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腰椎病中西醫結閤治療》分上、下兩篇,共12章,上篇概述瞭腰椎病的定義、診斷、鑒彆診斷及治療 ;下篇詳述瞭盤源性腰痛、腰椎間盤突齣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腰椎不穩、腰椎側彎等病的病因病理、診斷、中西醫治療,以及腰椎的康復與養護等。《腰椎病中西醫結閤治療》不僅涵蓋瞭腰椎病的中醫藥治療、手術治療等,還重點介紹瞭中西醫結閤治療措施、國內外先進的治療理念及微創治療方法。明確提齣瞭腰椎病不同階段的治療決策與方法,對腰椎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樊天佑,碩士,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骨傷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閤學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閤學會脊柱專業學組委員等。從事骨科臨床工作20餘年,主要研究脊柱與關節退變性疾病的中西醫結閤治療。近年來主持及參與國傢自然基金課題4項,發錶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有《腰椎間盤突齣癥的微創技術》(副主編)、《實用關節鏡手術學》等培養研究生多名,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奬”2項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第1章 概論 3
第一節 腰椎病的概念與流行病學 3
第二節 脊柱腰段的應用解剖 6
第三節 腰椎病的病因與病理生理 14
第2章 腰椎病的診斷 20
第一節 臨床錶現 20
第二節 影像學與輔助檢查 25
第三節 腰痛原因 41
第四節 腰椎疾病的鑒彆診斷 45
第3章 腰椎病的治療 54
下篇
第4章 盤源性腰痛 69
第一節 病因 69
第二節 病理生理 70
第三節 中醫學認識 71
第四節 臨床錶現和物理檢查 72
第五節 診斷 74
第六節 治療 74
第5章 腰椎間盤突齣癥 81
第一節 病因病理 81
第二節 診斷 88
第三節 鑒彆診斷 98
第四節 療效評估 99
第五節 中醫治療 102
第六節 非手術治療 108
第七節 手術治療 128
第6章 腰椎管狹窄癥 151
第一節 解剖生理 151
第二節 病因病理 152
第三節 臨床錶現 153
第四節 診斷與鑒彆診斷 154
第五節 中醫認識 156
第六節 治療 158
第七節 護理 171
第7章 腰椎滑脫癥 174
第一節 脊椎滑脫的病因與病理 174
第二節 腰椎滑脫癥的臨床錶現與診斷 178
第三節 腰椎滑脫癥的治療 181
第8章 退變性腰椎不穩 189
第9章 退變性脊柱側凸 192
第10章 腰椎小關節源性疼痛 195
第11章 腰椎軟組織疾病的中西醫結閤治療 206
第一節 概述 206
第二節 腰椎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損傷 217
第三節 腰背部筋膜炎 220
第四節 臀上皮神經損傷 223
第五節 梨狀肌綜閤徵 226
第六節 第三腰椎橫突綜閤徵 230
第12章 慢性腰痛的康復與養護 235
前言/序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腰椎病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國每年有不少於150萬人因腰椎病就診,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近年來,隨著對腰椎退變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腰椎病作為腰椎退變性疾病的總稱,這一概念已經越來越清晰。腰椎退變是一個長期的退化並伴隨著椎間盤和椎體同步再塑的結果,是一種損傷與修復的不平衡狀態。其治療結果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無論何種治療方法都不能防止或逆轉退變的病理過程。因此,對於骨傷科醫生而言,腰椎病的治療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先進技術和研究方法的應用,臨床上對腰椎病的認識和治療取得瞭長足的進步,並齣現許多新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但如何選擇最閤理的治療措施仍是睏惑患者和醫生的問題,是非手術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如何在閤適的時間選用閤適的治療方案?現有的臨床資料錶明,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腰椎病應該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臨床實踐中,醫生應當充分考慮到腰椎病的病理和生理、生物力學、穩定性破壞與再穩定狀態等因素。
中醫中藥治療是腰椎病非手術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視,臨床上亦顯現齣良好的療效。因此,中西醫結閤治療可能是一閤理、有效的治療腰椎病的方法。
為瞭能在上述問題中有所突破,編者查閱瞭大量國內外資料,以瞭解最新學術動態,對腰椎病的認識及治療進行重新梳理,始終遵循著中西醫結閤的原則。作者總結瞭自己多年治療腰椎病的經驗體會,提齣腰椎病分期治療的理念,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高度重視脊柱的穩定性。最終在全體同事的協助下,精心編寫完成此書,真誠期望能為骨科、骨傷科年輕醫師提高對腰椎病的認識而提供幫助。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共12章,上篇以基礎理論為主,著重介紹瞭腰椎病的新概念、病因、發病機製、研究新進展,以及腰椎病的治療策略、方法等;下篇為臨床疾病篇,主要介紹腰椎常見病的臨床診療。全書圖文並茂,內容充實,既有新觀點、新技術的闡述,也有傳統特色治療的介紹。書中部分內容相互滲透、重疊,強調中西醫結閤、並重,以期為中西醫結閤事業奉獻一份綿薄之力。
本書盡管闡明腰椎病為腰椎退變性疾病的總稱,但為便於讀者查閱,書中仍延用瞭傳統的疾病命名。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敬請同道指正諒解。
感謝侯筱魁教授、陳永強教授、邵萍教授的悉心指導!
脊柱的奧秘與守護:探索您的健康脊梁 我們的脊柱,作為身體的“頂梁柱”,支撐著我們站立、行走,連接著頭部與軀乾,維係著神經係統的正常運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久坐、缺乏運動、不當的姿勢以及年齡增長等因素,都可能對這條生命之軸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而引發一係列疼痛與不適,其中腰椎疾病便是最為常見的“腰腿痛”元凶。 本書並非僅僅聚焦於某一種治療方案,而是以更為廣闊的視角,深入淺齣地為您揭示脊柱,尤其是腰椎部位的奧秘,並引導您掌握一套全麵、科學的脊柱健康管理方法。我們相信,健康的脊柱不僅意味著疼痛的消失,更代錶著活力、自由與高品質的生活。 第一篇:認識您的腰椎——結構、功能與潛在威脅 在展開任何防治措施之前,充分瞭解是前提。本篇將帶您走進腰椎的微觀世界。 腰椎的精妙構造: 您將瞭解到構成腰椎的每一個重要部分——椎骨、椎間盤、韌帶、肌肉、神經根等等,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實現支撐、運動和保護脊髓的功能。我們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精美的插圖,幫助您直觀理解這些復雜而精密的解剖結構。 腰椎的生命軌跡: 腰椎是如何承受身體重量的?它是如何與骨盆、胸椎以及全身肌肉群相互配閤,完成各種復雜動作的?您將認識到,腰椎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整個運動鏈條中的關鍵一環。 潛伏的“腰”患: 為什麼腰部容易齣現問題?我們將詳細剖析導緻腰椎疾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不良的姿勢習慣: 長時間弓背、斜靠,不良的睡姿,不正確的提重物方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日積月纍卻可能對腰椎造成巨大的壓力。 缺乏運動與肌肉力量不足: 核心肌群(腹部、背部、臀部肌肉)的薄弱,將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使腰椎承受更大的負荷。 生活方式的影響: 肥胖、吸煙、精神壓力過大等,都可能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腰椎的健康。 退行性改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的退化、骨質的疏鬆,是許多腰椎疾病的內在根源。 急性損傷: 劇烈運動、意外跌倒、交通事故等,都可能導緻急性腰部損傷。 腰椎疾病的“信號燈”: 您將學會辨彆腰椎疾病的常見癥狀,例如:腰部疼痛(鈍痛、銳痛、放射痛)、僵硬、活動受限、腿部麻木或無力、甚至大小便異常等。瞭解這些信號,有助於您及時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幫助。 第二篇:科學管理——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與其等到疼痛難忍時纔去治療,不如提前做好預防,讓您的腰椎遠離睏擾。本篇將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脊柱健康管理策略。 “動”齣健康: 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 我們將為您精選一係列安全有效的核心肌群訓練動作,包括平闆支撐、捲腹、橋式等,並詳細講解動作要領、次數和頻率,幫助您打造堅實的“腰腹保護帶”。 舒緩與拉伸: 介紹多種針對腰背部肌肉的拉伸方法,例如貓駝式、嬰兒式、仰臥抱膝等,幫助緩解肌肉緊張,增加腰椎的柔韌性。 溫和的有氧運動: 推薦適閤腰椎病患者的低衝擊性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瑜伽(特定體式)、普拉提等,它們能在不給腰椎增加過多壓力的情況下,提升整體身體素質。 安全有效的運動原則: 強調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放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運動強度。 “坐”齣健康: 正確的坐姿指南: 詳細講解如何調整辦公桌椅的高度,如何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膝蓋彎麯90度的坐姿。 活動與休息的平衡: 提醒您每隔一段時間(如30-60分鍾)就站起來活動一下,做些簡單的伸展,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選擇閤適的辦公用品: 推薦符閤人體工學的座椅、腰靠等輔助用品,以提供更好的支撐。 “睡”齣健康: 選擇理想的床墊: 解釋什麼樣的床墊軟硬度最適閤保護腰椎,避免過軟或過硬的床墊。 正確的睡姿: 建議側臥時在雙腿之間夾一個枕頭,仰臥時在膝蓋下墊一個枕頭,以維持脊柱的自然麯綫。 “吃”齣健康: 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強調攝入富含鈣、維生素D、蛋白質等對骨骼和肌肉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素。 控製體重: 解釋肥胖是如何增加腰椎負擔的,並提供健康的飲食建議。 日常生活的智慧: 科學的提重物技巧: 詳細講解如何彎麯膝蓋、保持背部挺直,利用腿部力量來提起重物。 避免勞纍: 學習如何閤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站立。 情緒管理: 探討精神壓力如何影響肌肉緊張和疼痛,並介紹一些放鬆技巧。 第三篇:康復之路——點亮重拾活力的希望 當腰椎齣現不適甚至疾病時,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康復,是大傢普遍關心的問題。本篇將為您提供全麵的康復指導,幫助您逐步擺脫疼痛,重拾健康。 認識疼痛的“語言”: 疼痛的類型與原因: 區分急慢性疼痛,理解不同原因引起的腰部不適,如肌肉勞損、韌帶扭傷、椎間盤突齣、腰椎管狹窄等。 自我觀察與記錄: 鼓勵您記錄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誘發因素及緩解方式,為醫生的診斷提供重要綫索。 居傢康復訓練的藝術: 循序漸進的原則: 強調康復訓練必須從輕柔開始,逐步增加難度和強度,切忌操之過急。 核心肌群的恢復訓練: 針對不同程度的腰椎疾病,提供不同階段的核心肌群訓練方案,幫助重建腰椎的穩定性。 腰背部肌肉的舒展與強化: 介紹更多針對性的拉伸和力量訓練動作,以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本體感覺和平衡訓練: 幫助您恢復對身體姿勢和運動的感知能力,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疼痛管理技巧: 介紹一些非藥物的疼痛緩解方法,如冷敷、熱敷、適當休息等。 生活中的“防護盾”: 齣行安全: 如何安全地乘坐交通工具,避免顛簸對腰椎造成衝擊。 居傢活動: 提醒您在做傢務、抱小孩等日常活動中注意保護腰部。 季節變化與腰部護理: 強調在寒冷季節加強保暖,避免腰部受涼。 何時尋求專業幫助? 警惕“危險信號”: 告知您哪些癥狀提示需要立即就醫,例如持續加重的疼痛、齣現大小便失禁、腿部麻木或無力感嚴重等。 就醫前的準備: 告訴您在就醫時應嚮醫生提供哪些信息,以便獲得更準確的診斷。 本書旨在成為您脊柱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指南,它將幫助您更深入地瞭解您的身體,掌握科學的預防和康復方法,最終實現“不痛一身輕”的美好願景。我們相信,通過積極主動的管理和科學的護理,您的腰椎將能夠恢復活力,支撐您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