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定益 著
图书标签:
  • 明代茶文化
  • 茶书研究
  • 香茗
  • 饮食文化
  • 文化史
  • 明代文学
  • 传统文化
  • 历史
  • 文献学
  • 茶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118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011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存明代茶书共有50种。明代茶书可从原创性、内容、地域这三种不同的角度分类,作者身份有宗室、官僚、文人、僧道,作者籍贯南方各省占绝大部分,作者年代以嘉靖以后的晚明居多。明代茶书的内容可分为茶、水、茶具和茶艺四个方面。中国古代影响大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释、道均对明代茶书有深刻影响。明代特别是明后期,社会有浓厚的隐逸风气和观念,许多文人隐于茶,明代茶书对此多有反映。明代尤其是晚明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与唐宋茶书主要记录贡茶大为不同的是,明代茶书主要反映的是商品茶。明代士人嗜茶者众,追求一种闲逸超脱的生活,结成了一些以茶相交的茶人群体。



作者简介

  蔡定益,男,1976年出生,江西安福人,历史学博士,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2005年南昌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访学于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安徽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毕业,2005年入景德镇陶瓷学院(2016年改名景德镇陶瓷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目前已在《安徽史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目录
绪论(1)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1)
二相关研究概述(2)
三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10)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12)
第一章明代茶书的版本、种类和作者(15)
第一节茶书的版本(15)
第二节茶书的种类(32)
一从原创性角度看茶书(34)
二从内容角度看茶书(42)
三从地域角度看茶书(45)
第三节茶书的作者(49)
一作者的身份(49)
二作者的籍贯(56)
三作者的年代(62)
第二章明代茶书的内容(69)
第一节茶书中对茶的认识(69)
一茶叶的栽培(70)
二茶叶的采摘(77)
三茶叶的制作(84)
四茶叶的收藏(93)
第二节茶书中对水的认识(99)
一水的评价标准(99)
二水的品评(115)
三水的保存(121)
第三节茶书中对茶具的认识(123)
一茶具中的炉(123)
二茶具中的盏(129)
三茶具中的壶(134)
四茶具中的其他用具(144)
第四节茶书中对茶艺的认识(151)
一泡茶的技艺(152)
二品茶的技艺(166)
三品茶的环境(169)
四品茶的伴侣(173)
第三章明代茶书与儒、释、道(177)
第一节茶书与儒家的关系(177)
一儒士大量撰写茶书(177)
二茶书中的和谐思想(179)
三茶书中的中庸思想(181)
四茶书中的礼仪思想(184)
五茶书中的人格思想(187)
第二节茶书与佛教的关系(191)
一僧人参与茶书的撰写及茶书作者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192)
二茶书表现僧人开展茶叶生产(195)
·2·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三茶书表现僧人嗜茶和精于茶艺(204)
四茶书中的禅茶一味思想(213)
第三节茶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218)
一茶书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218)
二茶书表现道士嗜茶种茶(221)
三茶书中的道法自然的思想(228)
四茶书中的养生乐生的思想(235)
第四章明代茶书与明代社会(240)
第一节茶书与明代隐逸之风(240)
一明代的隐逸之风(240)
二茶书大量表现了隐逸之风(247)
第二节茶书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57)
一明代茶业商品经济的发展(257)
二茶书大量反映商品茶的内容(264)
第三节茶书与明代士人(275)
一明代士人饮茶风气极盛(275)
二茶书反映士人形成了茶人群体(282)
结语(302)

精彩书摘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
  第二是农学的方法,因为茶叶是一种农作物,缺乏茶叶的种植、加工、成分以及气候、土壤等基本农学知识,研究将无法深入。
  第三是考古学的方法,因为《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要涉及到中国古代的茶具,而茶具的主流是陶瓷,有必要吸收考古学中大量有关陶瓷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四是哲学的方法,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深受儒家、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文人常将自己的一些哲理思想赋予茶叶之中,茶书的写作者也普遍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深刻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茶书之中。
  第五是文艺学和艺术学的方法,一些茶书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研究中还要涉及到许多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另外《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的研究还要结合中国古代一些反映茶文化内容的绘画、书法作品,所以《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需要借助文艺学和艺术学的理论和方法。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步,原始资料的收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史料,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包含有关这一论题的史料散见于各种正史、杂史、专史、方志、类书、笔记杂说和资料档案汇编等各类著作之中。《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出版)》《丛书集成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丛书集成三编》《丛书集成新编》等丛书以及《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目》能够为史料的搜集起到很大引导作用。
  ……
《静心啜饮:宋代茶事与文化》 本书深入探究宋代茶事的方方面面,力图勾勒出一幅生动详实的宋代茶文化全景图。从皇室贵族的品饮礼仪,到文人雅士的斗茶雅集,再到市井百姓的日常饮茶,本书将全方位展现宋代茶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第一章:宋代茶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追溯宋代茶文化的渊源,考察唐代茶文化对宋代的深远影响。我们将详细阐述宋代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如蒸青、炒青等工艺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茶叶品质的提升。同时,本章还将探讨宋代茶叶种植区域的扩大和品种的丰富,为后文的茶品鉴赏奠定基础。 第二章:皇室与士大夫的茶宴 宋代皇室与士大夫阶层将茶饮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章将重点剖析宫廷中的茶宴礼仪,包括茶具的选用、点茶的流程、茶席的布置等。我们将通过史料记载,还原那些金碧辉煌、香茗氤氲的宫廷茶会场景。此外,本章还将深入研究文人雅士如何将茶饮融入诗词、书画等艺术创作,以及斗茶这一极具宋代特色的茶艺活动。我们将详细介绍斗茶的规则、技巧,并引用苏轼、黄庭坚等大家的相关诗文,展现他们对茶的热爱与品鉴。 第三章:市井茶肆与百姓生活 茶,并非仅仅是贵族的专属。本章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市井,探究茶肆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描绘形形色色的茶肆,从简陋的街头小摊到雅致的园林茶馆,展现不同阶层的人们如何在茶肆中休憩、交流、社交。本章还将分析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例如其作为解渴饮品、药用价值,以及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社会习俗的联系。 第四章:茶具的演变与审美 精美的茶具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详细梳理宋代茶具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瓷器、金银器、漆器等材质的茶具。我们将深入研究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如宋代名窑出产的建盏、定窑、耀州窑等茶盏,分析其造型、釉色、工艺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体现宋代的审美情趣。此外,本章还将探讨茶碾、茶滤、茶匙等辅助茶具的设计与功能,以及茶壶、茶碗等饮茶器具的普及。 第五章:茶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本章将集中探讨茶对宋代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影响。我们将分析宋代文人如何以茶为题进行创作,涌现出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散文。例如,我们将引用蔡襄《茶录》等重要文献,分析其对宋代茶文化的理论建树。在绘画方面,本章将展示描绘茶事场景的画作,如《宫乐图》中的茶饮场景。在书法方面,我们将探讨茶对书法家创作的启发。 第六章:宋代茶的传播与影响 宋代的茶文化不仅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还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章将考察宋代茶叶对外传播的路径和方式,以及其对日本、朝鲜等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将分析宋代茶文化的哪些元素被域外接受并加以发展,例如日本的抹茶道深受宋代点茶的影响。 结语:宋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对宋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当代的价值。宋代茶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生活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茶文化的魅力,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 本书内容翔实,考证严谨,力求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宋代那一段“静心啜饮,茶香流芳”的美好时光。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名《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来看,这本书的内容必然是围绕着明代的茶书展开的。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人生活颇为着迷,而茶,作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了太多文人的情趣与思想。我非常好奇,在明代,究竟有哪些关于茶的书籍?这些书籍的作者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茶有着怎样的理解和阐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明代那些重要的茶学著作,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剖析这些古籍,挖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例如,在明代,人们对于茶叶的种植、制作、烹煮、品饮等方面,是否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这些茶书是否记录了这些变化?这些茶书的出现,对于当时及后世的茶文化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尤其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明代的文人是如何将茶与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景观的。这本书的书名“香茗流芳”,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茶本身香气的一种赞美,更是对茶文化所蕴含的那份高雅、闲适、宁静的精神气质的一种传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将这份“流芳”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评分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个书名,首先就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就必须深入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而茶,无疑是明代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明代茶书的发展脉络,介绍当时涌现出的重要茶学著作,并深入剖析其内容。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明代茶叶的种植、制作工艺的演变?当时的饮茶方式又有哪些特色?从茶书中,我们能否窥见到明代文人雅士饮茶的场景,以及他们在品茗时的心境和雅趣?我特别关注的是,明代茶书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茶叶贸易的变化?这些古老的文献,又承载了多少文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学术的探讨,更能让我感受到那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魅力,体会到“香茗流芳”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茶叶本身的芬芳,更是茶文化所代表的那份高雅、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印记。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明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茶叶的生产、加工、饮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了大量描写茶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深入了解明代茶文化的窗口。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明代主要的茶书,比如《茶谱》、《茶疏》、《茶说》等等,分析它们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以及在茶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希望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这些茶书,而是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人文思想和美学追求。例如,关于明代茶叶的种类、采摘、制作工艺,书中是否能够提供详细的描述?明代人是如何饮茶的?他们对茶的品鉴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明代茶书对后世茶文化的影响,以及明代茶文化的社会意义。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写得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能够让我轻松愉快地进入明代茶文化的殿堂,领略那份独特的韵味。这本书的书名“香茗流芳”,不仅仅是对茶的赞美,更是对茶文化精神的升华,我期待书中能够体现出这种精神内涵。

评分

收到《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本书,我的内心涌动着一份期待,那是一种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与茶相关的历史的渴望。我一直觉得,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而明代,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无疑经历了重要的变革,涌现出了许多珍贵的茶书文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认识那些明代茶书的作者,去理解他们对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明代主要的茶书,分析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明代人在茶叶的选购、储存、冲泡等环节上,有哪些讲究和创新的地方?对于茶的品鉴,他们又有哪些独到的标准和方法?我更希望能从中了解到,明代文人如何在饮茶的过程中,寄情山水,抒发情怀,将品茗升华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这本书名“香茗流芳”,不仅仅是写茶叶的芬芳,更是指茶文化的美名远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明代茶文化是如何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持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评分

拿到《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本书,我心中充满了期待。明代,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生活方式也日趋精致,而茶,无疑是这一切的重要载体。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能够深入了解明代茶书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献,窥探明代茶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明代涌现出的各类茶书,分析它们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结构以及思想观点。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明代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的进步?当时的饮茶方式又有哪些独到之处?我尤其感兴趣的是,明代茶书如何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他们是如何将茶与诗词、绘画、园林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景观的?这本书的书名“香茗流芳”,在我看来,不仅是对茶香的赞美,更是对茶文化所蕴含的优雅品格和持久影响的一种概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份“流芳”的意义,并从中感受到明代茶文化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评分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本书名,自带一种古典的诗意,仿佛一捧温热的茗茶,在指尖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一直对明代那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情有独钟,而茶,作为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情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明代的茶文化世界,深入了解当时的茶书及其研究。我非常好奇,明代有哪些重要的茶书著作?这些著作的内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当时乃至后世的茶文化的?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这些茶书的作者、成书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学术价值。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明代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工艺,以及冲泡、品饮的讲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书中窥见明代文人如何通过饮茶来修身养性,寄情山水,表达自己的情怀,将饮茶上升到一种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的境界。这本书名中的“流芳”,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对茶叶香气的描绘,更是对明代茶文化所蕴含的优雅品格和深远影响的一种赞美,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充分领略到这份“流芳”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自然地将我的思绪引向了明代那个风雅的时代,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茶香。“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似乎预示着一场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生活方式的深入探索。我一直觉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茶文化无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尽地介绍明代涌现出的各类茶书,分析它们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特色以及在当时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我尤其想了解,在明代,人们对于茶叶的品质、冲泡方法、饮用器具等方面,是否有更精细的划分和更讲究的仪式?这些茶书是否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饮茶风尚,以及茶与文人雅士、市井生活之间的联系?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对这些茶书的深入研究,勾勒出明代茶文化的全貌,展现出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多重意义。这本书名中的“流芳”,在我看来,不仅是指茶本身的香气可以流传,更是指明代茶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美德,能够穿越时空,泽被后人,我非常期待能从书中找到这份“流芳”的印证。

评分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本书名,自带一种古朴的韵味,仿佛能闻到历史深处飘来的茶香。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明代,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言而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明代茶书和茶文化的窗户。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地研究明代涌现出的那些珍贵的茶书文献,分析它们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要点以及学术价值。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当时茶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的演变?明代人是如何冲泡和品饮茶叶的?他们对于茶的品质有着怎样的评判标准?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茶书,了解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如何将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式。这本书名中的“流芳”,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茶的芬芳,更是指茶文化所代表的那些美好品质和高雅情操,能够历久弥新,泽被后人,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这份“流芳”的痕迹和解读。

评分

初翻《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我的目光便被这书名所吸引,它仿佛能立刻将人带入那个古老而充满韵味的时代,鼻尖仿佛也嗅到了淡淡的茶香。我一直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明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明代茶文化的好机会。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明代主要的茶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比如,这些茶书的作者是谁?他们为什么会写茶书?茶书中记载了哪些关于茶叶的知识,比如茶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以及品鉴的方法?我更想了解的是,明代人是如何饮茶的?他们对于茶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追求?是否如书名所示,茶在明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能“流芳”的美德和文化的象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严谨的研究,勾勒出明代茶文化发展的脉络,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并让我从中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独有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评分

初见《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这本书名,便被一股古典的韵味所吸引。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茶香,又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我并非是历史学家,也非专攻茶学,但一直对明代那个风雅的时代心生向往,而茶,无疑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翻开此书,我期待的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茶事盛宴,希望能从中窥见明代文人如何将饮茶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术追求,甚至是一种精神寄托。我特别好奇,在那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社交的媒介,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挥洒诗文的载体。从古至今,茶的品类、制作工艺、冲泡方式都在不断演变,明代茶书作为这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必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书的“研究”二字,更是点明了其学术价值,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古老的茶书,让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精髓。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明代茶书的脉络,梳理其发展演变,分析其主要内容、思想观点以及作者的个人风格,更希望能够借由这些茶书,勾勒出明代社会生活、文化风貌乃至思想观念的立体画卷。对于“香茗流芳”这个书名,我理解不仅仅是指茶的香气能够流传,更寓意着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好品德和高雅情操,能够经久不散,泽被后人。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通往明代茶文化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推开它,去探索那份古老而迷人的芬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