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等國傢幼教綱領性文件的頒布,我們深刻意識到教育要基於幼兒心理、尊重幼兒學習方式,教師要不斷地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多年來我們注重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情緒狀態下、在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中獲得真正內化的知識經驗。在每一次活動中,我們都注意突齣幼兒的感知體驗,突齣幼兒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的學習,突齣幼兒與社會生活的互動,突齣幼兒與同伴間的交流分享,珍視幼兒在其中的情緒感受與他們較長時間的探究。
《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教育研究與實踐叢書: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精選》所記錄的各種活動,凝聚著幼兒園教師長期不間斷的思索與在身體力行中獲取的寶貴經驗,希望能拋磚引玉,促進同行靈感火花的迸發和更富有激情的教育嘗試,也希望與同仁攜手並進,帶著愛上路,帶著思索起航,迎接孩子們的美好明天!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托小班活動
酸酸的、甜甜的
一起玩真快樂
我的傢
好玩的盒子
我喜歡的車
第二篇 中班活動
中班:環保小衛士
多彩的鞦天
春天歡樂多
開心逛超市
鞦天的果實
數字樂園
幼兒園裏的樹
動物的秘密
有趣的瓶子
我和圖書做朋友
十二生肖的故事
第三篇 大班活動
大班:愛心傳遞——萬聖節義賣活動
環保時裝秀
我要上學瞭
光與影的遊戲
宣傳我們的運動會
我愛大一班
給弟弟妹妹講故事
我心中的小學
我們的科普展覽館
我的運動會
我們班的圖書館
我們的運動會
設計運動會奬牌
我和我的朋友
後記
前言/序言
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始建於1952年,1989年遷入北京交通大學春蕾園。北京交通大學領導層高屋建瓴,於2011年4月投入近3000萬元對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進行瞭異地重建。2012年5月,幼兒園搬入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的新建園。新建園占地3875平方米,建築麵積為4430平方米。截至2017年1月,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有教學班14個,在園幼兒424名,教職工73名(其中行政人員、專任教師共計54名),大專及以上人員46名。目前,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共有3名北京市海澱區區級學科帶頭人,3名北京市海澱區骨乾教師。
在北京交通大學及其後勤服務産業集團和北京市海澱區教委的領導與支持下,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全體教職工積極進取、開拓創新。2008年,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通過北京市早教示範基地驗收。2010年,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通過海澱區示範園驗收,成為海澱區示範幼兒園。北京交通大學幼兒園還先後獲得“北京高校後勤先進幼兒園”“北京市海澱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先進集體”“北京市海澱區幼兒園規範管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並連續6年被評為“海澱區幼兒園社區兒童早期教育活動站建設先進集體”。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等國傢幼教綱領性文件的頒布,我們深刻意識到教育要基於幼兒心理、尊重幼兒學習方式,教師要不斷地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多年來我們注重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情緒狀態下、在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中獲得真正內化的知識經驗。在每一次活動中,我們都注意突齣幼兒的感知體驗,突齣幼兒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的學習,突齣幼兒與社會生活的互動,突齣幼兒與同伴間的交流分享,珍視幼兒在其中的情緒感受與他們較長時間的探究。
本書所記錄的各種活動,凝聚著幼兒園教師長期不間斷的思索與在身體力行中獲取的寶貴經驗,希望能拋磚引玉,促進同行靈感火花的迸發和更富有激情的教育嘗試,也希望與同仁攜手並進,帶著愛上路,帶著思索起航,迎接孩子們的美好明天!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精選:理論溯源與實踐創新》 編者的話 親愛的教育同仁們: 值此之際,我們懷著激動與欣喜的心情,嚮您呈遞這本凝聚瞭無數心血與智慧的《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精選:理論溯源與實踐創新》。本書的問世,不僅是我們對新時代學前教育發展理念的深入探索與積極實踐,更是對廣大一綫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付齣的辛勤努力的緻敬與肯定。 我們深知,教育的生命力在於其創新性與實踐性。自新世紀以來,學前教育領域經曆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的教育思潮、新的教學方法層齣不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真正理解並踐行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設計齣既符閤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又能激發其學習興趣的主題教育活動,一直是睏擾並激勵著我們思考的重大課題。 本書並非憑空臆想的理論堆砌,而是基於紮實的理論基礎,並廣泛汲取國內外先進的學前教育研究成果。我們力求在梳理和呈現主題教育活動發展脈絡的同時,更注重其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具體應用與創新。因此,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將那些在實踐中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主題教育活動案例,與背後的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理論相結閤,形成一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深度理解。 我們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廣大一綫幼兒教師的得力助手,在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您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啓示。您可以從中找到創新活動設計的靈感,可以藉鑒優秀的活動組織策略,更可以從中獲得關於如何觀察、理解和支持幼兒學習的深刻洞見。我們更期待,本書能激發您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係,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塑造齣更加卓越的教育教學品質。 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而主題教育活動,則是這門藝術與科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生動體現。它要求我們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有敏銳的實踐觸覺;既要懂得傾聽兒童的聲音,又要善於引導兒童的探索。本書的編寫,正是為瞭幫助您更好地成為這樣一位優秀的教育者。 在此,我們要衷心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編寫的專傢學者、一綫骨乾教師以及辛勤付齣的編輯人員。他們的專業學識、豐富經驗和無私奉獻,共同鑄就瞭本書的價值與品質。 願本書能為您帶來啓發,為您的教育事業增添光彩! 序言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教育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學前教育,作為個體生命發展的起點,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它不僅為兒童的終身學習和全麵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更深刻影響著未來的社會文明進程。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學前教育領域呈現齣蓬勃發展的態勢,其中,以兒童為中心、以探究為導嚮的主題教育活動,已成為國際學前教育界公認的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模式之一。 本書《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精選:理論溯源與實踐創新》的誕生,正是源於我們對當前學前教育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一綫教育實踐需求的積極迴應。我們深信,真正優秀的教育,是根植於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尊重與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巧妙地將教育目標、內容、方法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緊密結閤。主題教育活動,正是實現這一理想教育境界的有效途徑。 一、主題教育活動: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迴顧學前教育的發展曆程,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理念的演進始終伴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從早期的“看護式”教育,到強調基礎知識傳授的“學科式”教學,再到倡導體驗式、遊戲化學習的“活動式”教育,每一次轉型都標誌著我們對兒童發展理解的深化。主題教育活動,作為一種整閤性的、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超越與革新。 它打破瞭學科界限,將零散的知識點融入到兒童感興趣的、有意義的主題情境中,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這種模式不僅符閤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更能夠充分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培養其主動探究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知識更新加速的今天,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傳授具體的知識內容更為重要,而主題教育活動恰恰能有效地滿足這一時代需求。 二、理論溯源:夯實教育的根基 任何一項教育實踐的創新,都離不開堅實的理論支撐。本書在呈現豐富的實踐案例之前,首先對主題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進行瞭梳理與闡釋。我們追溯瞭濛颱梭利、杜威、皮亞傑、維果茨基等教育傢和心理學傢的重要思想,深入剖析瞭他們關於兒童發展、學習方式、教育環境等方麵的論述,並探討瞭建構主義、社會文化理論等對主題教育活動的深刻影響。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揭示瞭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強調瞭兒童通過主動建構來認知世界的過程,這為主題教育活動的設計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依據——教育活動應符閤兒童的認知水平,並提供豐富的探索機會。 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 指齣瞭學習的社會性以及“最近發展區”的重要性,強調瞭教師在引導兒童學習中的作用,以及同伴閤作的重要性。這啓示我們在主題活動中,要創設支持性的社會互動環境,教師要適時引導,鼓勵閤作學習。 杜威的經驗主義教育思想 強調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主張教育應該與兒童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通過實踐來學習。這正是主題教育活動“生活化、情境化”的精髓所在。 濛颱梭利的“敏感期”理論 指齣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特定事物有特殊的學習傾嚮,這提醒我們在設計主題活動時,要關注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內在需求。 此外,本書還介紹瞭當代一些重要的學前教育理念,如整閤課程、遊戲化學習、探究式學習等,並分析瞭它們與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在聯係,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係統的理論框架。我們相信,隻有深刻理解瞭理論,纔能在實踐中更加遊刃有餘,纔能真正做到“以理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 三、實踐創新:孕育教育的生機 理論的意義在於指導實踐,而實踐的價值在於檢驗與創新。本書的另一核心亮點,便是匯集瞭大量來自全國各地優秀幼兒園的、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代錶性的主題教育活動案例。這些案例,涵蓋瞭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涉及瞭自然、社會、藝術、語言等多個領域。 在案例的呈現上,我們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每一個案例,都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活動流程介紹,而是包含以下幾個關鍵維度: 1. 主題的生成與確立: 詳細闡述主題是如何從兒童的興趣、生活經驗中自然生成,以及教師如何通過觀察、引導,將零散的興趣點凝聚成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主題。這強調瞭“以兒童為中心”的活動生成原則。 2. 活動目標與預設: 明確活動所要達成的教育目標,包括認知、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麵,並分析這些目標如何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匹配。 3. 環境創設與材料支持: 介紹為支持主題活動而進行的適宜的環境創設,以及教師精心準備的、能夠引發幼兒探究興趣的材料和資源。這體現瞭環境育人的重要理念。 4. 活動過程的組織與實施: 詳細描述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包括教師的引導策略、提問方式,幼兒的觀察、操作、討論、錶達等活動形式,以及教師如何靈活調整和支持幼兒的自主學習。 5. 幼兒錶現與評價: 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真實錶現,描述其探索過程、遇到的睏難、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教師如何進行觀察記錄和適時評價。這強調瞭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的重要性。 6. 活動的延伸與反思: 探討活動結束後,如何將主題的探究延伸到其他領域,如何引導幼兒將所學知識應用於新的情境,以及教師對本次活動的教學反思和改進建議。 這些案例,無一不體現瞭教師的專業智慧和創新精神。它們不是僵化的教案,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教育實踐。我們看到瞭教師如何捕捉兒童的“火花”,如何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如何巧妙地引導兒童進行深度探究,如何尊重兒童的個性化發展。這些案例,為廣大一綫教師提供瞭可藉鑒的範例,也為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提供瞭鮮活的素材。 四、創新視角:引領未來教育 除瞭理論溯源與經典案例之外,本書還特彆關注主題教育活動的創新性發展。我們引入瞭當前學前教育領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和實踐探索,例如: 跨學科整閤: 探討如何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將科學、藝術、數學、語言等元素有機融閤,在主題活動中實現更加整體化的學習。 技術支持下的主題教育: 分析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繪本閱讀、多媒體展示、虛擬現實等,豐富主題活動的錶現形式,拓展學習的邊界。 傢園共育與社區聯動: 強調主題教育活動不僅僅發生在幼兒園,更要與傢庭、社區緊密聯係,形成教育閤力,共同為兒童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STEAM教育理念在主題活動中的應用: 探索如何在主題活動中融入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的教育理念,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這些創新視角,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激發他們對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我們希望,本書不僅能幫助教師掌握現有有效的教育方法,更能引領他們走在學前教育改革的前沿。 五、結語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精選:理論溯源與實踐創新》的齣版,是我們獻給所有緻力於幼兒教育事業的同仁們的一份誠摯的禮物。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您教育旅程中的一盞明燈,為您指引方嚮,為您注入力量。 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之路也應是豐富多彩、充滿探索的。主題教育活動,正是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美好願景的強大工具。通過對理論的深入理解和對實踐的不斷創新,我們定能為孩子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童年,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而精彩的基石。 在此,我們再次感謝所有為本書付齣努力的專傢、學者、教師和編輯。期待本書能夠引發更廣泛的討論與交流,共同推動中國學前教育事業邁嚮新的輝煌! 主編/編委會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