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係統的應用魯棒預測控製

復雜係統的應用魯棒預測控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誌林 等 著
圖書標籤:
  • 魯棒控製
  • 復雜係統
  • 預測控製
  • 應用
  • 控製理論
  • 係統工程
  • 自適應控製
  • 優化算法
  • 非綫性係統
  • 建模與仿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210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2245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68
字數:33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復雜不確定係統的綜閤和設計一直是控製領域研究的重點。本書基於魯棒預測控製的滾動優化,在綫預測策略實現多約束條件的綫性和非綫性係統的魯棒鎮定和魯棒跟蹤,設計高效有穩定性保證的非綫性預測控製器。結閤基於狀態空間魯棒控製新的參數依賴型Lyapunov-Krasovskii函數、不變集約束的優化、混雜係統的分段仿射、模糊建模等技術,降低復雜係統*小*大化預測控製的保守性和設計的復雜度。作者多年來緻力於復雜係統魯棒預測的算法、魯棒穩定性、計算量等方麵展開研究,本書綜閤作者多年研究結果,結閤具體工程項目,對魯棒預測控製的應用做齣有益探索。

作者簡介

劉誌林,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智能控製研究所副所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畢業,博士後,博士生導師。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多項國傢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目前在預測控製,船舶控製領域進行研究。齣版學術專著2部,以**或通訊作者發錶SCI、EI檢索論文40餘篇,獲得國防科技進步奬一等奬2項,黑龍江省科技進步奬二等奬1項。2014年入選中澳青年科學傢學術交流計劃,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西澳大學、科廷大學、莫納什大學、Austal Ship造船公司進行學術交流。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德國杜伊斯堡艾森大學訪問學者。

目錄

第1 章 緒論…………………………………………………………………… 1
1.1 本書的背景和意義…………………………………………………… 1
1. 2 模型預測控製的發展曆史…………………………………………… 2
1. 2.1 MPC 發展的理論基礎………………………………………… 4
1. 2. 2 過程控製應用………………………………………………… 5
1. 3 模型預測控製的基本原理及特徵…………………………………… 5
1. 3. 1 模型預測控製的基本原理…………………………………… 5
1. 3. 2 模型預測控製的特徵………………………………………… 7
1. 4 非綫性模型預測控製的研究現狀…………………………………… 8
1.4. 1 典型的非綫性模型預測控製方案…………………………… 8
1.4.2 穩定性與魯棒性研究………………………………………… 12
1.4.3 計算問題……………………………………………………… 14
1. 4. 4 非綫性模型預測控製應用…………………………………… 15
1. 4.5 將來的研究展望……………………………………………… 15
1. 5 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16
參考文獻…………………………………………………………………… 18
第2 章 預測控製的數學基礎與基本方法………………………………… 25
2.1 綫性矩陣不等式……………………………………………………… 25
2. 2 Schur 補和S 過程…………………………………………………… 25
2. 2. 1 Schur 補……………………………………………………… 25
2. 2. 2 S 過程………………………………………………………… 26
2. 2. 3 矩陣求逆……………………………………………………… 26
2. 3 不變集………………………………………………………………… 27
2.3.1 不變集基本原理……………………………………………… 27
2. 3.2 控製約束的處理……………………………………………… 28
2. 4 模型預測控製的一般形式…………………………………………… 29
2.4. 1 問題描述……………………………………………………… 29
2.4.2 性能指標的上界……………………………………………… 29
2.4.3 離散綫性係統的預測控製算法……………………………… 30
2.4.4 控製約束……………………………………………………… 32
2. 4.5 預測控製算法的改進………………………………………… 33
2. 4.6 穩定性分析…………………………………………………… 34
2. 5 魯棒預測控製………………………………………………………… 36
2. 6 本章小結……………………………………………………………… 38
參考文獻…………………………………………………………………… 38
第3 章 時滯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 40
3. 1 引言…………………………………………………………………… 40
3. 2 終端橢圓集約束的時滯係統預測控製……………………………… 41
3. 2.1 時滯係統的不變橢圓集……………………………………… 41
3.2. 2 終端橢圓集約束的預測控製………………………………… 43
3. 2.3 帶有混閤約束的時滯係統預測控製………………………… 47
3. 2.4 仿真研究……………………………………………………… 48
3. 3 範數有界時滯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 50
3. 3. 1 係統描述……………………………………………………… 50
3. 3. 2 主要結果……………………………………………………… 50
3. 3. 3 討論…………………………………………………………… 56
3. 3. 4 仿真研究……………………………………………………… 57
3.4 多胞型不確定時滯係統的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59
3.4. 1 係統描述……………………………………………………… 59
3. 4. 2 主要結果……………………………………………………… 60
3. 5 多胞型時滯係統的準Min - Max 魯棒預測控製…………………… 63
3. 5. 1 問題描述……………………………………………………… 63
3. 5. 2 仿真研究……………………………………………………… 67
3. 6 本章小結……………………………………………………………… 72
參考文獻…………………………………………………………………… 72
第4 章 切換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 74
4.1 引言…………………………………………………………………… 74
4. 2 模型描述……………………………………………………………… 75
4.3 參數攝動切換係統預測控製………………………………………… 76
4.3.1 問題1 的解決………………………………………………… 76
4.3. 2 問題2 的解決………………………………………………… 79
4.3. 3 問題3 的解決………………………………………………… 79
4. 3. 4 橢圓集的綫性切換係統的魯棒控製………………………… 80
4. 3. 5 仿真結果1 …………………………………………………… 80
4.3.6 仿真結果2 …………………………………………………… 81
4. 4 時滯切換係統模型預測控製………………………………………… 83
4. 4. 1 問題描述……………………………………………………… 84
4. 4.2 橢圓集與輸入約束的時滯切換係統MPC 算法…………… 85
4.4. 3 仿真研究……………………………………………………… 90
4.5 本章小結……………………………………………………………… 91
參考文獻…………………………………………………………………… 91
第5 章 分段仿射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 93
5. 1 切換係統的推廣―分段仿射係統…………………………………… 93
5. 2 分段仿射模型的建立………………………………………………… 94
5. 3 分段仿射係統研究的熱點問題……………………………………… 95
5. 4 分段仿射係統的應用………………………………………………… 96
5. 5 分段仿射係統的平衡點與區域劃分………………………………… 98
5. 5. 1 分段仿射係統的平衡點……………………………………… 98
5. 5. 2 分段仿射係統的區域劃分…………………………………… 98
5. 5. 3 區域劃分的橢圓集錶示……………………………………… 99
5. 5. 4 平衡點與橢圓集的坐標變換……………………………… 100
5. 6 分段仿射係統的預測控製………………………………………… 100
5.6. 1 問題描述…………………………………………………… 100
5.6.2 性能指標的上界…………………………………………… 101
5. 6.3 終止區域劃分的橢圓集描述……………………………… 102
5. 6. 4 分段仿射係統的預測控製算法…………………………… 102
5. 6. 5 控製約束…………………………………………………… 109
5. 6. 6 分段仿射係統的預測控製算法改進……………………… 110
5.6. 7 穩定性分析………………………………………………… 112
5.7 多胞不確定PWA 係統的預測控製……………………………… 113
5.7.1 係統描述…………………………………………………… 113
5. 7.2 性能指標優化問題………………………………………… 115
5. 7. 3 控製約束問題……………………………………………… 120
5.7.4 穩定性分析………………………………………………… 121
5. 7. 5 仿真研究…………………………………………………… 122
5. 8 本章小結…………………………………………………………… 124
參考文獻…………………………………………………………………… 124
第6 章 非綫性係統的魯棒模糊預測控製………………………………… 128
6. 1 引言………………………………………………………………… 128
6.2 預備知識…………………………………………………………… 128
6. 2.1 T - S 模糊模型……………………………………………… 129
6. 2.2 模糊調節器………………………………………………… 130
6.3 基於模糊調節器的魯棒非綫性模型預測控製…………………… 130
6. 3.1 魯棒模型預測控製問題描述……………………………… 131
6. 3. 2 無約束係統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31
6. 3. 3 約束係統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33
6. 3.4 滾動實現的可行性………………………………………… 135
6. 3.5 閉環係統魯棒穩定性……………………………………… 136
6. 3. 6 討論………………………………………………………… 137
6. 4 一種基於模糊模型的準魯棒模型預測控製方法………………… 137
6. 4. 1 問題描述…………………………………………………… 137
6. 4. 2 準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38
6. 4. 3 滾動實現的可行性………………………………………… 141
6. 4. 4 閉環係統魯棒穩定性……………………………………… 142
6. 4. 5 討論………………………………………………………… 143
6. 4.6 仿真研究…………………………………………………… 143
6.5 不確定模糊係統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44
6. 5. 1 係統描述…………………………………………………… 145
6. 5. 2 模糊不確定係統非綫性鎮定……………………………… 146
6. 5. 3 並行分布補償控製律……………………………………… 149
6. 6 基於狀態反饋的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49
6.6. 1 魯棒性能指標上界………………………………………… 149
6. 6. 2 穩定性約束………………………………………………… 150
6. 6. 3 極小化問題………………………………………………… 151
6.6. 4 輸入約束…………………………………………………… 152
6.6. 5 輸齣約束…………………………………………………… 152
6.6. 6 約束係統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54
6. 6. 7 滾動實現的可行性與魯棒性……………………………… 154
6. 7 基於並行分布補償控製器的魯棒模型預測控製………………… 155
6. 7. 1 無約束魯棒MPC …………………………………………… 155
6. 7.2 約束魯棒MPC ……………………………………………… 156
6. 7. 3 仿真研究…………………………………………………… 158
6. 8 基於T - S 模型的非綫性時滯係統預測控製…………………… 160
6. 8. 1 係統描述…………………………………………………… 160
6. 8. 2 主要結果…………………………………………………… 162
6.8. 3 仿真研究…………………………………………………… 167
6.9 本章小結…………………………………………………………… 169
參考文獻…………………………………………………………………… 169
第7 章 非完整約束係統的預測控製研究………………………………… 171
7. 1 基本概念與問題…………………………………………………… 171
7. 1. 1 非完整係統定義…………………………………………… 171
7. 1. 2 移動機器人的非完整約束………………………………… 171
7.2 移動機器人的建模………………………………………………… 173
7.2. 1 笛卡兒坐標係下的機器人運動學模型…………………… 173
7. 2.2分幾何工具……………………………………………………… 178
7. 4 移動機器人的可控性與可鎮定性………………………………… 181
7. 5 機器人模型的問題描述及跟蹤控製器設計……………………… 182
7. 5. 1 針對模型的問題描述……………………………………… 182
7. 5. 2 跟蹤控製器的設計………………………………………… 186
7.5.3 仿真………………………………………………………… 188
7. 6 欠驅動無人艇的預測控製算法…………………………………… 190
7. 6. 1 無人艇的欠驅動控製……………………………………… 190
7. 6.2 問題描述…………………………………………………… 190
7.6. 3 控製器設計………………………………………………… 192
7. 6. 4 仿真結果…………………………………………………… 198
7. 7 本章小結…………………………………………………………… 199
參考文獻…………………………………………………………………… 200
第8 章 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再入預測控製………………………………… 201
8. 1 引言………………………………………………………………… 201
8. 2 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再入非綫性模型……………………………… 203
8. 3 基於SDRE 的再入控製器設計…………………………………… 204
8. 3. 1 基於奇異攝動理論的再入SDRE 控製器………………… 205
8. 3. 2 仿真研究…………………………………………………… 207
8. 4 基於SDRE 的再入約束預測控製………………………………… 208
8. 4. 1 再入飛行器的外環預測控製……………………………… 208
8. 4. 2 再入飛行器的內環預測控製……………………………… 212
8. 4. 3 仿真研究…………………………………………………… 213
8. 5 控製受限的再入魯棒預測控製…………………………………… 213
8. 5. 1 基於參考模型的外環設計………………………………… 213
8. 5. 2 基於預測控製的內環設計………………………………… 215
8.5. 3 仿真研究…………………………………………………… 218
8. 6 本章小結…………………………………………………………… 220
參考文獻…………………………………………………………………… 220
第9 章 水麵艇自主航跡跟蹤過程中的預測控製………………………… 222
9. 1 引言………………………………………………………………… 222
9. 2 水麵無人艇航跡跟蹤控製係統建模……………………………… 223
9. 3 坐標係的建立……………………………………………………… 223
9.4 船舶的運動方程和水動力分析…………………………………… 224
9. 4. 1 船舶的運動方程…………………………………………… 224
9. 4. 2 船舶水動力分析…………………………………………… 225
9. 5 舵機模型…………………………………………………………… 226
9. 6 水麵船舶航跡跟蹤控製模型……………………………………… 226
9.7 水麵無人艇航跡跟蹤預測控製…………………………………… 230
9. 8 拉格朗日乘子法處理輸入約束…………………………………… 232
9.9 仿真研究………………………………………………………… 234
9. 9.1 不同預測時域的控製器仿真……………………………… 234
9. 9. 2 不同加權矩陣的控製器仿真……………………………… 235
9. 10 基於乾擾觀測器的水麵無人艇航跡跟蹤預測控製……………… 237
9. 10. 1 乾擾觀測器的設計………………………………………… 237
9.10. 2 基於乾擾觀測器的模型預測控製器設計………………… 239
9.. 10. 3 基於乾擾觀測器的模型預測控製器穩定性分析………… 242
9. 10. 4 仿真研究…………………………………………………… 242
9. 11 模型預測控製在自航模航跡跟蹤上的應用……………………… 246
9.11. 1 自航模係統的整體結構…………………………………… 246
9. 11.2 自航模係統硬件設計……………………………………… 247
9. 11. 3 自航模係統軟件設計……………………………………… 248
9.11.4 自航模航跡跟蹤控製實驗………………………………… 249
9. 12 自航模航跡跟蹤控製實驗結果…………………………………… 251
9. 12. 1 無擾動自航模航跡跟蹤…………………………………… 251
9.12. 2 有擾動自航模航跡跟蹤…………………………………… 252
9.13 本章小結…………………………………………………………… 254
參考文獻…………………………………………………………………… 254

前言/序言

  前言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各應用領域對解決約束優化問題提齣瞭越來越高的要求,預測控製因為其在處理復雜約束優化控製問題方麵具有獨特的優勢,被廣泛應用在各個生産領域中。近年來,在航天、航空、航海、先進製造、環境醫療等許多領域中,逐漸齣現瞭用預測控製解決約束優化控製問題的研究,拓寬瞭預測控製的原有過程控製應用範圍,給預測控製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本書側重於預測控製在新係統中的拓展研究,前半部分從切換係統、時滯係統、非綫性係統研究預測控製的基本原理和算法設計,後半部分從目前國防重點預研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再入多約束控製、高速欠驅動水麵艇的協調航跡跟蹤控製兩方麵研究魯棒預測控製的係統分析與設計、算法發展和實際應用。本書采用狀態空間模型描述被控係統的多變量關係,基於綫性矩陣不等式(LMI)滾動優化來設計預測控製律,解決輸入和輸齣約束,實現多目標的協調優化。

  本書依托作者曆年來承擔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51379044、61304060、50909026)、黑龍江省歸國留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研究成果,部分內容參考瞭作者公開發錶的學術論文,進行瞭以下研究工作:模型預測控製發展曆史、時滯係統的魯棒模型預測控製、切換係統的魯棒模型預測控製、分段仿射係統的預測控製、非綫性係統的魯棒模糊預測控製、非完整約束係統的預測控製、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再入多約束控製、高速欠驅動水麵艇的協調航跡跟蹤控製。本書不僅有詳盡的理論推導,而且有著者根據多年項目經驗總結齣的工程應用實例。本書可作為高校從事控製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的參考教材。

  本書由劉誌林、張軍和原新共同撰寫,撰寫過程中得到作者所在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江蘇大學同行的鼎力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硃齊丹教授擔任本書的主審,他對本書提齣瞭許多寶貴的指導意見。感謝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控製研究所夏桂華教授、孟浩教授、陸軍教授、蔡成濤副教授、蘇麗副教授、張智副研究員、博士研究生李國勝、碩士研究生黎為、耿超、張偉、孫悅對本書的幫助。在撰寫過程中,加之參閱瞭國內外許多專傢、同行的專著和論文,在此嚮他們錶示誠摯的感謝。

  由於預測控製工程應用技術發展尚未成熟,加之個人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缺點甚至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著者

  2016 年12 月



復雜係統中的魯棒預測控製:理論、方法與前沿應用 復雜係統,作為當今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核心研究對象,以其內在的非綫性、多變量耦閤、時變特性以及潛在的不確定性,為係統的建模、分析與控製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宏觀的經濟金融市場、全球氣候變化,到微觀的生物體內分子調控、新型材料的結構演化,乃至具體的工程領域如航空航天、電力係統、自動駕駛車輛,復雜係統的行為往往難以精確預測,其魯棒性(即在擾動和不確定性存在下保持良好性能的能力)也至關重要。 傳統控製理論在處理這些高度復雜的係統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綫性化方法雖然簡化瞭問題,但可能犧牲係統在非綫性區域的性能;開環控製無法應對動態變化和外部乾擾;而簡單的反饋控製則可能因係統的不確定性而失效。因此,發展能夠兼顧係統復雜性、不確定性,並能在動態環境中實現最優或滿意性能的控製策略,已成為現代控製理論研究的重點。 預測控製(Predictive Control),也被稱為模型預測控製(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正是應對復雜係統挑戰的強大工具之一。其核心思想在於,利用係統的動態模型,在每個控製時刻預測係統未來一段時間的行為,並基於此預測,通過求解一個優化問題來計算齣當前最優的控製輸入序列。這個優化過程不僅考慮瞭係統的動態特性,還能同時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例如輸入的飽和限製、狀態變量的邊界要求等。MPC的這種“嚮前看”的策略,使其能夠主動地規劃控製行動,從而在應對係統動態和約束方麵展現齣顯著優勢。 然而,即使擁有精密的模型和強大的優化能力,實際的復雜係統往往無法避免各種形式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可能源於模型參數的誤差、未建模的動態、外部環境的隨機擾動,甚至是傳感器噪聲。這些不確定性如果不被有效考慮,可能會導緻預測模型的失效,進而引發控製性能的下降,甚至係統的失穩。 魯棒性(Robustness),正是MPC在麵對不確定性時的關鍵考量。魯棒預測控製(Robust Predictive Control, RPC)正是將預測控製的優化思想與魯棒控製的理論方法相結閤的産物。其目標是在存在模型不確定性或外部擾動的情況下,設計齣一種控製策略,不僅能使係統在理想情況下達到最優性能,還能保證在最壞的不確定性情況下,係統的性能依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或者某些關鍵的性能指標(如穩定性)得到保證。 魯棒預測控製的實現,通常有幾種主要的途徑。一種是保守的魯棒預測控製,它通過在優化問題中顯式地引入不確定性集閤,並求解一個“最壞情況”下的優化問題來獲得魯棒的控製律。這種方法確保瞭即使在最不利的擾動下,係統也能滿足約束和性能要求,但其代價往往是控製性能的保守性,即在實際情況(非最壞情況)下,控製性能可能並非最優。 另一種方嚮是集中魯棒預測控製,它試圖在魯棒性和性能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這可能涉及到更復雜的優化技術,例如在特定條件下利用概率性約束、或對不確定性的分布信息進行建模,從而在保證一定魯棒性的前提下,提高係統的平均性能。 進一步地,魯棒預測控製的研究也在不斷拓展其應用範疇和深化其理論內涵。例如,在綫辨識與魯棒預測控製的結閤,旨在通過在綫估計係統模型或不確定性參數,並將其反饋給預測控製器,從而實時調整控製策略,以適應係統動態的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演進。分層魯棒預測控製則適用於擁有多個耦閤子係統的大規模復雜係統,它通過將整體的控製任務分解為不同層級的子任務,並賦予各層級不同程度的魯棒性設計,以實現整體的高效與可靠運行。 在非綫性復雜係統中應用魯棒預測控製,更是當前研究的熱點。由於非綫性係統的動態行為本身就難以用簡單的綫性模型描述,魯棒性設計麵臨的挑戰更為嚴峻。這需要發展更加強大的非綫性建模技術,以及能夠處理非綫性不確定性的魯棒優化算法。例如,利用多胞體(polytope)或球體(ellipsoid)等集閤論方法來描述不確定性,並結閤二次規劃(Quadratic Programming, QP)或半定規劃(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DP)等優化工具,來求解非綫性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問題。 前沿應用領域的不斷湧現,也極大地推動瞭魯棒預測控製理論的發展。 在航空航天領域,飛機的飛行控製係統需要應對氣動參數的不確定性、發動機性能的波動以及外部氣象條件的乾擾。魯棒預測控製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控製信號,確保飛機在各種工況下的穩定飛行和精確的軌跡跟蹤。對於高超聲速飛行器而言,其復雜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和極端的飛行環境,對魯棒預測控製提齣瞭極高的要求。 在電力係統中,大規模互聯電網的運行麵臨著發電機組的隨機故障、負荷的波動以及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的間歇性。魯棒預測控製能夠有效處理這些不確定性,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優化潮流分配,並實現對電能質量的精確控製。例如,在微電網的管理中,魯棒預測控製可以協調分布式能源、儲能設備和負荷,提高係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在自動駕駛車輛領域,車輛需要應對復雜的交通環境、路麵狀況的差異、傳感器噪聲以及其他車輛的不可預測行為。魯棒預測控製能夠預測車輛未來的軌跡,並計算齣最優的轉嚮、加速和製動指令,同時考慮各種約束(如避免碰撞、保持車道),從而確保車輛在各種不確定條件下安全、平穩地行駛。 智能製造領域,例如在精密機械加工、機器人協同作業等方麵,也需要魯棒預測控製來應對加工誤差、材料變化和執行器的不確定性,以保證生産過程的精度和效率。 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如對藥物遞送係統、人工器官的控製,也日益受到魯棒預測控製的青睞。例如,在精準醫療中,需要根據患者生理參數的實時變化,動態調整藥物劑量,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避免副作用,這就需要魯棒且自適應的控製策略。 可持續發展領域,如對智能交通網絡的優化、城市能源係統的管理、水資源的閤理分配等,也離不開魯棒預測控製的支持,以應對復雜動態環境下的資源優化與風險管理。 總而言之,復雜係統的魯棒預測控製是一個充滿挑戰但極具前景的研究方嚮。它不僅需要紮實的控製理論基礎,更需要深厚的模型化、優化算法以及對具體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隨著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和新算法的不斷湧現,魯棒預測控製將在越來越多的復雜係統中扮演關鍵角色,為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工程技術和社會問題提供強大的動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深印象是其對“應用”二字的深刻詮釋。它並非一本純粹的數學理論專著,而是將先進的數學工具緊密地錨定在實際工程挑戰之上。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想象:如果我正在為一個高速列車設計控製係統,或者為電網的頻率穩定設計優化器,這本書裏的方法該如何部署。作者在討論算法計算效率時,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明確指齣瞭在實時控製係統中,計算瓶頸往往是限製高級控製策略應用的最大障礙,並提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權衡考量。這種對實際工程限製的清醒認識,使得這本書的指導價值極高。它沒有提供一個“萬能藥”,而是提供瞭一套嚴謹的“診斷和處方”流程,教導讀者如何根據係統的具體特性,選擇最閤適的魯棒控製策略。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融閤瞭深厚理論功底與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傑作,它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復雜係統控製的理解高度。

評分

坦白講,我之前接觸過幾本關於預測控製的書籍,但很多都側重於綫性係統或特定約束條件下的優化問題。然而,這本《復雜係統的應用魯棒預測控製》的視野要開闊得多。它深入探討瞭非綫性係統下如何應用魯棒技術,以及如何處理那些難以精確建模的動態特性。這本書的章節劃分邏輯清晰,從基礎的魯棒性定義,到魯棒控製器的設計,再到最後的實際係統驗證,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閉環。我特彆欣賞作者對“魯棒性”的定義和處理方式,它沒有采取過於保守的策略,而是在保證安全裕度的前提下,最大化係統的性能錶現。對於從事航空航天、化工過程控製或高級機器人控製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框架具有極強的可遷移性。它教會你如何用一套統一的理論工具去駕馭那些看似韆變萬化的工程難題,這纔是真正的硬核技術。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引人入勝瞭!我得承認,我對控製理論的瞭解不算特彆深入,但這本《復雜係統的應用魯棒預測控製》簡直就像是一把鑰匙,一下子打開瞭我對這個領域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在闡述那些高深的數學概念時,竟然能用如此清晰和直觀的方式來呈現,我之前覺得那些公式都是高高在上的理論,但讀完後,我能感受到它們是如何在實際的工程問題中發揮作用的。特彆是關於不確定性建模的部分,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沒有迴避現實世界中的復雜性和隨機性,而是將其融入到控製器的設計框架中,這在很多傳統的控製理論書籍裏是很難看到的。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案例分析中展現齣的那種務實精神,把抽象的理論落到瞭具體的應用場景中,讓讀者能清晰地看到,這種“魯棒”的控製策略是如何應對係統內部的擾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的。這本書的結構組織得非常好,循序漸進,即便是像我這樣背景略有欠缺的讀者,也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不會在某個技術難點上卡殼太久。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學術探討,引導你去思考如何設計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定運行的智能係統。

評分

翻開這本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嚴謹而又充滿活力的學術氛圍。我注意到作者在很多章節的開頭和結尾都引用瞭最新的研究成果,這錶明作者對該領域的最新發展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這本書的敘述風格極其老練,行文間帶著一種老派工程師的沉穩和對細節的偏執。它沒有過多地進行花哨的比喻,而是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用精確的數學語言勾勒齣魯棒預測控製(MPC)的理論邊界和應用潛力。我尤其贊賞它在算法實現層麵所提供的深入探討,很多控製書籍隻停留在理論推導,但這本書似乎更關心“如何讓它在真實硬件上跑起來”。對於那些希望從理論走嚮實踐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提供瞭從模型建立到優化求解過程中的各種“陷阱”和規避方法。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麵對麵的深度交流,他會耐心地告訴你哪條路是死鬍同,哪種近似是值得信賴的。這種務實求真的態度,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的教科書範疇。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既有挑戰性又充滿成就感的。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其中關於多模型預測控製(Multipl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章節,裏麵的推導過程相當精妙,它巧妙地平衡瞭計算復雜性和控製性能之間的矛盾。作者在描述這些高級主題時,保持瞭一種非常剋製的錶達方式,避免瞭不必要的誇張或過度簡化,這對於追求精確理解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友好的。我必須說,這本書的圖錶質量非常高,那些狀態空間的示意圖和控製律的收斂麯綫,都清晰地展示瞭理論概念的物理意義,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符號堆砌。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教”你知識,更是在“培養”你一種解決復雜問題的思維模式——一種對係統不確定性保持敬畏,並用強大數學工具進行係統性對抗的思維。它要求讀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思考,但當你最終理解瞭某個關鍵定理的證明邏輯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這絕對不是一本可以囫圇吞棗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