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全国普通高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基础规划教材

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全国普通高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基础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远东 著
图书标签:
  • 电路理论
  • 电路分析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学习指导
  • 习题解答
  • 教材
  • 高等教育
  • 电子技术
  • 基础课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0464
版次:2
商品编码:122072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1
字数:4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主要是为学生和广大自学读者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为14章,次序安排与《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一致。重点书写电路分析技巧,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理论,训练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电路单项选择题和习题演练是要求学生通过做习题,体会电路理论,深入巩固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以致用,深深地牢记在脑海里,也可以及时地检查掌握学到的知识程度,为更好地继续深入学习带来好处,加深理解。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每章的选择题和习题经过精心挑选、合理安排,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不难,学生可以自查每章理解知识的程度,教材中的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起到提高的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配套的教学用书,内容和次序均与《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一致。每章包括知识点概要、学习指导、课后习题分析及思考改错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开拓思路,提高解题技巧。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电类(强、弱电)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目录



目录





第1章电路理论分析

1.1知识点概要

1.2学习指导

1.3课后习题分析

1.4思考改错题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知识点概要

2.2学习指导

2.3课后习题分析

2.4思考改错题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1知识点概要

3.2学习指导

3.3课后习题分析

3.4思考改错题

第4章电路定理

4.1知识点概要

4.2学习指导

4.3课后习题分析

4.4思考改错题

第5章相量法基础

5.1知识点概要

5.2学习指导

5.3课后习题分析

5.4思考改错题

第6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6.1知识点概要

6.2学习指导

6.3课后习题分析

6.4思考改错题

第7章互感与谐振

7.1知识点概要

7.2学习指导

7.3课后习题分析

7.4思考改错题

第8章三相电路

8.1知识点概要

8.2学习指导

8.3课后习题分析

8.4思考改错题

第9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9.1知识点概要

9.2学习指导

9.3课后习题分析

9.4思考改错题

第10章二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0.1知识点概要

10.2学习指导

10.3课后习题分析

10.4思考改错题

第11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1.1知识点概要

11.2学习指导

11.3课后习题分析

11.4思考改错题

第12章线性电路的拉普拉斯分析

12.1知识点概要

12.2学习指导

12.3课后习题分析

12.4思考改错题

第13章二端口网络

13.1知识点概要

13.2学习指导

13.3课后习题分析

13.4思考改错题

第14章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14.1知识点概要

14.2学习指导

14.3课后习题分析

14.4思考改错题

附录A思考改错题答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5章相量法基础
5.1知识点概要


正弦电路分析理论——相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I·=0——满足电荷守恒

相量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U·=0——满足能量守恒

电路元件电阻器: 电阻用R表示,单位欧姆(Ω); 电导: 用G表示,单位西门子(S)

电感器: 感抗用jωL表示,单位欧姆(Ω); 其倒数称为感纳,单位西门子(S)

电容器: 容抗用1/jωC表示,单位欧姆(Ω); 其倒数称为容纳,单位西门子(S)

电压源: 电压恒定或时间函数,电流可任意值

电流源: 电流恒定或时间函数,电压可任意值

物理量电压: 用U·表示,单位伏特(V)

电流: 用I·表示,单位安倍(A)

电功率: 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

能量: 表示有功功率发生变化的度量,单位焦耳(J)
1. 正弦量
电路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统称为正弦量。例如正弦电流i,在规定的参考方向下,其数学表达式定义为


i=Imcos(ωt+φi)或i=Imsin(ωt+φi)


其中的3个常数Im、ω和φi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Im称为正弦量的振幅。正弦量是一个等幅振荡的、正负交替变化的周期函数,振幅是正弦量在整个振荡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值,即cos(ωt+φi)=1时,有imax=Im,这也是正弦量的极大值。当cos(ωt+φi)=-1时,将有最小值(也是极小值)imin=-Im。
随时间变化的角度(ωt+φi)称为正弦量的相位,或称相角。ω称为正弦量的角频率,它是正弦量的相位随时间变化的角速度,即ω=ddt(ωt+φi),单位为rad/s(弧度每秒)。它与正弦量的周期T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ω=2πf=2πT

前言/序言


前言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工科院校的全部电类及相关专业都在不同深度和层次上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将

其确定为必修平台课,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综合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本书是与《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主要是为学生和广大自学读者编写的。全书共14章,次序安排与《电路理论与实践

(第2版)》一致。重点强调电路分析技巧,使读者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理论,训练实践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习题

演练,让读者体会电路理论,深入巩固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以致用; 也可以及时地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继续深入学

习,加深理解。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每章的习题都经过精心挑选,合理安排。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程度,题目不难,学生可以自查对每章知识的理解程度; 问答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起到提高的作用。
全书由赵远东执笔,并负责整个教材的结构和组织安排。吴大中、周俊萍、夏景明、单慧琳、徐冬冬等撰写了部分内容,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

谢。接下来还将积极准备制作《电路理论和实践》在线练习和考试系统,方便学生练习提高。
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帮助。同时吴琴、李春彪、张闯对书中一些地方做了更正,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我爱人及全家的全力支持,他们对该书的创作给予许多帮助。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赵远东
2017年5月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工电子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析 概述 《电工电子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以及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与应用。掌握电工电子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理解和设计复杂电子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石。 本书旨在为广大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学习者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的学习指导和详实的习题解析。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吸收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升。因此,本书在梳理课程核心概念的同时,精选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习题,并进行了逐一细致的解答,力求帮助读者透彻理解解题思路,掌握各类题型的解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本书特色与内容要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了当前高等院校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 理论知识的精炼与系统梳理 本书将围绕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以下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和系统梳理: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电荷、电场、电势、电场强度: 阐述电荷的性质,介绍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势、电势差(电压)和电场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清晰界定,为后续的电路分析奠定基础。 电流、电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深入讲解电流的形成、方向和大小,电阻的定义、单位以及影响因素。重点阐述欧姆定律,这是分析直流电路最基本的定律。同时,介绍焦耳定律,理解电流做功的能量转化和热效应。 电导、电导率: 引入电导和电导率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与电阻、电阻率的关系,为分析导体的导电性能提供更便捷的工具。 基尔霍夫定律(KCL与KVL): 详细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这是分析复杂电路,特别是含有多个电源和支路的电路的必备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定律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步骤。 电功率与电能: 定义电功率和电能,并给出计算公式,帮助读者理解能量在电路中的消耗和转化。 串联、并联电路分析: 详细讲解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等效计算方法,以及各支路电压、电流的分配规律。通过实例演示,强化读者对串并联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 2. 电路元件模型与分析方法: 线性电阻: 重点介绍线性电阻作为基本电路元件,其伏安特性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 区分电压源和电流源,以及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受控电源是描述许多电子器件(如晶体管)等效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点掌握。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详细介绍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以及它们在简化复杂电路中的应用。通过求解等效电源,能够大大简化对电路中某一局部电路的分析。 叠加定理: 阐述叠加定理,说明当电路中存在多个独立电源时,如何利用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之和来求解总响应。 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 详细讲解两种常用的电路分析基本方法——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通过引入等效电路图和建立方程组,指导读者系统地求解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3. 动态电路分析: 电容与电感元件: 介绍电容和电感作为两大基本动态元件,它们的定义、特性、单位以及与电压、电流的关系。重点解析电容的“隔直流、通交流”特性,以及电感“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 RL、RC、RLC电路的暂态分析: 深入讲解一阶(RL、RC)和二阶(RLC)动态电路的暂态响应,包括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详细推导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并演示自然响应、强制响应和全响应的计算过程。 RLC电路的稳态分析(相量法): 引入相量法,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转化为复数运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详细介绍阻抗、导纳的概念,以及复数运算在相量法中的应用,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以及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 谐振现象: 深入分析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选择性,理解谐振在实际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如选频电路。 4. 信号与系统基础: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介绍周期信号(如正弦波、方波)和非周期信号(如脉冲信号)的特点。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讲解傅里叶级数用于分解周期信号为一系列正弦分量,以及傅里叶变换用于分析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这是理解信号的频率域表示及其在系统中的响应的关键。 线性时不变(LTI)系统: 定义LTI系统,介绍系统的特性(线性、时不变)和描述方法(如冲激响应)。 系统函数(传递函数): 介绍系统函数(或称为传递函数),它是描述LTI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复频域或频域表示,是分析系统频率特性的重要工具。 二、 习题精解与解题思路指导 本书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在于其对习题的深度解析。我们精心挑选了大量来自各高校的经典考研真题、期末考试题以及课后习题,覆盖了以上所有理论知识点。针对每一道习题,我们都提供了: 1. 题目分析: 详细解读题目所考查的核心概念和解题方向,帮助读者迅速把握题意。 2. 解题步骤: 清晰、规范地列出每一步解题过程,并辅以必要的公式推导和定理应用说明。 3. 关键提示: 指出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和经验。 4. 多种解法(如适用): 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我们会尝试提供不止一种解题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拓宽读者的解题思路。 5. 理论联系实际: 在部分习题解析中,会适当关联实际电路或工程应用,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 三、 学习方法与应试策略 本书不仅提供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解答,还包含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应试策略的指导: 如何高效阅读教材: 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学习路径,如何从概念理解到公式掌握,再到应用分析。 构建知识体系: 强调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灵活运用。 练习题的价值: 讲解如何从习题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更是为了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和考察的知识点。 解题的规范性: 强调解题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包括单位、符号、公式的使用等。 考前复习建议: 提供系统的复习计划和重点关注的章节,帮助读者在考前进行高效的冲刺复习。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科生。同时,对于考研学子,尤其是报考相关专业的考生,本书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复习资料。此外,对电工电子学感兴趣的自学者、相关技术从业人员,也能从本书中获益。 结语 电工电子学是探索微观世界奥秘、驾驭现代科技脉搏的关键钥匙。本书倾注了我们对教学的理解与实践经验,希望能成为各位学习者手中的得力助手,助您在电工电子学的学习道路上披荆斩棘,学有所成。我们坚信,通过系统学习和勤奋练习,您一定能够掌握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名字带“习题精解”,想着能帮我应付考试。但真正翻开之后,我才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一本习题解答,更像是一本“电路理论的实践指南”。它将原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让我看到了抽象的电路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基本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时,会结合实际的元器件参数和特性进行分析,这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对实际的电子元器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习题设置非常巧妙,从基础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到复杂的暂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题目难度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巩固和加深我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一些经典电路分析方法(如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的应用讲解,不仅仅是给出公式,而是通过具体的题目,演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定理,如何运用它们来简化电路分析,这让我在面对复杂电路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找到高效的分析方法。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学习电路理论,原来可以如此“实践”和“有趣”。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简直就是我熬过“电路学习地狱”的必备神器。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电路是我最头疼的科目之一,原版教材像一本“天书”,每次翻开都感觉压力山大。但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看到了曙光!它对原书章节的划分和讲解逻辑与原版教材高度契合,我跟着它学习,几乎不会迷失方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难点和易错点的讲解,简直是“点睛之笔”。比如,在讲解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时,我之前总是混淆不清,但看了这本书的详细对比分析和解题示范后,我终于能彻底区分开它们,并能熟练应用了。而且,它不只是给出答案,而是提供了多种解题思路,让我能够拓宽解题的视野,锻炼我的分析能力。每道习题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从题意分析、公式选择到最终结果的计算,每一步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跟着它的思路一步步推导,仿佛亲身经历解题过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提示,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可能不会反复强调,但却至关重要的小细节,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解题,更学会了如何“巧”解题。

评分

这本《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实用、最贴心的学习辅导书了!作为一名正在啃《电路理论与实践》原版教材的学生,我常常会在某些概念上卡壳,或者在做习题时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就像是我的“救星”一样,及时地出现在了我最需要的地方。它的排版设计很人性化,每一章都对应原书的章节,内容讲解清晰易懂,特别是那些复杂抽象的理论,通过这里的图示和通俗的语言,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习题解答,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解题思路,指出可能存在的误区,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去理解这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经典题目的详细推导,不仅仅是给出答案,而是让你看到整个解题过程的“前因后果”,这对于我建立扎实的电路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有时候,即使我勉强做对了一道题,也会因为思路不够清晰而感到不安,这本书的精解部分恰恰弥补了这一点,让我能够真正掌握解题的精髓,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这本书的习题覆盖面很广,从基础概念到综合应用,几乎囊括了原书所有类型的题目,并且难度递增,循序渐进,让我能够一步步挑战自己,不断进步。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遇到困难时,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原版教材虽然内容严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时候确实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而这本《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则很好地扮演了“翻译官”和“向导”的角色。它对原书的知识点进行了提炼和梳理,用更加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那些抽象的公式和定理变得生动起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概念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会穿插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比如一些生活中的电路现象,或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电路理论的兴趣,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推导,而是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的知识。做习题的部分更是精彩绝伦。很多题目,我刚看到时会觉得无从下手,但通过阅读这里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我能清晰地看到解题的逻辑链条,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义。而且,对于一些易错点,这本书也做了特别的提示,让我能够避免走弯路。读完一个章节的学习指导和精解后,我再回头去做习题,感觉就像是“开了窍”一样,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解题方法。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教我的是如何思考,如何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评分

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学习指导书的认知。我之前以为这类书就是简单地把原书的习题答案抄一遍,然后加点简略的解析。但《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简直就是一本“电路学习宝典”,内容充实,讲解透彻,而且充满了“干货”。我尤其欣赏它在知识点梳理方面的深度。它不仅仅是重复原书的内容,而是将知识点进行了更精炼、更有条理的概括,还补充了一些原书可能没有提及但非常重要的背景知识和延伸概念,这让我能够从更高的维度去理解电路理论。它的习题精解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一道道题目,从看似简单的起步,到后面越来越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分析。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会针对同一类题目,给出不同的解法,并分析各种解法的优劣,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灵活运用电路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些关键的步骤,它还会特别指出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给出纠正的方法,这让我在做题时更加小心谨慎,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与电路奋斗的夜晚,是我的“战友”也是我的“导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