人们展示了上下5 000年人类在大海中的探索历程。本书所使用的图片与实物多取自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的世界级馆藏,读者可以尽情领略其风采。尽管船舶并非格林尼治博物馆馆藏的唯一主题,但本书却将这一重要的方面向读者进行了精彩呈现。
凯文·福斯特博士
Kevin Fewster
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馆长
航海巨制:一部波澜壮阔的舰船演进史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一部枯燥的技术手册,也非一本单纯的舰船图录,而是一部贯穿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宏大叙事,它以舰船作为线索,串联起人类探索、征服、贸易、战争乃至社会变革的无数精彩篇章。从早期人类利用原始材料制作的漂浮工具,到如今体型庞大、技术尖端的超级巨舰,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舰船设计、建造、功能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与技术革新。 本书的叙事并非线性推进,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舰船发展脉络交织在一起,力求呈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航海世界。我们将看到,在早期,河流与湖泊中的独木舟和筏子如何开启了人类的水上生活,为生存和迁徙提供了可能。随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帆的力量被驾驭,船体结构日益完善,探险家们得以远航,发现新大陆,拓展了世界的边界。 本书将重点关注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关键的舰船类型,并深入探讨它们在各自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 早期文明与起源 在文明的曙工商,第一批简陋的漂浮工具便应运而生。人类利用当地可得的材料,如原木、芦苇、动物皮等,制作出能够承载重量并在水面上移动的装置。这些原始的舟筏,虽然功能单一,却是人类迈向水上探索的第一步,它们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也为早期的贸易和交流奠定了基础。例如,考古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数千年的埃及,尼罗河上就已出现用于交通和贸易的船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依赖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展其航运。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利用先进的远洋独木舟,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和探索,其航海技术至今仍令人惊叹。本书将细致描绘这些早期文明中船只的形态、建造方法及其社会意义,探讨它们如何塑造了早期人类的地理认知和文化交流。 古典时代的辉煌与战争 随着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到来,舰船制造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飞跃。希腊和罗马的桨帆船,如三列桨战船(trireme),成为了地中海的主宰。这些战船以其速度、机动性和强大的撞击能力,在无数海战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塑造了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古典战船的设计特点,如船体结构、桨手配置、武器装备以及战术运用。我们将回顾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屠城,马拉松海战中雅典海军的英勇抵抗,以及罗马海军在布匿战争中对迦太基的胜利,这些历史事件都离不开舰船的强大力量。同时,古典时代的商船也日益发展,承担着跨越地中海的货物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中世纪的探索与贸易 中世纪是风帆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阿拉伯帆船(dhow)在印度洋和红海的贸易航线上纵横驰骋,连接起东西方的商业网络。维京海盗的龙船(longship)以其坚固的船体和卓越的远航能力,征服了北海和北大西洋,甚至抵达了北美洲。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之一,象征着中国强大的海上实力和对外交流的雄心。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中世纪代表性舰船的特点,如船帆的结构、船体的加固技术、航海仪器的运用等,并探讨它们在推动全球贸易、文化传播以及地理发现方面所起的作用。我们将了解阿拉伯人如何通过天文和地理知识进行远洋导航,维京人如何利用星座和海鸟的飞行方向来辨别方向,以及中国古代的罗盘和天文导航技术。 大航海时代的远洋巨舰 地理大发现时代,舰船的进步直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卡拉克帆船(carrack)和帆船(caravel)开辟了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新航线。英国的盖伦帆船(galleon)成为了海上霸权的象征,其强大的火力使其在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则凭借其高效的商船队,垄断了亚洲贸易。本书将重点描绘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舰船,深入剖析其设计上的创新,例如船体尺寸的增大、船帆数量的增加、火炮的装备以及对风力的更精准运用。我们将回顾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壮举,以及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航线的辉煌成就,这些伟大的航程都离不开当时最先进的舰船技术。 工业革命与蒸汽动力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舰船的面貌。蒸汽机的出现,使得舰船不再完全依赖风力,速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铁甲舰的出现,标志着海军进入了装甲时代,海军战术也因此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本书将详细介绍蒸汽机的原理及其在舰船上的应用,探讨早期蒸汽船的建造和发展。我们将看到,蒸汽动力如何使得军舰能够更快速地部署,商船能够更稳定地航行,从而加速了全球的经济联系和军事力量的投射。同时,本书也将着眼于这一时期海军战略的演变,从风帆战列舰到蒸汽铁甲舰,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海军力量的重塑。 近现代海军的演进 进入20世纪,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各种类型的军舰层出不穷,它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破坏力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潜艇的出现,更是为海战带来了新的维度,其隐蔽性和攻击性对传统海上力量构成了巨大挑战。航空母舰的崛起,则将海战推向了空中,开启了海空协同作战的新时代。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现代舰船的设计理念、武器系统和作战功能。我们将回顾日德兰海战的宏大场面,珍珠港事件的惊心动魄,以及诺曼底登陆的壮丽图景,这些历史性的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当时最先进的舰船技术。 现代舰船与未来展望 如今,核动力、导弹技术、先进的电子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使得现代舰船的功能和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核动力航空母舰到隐形驱逐舰,再到各种特种作战舰艇,现代舰船是国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催生了更加巨型化的集装箱船、油轮等商船,它们是支撑全球贸易动脉的生命线。本书还将对未来的舰船发展进行展望,例如智能化、无人化、清洁能源的应用等,探讨新兴技术将如何继续革新舰船的设计和应用。 舰船背后的文化与社会影响 本书不仅仅关注舰船的技术层面,更深入探讨了舰船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舰船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但也带来了殖民主义和冲突。海军力量的强大,往往与国家的崛起和衰落紧密相连。舰船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文学、艺术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从海上冒险的史诗,到描绘海战的宏伟画卷,舰船一直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展现舰船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文化符号和意识形态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思维方式。 总结 本书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航海之旅,它带领读者从最原始的舟筏走向今日的超级巨舰,见证了人类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突破自然的束缚,征服浩瀚的海洋。它展示了舰船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理解舰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无数传奇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