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具有以下四個方麵的特色:專業設計師心血之作,經驗技巧盡在其中;一韆場綫下培訓,每個知識點來源於學生切實需求;實戰為王,摒棄死記硬背,快樂地學習;配套資源極為豐富,素材效果一應俱全。
同時,本書具備以下特點:完全從零開始,從入門到精通;針對性極強,書中講解所有問題均來自於全國各地上韆位科研人員提齣的實際需求;教學案例豐富精美,滿足理工科學生實際需求;把握時代脈絡,內容詳略得當,在綫助教隨時答疑。
本書所有的學習資源均可在綫下載,掃描封底的“資源下載”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得資源文件下載方式。
第1章 科學可視化的應用 8
1.1 科學可視化基礎 8
1.1.1 科學可視化的定義與發展 8
1.1.2 科學可視化的重要性 9
1.2 科研論文圖像的格式要求 11
1.3 科研繪圖設計的總體思路 12
1.4 科研繪圖必備軟件介紹 15
1.4.1 AI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15
1.4.2 Photoshop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16
1.4.3 3ds Max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16
1.4.4 Chem3D和Diamond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17
1.4.5 高端PPT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18
1.4.6 Matlab和Visio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20
1.4.7 Origin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21
1.4.8 3ds Max材質係統 21
第2章 科研實用數據的美化處理 28
2.1 Origin的實驗數據處理 28
2.1.1 數據管理與基礎 29
2.1.2 二維圖形的繪製 31
2.1.3 多層圖形的繪製方法 33
2.1.4 數據分析與擬閤 36
2.1.5 三維圖形的繪製 39
2.1.6 二維圖的美化及模闆保存 41
2.2 Chemoffice在科研繪圖中的應用 46
2.2.1 ChemDraw軟件簡介與基礎操作 46
2.2.2 分子結構的分析方法 49
2.2.3 分子式及反應式的設計製作 51
2.2.4 立體結構的設計製作 53
2.3 電鏡圖等圖像數據的修飾、美化與僞彩 57
2.3.1 使圖像數據更有層次感 57
2.3.2 圖像數據的僞彩上色處理 60
2.3.3 圖像數據的雜色與噪點處理 63
2.4 PPT在科研中的應用 66
2.4.1 二維圖形的繪製 66
2.4.2 三維圖形的繪製 70
2.5 研究生論文排版及目錄生成技巧 76
2.5.1 頁麵布局及頁眉頁腳的設置 76
2.5.2 正文及摘要的頁碼設置方法 77
2.5.3 章節標題的設置 79
2.5.4 目錄的自動生成及更新 80
2.6 答辯PPT的美化與配色 81
第3章 科研論文插圖設計 84
3.1 生命科學與醫學類文章插圖 84
3.1.1 生物常用DNA分子 84
3.1.2 細胞與組織 88
3.1.3 人體器官 92
3.1.4 植物體 95
3.1.5 醫學實驗流程圖 98
3.2 化學化工類文章插圖 103
3.2.1 無機化學 103
3.2.2 有機化學 107
3.2.3 物理化學 111
3.2.4 高分子化學 116
3.2.5 分析化學 120
3.2.6 化工裝置流程圖 123
3.3 材料類文章插圖 128
3.3.1 縴維納米綫等一維材料 128
3.3.2 石墨烯等二維材料 131
3.3.3 晶體氣凝膠等三維材料 135
3.3.4 多孔材料 140
3.4 物理類文章插圖 143
3.4.1 量子材料與器件 143
3.4.2 凝聚態與液體 147
3.4.3 光電磁材料 150
3.4.4 電子及通信相關器件 157
3.5 航空航天類文章插圖 161
3.5.1 飛行器等相關設置 162
3.5.2 天體及空間環境 163
3.6 生態與地理類文章插圖 167
3.7 能源與電池類文章插圖 170
3.7.1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170
3.7.2 鋰離子電池 175
3.7.3 燃料電池 179
3.7.4 儲電材料 182
3.7.5 其他能源裝置 188
第4章 科研論文TOC & Scheme設計 192
4.1 TOC內容圖的基本要求 192
4.2 Scheme流程圖的基本要求 193
4.3 箭頭標注的設計製作 195
4.4 Visio的應用 199
4.5 TOC & Scheme應用舉例 200
第5章 科研論文封麵設計 204
5.1 生命科學與醫學類封麵 204
5.1.1 Cell 204
5.1.2 Current Biology 209
5.1.3 EBioMedicine 214
5.1.4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19
5.2 化學化工類封麵 222
5.2.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22
5.2.2 Angewandte Chemie 226
5.2.3 Chemical Communication 231
5.2.4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34
5.3 材料類封麵 240
5.3.1 Advanced Materials 240
5.3.2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48
5.4 微納米科學類封麵 255
5.4.1 Small 255
5.4.2 nano energy 261
5.4.3 Nanoscale 266
5.5 物理類封麵 270
5.6 能源類封麵 274
5.6.1 Science 274
5.6.2 Nature Materials 278
5.6.3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81
第6章 科學可視化的發展趨勢 284
6.1 科學可視化錶達的形式與發展 284
6.2 科研視頻剪輯製作初步 286
6.3 動畫在科研錶達中的基本應用 288
6.3.1 動畫軟件簡介 289
6.3.2 科研動畫製作流程 290
附錄1 科研繪圖軟件常用快捷鍵 292
附錄2 Photoshop常用工具速查手冊 298
附錄3 常用配色速查錶 303
附錄4 常見問題解答 309
作為一名初入科研領域的研究生,我對論文的每個環節都充滿瞭小心翼翼,尤其是涉及到成果展示的部分。之前,我一直依賴一些非常基礎的繪圖軟件,製作齣來的圖錶總是顯得生硬、信息密度不高,而且很難做到美觀和專業。直到我接觸到《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我纔發現原來配圖設計可以如此係統化和人性化。《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循序漸進性。它從最基礎的圖錶類型和目的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圖錶設計,再到高級的視覺呈現技巧。書中提供的案例非常豐富,而且都是針對科研領域常見的圖錶類型,非常有參考價值。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重新製作瞭我的一些實驗數據圖,效果立竿見影。原本枯燥的數據,在經過精心設計後,變得清晰、直觀,甚至帶上瞭一點“顔值”。更重要的是,這種改變不僅體現在視覺上,更體現在信息傳達的效率上。過去需要費力解釋的圖,現在隻需要看一眼就能大緻理解其核心信息。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對科研圖錶設計的“品味”和“意識”,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和創作配圖。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我在科研生涯中遇到的一場“及時雨”。我一直對如何製作齣既準確又能吸引人的科研配圖感到頭疼。很多時候,即使實驗結果很棒,但糟糕的圖錶往往會掩蓋掉這些亮點,甚至給審稿人留下不專業、不嚴謹的印象。然而,《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卻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地引導我突破瞭瓶頸。它不僅僅是教我如何使用某種特定的軟件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從“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到“如何”去實現的整個邏輯鏈條都講得非常透徹。書中對不同類型圖錶的適用性、視覺傳達的原則,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誤區,都有非常深入的講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數據故事”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一張好的配圖,不僅僅是數據的堆砌,更應該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地理解研究的邏輯和發現。通過書中的實踐指導,我學會瞭如何用更少的元素傳遞更多的信息,如何通過色彩和布局來突齣重點,如何設計齣既美觀又具有科學嚴謹性的圖錶。這本書真的讓我從“看圖說話”升級到瞭“用圖講述科學”,極大地提升瞭我論文的整體質量和呈現效果。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科研界的“設計寶典”!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論文配圖能力是硬傷,雖然實驗結果做得不錯,但呈現齣來的圖錶總是顯得“土裏土氣”,不夠專業,甚至有時會因為圖的質量不高影響瞭審稿人的印象。在翻閱瞭市麵上不少關於論文寫作的指導書後,終於發現瞭這本《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它不僅僅是教你用某個軟件的某個功能,而是從設計理念齣發,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如何讓一張圖“說話”,如何用視覺語言有效地傳達復雜的數據信息。書中對不同類型圖錶(柱狀圖、摺綫圖、散點圖、箱綫圖等)的應用場景、最佳錶現形式進行瞭詳細的剖析,甚至還涉及到顔色搭配、字體選擇、圖例設計等細節,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忽略卻至關重要的部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信息可視化”的章節,它讓我明白瞭好的配圖不是簡單的數據堆砌,而是有邏輯、有層次、有美感的藝術創作。通過書中的案例分析,我能清楚地看到“糟糕的圖”和“優秀的圖”之間的巨大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論文整體質量的影響。這本書真的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意識到配圖設計並非可有可無的“附加項”,而是科研成果展示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評分對於長期在實驗室埋頭苦乾的研究人員來說,論文的圖錶製作往往是耗時又令人頭疼的一環。我過去也曾嘗試過不少關於論文寫作的書籍,但大多側重於文字錶述,對於如何將復雜的實驗數據轉化為清晰、有吸引力的配圖,往往一帶而過。《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則完全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不像一般的操作指南那樣,隻是簡單羅列軟件功能,而是從設計的哲學齣發,層層遞進地講解瞭如何讓一張圖真正具備“科學性和藝術性”。書中關於圖錶要素的黃金法則,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研究內容選擇最閤適的圖錶類型,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針對同一組數據,提供瞭多種不同的錶現方式,並詳細分析瞭各自的優劣,這讓我深刻理解瞭“信息可視化”的精妙之處。通過學習書中介紹的各種技巧,我發現自己不僅能夠製作齣更美觀的圖錶,更重要的是,能夠更有效地傳達實驗的核心信息,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get到研究的重點。這本書真的幫助我提升瞭論文的“顔值”和“內涵”,讓我對配圖設計充滿瞭信心。
評分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們追求的是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錶達,而配圖無疑是這兩點最直觀的體現。《科研論文配圖設計與製作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一領域的知識空白。我之前一直認為,隻要數據準確,圖錶格式正確就足夠瞭,殊不知,一張好的配圖能夠極大地提升論文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是讓我從“能做圖”提升到瞭“會設計圖”。書中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圖錶設計的核心原則,比如如何通過色彩、布局、字體等元素來引導讀者的視綫,如何有效地突齣數據的關鍵信息,以及如何避免可能存在的誤導性呈現。我尤其欣賞書中提供的各種“失敗案例”和“優化方案”,這讓我能夠快速識彆自己可能犯的錯誤,並學到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通過實踐書中的方法,我發現自己製作的圖錶不僅在視覺上更加專業和美觀,而且在傳達信息時也更加清晰和高效。這本書讓我明白,配圖設計並非簡單的技術操作,而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嚴謹的藝術錶達,它能夠讓我的科研成果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容易被同行所理解和認可。
評分還不錯,比較實用
評分不錯,學習中?
評分書挺好的,內容詳實,減價買的
評分好書值得推薦,很不錯的書籍,寫論文管用
評分活動的時候買的,看起來還不錯
評分感覺主要就是薄本的3dmax的教程。。。
評分書籍還不錯,還優惠
評分619062535181
評分好書,值得擁有,推薦,太實惠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