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参考国内外前沿技术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参数化建模软件——Grasshopper,书中配有大量独具特色的案例,尤其是综合性案例——摩天大楼的建模。读者通过学习本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软件的主要理念和重要的制作技法,从而能较快地运用该软件解决工作、设计中遇到的各种建模问题。
《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是一本讲解参数化建模软件Grasshopper的技术专著,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对Grasshopper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配有大量特色的案例,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软件的主要理念和重要的制作技法,从而能较快地运用该软件解决工作、设计中遇到的各种建模问题。
《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篇,包括第1~7章,主要讲解Grasshopper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运算器。下篇为案例篇,包括第8~11章,详细讲解了一个综合性案例——摩天大楼的建模。
《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适合从事建筑设计、机械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的人士和CG爱好者参阅,也可以作为高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参使用。
程罡,高级工程师。从事计算机数字图形、图像、3D动画、三维数值城市、虚拟现实技术近二十年。
南京机电学院校级特聘专家、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特聘讲师、航天神舟智能科技公司特聘专家、南京多家高校客座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广学院、南师大中北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正德学院等)、江苏省科协STEAM云教育中心高级讲师。
十余年来,与国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细说光影—3ds max & VRay室内渲染用光技巧》等专业著作多部。
上篇 基础篇
第1章 Grasshopper概述
1.1 参数化设计和Grasshopper
1.1.1 什么是参数化设计
1.1.2 参数化建模与手工建模
1.1.3 什么是Gras
1.1.4 Grasshopper的运用
1.2 Grasshopper的下载和安装
1.2.1 Grasshopper的下载
1.2.2 Grasshopper的安装
1.3 打开Grasshopper和Grasshopper的界面
1.3.1 Grasshopper的加载
1.3.2 Grasshopper的界面
1.4 运算器详解
1.4.1 运算器的构成
1.4.2 运算器信息
1.4.3 运算器和参数
1.4.4 运算器图标的显示
1.4.5 运算器的数据管理
本章小结
第2章 Grasshopper初步
2.1 从点的绘制开始
2.1.1 点的创建
2.1.2 创建滑块运算器
2.1.3 滑块运算器的复制
2.1.4 编辑滑块运算器的属性
2.2 曲线和样条线的绘制
2.2.1 绘制另一个点
2.2.2 创建Line运算器
2.2.3 创建样条线
2.3 数据匹配
2.3.1 如何用两个滑块控制一个属性
2.3.2 创建Panel运算器
2.3.3 Shortest List运算器
2.3.4 Longest List运算器
2.3.5 Cross Reference运算器
2.4 一个简单的案例——水波纹的制作
本章小结
第3章 功能和控制
3.1 在表格中创建多重物体
3.1.1 创建系列圆
3.1.2 改变系列圆的起点
3.1.3 显示系列圆的信息
3.1.4 动态改变系列圆的半径
3.2 创建系列直线段
3.2.1 直线的创建
3.2.2 创建系列直线
3.2.3 Range运算器的功用
3.2.4 动态系列线的设置
3.2.5 Addition运算器
3.2.6 设置扭曲效果
3.3 使用数学功能绘制曲线
3.3.1 创建曲线分布顶点
3.3.2 创建正弦曲线
3.4 控制和表格
3.4.1 创建系列圆
3.4.2 圆圈的挤压
3.4.3 设置挤压高度
3.4.4 Item运算器
3.4.5 Cull运算器
……
第4章 在曲面上做造型
第5章 案例——螺旋塔的建模
第6章 数据树详解
第7章 使用Galapagos进行优化和提升
下篇 案例篇
第8章 初始化设置
第9章 弧度和扭曲
第10章 摩天大楼外表面的创建
第11章 楼板的设计
第3章 功能和控制
内容提要:
* 在表格中创建多重物体
* 使用数学功能绘制曲线
* 控制和表格
* 变换操作
* 形状图表
在Grasshopper中,对模型的编辑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各种控制运算器,可以使模型产生极为丰富的变化。本章将讲解各种控制编辑模型的技法,包括对多重对象的控制、对曲线的控制、对列表的控制等。
3.1 在表格中创建多重物体
采用Panel列表同时控制多个对象的属性,高效率地编辑模型,这也是参数化建模相对于手工建模最大的优势所在。
3.1.1 创建系列圆
打开GH,在工作区创建3个运算器,分别是Curve(曲线)标签面板中的Circle(圆),Params(参数)标签面板的Panel(面板)和Sets(设置)标签面板的Series(系列),如图3-1所示。
图3-1 创建3个运算器
工作区中将出现3个运算器的图标,移动3个图标,将它们从左至右排列,视图中的原点位置将出现一个半径为默认值1的圆,如图3-2所示。
在GH工作区,将Series运算器与Panel运算器相连接,将Panel运算器与Circle运算器的R(半径)端口相连接,视图中将生成10个圆,半径从0到9,如图3-3所示。
图3-2 视图中出现一个圆
图3-3 连接运算器产生系列圆
3.1.2 改变系列圆的起点
目前,系列圆的起点半径是0,这个圆是没有意义的,用户可以将其更改为从半径1开始。在Series运算器图标左侧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Set Multiple Number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原来的0作为起点,更改为1,最后单击对话框下方的Commit changes结束设置。Panel运算器中的系列圆半径从1.0开始,如图3-4所示。
图3-4 更改系列圆的起点半径
3.1.3 显示系列圆的信息
再创建一个Panel运算器,放置到Cir运算器的右侧。将Cir运算器的C端口与新建Panel相连接,Panel运算器上将显示系列圆的信息,如图3-5所示。
括弧中的“R: 1.00 mm”的含义为“圆的半径是1毫米”。其单位由系统设置决定。
图3-5 系列圆的半径
3.1.4 动态改变系列圆的半径
在工作区创建一个Panel运算器和Slider运算器。
将Panel运算器的数值设置为1,将其与Series运算器的S(Start)端口相连接。
将Slider运算器与Series运算器的N(Step N)端口相连接。连接完成后,前者的名称将变更为Step,如图3-6所示。
图3-6 再创建两个运算器
接下来用户可以拖动Step运算器中的滑块,动态改变系列圆的半径。
Panel运算器的参数将决定系列圆半径的起点,如果设置为2,则系列圆半径的起点将变更为2,如图3-7所示,其余以此类推即可。
图3-7 改变系列圆的起点半径
3.2 创建系列直线段
本节介绍采用参数化方法绘制系列直线以及编辑直线形态的方法。将讲解使用Range运算器改变系列直线排列方式,加法运算器Addition产生阶梯上升效果,和Reverse List运算器产生扭曲效果的方法。
3.2.1 直线的创建
新建GH,在工作区创建3个运算器,分别是Curve标签面板中的Line(线)运算器(如图3-8所示)和两个Pt(Construct Point)运算器。
图3-8 Line运算器
将两个Pt运算器分别与于Line运算器的A、B端口进行连接,结果如图3-9所示。
图3-9 Line运算器的连接
创建一个Series运算器,将它的S输出端口与两个Pt运算器的X轴端口连接起来,如图3-10所示。
图3-10 创建Series运算器
3.2.2 创建系列直线
创建两个Panel运算器,数字分别设置为1和10。分别连接到两个Pt运算器的Y轴输入端口,如图3-11所示。
图3-11 创建Y轴的输入
视图中将出现10条直线,每条线的Y轴向上的坐标为(1,10),每条线的X轴方向间距是1,如图3-12所示。
图3-12 创建10条直线
3.2.3 Range运算器的功用
在Sets标签面板的下拉菜单中,加载Range(范围)运算器到工作区。该运算器用于产生一个数字的变化范围,如图3-13所示。
图3-13 Range运算器的位置
如果将光标放置到Range运算器右侧的R(Range)字母上,将会出现一个Range(R) as list面板,显示其默认的参数范围,从0.0到1.0,如图3-14所示。
图3-14 显示运算器取值范围
将Range右侧的R端口与Pt运算器的Z轴端口相连接,如图3-15所示。
视图中的系列直线的Z轴坐标将呈现从低到高的坡状排列,Z轴坐标从0到1排列,如图3-16所示。
图3-15 Range运算器的连接
图3-16 直线的Z轴坐标
创建一个Panel运算器,将其与Range运算器的R端口建立连接,Panel面板中将显示Range运算器的取值范围,如图3-17所示。
图3-17 创建一个Panel运算器
3.2.4 动态系列线的设置
在工作区中Series运算器的左侧创建一个Slider运算器,双击左侧的运算器名称,打开Slider对话框,设置其N的取值范围为2~20,如图3-18所示。
图3-18 Slider运算器的设置
将Slider运算器分别与Range的N端口和Series的C端口连接起来,运算器的名称也变更为Count,如图3-19所示。
图3-19 Slider运算器的连接
拖动滑块可动态创建系列直线,如图3-20所示。
图3-20 动态创建系列直线
图3-20 动态创建系列直线(续)
3.2.5 Addition运算器
在Maths标签面板中拖动Addition(加法)运算器到工作区,创建A+B图标。该运算器用于加法运算,如图3-21所示。
图3-21 创建Addition运算器
将Slider运算器与Addition的A端口相连接,再将Addition运算器的R端口与Series运算器的C端口相连接,原来的Slider与Series的连接将自动断开,如图3-22所示。
图3-22 Addition运算器的连接
在Maths标签面板中,将Construct Domain(构建数字域)按钮拖动到工作区,创建Dom运算器,将Dom右侧的I端口与Range的D端口相连接。再创建一个Panel运算器,参数设为1,将其与Addition运算器的B端口连接起来,如图3-23所示。
图3-23 创建两个运算器
再创建一个Slider运算器,将其取值范围设置为0~20,将其与Dom的B端口连接起来。该运算器的名称将变更为Domain end,如图3-24所示。
图3-24 创建新的滑块运算器
拖动滑块,系列直线将产生坡度大小的变化,如图3-25所示。
图3-25 Dom运算器控制坡度
图3-25 Dom运算器控制坡度(续)
3.2.6 设置扭曲效果
在Sets标签面板,将Reverse List运算器拖动到工作区,创建Rev运算器图标;该运算器用于翻转列表中的数据。
将Rev运算器的L端口与Range的R端口连接,将L端口与Pt的Z端口相连接,如图3-26所示。
图3-26 加载Reverse运算器
视图中的系列线将呈现相互翻转的扭曲效果,如图3-27所示。
图3-27 系列线的扭曲效果
自从有了计算机以来,设计师们就梦想着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开始协助设计师完成复杂的计算,或者绘制规则的工程图纸。但是通过计算机将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程师的设计思想,直接变成可用的工程图纸或者数控加工指令,在当时是不可能办到的。
20世纪80年代初,AutoCAD软件问世,标志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大量原来只能在工作站上运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纷纷向PC上移植。1997年,CAD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版本AutoCADR14推出,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式,可以使没有多少计算机基础的人士快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使计算机辅助设计很快成为行业标准,彻底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引领了一次设计方法上的革命。
进入21世纪,计算机辅助设计继续向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机械和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要求设计自动化必须走参数化的路子。自从以Pro/Engineer(机械)和RevitBuliding(建筑)等为代表的基于特征造型的参数化设计系统问世以来,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参数化设计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又一次巨大的飞跃,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部分实现了参数化。
本书讲解的是参数化设计软件的一枝奇葩-Grasshopper。Grasshopper并非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一款在Rhino环境下运行的采用参数化方式生成模型的插件。不同于RhinoScrip,Grasshopper不需要太多任何的程序语言知识,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流程方法达到设计师所想要的模型。
不同于Pro/Engineer和RevitBuliding这样用途鲜明的参数化软件,Grasshopper更加全能!无论机械设计、艺术设计还是建筑设计,Grasshopper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Grasshopper强大的逻辑建模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结果,并以此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设计结果。
Grasshopper的学习也应当秉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基础操作的同时建立起Grasshopper的基本思维模式。根据笔者多年研究和自身用户的总结,要学好Grasshopper必须把握好以下3个关键环节。
熟练掌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相关运算器。
熟练掌握各种建模的运算器。
熟练掌握内部编程语言和可以调用的函数。
其中的第一条是关键之关键,务必优先掌握。
本书对基础命令和运算器做了详细的讲解和运用,希望能为学习Grasshopper的读者提供一个入门的基石。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家高手的一些制作方法,并使用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并尽量地在书中做出了标注,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不能一一告知,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也恳请国内外专家高手不吝赐教,多多交流沟通。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扎实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厚重的纸张、清晰的排版,以及参考文献的严谨格式,都让人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书的开篇似乎并没有直接进入技术细节,而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参数化设计在全球设计领域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历程,这让我对整个技术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后,书中开始逐一介绍Grasshopper的核心功能和基本原理,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伪代码,将复杂的概念具象化,降低了学习门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基础功能的讲解,而是深入挖掘了Grasshopper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建筑立面生成、结构节点设计、可持续性分析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国内外一些顶尖设计事务所和研究机构如何利用Grasshopper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这些案例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对Grasshopper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结合进行了探讨,以及这些结合可能带来的设计革新。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开发自定义Grasshopper组件的教程,或者介绍一些常用的第三方插件及其应用,那将是锦上添花。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参数化设计理念和实践的百科全书,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设计世界的大门。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寄托在其“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这一部分。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当前国际上在Grasshopper应用方面的最新趋势,例如在仿生设计、自适应结构、数字化建造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国内在Grasshopper的应用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实践,以及这些实践是如何应对本土设计和建造的挑战的。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项目案例,并对其设计思路、技术实现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将是衡量这本书价值的重要标准。我希望书中能够超越纯粹的技术介绍,而是从设计的哲学和理论层面,探讨参数化设计如何影响我们的空间体验、城市形态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此外,对于Grasshopper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我也很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高校开设Grasshopper课程、培养设计人才的经验。这本书如果能够成为连接国内外Grasshopper研究和实践的桥梁,为广大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那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给我一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感觉。我注意到,开篇似乎并没有急于介绍Grasshopper的具体操作,而是从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其在现代设计思维中的重要性。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任何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其背后的理论支撑。随后,书中会逐步引导读者了解Grasshopper的基础知识,包括界面、组件、数据流等,并通过一些简单的示例,帮助读者建立初步的认知。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在基础讲解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迅速转向了更高级的主题,例如复杂算法的构建、自定义组件的开发、与其他软件的联动等等。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一些在复杂项目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比如如何处理非规整几何体、如何进行性能驱动的设计、如何实现参数化脚本的优化等等。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的解决方案。此外,这本书的“成果”二字,也暗示了其内容将包含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项目,并从中学习到作者是如何将Grasshopper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独特的设计语言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透露出它是一本信息量非常大、内容极其丰富的书籍。我之所以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在于它精准地指出了“GH前沿技术成果”这一核心内容,并且明确了“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这一具体方向。我深信,参数化设计是未来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Grasshopper作为目前最主流、最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工具之一,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设计行业的未来走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全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在Grasshopper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从基础算法到高级应用,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各个层面。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Grasshopper在建筑、城市规划、产品设计、艺术装置等不同领域的前沿应用案例,并且能够对这些案例的设计理念、技术实现、以及最终的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如果书中能够探讨Grasshopper与BIM、AR/VR、3D打印等技术的结合,以及这些结合所带来的设计创新和效率提升,那将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场景。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听起来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这个副标题,更是点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汇集了全球最新的、最前沿的Grasshopper技术应用和研究成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Grasshopper是如何在国内外顶尖设计事务所和研究机构中被应用的,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设计项目是如何通过参数化手段实现的。我希望书中不仅能够介绍技术本身,更能深入剖析技术背后的设计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创新点。我尤其希望能够看到书中对Grasshopper与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的融合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这些融合将如何重塑未来的设计流程和成果。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本能够激发我设计灵感、提升我技术能力、并帮助我站在行业前沿的宝贵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采用了一种简洁而现代的风格,主色调是一种沉静的蓝色,搭配着抽象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似乎在暗示着这本书所探讨的“参数化建模”和“前沿技术”的特性。书名“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非常直观地表明了其内容核心,即聚焦于Grasshopper这一强大的参数化设计工具,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我一直对建筑设计和数字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很感兴趣,特别是参数化设计,因为它能够突破传统设计思维的限制,实现更复杂、更精妙、更具创新性的设计方案。Grasshopper作为Rhino的插件,在参数化建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极大地拓展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无疑对我和许多同行来说,是一本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Grasshopper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复杂形态的建筑表皮设计、结构优化、景观分析、甚至产品设计等方面,是否会有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技术解读。此外,对于Grasshopper本身的核心算法、插件的拓展性以及与BIM、AI等新兴技术的结合,我也充满了好奇,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见解和实践指导。从书名的用词上,“前沿技术成果”这几个字就充满了信息量,暗示着本书不仅是技术的介绍,更是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这对于想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设计师和研究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系统学习Grasshopper国内外前沿技术方面的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阅读,去探索参数化设计世界的无限可能。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专业书籍,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内容,更要有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展示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的魅力。我希望书中能够从参数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出发,逐步深入到Grasshopper的各个功能模块,并通过丰富的图例和案例,帮助我理解复杂的算法逻辑和设计思路。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的梳理,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当前全球范围内在Grasshopper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方向。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开发自定义Grasshopper组件的指导,或者介绍一些常用的第三方插件及其功能,对我来说将是非常实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拓展参数化设计的视野,提升我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并最终能够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设计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对参数化设计领域的发展非常关注,而Grasshopper作为这个领域的核心工具,其最新技术成果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技术地图”,为我勾勒出当前GH技术发展的全貌,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GH在复杂曲面生成、性能驱动设计、数据可视化、以及与AI结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我也非常看重书籍的“国内外”这个定位,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国际上最前沿的GH应用案例,以及国内在GH技术应用方面的独特发展路径和创新实践。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GH在不同行业,如建筑、景观、工业设计、甚至是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和设计解读,那将极大地拓展我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视野。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印象,首先来自于它所传达出的信息——“国内外GH前沿技术成果”。这几个字眼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预示着这本书将是一次关于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技术的深度探索之旅。我深信,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当代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Grasshopper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拓展,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未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全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在Grasshopper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案例。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在复杂形态生成、性能驱动设计、数据可视化、以及与其他软件(如Rhino, Revit, Maya等)的联动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从中看到一些真正具有启发性的、能够解决实际设计难题的创新性应用案例,并且能够对这些案例的设计过程、技术实现、以及背后的设计哲学进行详细的解读。这本书,如果能够成为我了解GH最新技术动态、提升设计能力、并获得前沿设计理念的重要参考,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更多地是从其“前沿性”和“实践性”两个维度来考量的。我深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参数化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因此,一本优秀的GH技术书籍,必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捕捉最新的技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Grasshopper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融合下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融合可能为设计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同时,我也非常看重书籍的实践性,即它能否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方法。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真实的项目案例,并对这些案例的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问题分析、技术选型、参数化脚本的编写、后期的施工应用等。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Grasshopper,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并最终实现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成果。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选择适合项目的Grasshopper插件的建议,或者分享一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
评分20个字我写啥?求我都用得到,慢慢看啊哈哈
评分质量一般,还没怎么看
评分正版
评分书本质量可以,
评分还没看 有塑封 先五分嘻嘻嘻嘻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评分质量一般,还没怎么看
评分20个字我写啥?求我都用得到,慢慢看啊哈哈
评分好
评分快递很快书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