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要介绍了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病因、基础检查、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西药治疗、中药方剂治疗、中成药治疗及饮食调养等。本书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资料来源可靠,适合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广大群众阅读。
秦惠基 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教授、主任医师、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曾任卫生部科技项目审查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信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信息学会委员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围产期药理》《医学导论》《临床激光学》等医学专著20部,医学科普书42本。
目 录
第一章 风湿病基本知识 1
一、风湿病是怎么样一个病 1
二、风湿病家族有多少个成员 4
三、有多少人在患风湿病 5
四、发生风湿病的原因 7
五、风湿病的临床特点 10
六、风湿病诊断 13
七、风湿病治疗 16
八、怎样预防风湿病 16
第二章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及区别 60
一、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60
二、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 61
三、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67
四、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临床检测 71
第三章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76
一、药物治疗基本原则 77
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西药分类 97
三、非甾体抗炎药物 99
四、慢作用抗风湿药 129
五、糖皮质激素 147
六、其他药物 151
七、风湿病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157
八、西药治疗小结 162
九、中药治疗 163
第四章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其他治疗方法 195
一、食疗 195
二、物理治疗 308
三、外科治疗 317
四、代替疗法 317
五、骨髓移植 326
六、护理 328
前言
本书自出版至今已多次印刷,深受读者青睐。本次再版在保持第一版风格的同时,增加了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新理念和新的药物,力求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完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一提起“风湿”就“色变”,认为“风湿病是不死的癌症”“得了风湿病就会残疾”,那风湿要怎么治疗,怎样个体化地用药呢?该怎么用药才不会出错呢?本书遵循“还医学归大众”的宗旨,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全面深入地介绍有关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应内容,特别是个体化用药的医学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在医生和患者印象中,是一种让人恐惧的疑难病症。由于它给病人带来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使病人身形扭曲,四肢畸形甚至失用,充分展示了该病的“凶残”,病人痛不欲生。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认为该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使患有该病的病人生活在绝望之中,每天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甚至身心近乎崩溃。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易反复出现急性发作。但在急性期后,即使红肿消退,关节不变形,功能似乎完全恢复,仍不等于已经完全恢复。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经过反复发作后引起的病变,心脏受到损坏,病人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是心脏瓣膜病的罪魁祸首。
笔者“采据经传,检索文献,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编写本书,目的不仅要指导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正确用药和调养,更要指导健康人群如何远离风湿病。所以,此书不仅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阅读,健康人群同样需要它。一位名医这样讲:医学的目的是促进健康,让健康不变成亚健康,亚健康不变成早期病,早期病不变成晚期病,使发病率下降,寿命延长,提高生活质量。
本书除全面介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还详细谈及除药物外,其他有益风湿康复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食疗、理疗、外科治疗、自然疗法等。当然,本书重点是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正确治疗,个体化用药,做到早发现、早治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风湿病基本知识;第二章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区别;第三章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第四章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其他治疗方法。全书融科学性、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可供广大老百姓阅读,亦是医护人员很好的教材及案头
参考书。
秦惠基
这本书的外包装保护得很好,确保了它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打开后,书的整体感觉非常棒。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色彩搭配很舒服,一看就是一本有深度的书。翻开书页,纸张的厚度适中,摸起来光滑细腻,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没有任何重影或者模糊。我特别喜欢它的装订方式,打开书本时非常平整,不会有挤压感,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不舒服。书中的排版也很好,留白恰当,不会显得拥挤。整体来说,这是一本从外观到内在都非常精美的图书,给人一种很高的阅读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一直都很喜欢,硬壳封面,纸张也很有质感,翻阅起来手感很棒。当初买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外观。封面上的文字排版和配色也相当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放在书架上很显眼。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内容,它的载体也同样重要,能够影响阅读的整体体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确实很不错,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有一种想要深入了解的冲动。书本的尺寸也恰到好处,方便携带和阅读,不会显得过于笨重,也不会太小看不清楚。书页的裁边也相当整齐,细节处理得很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我个人比较注重书籍的整体美感,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审美需求,也为我的藏书增添了一抹亮色。
评分当我收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朴实而又不失雅致的封面设计。没有过于花哨的装饰,却透露出一种沉静的学术气息。打开之后,触感细腻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质量立刻让我眼前一亮。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精心设计,字迹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书本的装订方式也十分牢固,翻阅时能够轻松保持平整,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个人比较注重书籍的整体质感,这本书在材质选择和印刷工艺上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水准,让人感受到制作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吸引了,简约而不失专业感,主色调柔和,字体清晰,整体给人一种沉静、权威的学术氛围。书脊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方便在书架上查找。当我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触感令我惊喜,厚实而富有弹性,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这是一种久违的、令人安心的气息。我尤其欣赏书本的装订方式,无论翻到哪一页都能平铺,非常方便阅读和做笔记。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晰、准确,有效地辅助了文字内容的理解。整体而言,这本书在材质、印刷、装订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高水准的制作工艺,这让我对其中蕴含的知识内容也充满了期待,相信它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到位,外箱结实,内部有缓冲材料,确保了书本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拿到手的时候,感觉书的重量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封面的设计很吸引人,色彩搭配和谐,图案简洁明了,给人一种专业又易懂的感觉。翻开来,纸张的质量非常好,光滑细腻,印刷清晰,字迹工整,一点也没有模糊不清的现象。我特别喜欢它采取的版式设计,行距、字号都非常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会散页。整体来说,这本图书在外观和内在的细节处理上都做得非常出色,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追求,让人在阅读之前就有了很好的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