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印度] 普拉纳·古普塔(Pranay Gupta) 著,胡超 译
图书标签:
  • 多资产配置
  • 投资
  • 理财
  • 金融
  • 资产配置
  • 投资策略
  • 投资实践
  • 财富管理
  • 投资组合
  • 风险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59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321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FA协会金融前沿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财富管理者、专业投资者、基金经理
  全球组合投资管理专家,25年多资产投资实践经验,深入阐述关于多资产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等各方面的内容。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全面而新颖的视角,重新定义多资产投资的内涵和应用。

内容简介

  《多资产配置》是当今、乃至未来投资管理行业的quan威经典。
  本书解决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配置通常只有一种方法,且只按照一个固定期间来做?
  谁说我们需要把阿尔法和贝塔分开来看?
  传统上对于风险和风险溢价的定义,还适用于多资产投资领域么?
  在组合投资管理过程中是否考虑了“真实风险”?
  在投资时将整个新兴市场独立出来看,是否具有意义?
  为什么亚洲的主动型管理人业绩远远落后于发达市场管理人?
  对于一个策略的回报业绩,你能区分有多少是来自于投资能力,有多少是来自于运气的么?
  支付管理人费用,究竟是促使利益一致,还是导致利益背离?
  为什么资产管理行业逐渐从多资产策略转向多资产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普拉纳·古普塔,拥有超过25年的多资产、多策略组合的管理经验,在全球管理总资产规模超过850亿美元,服务的客户包括资产管理人、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金、捐赠基金以及高净值客户。他目前担任CFA协会研究基金会的投资委员会主席,并曾获得亚洲*佳资产管理人荣誉。

  斯文R.斯卡尔舍,曾供职于Ignis资产管理公司、AGL结构金融公司以及Shell资产管理公司,在任职期间设计并开发了一系列的风险模型。
  李兵是富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裁,这是一家位于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为中国内地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投资解决方案。

  胡超,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具有中国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以及期货从业资格。
  胡超先生目前就职于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前就职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普华永道咨询有限公司。曾负责保险资金海外配置、委外投资策略及管理人选择、投后管理、风险控制及市场研究等,管理资产类别包括境外股票、固定收益以及另类投资等,有着丰富的海外多资产投资管理实践经验。
  胡超先生同时是国家二级口译员及笔译员(英语)。本科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美),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

精彩书评

  “本书籍就当前市场上的资产配置投资流程提出了一些基本性的问题,这可能对未来整个金融行业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梳理并且提炼了投资人员需要掌握的各项能力,从而能够为客户的组合创造价值。”
  ——Paul Smith,CFA协会总裁&首席执行官

  投资人的看法
  “不同的人对多资产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认识。这是di一本详细而又全面阐述多资产投资框架的书,它适用于解决任何一种多资产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本书还从商业的角度说明了如何开展多资产管理业务,这对于资产管理人、私人银行或者投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SadayukiHorie,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 投资顾问委员会 副主席

  “本书全面展示了资产配置流程的巨大创新空间。本书在资产配置、组合构建和风险管理等内容的介绍上都非常新颖独到,任何组合管理都可以藉此创造价值,值得未来所有的组合管理学习借鉴。”
  ——Mario Therrien,加拿大魁北克Calsse de Depot et Placement公司副总裁

  资产管理人的看法
  “本书阐述了多资产配置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他们的讨论非常广泛,极具启发意义,并且总是可以联系到实际应用中。我推荐大家买这本书,放在手边时时翻看。”
  ——Mark Kritzman,Windham资本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首席执行官

  学术专家的观点
  “当前的市场动荡不安,本书对于投资人面临的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多资产配置》深入分析了那些投资人员天天都会碰到,但是却没有现成解决方案的投资问题。本书为所有为投资流程制定了标准,可供所有资产管理人参考。”
  ——SP Kothari,美国 MIT斯隆商学院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多资产投资问题的介绍/ 1
1.1 什么是多资产投资/ 2
1.2 传统结构/ 4
1.3 从主动型管理到敞口配置的转换/ 4
1.4 提升配置结构/ 5
1.5 通过建立多资产组合来管理尾部风险/ 6
1.6 新兴市场的多资产投资/ 7
1.7 从多资产策略到多资产解决方案/ 7
1.8 多资产投资业务/ 8
第2章 传统的资产配置结构/ 10
2.1 传统投资流程/ 11
2.2 资产配置流程/ 12
2.3 多元化投资的理论/ 14
2.4 股票风险溢价和投资期限/ 20
2.5 相互独立的资产类别/ 21
2.6 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 21
2.7 资产配置需要的能力/ 21
2.8 改进的配置解决方案/ 23
2.9 对于改进资产配置方案的一些争论/ 23
第3章 从主动型管理到敞口配置/ 25
3.1 从历史数据看阿尔法和贝塔的合理性/ 26
3.2 主动型管理的发展/ 27
3.3 贝塔概念的一般化处理/ 28
3.4 配置不再以资产类别区分/ 29
3.5 主动型投资流程的含义/ 30
3.6 投资策略分类/ 30
3.7 另类投资的定位/ 32
3.8 可转移阿尔法策略被淘汰/ 33
3.9 基准投资和灵活贝塔投资策略的定位/ 33
3.10 基于敞口框架的风险分析/ 34
3.11 按照投资期限长短来进行组织架构建设/ 35
3.12 从资产到敞口的转换/ 35
3.13 结论/ 38
第4章 重新定义多资产配置决策中的风险溢价/ 39
4.1 风险和风险溢价框架的现状/ 40
4.2 多种资产共存的分析框架/ 40
4.3 投资期内的风险/ 42
4.4 大类资产配置的风险和回报溢价/ 43
4.5 资产类别溢价:我们的理论和传统方法的比较/ 45
4.6 资产类别溢价:不同投资期限的影响/ 46
4.7 资产类别风险:我们的理论和传统方法的比较/ 47
4.8 资产类别风险:不同投资期限的影响/ 48
4.9 主权信用风险和风险溢价/ 49
4.10 在多资产投资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50
4.11 结论/ 51
第5章 多策略配置结构/ 53
5.1 配置方法的分类/ 54
5.2 多策略框架在配置问题上的应用/ 58
5.3 多元化策略的优势/ 60
5.4 单配置方法的要求/ 61
5.5 多策略配置示例/ 64
5.6 结论/ 67
第6章 基本面敞口配置方法:经济周期/ 68
6.1 被动经济模型/ 68
6.2 主动经济方法/ 69
6.3 五周期资产配置法/ 70
6.4 周期理论中的风险参数/ 75
6.5 区分核心和周期性成分/ 75
6.6 五周期框架的构成/ 76
第7章 系统性敞口配置流程:主动风险预算/ 78
7.1 经济周期模型/ 80
7.2 货币周期模型/ 82
7.3 股票估值的风险调整/ 83
7.4 构建一个经调整的风险预算配置策略/ 84
7.5 模拟组合表现/ 89
7.6 ARB配置策略的效果检验/ 93
7.7 回撤管理的应用/ 97
第8章 资产配置预测/ 99
8.1 资产配置一致预期的数据库/ 100
8.2 用一致预期来进行资产配置/ 100
第9章 多资产组合的优化/ 109
9.1 均值方差理论的发展/ 109
9.2 组合配置和绩效评估/ 112
9.3 效用最大化的策略/ 112
9.4 基金经理的目标/ 113
9.5 有效前沿/ 114
9.6 最优组合选择/ 115
9.7 约束条件/ 116
9.8 尾部风险约束/ 118
9.9 事件风险/ 118
9.10 宏观风险/ 119
9.11 市场结构风险/ 119
9.12 相关性风险/ 120
9.13 最优策略的表达式/ 121
9.14 无约束配置/ 122
9.15 引入约束条件/ 125
9.16 最优组合/ 132
9.17 结论/ 134
第10章 在多资产组合中管理尾部风险/ 136
10.1 实践中的组合管理/ 137
10.2 实践中的资产配置/ 138
10.3 真正的风险衡量标准:投资期末风险和投资期内风险/ 139
10.4 模型的不确定性/ 142
10.5 止损规则/ 148
10.6 尾部风险的管理/ 155
10.7 相关变量说明/ 156
第11章 新兴市场的多资产投资/ 158
11.1 观察1:新兴市场区域分类不合理/ 159
11.2 观察2:新兴市场行业分类不恰当/ 161
11.3 观察3:股票指数的持仓集中度/ 161
11.4 观察4:主动型管理的潜力/ 162
11.5 观察5:主动型管理人的业绩表现/ 164
11.6 观察6:过度依赖于单一投资决策/ 165
11.7 观察的总结/ 166
11.8 新兴市场投资框架的陷阱/ 166
11.9 优化的新兴市场投资框架/ 167
第12章 资产配置在亚洲股票中的重要性/ 171
12.1 投资范围对于组合超额回报的影响/ 171
12.2 不同行业的离散程度对于组合超额回报的影响/ 172
12.3 资产配置和个股选择的相对重要性/ 174
12.4 美国股票池与亚洲股票池的对比/ 175
12.5 结论/ 179
第13章 多资产策略的执行:主动型还是被动型/ 180
13.1 影响主动型-被动型策略选择的投资因素/ 180
13.2 投资人的约束要求对于主动型-被动型决策的影响/ 185
第14章 敞口风险诊断模型/ 187
14.1 传统风险分析方法的缺点/ 187
14.2 评估有意风险和无意风险/ 188
14.3 多维度风险结构/ 189
第15章 管理人报酬对于配置决策的影响/ 197
15.1 报酬结构/ 198
15.2 管理人约束/ 200
15.3 最佳的主动性水平/ 201
15.4 业绩分布/ 205
15.5 能力的重要性/ 206
15.6 主动性水平和管理人年龄/ 208
15.7 多个投资期间的影响/ 208
15.8 管理合约示例/ 211
15.9 结论/ 212
第16章 从多资产策略到多资产解决方案/ 214
16.1 当前行业转型所处的阶段/ 216
16.2 行业功能定位:多资产解决方案/ 217
16.3 多资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特点/ 218
16.4 投资解决方案的定制化因素/ 219
16.5 标准操作流程的要求/ 223
16.6 业绩归因分析的重要性/ 224
16.7 结论/ 224
第17章 私人财富管理中的多资产投资/ 226
17.1 私人财富多资产投资的症结/ 226
17.2 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 229
17.3 当前投资框架/ 232
17.4 私人财富多资产投资平台/ 233
17.5 根据投资目标进行配置/ 235
17.6 只能做多的主动型管理人/ 236
17.7 结论/ 237
第18章 开展多资产投资业务/ 238
18.1 产品结构和定位/ 238
18.2 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240
18.3 产品投资能力/ 242
18.4 目标客户群体/ 243
18.5 现有投资产品差在哪里/ 244
18.6 客户群体:预期及绩效评估/ 247
第19章 如何创造更好的业绩:机构投资之间的博弈/ 251
19.1 使命和理念: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52
19.2 分析框架:传统资产类别与风险溢价/ 255
19.3 将投资理念与回报驱动因子和组合构建决策结合在一起/ 257
19.4 投资治理/ 263
19.5 选择委托投资的执行路径/ 267
19.6 监督/ 270
19.7 结论/ 271
参考文献/ 273

精彩书摘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
  传统的目标客户群体划分非常清晰:咨询顾问主导着战略资产配置领域,私人银行在给私人客户的战术资产配置上独享优势,传统的大型机构管理人则更擅长于提供60/40配置的产品以及目标日期产品。此外,基金中的基金主攻开放式结构下的对冲基金母基金产品,而独立的对冲基金精于宏舰以及受管理期货基金。不同客户群体适用的产品各不相同,而普遍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投资能力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这一市场结构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客户需要更高效的配置解决方案,而投资顾问给他们的投资建议往往很烦琐,这就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下降。其次,大量的资金都在寻求多资产解决方案,这吸引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参与者,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最后,私人银行、机构管理人以及咨询顾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方都在不断扩充产品和服务范围,以满足所有投资人的需求。机构资产管理人越来越多地抢占私人银行和基金中的基金业务。
  18.5现有投资产品差在哪里
  多资产基金在过去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类产品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投资解决方案,而不需要客户具有资产配置或者策略选择的能力。一个单一的多资产基金就可以满足客户的风险耍求和回报预期。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多资产产品的结构和设计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无法匹配客户的预期。图18—5和图18—6通过从客户和产品的角度,展示了风险和回报错配的情况。
  ……

前言/序言

  译者序
  配置的作用
  1986年,格雷P. 布林森(Gary P. Brinson)、L. 兰道夫·胡德(L. Randolph Hood),以及吉尔伯特L. 比鲍尔(Gilbert L. Beebower)首次从归因分析的角度检查了91只大型养老金在1974~1983年的业绩表现,试图找到决定组合绩效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显示,资产配置可以解释组合93.6%的业绩表现。在其后的30多年中,有不少研究人员顺着这一思路继续研究资产配置对于投资组合业绩的影响作用,根据选择样本期间、研究方法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略有不同。但学术研究及金融机构普遍形成的共识就是,资产配置是决定组合业绩表现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起步较晚,对于资产配置问题的研究也是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渐活跃起来的。最先开始理解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运用在实际投资管理中的,还是以机构投资人为主,包括主权投资基金、保险公司以及银行等。随着市场上可投资产品的日益丰富,不同资产的风
  险收益特征日益复杂,投资人的选择和管理方式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书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操作层面,对目前中国市场投资人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多资产投资实践
  多资产投资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它涵盖了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类别、不同投资期限对于投资的影响,也包括涉及多资产投资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建设以及商业推广等。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以上这些内容。本书的作者有着丰富的多资产投资管理经验,并且经历过各个资本市场不同的牛熊周期,既服务过大型的机构投资人,包括主权基金、保险公司、养老金等,也服务过普通的个人投资者。
  从多资产投资延伸出来的策略种类繁多,不过基本可以统称为多资产策略。这一策略最早由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推出,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在金融危机之后,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单一股票或者债券策略的组合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的组合策略,比如60/40组合、被动组合、目标风险/日期组合等,在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方面,也无法做到令人满意。现实需求推动了多资产策略的迅速发展。对于多资产策略,从字面上理解,是包含多类资产的投资组合策略。相比传统的股票/债券组合,多资产策略最明显的特点是包含的资产种类更多、涉及的市场范围更广。典型的多资产策略中除了股票、债券之外,还包括商品、不动产、私募股权、私募债券等另类投资。多种资产组合在一起,一方面确实有效提高了组合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对资产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毕竟,没有人可以同时深刻了解所有的资产类别。此外,当前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环境持续变化,新的投资工具和投资理论层出不穷,每个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特点也需要重新定义。
  本书重新回顾并检查了目前的多资产策略和观点,运用详尽的数据和扎实的数理分析,对长期流行的多资产策略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并且根据丰富的理论研究和行之有效的实践运用,给出了全新的多资产策略解决方案,为多资产策略的构建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传统多资产理论的缺陷,重新定义了阿尔法和贝塔,并提出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主动型策略和被动型策略的优劣势。在配置方面,作者认为传统上按照资产类别来进行配置会导致风险的重叠和低效,而应该按照敞口类别来配置,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配置效率,并且有利于整体风险控制框架的搭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作者提出了全新的多资产解决方案。
  多资产投资中的风险管理
  伴随现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理论日新月异。在构成整个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石中,至关重要的仍然是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所有的回报都伴随着风险,不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这可以看作当代金融市场的基石。所有投资人的工作都可以归结为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尽可能高的回报/效用。本书中认为风险的内涵既包括了投资期末未能达到预期回报的风险,也包括了投资期内组合表现突破既定阈值的风险。于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于风险的定义,以及导致风险的不同因子,并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在本书中,作者重点分析了如何管理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尾部风险,并且提出,对于投资人而言,投资期内的风险甚至比投资期末的风险更为重要。因此,全面而有效的风险认识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决定多资产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一套综合风险评估方法,既能够管理投资期内的回撤风险,也能够有预见性地控制投资期末回报未达预期的风险。这两个风险的合计,才应该是投资面对的“真正风险”。
  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仍然存在割裂,但是大类资产的风险特征仍然具有共性。此外,国内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的认识和理解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监管环境和市场结构的不同又对投资人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和更有针对性的要求。本书深入分析了各类资产的风险特征,并且重新设计了针对不同投资人和资产类别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国内的投资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多资产投资的商业实践
  多资产投资的业务模式具有创新性,全球各地的管理人也在不断尝试设计并推广不同的多资产产品,应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正是由于多资产业务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重新调整内外部资源的配置,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以适应多资产投资的实际需求。本书作者分析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多资产策略及其管理人内部架构,总结出能够成功提供多资产投资服务的一系列特征。这对于我国境内的资产管理公司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于2014年初步接触多资产投资的概念,彼时我正在境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海外投资工作。作为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人,在日常投资实践中,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管理多种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应对不同市场环境的变化并控制风险,进而创造回报。本书从不同维度解答并延伸了上述这些要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机构投资人在管理大规模资金时所面临的问题。此外,随着国民财富的整体上升,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如何配置财富、如何甄别投资机会、如何控制投资风险,这些问题也是在个人投资中需要认真思考总结的。本书在这一方面能够给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借鉴。
  最后,感谢CFA北京协会给予的机会,让我得以翻译本书,并在此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对于投资的理解。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刘新艳老师以及本书作者之一李兵老师,在译稿校验和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帮助。翻译、校验过程历时接近1年,在这期间得到了我妻子的大力支持,在此由衷感谢。
  是为序。
  胡 超
  2017年3月29日
  ◆ 前言 ◆
  在一次访谈中,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想成为一个投资经理?”我的回答是:在投资的世界里面,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影响你今天将要做的决策,这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观点在今天更为正确。
  当然,问题在于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对信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并且对这些事情如何影响经济以及资产价格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这些观点的差异一方面创造了整个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无数关于“正确”方案的讨论。这些观点的碰撞来自不同的维度:学术和实践,基本面和系统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严谨的和随意的,想象的和实践的,回报和风险,或者全球化和本土化。每个人都有支持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少有人去讨论是否有一种框架可以把各种理论集合在一起,进而为投资人提供一种最优的投资解决方案。这就是本书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
  多资产投资是一个广泛应用的专业术语,也是任何一个组合都可能会面临的投资问题,它涉及不同地域、不同资产属性、不同行业等几乎所有的金融市场工具。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往往将我们带往一条充满主观判断的道路,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或论断,这一问题的结论也饱受争论。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可能会构建一种偏理论的量化框架模型,这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所有观点都是有根据的,我们相信在多资产投资范围内,对每个细项问题的研究都有可能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而这些单一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偏颇的。
  在本书一开始,我们介绍了时下多资产投资的概况。接着,我们详细探讨了那些我们认为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框架的地方,并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每一章节中,我们都尝试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根据我们在管理全球多资产组合方面的经验,提供一种我们认为有效的多资产解决方案。很多时候这些方案侧重于基本面,也有一些方案非常量化。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可以描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行之有效。本书的目的在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今天你可以从头构建一个多资产投资策略,你应该怎么做?”
  在解决多资产投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该策略的商业表现。当前市场上丰富的多资产投资策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对象,我们可以看看如何开展多资产投资业务,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比如管理人薪酬、个人投资者如何进行多资产投资等。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附上了韦莱韬睿惠悦投资服务公司的观点,主要是他们如何协助客户解决以上问题。
  普拉纳·古普塔(Pranay Gupta)
  斯文·斯卡尔舍(Sven Skallsjo
  李兵(Bing Li)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 引言:在不确定的市场浪潮中稳健远航 投资世界风云变幻,宏观经济的潮汐、地缘政治的暗流、科技创新的浪花,无不影响着资产价格的涨跌。对于渴望在财富增值之路上更进一步的投资者而言,单一资产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抵御风险、抓住机遇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已成为提升投资智慧的必修课。本书并非旨在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也非罗列眼花缭乱的投资产品,而是致力于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贴合实际的操作技巧,引导读者掌握多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与实践精髓,让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更加理性、科学,最终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与长期保值。 第一章:理解资产类别——构筑多元化基石 多元化配置的第一步,是对构成投资组合的各类资产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本章将逐一剖析不同资产类别的内在特征、风险收益特征、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性,以及它们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 股票(Equities): 从价值股的稳健到成长股的活力,从大型蓝筹股的稳定到中小市值股的弹性,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逻辑。分析股票市场驱动因素,理解市盈率、市净率等基本面指标的意义,以及如何识别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 债券(Bonds): 债券不仅仅是固定收益的代名词。我们将深入研究国债、公司债、高收益债等不同种类的债券,理解利率风险、信用风险、通胀风险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探讨债券在降低组合波动性、提供稳定现金流方面的关键作用。 房地产(Real Estate): 从直接持有物业到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房地产如何成为价值储存和收益来源?本章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影响因素,以及在多元化组合中配置房地产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大宗商品(Commodities): 黄金、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它们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又如何在特定经济环境下提供对冲风险的功能?我们将探讨不同商品的价格驱动因素,以及它们在资产配置中的战略意义。 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s): 除传统资产外,我们还将触及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加密货币等新兴或非传统投资工具。分析它们的风险收益特点、流动性状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为投资组合增添独特价值。 第二章:资产配置的理论框架——构建科学的投资蓝图 理解了各类资产,更重要的是掌握将它们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构建稳健投资组合的几大核心理论。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PT): 马科维茨的开创性工作,将风险与收益联系起来,揭示了通过分散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奥秘。我们将深入理解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资产的相关性,以及如何构建最优风险收益组合。 均值-方差优化(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 MPT的实践应用,旨在找到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化的资产配置方案。本章将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进。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资产配置: 投资者的情绪、认知偏差(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会如何影响资产配置决策?本章将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投资行为,帮助读者识别并克服常见的非理性决策,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配置选择。 动态资产配置(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市场并非静止不变,简单的静态配置难以应对变化。本章将探讨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市场情绪、估值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资产在组合中的权重,以期捕捉更多收益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第三章:构建个性化投资组合——从目标到策略的落地 理论最终要服务于实践。本章将引导读者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投资行动,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投资组合。 明确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是为了什么?养老、购房、子女教育?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我们将提供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准确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资产配置奠定基础。 设定资产配置比例: 如何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分配资金?本章将介绍多种常用的配置模型,如生命周期理论、目标日期基金的原理,并结合风险预算(Risk Budgeting)的概念,讲解如何量化并控制不同资产带来的风险贡献。 资产相关性与协方差的重要性: 分散化的真正力量在于降低资产间的相关性。本章将详细解释相关性系数的计算与解读,以及如何利用协方差矩阵来构建低相关性的多元化组合。 考虑流动性需求: 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需要满足哪些流动性要求?本章将分析不同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以及如何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兼顾资金的可用性。 战术性资产配置(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在宏观经济或市场出现显著变化时,如何进行短期或中期调整?本章将介绍如何识别市场信号,并对资产配置进行战术性微调,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第四章:投资组合的构建与再平衡——精益求精的实践艺术 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管理与优化。本章将聚焦于投资组合的实际构建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再平衡。 选择投资工具(ETF、共同基金、直接投资): 在确定了资产配置比例后,选择何种具体工具实现?本章将对比ETF、共同基金、独立股票/债券等不同投资工具的优劣,分析其费用结构、跟踪误差、税收影响,帮助读者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构建投资组合的步骤: 从初步构想到最终落地,本章将提供一套清晰的实践步骤,包括市场研究、工具选择、买入执行等。 投资组合的再平衡(Rebalancing): 市场波动会导致组合比例失衡。本章将深入讲解为什么需要再平衡,以及何时(时间驱动、比例驱动)以及如何(卖出上涨资产、买入下跌资产)进行再平衡,以维持预设的风险收益目标。 税收优化策略: 投资收益的税收影响不容忽视。本章将探讨如何在资产配置和交易中考虑税收因素,采取例如税收亏损收割(Tax-Loss Harvesting)等策略,最大化净收益。 第五章:风险管理与业绩评估——守护财富的盾牌 再卓越的投资策略,也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客观的业绩评估。本章将重点关注如何守护投资成果,并持续改进投资表现。 量化风险指标: 除了波动率,还有哪些风险指标(如VaR、CVaR、夏普比率、索提诺比率)能够更全面地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本章将详细解读这些指标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投资决策中应用它们。 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 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为极端情况下的投资组合表现做准备。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评估投资组合在经济衰退、市场崩盘等不利环境下的韧性。 周期性风险的应对: 不同经济周期下,各类资产的表现差异巨大。本章将分析不同周期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及如何识别周期拐点。 投资组合业绩的客观评估: 如何判断一个投资组合的真实表现?本章将探讨业绩基准的选择、超额收益的来源分析,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业绩归因误区。 持续学习与迭代: 市场在进化,投资策略也需要不断更新。本章将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读者通过复盘、阅读、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认知与实践能力。 结语:通往财富自由的智慧之路 多资产配置并非一种神秘的艺术,而是一门建立在严谨逻辑、科学方法与理性决策基础上的投资哲学。它要求我们具备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洞察,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心。本书的每一章都力求将复杂的投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可操作的步骤,旨在成为您在投资实践进阶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愿本书能点亮您的投资之路,助您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厚的回报,最终实现财务自由的宏伟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听到《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作为一名在投资路上不断探索的实践者,我早已过了对单一资产追逐的阶段,深刻体会到分散化投资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多资产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进阶”,一直是我思考的重点。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洞察,帮助我理解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收益率特征以及风险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适应不同市场周期、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是量化的模型,来指导我如何进行资产的动态调整和风险的管理,从而真正提升我的投资实战能力。

评分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在我看来,就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准备带领我穿越投资领域的“迷宫”。我一直觉得,投资不仅仅是关于“买什么”,更是关于“怎么组合”。这本书的“多资产配置”概念,正是我一直想要深入学习的。我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资产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帮助我理解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抵御风险、平滑波动,同时又能捕捉增长机会的投资组合。更重要的是,“实践进阶”这几个字,让我看到了它在理论指导之外,还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意义,这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不断提高投资技艺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评分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对我而言,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投资指南。我一直觉得,投资的智慧在于“组合”,而非“单押”。这本书的“多资产配置”概念,恰恰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不再被眼前的市场波动所迷惑,而是以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整个投资版图。从股票到债券,从商品到另类投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解析它们的特性,以及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表现,最终教会我如何巧妙地将它们编织成一张坚实的投资安全网,同时还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增长机遇。“实践进阶”更是让人跃跃欲试,我渴望从中获得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

评分

当我的目光落在《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上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专业和深度的召唤。作为一名对投资有着持续热情并希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读者,我深知单一资产的局限性,并且一直渴望能够真正掌握“多资产配置”的艺术。这本书的标题“进阶”二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预示着我将能够从更深层次、更实战的角度去理解资产配置的奥秘。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不同资产类别的内在驱动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并教会我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构建一个既能有效分散风险,又能最大化潜在收益的投资组合。

评分

这本《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的名字听起来就相当专业,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长期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的爱好者,我一直深切体会到单资产投资的局限性,也渴望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多资产配置的精髓,将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本书的标题“进阶”二字,暗示着它绝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会深入探讨一些核心的投资理念和实践技巧,这一点尤其吸引我。我希望它能帮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用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视角来看待市场,理解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和市场环境下,通过动态调整资产组合来优化风险收益比。

评分

读到《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一定能为我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提供一把“指路明灯”。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往往会影响到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健性。因此,掌握如何合理配置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甚至另类投资等多种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名字,恰恰点出了我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如何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际操作的水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配置框架,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做”,包括如何进行资产的比例划分,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时的再平衡策略。

评分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在投资领域不断精进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我一直相信,成功的投资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科学的配置策略之上。这本书的“多资产配置”定位,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知识领域。我希望它能带领我深入了解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等主流资产,乃至一些另类投资的内在逻辑和配置逻辑,帮助我理解如何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为这些资产赋予合理的权重。而“实践进阶”则暗示了书中会包含大量的实操方法和技巧,这正是我从理论走向更高层次实践所急需的。

评分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在我的眼中,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正准备引领我进入投资的“进阶”殿堂。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投资高手,不仅仅是能够发现好的投资标的,更是能够构建一个强大而富有弹性的投资组合。这本书的“多资产配置”主题,正是我想深入探索的领域。我期待它能够帮我理解,如何打破资产类别的壁垒,将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等多元化的资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平滑收益波动的系统。而“实践进阶”这几个字,则让我看到了书中将充满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投资决策,从而在真实的投资市场中不断进步。

评分

当看到《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心里立刻涌起一种“找到组织”的兴奋感。作为一个长期在投资市场中搏杀的老兵,我早已领悟到,单一资产的风险是多么的巨大,而多资产配置的必要性有多么的迫切。这本书的“进阶”二字,更是让我看到了它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从一个“懂”资产配置的人,变成一个“会”资产配置,并且“精通”资产配置的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更深层次的资产相关性分析,更精妙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及更具前瞻性的资产配置策略,让我能够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构建一个更加稳健、更有韧性的投资组合,并且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市场场景。

评分

《多资产配置:投资实践进阶》这个名字,就像一扇通往更成熟投资境界的大门,让我充满好奇和期待。我深知,在波谲云诡的金融市场中,仅凭一腔热血或对单一资产的执着,很难获得长久的稳定回报。这本书的“多资产配置”核心,正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学习和探索的方向。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散,而是能够理解不同资产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如何通过动态调整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尤其是“实践进阶”这几个字,让我看到了它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投资策略,从而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大的信心和更好的结果。

评分

评分

实践性强

评分

慢慢仔细研读,支持京东!

评分

正版好书,专业性很强

评分

一次性屯的 慢慢看

评分

挺好的,内容详实,不错

评分

正版好书,专业性很强

评分

评分

正版好书,专业性很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