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典 等 著,聂典 等编著 编
图书标签:
  • Multisim
  • 电路仿真
  • 电子设计
  • 电路分析
  • EDA
  • 电子技术
  • 模拟电路
  • 电路原理
  • 教学
  • 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16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47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4
字数:8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解EDA设计软件Multisim 12的使用方法,包括功能概述、基本操作、元件库描述、仪器仪表的使用、基本分析方法等综合性内容,并具体讲解Multisim 12在电路分析、模拟/数字电路、集成运放、电子电路设计、射频电路、电子测量、电源电路、单片机仿真、VHDL仿真、Verilog HDL仿真、数字通信原理仿真、PLC仿真以及PLD等领域的应用。

作者简介

聂典,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带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编著了相关教材和专业图书多部。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Multisim 12新特性 1
1.1.1 如何使用Multisim片段分享电路文件 1
1.1.2 使用LabVIEW和Multisim实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联合仿真 4
1.1.3 如何使用Multisim和LabVIEW来设计和仿真有刷直流电机H-桥电路 13
1.1.4 新增的Xilinx工具支持 22
1.2 什么是EDA 26
1.3 EDA的用处 27
1.4 EWB与Multisim 27
第2章 Multisim 12元件库 29
2.1 Multisim 12元件库及其使用 29
2.1.1 电源库 30
2.1.2 基本元件库 46
2.1.3 二极管 51
2.1.4 晶体管 53
2.1.5 模拟元件库 56
2.1.6 TTL元件库 57
2.1.7 CMOS元件库 57
2.1.8 其他数字元件库(Miscellaneous Digital) 58
2.1.9 混合芯片库 59
2.1.10 指示部件库(Indicators) 60
2.1.11 功率组件(Power Component) 61
2.1.12 其他部件库(Miscellaneous) 62
2.1.13 外围设备库(Advanced Peripherals) 64
2.1.14 射频部件库(RF) 64
2.1.15 机电类元件库(Electro Mechanical) 66
2.1.16 微处理器库(MCU) 67
2.1.17 后缀和模型参数 67
2.2 创建元器件 71
2.2.1 在NI Multisim中创建自定义元器件 72
2.2.2 在NI Ultiboard中创建自定制元器件 89
第3章 Multisim 12仪器仪表的使用 102
3.1 仪器仪表的基本操作 102
3.2 数字万用表 102
3.3 函数信号发生器 103
3.4 功率计 104
3.5 两通道示波器 105
3.6 四通道示波器 107
3.7 波特图示仪 108
3.8 频率计数器 110
3.9 字信号发生器 111
3.10 逻辑分析仪 112
3.11 逻辑转换仪 114
3.12 IV分析仪 115
3.13 失真分析仪 116
3.14 频谱分析仪 117
3.15 网络分析仪 118
3.16 安捷伦信号发生器 120
3.17 安捷伦万用表 121
3.18 安捷伦示波器 122
3.19 泰克示波器 123
3.20 实时测量探针 124
3.21 LabVIEW采样仪器 126
3.21.1 Microphone(麦克风) 126
3.21.2 Speaker(播放器) 126
3.21.3 Signal Analyzer(信号分析仪) 127
3.21.4 Signal Generator(信号发生器) 128
3.22 电流探针 128
3.23 创建新的仪器仪表应用范例 130
3.23.1 游戏电路分析与简介 130
3.23.2 仪器game_boss-XLV3的设计与制作 131
3.23.3 仪器IO-XLV1的设计与制作 132
3.23.4 仪器game_a-XLV2的设计与制作 135
3.23.5 搭建实验电路 136
第4章 Multisim 12的基本分析方法 138
4.1 Multisim 12的分析菜单 138
4.2 直流工作点分析 138
4.3 交流分析 141
4.4 瞬态分析 142
4.5 傅里叶分析 143
4.6 噪声分析 145
4.7 失真分析 148
4.8 直流扫描分析 151
4.9 灵敏度分析 153
4.10 参数扫描分析 156
4.11 温度扫描分析 159
4.12 零-极点分析 160
4.13 传递函数分析 161
4.14 最坏情况分析 162
4.15 蒙特卡罗分析 165
4.16 线宽分析 167
4.17 批处理分析 169
4.18 用户自定义分析 171
4.19 噪声系数分析 173
第5章 Multisim 12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74
5.1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仿真分析 174
5.1.1 编辑原理图 175
5.1.2 仿真操作 175
5.1.3 结论 176
5.2 用DC Sweep分析直接测量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76
5.2.1 线性电阻的测试 176
5.2.2 2N2222A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试 177
5.3 电容特性的仿真测试 177
5.4 电感特性的仿真测试 178
5.5 LC串联谐振回路特性的仿真测试 180
5.6 LC并联回路特性的仿真测试 182
5.7 互感耦合回路的仿真测试 184
5.7.1 互感耦合回路同名端的测试 184
5.7.2 互感耦合回路频率特性 185
5.8 受控源的仿真演示 185
5.8.1 电压控制电压源 185
5.8.2 电流控制电压源 186
5.8.3 电流控制电流源 187
5.8.4 电压控制电流源 187
5.9 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的仿真分析 188
5.9.1 构建的仿真测试电路 189
5.9.2 进行仿真测试 189
5.10 电路节点电压的仿真分析 190
5.11 二阶电路动态变化过程的仿真分析 191
5.11.1 阶跃响应 191
5.11.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阶跃响应 192
5.12 交流电路参数的仿真测定 195
5.13 三相电路的仿真分析 196
5.13.1 线电压的仿真测试 196
5.13.2 测量三相电相序 197
5.13.3 测量三相电路功率 197
5.14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仿真测定 198
第6章 Multisim 12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 201
6.1 测量晶体管特性曲线 201
6.2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 203
6.2.1 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03
6.2.2 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分析 203
6.2.3 单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05
6.2.4 单管放大电路的瞬态特性分析 207
6.2.5 单管放大电路的灵敏度分析 207
6.2.6 单管放大电路的参数扫描分析 208
6.3 多级放大电路 209
6.3.1 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 210
6.3.2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210
6.3.3 多级放大电路的极点-零点分析 211
6.3.4 多级放大电路的传递函数分析 212
6.4 负反馈放大电路 213
6.4.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3
6.4.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展宽和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216
6.5 差动放大器电路 218
6.5.1 差动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 218
6.5.2 差动放大器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 219
6.5.3 差动放大器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220
6.5.4 差动放大器电路的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220
6.5.5 共模抑制比CMRR 220
6.6 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220
6.6.1 OTL电路的基本原理 220
6.6.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的交越失真 220
6.6.3 OTL电路性能的改善及主要性能指标 222
第7章 Multisim 12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 223
7.1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223
7.1.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 223
7.1.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23
7.1.3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24
7.1.4 减法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25
7.2 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 225
7.2.1 积分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25
7.2.2 微分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27
7.3 对数器 229
7.3.1 PN结伏安特性的仿真分析 229
7.3.2 二极管对数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231
7.3.3 三极管对数放大器电路的仿真分析 231
7.4 指数运算电路的仿真分析 232
7.5 一阶有源滤波器 233
7.5.1 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交流仿真分析 233
7.5.2 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交流仿真分析 235
7.6 二阶有源滤波器 236
7.6.1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仿真分析 236
7.6.2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仿真分析 237
7.6.3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仿真特性 237
7.6.4 双T带阻滤波器电路的仿真分析 238
7.7 电压比较器 238
7.7.1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238
7.7.2 过零比较器的仿真分析 239
7.7.3 滞回比较器的仿真分析 240
第8章 Multisim 12在通信电路中的应用 242
8.1 谐振回路 242
8.1.1 并联谐振回路特性的仿真分析 242
8.1.2 电容耦合谐振回路的仿真分析 243
8.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44
8.2.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244
8.2.2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245
8.2.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级联的仿真分析 247
8.2.4 单调谐回路与级联回路性能比较 248
8.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250
8.3.1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250
8.3.2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流、电压波形 250
8.3.3 高频功率放大器馈电电路 251
8.4 LC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52
8.4.1 LC自由振荡时的情况 252
8.4.2 互感耦合反馈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3
8.4.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3
8.4.4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4
8.4.5 克拉泼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5
8.4.6 克拉泼振荡器(共基极)的仿真分析 256
8.4.7 西勒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7
8.5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58
8.5.1 石英晶体特性 258
8.5.2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258
8.6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259
8.6.1 非线性电路的开关函数分析法 259
8.6.2 非线性电路的时变分析法 260
8.6.3 环形电路的仿真分析 261
8.6.4 两个信号作用下的幂级数分析法 262
8.7 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要点 263
8.7.1 AM-DSB信号产生器的仿真分析 263
8.7.2 高电平调幅电路――基极调幅的仿真分析 264
8.7.3 高电平调幅电路――集电极调幅的仿真分析 266
8.7.4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的仿真分析 266
8.7.5 晶体三极管检波电路的仿真分析 267
8.7.6 大信号峰值包络检波及惰性失真 267
8.7.7 负峰切割失真的仿真分析 268
8.7.8 二极管并联检波的仿真分析 270
8.7.9 大信号包络检波在检波DSB、SSB信号时的问题 270
8.7.10 叠加型同步检波(检波DSB、SSB)的仿真分析 271
8.7.11 乘积型同步检波(检波DSB、SSB)的仿真分析 273
8.7.12 倍压检波电路的仿真分析 274
8.8 角度调制与解调的基本要点 275
8.8.1 直接调频电路的仿真 275
8.8.2 斜率鉴频电路的仿真 276
8.8.3 电容耦合相位鉴频电路的仿真 277
8.8.4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 278
8.9 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的仿真 279
8.10 锁相环的基本要点 280
8.10.1 锁相环鉴频器的仿真 280
8.10.2 锁相环鉴相器的仿真 281
第9章 Multisim 12在射频电路中的应用 283
9.1 RF及RF电路 283
9.2 Multisim 12中的RF模块 283
9.2.1 Multisim 12中的RF元件 284
9.2.2 频谱分析仪 284
9.2.3 网络分析仪 287
9.2.4 RF特性分析 288
9.2.5 匹配网络分析 288
9.2.6 噪声指数分析 289
9.2.7 均匀传输线分析 290
9.3 RF仿真实例 291
第10章 Multisim 12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293
10.1 门电路的仿真分析 293
10.1.1 门电路的基本特性 293
10.1.2 编码器电路的仿真分析 296
10.1.3 译码器电路的仿真分析 296
10.1.4 数据选择电路的仿真分析 297
10.1.5 全减器电路的仿真设计 298
10.1.6 比较器电路的仿真分析 304
10.1.7 竞争冒险现象的仿真分析 304
10.2 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分析 305
10.2.1 触发器的基本原理 306
10.2.2 J-K触发器的仿真分析 306
10.2.3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的仿真分析 307
10.2.4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仿真分析 308
10.3 A/D与D/A转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09
10.3.1 A/D转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10
10.3.2 D/A转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10
10.4 可编程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 313
10.5 555集成定时电路的仿真分析 314
10.5.1 555定时电路的工作原理 314
10.5.2 555定时电路的无稳态工作方式的仿真分析 314
10.5.3 555定时电路的单稳态工作方式的仿真分析 315
第11章 Multisim 12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 317
11.1 Agilent数字万用表――Agilent 34401A 317
11.1.1 常用参量的测量 318
11.1.2 Agilent 34401A显示格式的设置 322
11.1.3 Agilent 34401A的运算测量功能 323
11.1.4 Agilent 34401A的触发功能 326
11.2 Agilent数字示波器――Agilent 54622D 327
11.2.1 Agilent 54622D示波器的校正方法 327
11.2.2 Agilent 54622D示波器的操作 328
11.2.3 Agilent 54622D示波器触发方式的调整 332
11.2.4 Agilent 54622D示波器的延迟和游标测量 332
11.2.5 Agilent 54622D示波器数学函数的使用 333
11.3 Agilent函数发生器――Agilent 33120A 334
11.3.1 Agilent 33120A面板按钮功能介绍 334
11.3.2 Agilent 33120A产生的标准信号波形 335
11.3.3 Agilent 33120A产生的特殊函数波形 342
11.3.4 Agilent 33120A产生任意波形的方法 344
11.4 泰克示波器――TDS 2024 345
第12章 Multisim 12在电源电路中的应用 347
12.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347
12.2 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348
12.3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349
12.4 直流降压斩波变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51
12.5 直流升压斩波变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52
12.6 直流降压-升压斩波变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352
12.7 DC-AC全桥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 354
12.8 MOSFET DC-AC全桥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 355
12.9 正弦脉宽调制(SPWM)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 357
12.10 SPWM产生电路的仿真分析 358
12.11 SPWM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 359
第13章 基于Multisim 12的单片机仿真 361
13.1 Multisim 12的单片机仿真平台 361
13.1.1 创建一个新的MCU工程 361
13.1.2 输入源代码及添加其他工程 362
13.1.3 放置并连接外围组件 363
13.1.4 仿真电路 363
13.1.5 调试源代码 364
13.1.6 在活动工程之间切换 365
13.2 单片机仿真的建立实例 365
13.3 Multisim 12单片机的经典范例 375
13.3.1 范例简介 375
13.3.2 图形数据压缩与解压的基本原理 375
13.3.3 图形数据压缩解压器在Multisim12中的仿真设计及验证 379
13.3.4 仿真验证过程 382
13.3.5 项目功能扩展 389
13.3.6 范例小结 397
第14章 Multisim 12在数字通信原理中的应用 398
14.1 数字通信原理中常用信号的构建 398
14.1.1 指数信号 398
14.1.2 衰减的正弦信号 399
14.1.3 Sa(t)信号(抽样信号) 400
14.1.4 钟形信号(高斯函数) 401
14.1.5 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402
14.1.6 升余弦脉冲信号 403
14.2 数字通信原理中一些基本电路的仿真及分析 404
14.2.1 多音单边带信号的仿真分析 404
14.2.2 采样电路及采样保持电路的仿真分析 406
14.2.3 串-并、并-串变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407
14.2.4 绝对码变换为相对码电路的仿真分析 409
14.2.5 4QAM调制的产生及仿真分析 410
14.2.6 8PSK调制的产生及仿真分析 411
14.2.7 眼图的产生及仿真分析 412
14.2.8 16QAM信号的产生及星云图的仿真分析 414
14.2.9 扩频及解扩 416
14.2.10 CDMA调制及解调的仿真分析 417
第15章 Multisim 12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19
15.1 概述 419
15.1.1 Multisim 12中的PLC仿真环境 419
15.1.2 AND梯级和OR梯级 421
15.2 梯形图元器件介绍 423
15.2.1 梯形图I/O模块 423
15.2.2 梯形图继电器螺线管 423
15.2.3 梯形图触点 424
15.2.4 梯形图计数器 425
15.2.5 梯形图定时器 428
15.2.6 梯形图输出螺线管 430
15.2.7 各种外设 430
15.3 创建梯形图 432
15.3.1 梯形图编程语言概述 432
15.3.2 PLC控制的一些基本应用实例 432
第16章 Multisim 12中的PLD仿真设计 448
16.1 Multisim 12中的PLD仿真环境 448
16.2 Multisim 12中的PLD逻辑器件 450
16.3 Multisim 12中的PLD经典范例 473
16.3.1 范例简介 473
16.3.2 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474
16.3.3 数字钟的设计 478
16.3.4 功能仿真 486
16.3.5 Multisim 12与Quartus II相结合 486
16.3.6 数字系统设计――节日彩灯控制系统设计 494
第17章 ELVIS在Multisim 12中的仿真 501
17.1 Multisim 12和ELVIS简介 501
17.1.1 Multisim 12中的ELVIS 501
17.1.2 真实的ELVIS工作台的连接 501
17.2 系统设计全流程 503
参考文献 512

前言/序言

本书编写的目的不仅是让它成为一本计算机学习用书,还希望为所有学习电子电路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读者提供一条更加经济、高效的设计新途径和指导。本书既适用于Multisim仿真软件的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仿真软件使用经验和想通过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读者。

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 12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推出的基础仿真工具。市面上已有各种版本Multisim的书籍出售,但大多着眼于介绍软件的使用,与教学结合较少。本教材是在借鉴多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切实考察多个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为电子电路教学贡献微薄之力的宗旨,在多方面的努力和帮助之下完成的。本书除包含以往各个版本的功能外,还介绍了Multisim 12新增加的一些功能和仪器、分析方法的使用。

本书阐述了Multisim 12的各项主要功能,利用详细的图表和文字说明,指导读者从了解软件本身开始,直到学会建立一个完整电路和进行仿真、分析以及产生报告等操作。从总的结构上看,本教材主要内容有:第1章概述;第2章Multisim 12元件库;第3章Multisim 12仪器仪表的使用;第4章Multisim 12的基本分析方法;第5章Multisim 12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第6章Multisim 12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第7章Multisim 12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第8章Multisim 12在通信电路中的应用;第9章Multisim 12在射频电路中的应用;第10章Multisim 12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第11章Multisim 12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第12章Multisim 12在电源电路中的应用;第13章基于Multisim 12的单片机仿真;第14章Multisim 12在数字通信原理中的应用;第15章Multisim 12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16章Multisim 12中的PLD仿真设计;第17章ELVIS在Multisim 12中的仿真。书中还含有大量插图、图表,内容详细,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涉及范围广。

本书由聂典、李北雁、聂梦晨、宿潇鹏等人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NI公司Arnold Hougham先生、Evan Robinson先生以及陈庆全老师、李滨、葛松山等同志的大力协助与支持,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和疏漏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读者在使用本教材及软件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问,可随时与作者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聂 典


探索电子电路设计的无限可能:从理论到实践的智慧之桥 一本关于现代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综合性指南,为你揭示从概念构思到原型实现的完整路径。 在这本深入浅出的著作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探索电子电路设计奥秘的旅程。我们不局限于某一款特定的仿真软件,而是将目光聚焦于电子电路设计领域本身所蕴含的精妙原理、创新方法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旨在为渴望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核心技能的工程师、学生以及技术爱好者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知识框架,让你能够自信地应对从简单模拟电路到复杂数字系统的各种设计挑战。 理解电路设计的基石:理论与数学的严谨支撑 电子电路设计的魅力,首先在于其背后深厚的理论根基。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基本定律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各种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和有源元件(二极管、晶体管、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元件在不同电路拓扑结构中的行为特性,并结合数学模型,让你能够准确预测电路的响应。 对于模拟电路部分,本书将重点讲解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包括不同组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的特点、频率响应、增益稳定性等。运算放大器作为现代模拟电路设计的核心,其各种经典应用,如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等,都将得到详尽的解析。你将学习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并掌握设计高精度、低噪声模拟电路的关键技巧。 在数字电路领域,本书将为你打开逻辑世界的大门。从最基本的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同或门)开始,逐步深入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你将学习如何利用真值表、卡诺图等工具化繁为简,设计出最优化的逻辑电路。各种触发器(SR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时序逻辑模块的原理和应用,都将一一呈现,让你能够构建复杂的数字系统。 从概念到实现的转化:设计流程与方法论 一本优秀的电子电路设计指南,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堆砌。它更应该提供一套清晰、高效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论,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电路实现。本书将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设计生命周期,包括: 1. 需求分析与规格定义: 明确电路的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功耗限制、成本预算等关键要素,为后续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2. 原理图设计: 基于理论知识,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构建电路的基本框架。 3. 仿真验证: 这是将设计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本书将深入探讨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核心作用,包括: 瞬态分析 (Transient Analysis): 观察电路在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验证电路的瞬态性能,如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过冲、振荡等。 交流小信号分析 (AC Small-Signal Analysis):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确定电路的带宽、增益随频率的变化,评估电路在高频下的表现。 直流工作点分析 (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确定电路在直流稳态下的各项参数,如各节点电压、各支路电流,为元器件选择和偏置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参数扫描 (Parameter Sweep): 改变电路中的某个参数(如电阻值、电容值、电源电压等),观察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优化设计方案。 噪声分析 (Noise Analysis): 评估电路中的噪声源及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设计低噪声电路。 傅里叶分析 (Fourier Analysis): 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分量,分析电路的频谱特性。 蒙特卡洛分析 (Monte Carlo Analysis): 考虑元器件的参数离散性,通过多次随机抽样进行仿真,评估电路的可靠性和容差范围。 最坏情况分析 (Worst-Case Analysis): 确定在元器件参数变化到极端情况下电路的性能表现。 温度分析 (Temperature Analysis): 考察电路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 本书将强调仿真并非目的,而是验证和优化的有力工具。它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避免昂贵的原型制作错误,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4. PCB布局与布线 (Layout and Routing): 将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的电路板设计。本书将介绍PCB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元器件布局、信号线布线、电源/地线设计、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等重要考量。 5. 原型制作与调试: 根据PCB设计生产出实际电路板,并进行实际电路的测试和调试。本书将分享调试过程中常见的技巧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6. 优化与再设计: 基于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满足所有设计指标。 面向未来的设计挑战:探索前沿技术 电子工程领域日新月异,本书还将放眼未来,探讨一些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帮助读者保持技术前瞻性: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 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高速数字电路设计面临着信号完整性、时序约束、电磁兼容性 (EMC) 等严峻挑战。本书将介绍这些关键技术,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设计策略。 嵌入式系统设计: 许多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本书将阐述微控制器 (MCU) 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射频 (RF) 电路设计入门: 了解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如阻抗匹配、S参数、射频传输线等,为深入研究射频设计打下基础。 混合信号电路设计: 探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设计混合信号系统,如模数转换器 (ADC) 和数模转换器 (DAC) 等。 低功耗设计技术: 在移动设备和物联网 (IoT) 飞速发展的今天,低功耗设计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各种降低功耗的有效方法。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全面性和前瞻性。我们不拘泥于单一工具的参数设置,而是深入挖掘电子电路设计本身的本质规律。通过本书,你将获得: 扎实的理论基础: 让你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而非停留在“黑箱”操作层面。 系统化的设计思维: 引导你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设计流程,应对复杂项目。 仿真技术的精髓: 让你理解如何巧妙运用仿真工具来验证、优化和加速你的设计,而非仅仅是运行软件。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你在面对设计挑战时,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让你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掌握前沿技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无论你是初学者,希望建立坚实的电子电路设计知识体系,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希望拓宽技术视野,提升设计水平,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电子电路设计探索之旅,将你的每一个创新想法,都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电源管理IC设计的工程师,一直以来,对于电路的瞬态响应和稳定性问题深感头痛。拿到《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这本书后,我发现它在这些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书中关于环路增益和相位裕度分析的章节,让我对如何优化电源的稳定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利用Multisim 12对我的一个DC-DC转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调整了补偿网络的设计,结果发现输出纹波明显减小,动态响应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书中关于功率损耗分析和热管理的仿真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实际产品设计中,我们往往需要考虑器件的发热问题,而Multisim 12可以帮助我们预估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功耗,从而选择合适的散热方案。这本书的仿真方法非常实用,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开发,大大缩短了从理论研究到产品实现的周期,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评分

坦白说,我买《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简单的软件操作手册。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局限于基础元器件的仿真,更深入地讲解了如何利用Multisim 12进行更复杂的系统级设计,包括数字逻辑电路、微控制器接口仿真、甚至一些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书中关于单片机在Multisim中的仿真实现,让我能够提前验证我的固件代码和硬件设计的交互,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减少了硬件调试的时间。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将Multisim仿真结果与实际的硬件开发板进行联动,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硬件知识,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虚拟仿真世界与真实硬件连接的桥梁,这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没有提及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覆盖面非常广,从基础到高级,从元器件到系统,都能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对于希望全面掌握电子电路仿真技术的工程师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投资的书籍。

评分

作为一名对模拟电路设计充满热情但又有些力不从心的爱好者,我一直苦于缺乏一个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工具。幸运的是,《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以非常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模拟电路设计概念,通过Multisim 12这个强大的仿真平台,变得可视化、可操作。书中对不同类型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的仿真设计和性能比较,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我曾经尝试过自己搭建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但总是在增益和失真之间难以取舍,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通过详细的仿真分析,指导我如何权衡这些关键指标,并给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此外,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信号发生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仿真演示,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信号的产生机制,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设计和修改。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电路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体会到了电子设计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这本《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简直是为有一定电子基础,但希望提升仿真和设计效率的工程师准备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在分析和优化电路性能方面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软件,更是教会你如何利用Multisim 12去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书中关于AC/DC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等高级仿真功能的介绍,让我大开眼界。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遇到一个恼人的噪声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书中关于噪声分析的章节,用Multisim 12进行仿真,果然很快就定位到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也非常贴合工程实际,例如在功率放大器设计中的失真分析,以及在滤波器设计中的频率响应优化,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通过这些案例,我学会了如何更系统地进行电路设计和验证,如何利用仿真结果来指导硬件实现,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电子设计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电子电路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那些理论公式太抽象,难以在实际操作中找到感觉。拿到《Multisim 12 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大量的图示和直观的仿真操作演示。书中详细介绍了Multisim 12这款软件的界面、基本元器件的放置、导线连接、电源设置等基础操作,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就像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我跟着书中的例子,从搭建一个简单的RC充放电电路开始,到后来学习设计更复杂的信号发生器,每一次仿真成功的喜悦都让我对电子电路的理解更深一层。特别是书中关于面包板仿真和PCB布局仿真的部分,让我看到了将理论电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可行性,极大地激发了我动手实践的兴趣。而且,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常见的仿真错误和调试技巧,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更自信地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启蒙书,它让我看到了电子设计世界的无限可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