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博弈論平話》是由我國知名經濟學傢王則柯教授寫作的一本給中國人的“極簡博弈論”讀物。
本書簡要、生動、準確地介紹瞭每個非經濟學專業人士應該掌握的一些博弈論的知識、概念,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每個人生活中處處有博弈,無論是傢人之間、工作場閤、商務往來還是遊戲比賽中。
本書適閤幫助中學生、大學生還有“門外漢”瞭解博弈論的若乾極簡知識。
循著作者娓娓道來的博弈論故事,你不必具有很好的數學基礎或掌握係統的經濟學知識,就可以初步領會博弈論的真諦,在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做齣理性的決策和選擇。
內容簡介
保羅·薩繆爾森告誡我們:“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緻的瞭解。”
商業競爭、政治選舉、職場生存、婚姻經營、人際交往,就像兩人對弈,常常是相當人格化的競爭。一方的行為,對對手的影響很大,一方的利益,又受到對手行為的很大牽製。這種麵臨不確定性的決策,固然需要鬥智鬥勇,但其中也有規律可循。博弈論便是討論利益關聯的各方如何決策製勝的學問。
《博弈論平話》從囚徒睏境、價格大戰、政治競選、搭便車行為、撲剋牌遊戲、超市選址、相遇點設置等我們熟悉的故事和案例入手,深入淺齣地介紹靜態博弈、納什均衡、零和博弈、雙贏博弈、子博弈、帕纍托優勢、理性假設等博弈論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即使學生和“門外漢”閱讀起來也毫無艱澀之感。
循著《博弈論平話》作者王則柯教授娓娓道來的博弈論故事,你不必具有很好的數學基礎或掌握係統的經濟學知識,就可以初步領會博弈論的真諦,在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做齣理性選擇。那樣,“雙贏”和“共贏”的結局會更多,損人不利己的後果會更少。
作者簡介
(中國)王則柯
王則柯,浙江永嘉人,在廣州長大,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現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緻力於經濟學教育現代化的工作,偶爾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錶觀察和提供意見。
發錶論文《價格機製勞動價值說的局限和誤導》《經濟學:捍衛理論,還是發展理論?》《激勵度的計算》等數十篇,齣版著作《混沌與均衡縱橫談》《我們都是納稅人》《排隊的文明》《經濟學拓撲方法》《博弈論教程》《圖解微觀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平話》《智慧何以被善良濛蔽》《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頓》《五十年前讀北大》等二十餘種。
精彩書評
當我開始讀這本書的*篇文章的時候,就立刻被吸引住瞭。價格戰,一個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話題,卻可以牽引齣博弈論這一門深刻的學問。
這本書用淺顯易懂、妙趣橫生的故事講述瞭博弈論這門曾經數次令其奠基人及研究者獲得諾貝爾奬的學問。這本書的內容雖然也涉及數學,但是隻要有小學的數學知識就足夠瞭。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從一個經濟學與博弈論的門外漢,變得喜歡用博弈論來思考問題瞭,更對學習、工作産生瞭促進。
所以,我推薦這本書。在我眼中,它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必修課。
——豆瓣網友
目錄
前 言 V
第一章 博弈三要素與囚徒睏境
民營書店的價格大戰 003
我怎樣被博弈論吸引 006
如此不公平,取勝概率卻相等 010
囚徒睏境與博弈三要素 014
從囚徒睏境說嚴格優勢策略均衡 017
價格大戰和雙贏對局 020
為什麼主要討論非閤作博弈 023
公共品供給的囚徒睏境 026
政治傢的囚徒睏境 029
基數支付和序數支付 031
美蘇爭霸的囚徒睏境 034
第二章 情侶博弈和協調博弈
情侶博弈和納什均衡 039
情侶博弈的其他例子 043
相對優勢策略下劃綫法 046
視覺友好的對角排列 049
情侶博弈錶達的對稱性嗜好 052
理性人一定自私自利嗎? 055
不該一律貶斥自利行為 058
情侶的擁擠博弈 061
默契是協調的一種方式 065
劣勢策略消去法的討論 068
第三章 簡單博弈模型的應用
智豬博弈和搭便車行為 075
為什麼大股東挑起監督經理的重任 078
獵人博弈和帕纍托優勢 081
鬥雞博弈和航行規則 084
銀行擠兌的成因和預防 089
數據不同,結果各異 092
囚徒睏境兩敗俱傷的隱含條件 095
禁鳴喇叭與交通順暢 101
串通作弊和風險優勢 105
“最惠客待遇”對誰有利 108
風險優勢的判定 111
說說風險優勢的從屬地位 114
風險厭惡的統計和理論 117
第四章 混閤策略與均衡篩選
撲剋牌對色遊戲 123
混閤策略和納什定理 126
尋找納什均衡的反應函數法 129
再說混閤策略納什均衡 135
撲剋牌訛詐遊戲 141
慕尼黑談判模擬 146
聚點均衡 148
聚點均衡作為共識均衡 151
聚點均衡的製度設置 153
相關均衡 156
商品品牌的“地域連坐”效應 160
品牌地域連坐的博弈分析 163
抗共謀均衡 167
盯著不散夥的共謀 172
德國世界杯警方的優勢策略 176
第五章 零和博弈與霍特林模型
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 181
均衡的觀察與驗證 186
納什均衡與雜貨鋪定位 190
西方兩黨政治的穩定性和欺騙性 195
動機和實現不是一迴事 199
攤販為什麼都往市場門口擠? 202
學校門口等齣租車的爭先行為 206
多人博弈的霍特林模型 210
對抗性排序 219
經濟學傢的對稱性偏好 223
第六章 動態博弈和子博弈精煉均衡
抓錢遊戲 229
你死我活,還是你好我好 234
編排故事,加深理解 237
博弈結果依賴製度設置 240
樹型博弈策略組閤的粗綫錶示 243
確定樹博弈的納什均衡 247
樹型博弈的子博弈 250
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 253
求解動態博弈的倒推法 257
博弈論嚮自己齣難題 261
實驗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 264
後 記 269
附 錄 277
索 引 281
精彩書摘
智豬博弈和搭便車行為
本書迄今討論過的博弈,主要是囚徒睏境博弈和情侶博弈。有些讀者可能會說,囚徒睏境和情侶博弈都那麼簡單,還需要什麼博弈論分析嗎?其實,我們是利用這兩種最典型的博弈,引入博弈三要素、參與人的優勢策略和博弈的優勢策略均衡、參與人的相對優勢策略和博弈的納什均衡等重要概念,展示劣勢策略消去法和相對優勢策略下畫綫法等基本方法。我們還談到共贏等其他概念。
如果你真的覺得囚徒睏境和情侶博弈簡單,說明你對博弈論有靈性。除瞭提醒要注意以為懂瞭實際卻不懂得多少的可能以外,我們更願意強調的是,簡單的例子如果能夠說明方法,能夠啓迪思維,就有它的價值。這一節首先講博弈論著作中常見的另一個簡單的例子game of boxed pigs,張維迎教授等學者把它翻譯成“智豬博弈”。
籠子裏麵有兩隻豬,一隻比較大,一隻比較小。籠子很長,一頭有一個按鈕,另一頭有飼料的齣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鈕,將有相當於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按按鈕並且跑到食槽所需要付齣的“勞動”,加起來要消耗相當於2個單位的豬食。問題是按鈕和食槽分置籠子的兩端,按按鈕的豬付齣勞動跑到食槽的時候,在食槽旁邊坐享其成的另一隻豬早已吃瞭不少。如果大豬守在食槽旁邊,大豬呼啦啦吃到9 個單位,因為按按鈕而後到的小豬隻能吃到1 個單位;如果它們同時按按鈕同時跑到食槽,大豬能夠吃到7個單位,小豬能夠吃到3個單位豬食;如果小豬守在食槽旁邊而大豬按按鈕,小豬可以吃到4個單位,而後來趕來的大豬可以吃到6個單位豬食。
智豬博弈有許多應用,這次先講燈塔建造的經典例子。在美國的大湖地區,你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燈塔。當年,大航運公司因為船舶多,航班頻密,迫切需要建造燈塔,但是小航運公司在這方麵的積極性就比較低。結果大公司花錢建造燈塔,公司從建造燈塔中所獲得的效益超過瞭燈塔的花費,所以這項投資對於大公司而言是值得的。但是因為大公司這樣做瞭,小公司因此就可以“搭便車”,也得到瞭好處。
另外,我們可以講一個字麵意義上真正“搭便車”的例子。在發達國傢,除瞭日本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和紐約這樣人口稠密的城市以外,大部分傢庭都有自己的汽車。人們齣行,都要自己開車。在那樣的地方,公共交通一般都不發達,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汽車,往往就會寸步難行。我們在美國的留學生,哪怕經濟很不富裕,也要先買一輛二手車來用,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早就想到一個地方去,可是因為沒有車子一直未能成行,碰巧某一天你的一位有車的朋友要去那個地方,並且車子有空位,也許你就可以搭他的“順風車”實現你的夙願。這實際上也是“搭便車”說法的由來。在經濟生活中,如果不考慮“朋友”這樣的關係,通常隻有公共品纔會發生搭便車問題。
為什麼大股東挑起監督經理的重任
考察現代企業製度,智豬博弈最典型的運用,是說明大股東和小股東的角色差異和行為差異。
在一個公司裏麵,股東應該承擔監督經理的職能。但是監督經理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時間去搜集信息,並做齣分析。一句話,“監督成本”是很高的。但是,股東有大有小。彆人嚮一傢公司投資1 個億,是這傢公司的大股東,你買瞭這傢公司幾手股票,也是這傢公司的小股東。假定公司運營得好盈利較多時,公司分紅會是運營不太好時的幾倍,那麼雖然你這個小股東和他這個大股東都希望公司運營得好,但是利益攸關程度卻實在相差很遠。設想公司運營得好,大股東的分紅可以增加1 000 萬元,你這個小股東的分紅可以增加1萬元。增加1 萬元分紅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這需要你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纔能實現,而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本身的代價就遠遠超過1萬元,那麼你沒有多少積極性去密切監督經理們的工作。大股東則不一樣,哪怕花幾萬元或十幾萬元的代價雇人監督經理的工作,也是很值得的:幾萬元或十幾萬元代價的監督可以換來近韆萬元的分紅增加,何樂而不為?
可見,大股東相當於智豬博弈中的大豬,小股東相當於小豬。在大小股東是否密切監督經理工作的博弈中,大股東因為利益攸關會擔當起搜集信息和監督經理的責任,小股東坐享其成也可以因大股東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而得益。
智豬博弈還可以說明公共品提供的一些情況。我們在前麵講過公共品的提供問題,當時談的是各傢的經濟實力大緻相當的情形。如果雙方的經濟實力相差很遠,就應該用智豬博弈來說明瞭。美國農村農民的居住非常分散,兩三傢人就是一個小居民點的情況比比皆是。設想兩戶農傢住在一起,一傢很富,另外一傢由於某些原因近年來手頭非常拮據。這兩傢有一條年久失修的路與外麵的公路網連接。手頭拮據的一傢,在彆的更緊迫的地方錢都不夠用,怎麼拿得齣錢來修路呢。對於他來說,路是該修的,但是沒有錢也就隻好將就將就。那麼,富裕的一傢怎麼辦?本來,他可以等到鄰居願意拿錢齣來修路的時候再和他商量兩傢分攤修路的費用,但是他等不瞭。這不僅因為他很難容忍每天要走坑坑窪窪的路,還因為路是否修好對他的影響太大。比方說,花2 000 美元可以修好這條路,路修好以後給他帶來的新增經營利潤等好處相當於3 000 美元,那麼雖然最理想的情況是兩傢各齣1 000 美元,他可以因為修路而得益3 000-1 000=2 000 美元,但是自己等不及而全資把路修好的話,也可以得益3 000-2 000=1 000 美元。在這個例子中,你還可以設想富裕的一傢不僅生産活動繁忙而且社交活動很多,路不好會很糟糕,而貧窮的一傢許多活動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路是否修好一時不太要緊。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智豬博弈的形勢?
經濟實力較強的一傢,對公共品的需要比較迫切。如果公用品提供瞭,他得到的好處也多,他就是智豬博弈中的“大豬”。比較窮的一傢,對公共品就不那麼講究瞭。比方說,道路好一點兒當然好,道路差一點兒也湊閤著過。讓他掏那麼多錢來提供公共品,他是不肯的,他就是智豬博弈中的“小豬”。既然“大豬”不能忍受不提供公共品的情形,又沒有閤適的製度安排,最後結果就是“大豬”獨力提供公共品,“小豬”搭便車坐享其成。
在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進程中,也可以看到搭便車的情況:一項改革,總是得益最多的一方最樂意力促其成。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很難因此而責怪誰。智豬博弈和搭便車行為
本書迄今討論過的博弈,主要是囚徒睏境博弈和情侶博弈。有些讀者可能會說,囚徒睏境和情侶博弈都那麼簡單,還需要什麼博弈論分析嗎?其實,我們是利用這兩種最典型的博弈,引入博弈三要素、參與人的優勢策略和博弈的優勢策略均衡、參與人的相對優勢策略和博弈的納什均衡等重要概念,展示劣勢策略消去法和相對優勢策略下畫綫法等基本方法。我們還談到共贏等其他概念。
如果你真的覺得囚徒睏境和情侶博弈簡單,說明你對博弈論有靈性。除瞭提醒要注意以為懂瞭實際卻不懂得多少的可能以外,我們更願意強調的是,簡單的例子如果能夠說明方法,能夠啓迪思維,就有它的價值。這一節首先講博弈論著作中常見的另一個簡單的例子game of boxed pigs,張維迎教授等學者把它翻譯成“智豬博弈”。
籠子裏麵有兩隻豬,一隻比較大,一隻比較小。籠子很長,一頭有一個按鈕,另一頭有飼料的齣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鈕,將有相當於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按按鈕並且跑到食槽所需要付齣的“勞動”,加起來要消耗相當於2個單位的豬食。問題是按鈕和食槽分置籠子的兩端,按按鈕的豬付齣勞動跑到食槽的時候,在食槽旁邊坐享其成的另一隻豬早已吃瞭不少。如果大豬守在食槽旁邊,大豬呼啦啦吃到9 個單位,因為按按鈕而後到的小豬隻能吃到1 個單位;如果它們同時按按鈕同時跑到食槽,大豬能夠吃到7個單位,小豬能夠吃到3個單位豬食;如果小豬守在食槽旁邊而大豬按按鈕,小豬可以吃到4個單位,而後來趕來的大豬可以吃到6個單位豬食。
智豬博弈有許多應用,這次先講燈塔建造的經典例子。在美國的大湖地區,你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燈塔。當年,大航運公司因為船舶多,航班頻密,迫切需要建造燈塔,但是小航運公司在這方麵的積極性就比較低。結果大公司花錢建造燈塔,公司從建造燈塔中所獲得的效益超過瞭燈塔的花費,所以這項投資對於大公司而言是值得的。但是因為大公司這樣做瞭,小公司因此就可以“搭便車”,也得到瞭好處。
另外,我們可以講一個字麵意義上真正“搭便車”的例子。在發達國傢,除瞭日本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和紐約這樣人口稠密的城市以外,大部分傢庭都有自己的汽車。人們齣行,都要自己開車。在那樣的地方,公共交通一般都不發達,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汽車,往往就會寸步難行。我們在美國的留學生,哪怕經濟很不富裕,也要先買一輛二手車來用,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早就想到一個地方去,可是因為沒有車子一直未能成行,碰巧某一天你的一位有車的朋友要去那個地方,並且車子有空位,也許你就可以搭他的“順風車”實現你的夙願。這實際上也是“搭便車”說法的由來。在經濟生活中,如果不考慮“朋友”這樣的關係,通常隻有公共品纔會發生搭便車問題。
為什麼大股東挑起監督經理的重任
考察現代企業製度,智豬博弈最典型的運用,是說明大股東和小股東的角色差異和行為差異。
在一個公司裏麵,股東應該承擔監督經理的職能。但是監督經理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時間去搜集信息,並做齣分析。一句話,“監督成本”是很高的。但是,股東有大有小。彆人嚮一傢公司投資1 個億,是這傢公司的大股東,你買瞭這傢公司幾手股票,也是這傢公司的小股東。假定公司運營得好盈利較多時,公司分紅會是運營不太好時的幾倍,那麼雖然你這個小股東和他這個大股東都希望公司運營得好,但是利益攸關程度卻實在相差很遠。設想公司運營得好,大股東的分紅可以增加1 000 萬元,你這個小股東的分紅可以增加1萬元。增加1 萬元分紅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這需要你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纔能實現,而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本身的代價就遠遠超過1萬元,那麼你沒有多少積極性去密切監督經理們的工作。大股東則不一樣,哪怕花幾萬元或十幾萬元的代價雇人監督經理的工作,也是很值得的:幾萬元或十幾萬元代價的監督可以換來近韆萬元的分紅增加,何樂而不為?
可見,大股東相當於智豬博弈中的大豬,小股東相當於小豬。在大小股東是否密切監督經理工作的博弈中,大股東因為利益攸關會擔當起搜集信息和監督經理的責任,小股東坐享其成也可以因大股東密切監督經理的工作而得益。
智豬博弈還可以說明公共品提供的一些情況。我們在前麵講過公共品的提供問題,當時談的是各傢的經濟實力大緻相當的情形。如果雙方的經濟實力相差很遠,就應該用智豬博弈來說明瞭。美國農村農民的居住非常分散,兩三傢人就是一個小居民點的情況比比皆是。設想兩戶農傢住在一起,一傢很富,另外一傢由於某些原因近年來手頭非常拮據。這兩傢有一條年久失修的路與外麵的公路網連接。手頭拮據的一傢,在彆的更緊迫的地方錢都不夠用,怎麼拿得齣錢來修路呢。對於他來說,路是該修的,但是沒有錢也就隻好將就將就。那麼,富裕的一傢怎麼辦?本來,他可以等到鄰居願意拿錢齣來修路的時候再和他商量兩傢分攤修路的費用,但是他等不瞭。這不僅因為他很難容忍每天要走坑坑窪窪的路,還因為路是否修好對他的影響太大。比方說,花2 000 美元可以修好這條路,路修好以後給他帶來的新增經營利潤等好處相當於3 000 美元,那麼雖然最理想的情況是兩傢各齣1 000 美元,他可以因為修路而得益3 000-1 000=2 000 美元,但是自己等不及而全資把路修好的話,也可以得益3 000-2 000=1 000 美元。在這個例子中,你還可以設想富裕的一傢不僅生産活動繁忙而且社交活動很多,路不好會很糟糕,而貧窮的一傢許多活動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路是否修好一時不太要緊。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智豬博弈的形勢?
經濟實力較強的一傢,對公共品的需要比較迫切。如果公用品提供瞭,他得到的好處也多,他就是智豬博弈中的“大豬”。比較窮的一傢,對公共品就不那麼講究瞭。比方說,道路好一點兒當然好,道路差一點兒也湊閤著過。讓他掏那麼多錢來提供公共品,他是不肯的,他就是智豬博弈中的“小豬”。既然“大豬”不能忍受不提供公共品的情形,又沒有閤適的製度安排,最後結果就是“大豬”獨力提供公共品,“小豬”搭便車坐享其成。
在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進程中,也可以看到搭便車的情況:一項改革,總是得益最多的一方最樂意力促其成。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很難因此而責怪誰。
前言/序言
20 世紀下半葉,經濟學經曆瞭一場博弈論革命。1994 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奬授予三位博弈論專傢,2005 年度和2012 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奬又各授予兩位博弈論專傢,可以看作博弈論成熟的標誌。這也更激發瞭人們瞭解博弈論的熱情。20 世紀末期以來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伴隨進行的,是大眾傳媒中經濟術語的一體化。現在,人們對於“零和博弈”、“囚徒睏境”、“雙贏對局”這些本來屬於博弈論(game theory)的專門術語,已經耳熟能詳。難怪“當代最後一個經濟學全纔”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後年月,告誡我們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緻的瞭解。”
經典意義上的經濟學,以經濟主體人的自利行為以及相應的市場反應作為研究的齣發點。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産者,也無論是競爭形勢還是壟斷形勢,基本上是經濟主體人麵對市場做齣自己的最優決策。形勢嚴峻也好寬鬆也好,行為的結果都是主體人自己決策的結果。
拿同質商品的市場來說吧,像壟斷(monopoly)那樣沒有對手的決策是比較簡單的,“計算”生産和供應多少東西到市場上去可以實現最大利潤就可以瞭。這時候,所論商品的市場價格由市場的需求和壟斷企業的供給共同決定,因此說壟斷企業是價格的決定者(price maker)。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價格決定者,那就是市場的需求,但是因為這個市場需求是韆韆萬萬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總和,所以它已經不再具有人格化的麵貌。另一方麵,像完全競爭(perfect competition)那樣對手很多的情況下的決策也比較簡單,因為對手多瞭,他們的意願、能力,特彆是他們的決策相互匯閤,其中也包括相互抵消,結果“全體對手的決策”和市場需求閤在一起,呈現可以預見的規律,從而可以把對手們的整體反應歸結為主體人麵對的“一個”不再具有人格化麵貌的市場。因為占有市場份額很小的每個競爭企業,不能影響所論商品的市場價格,所以我們說競爭企業是價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這時候,給定商品的市場價格,競爭企業要做的,就是“計算”應該生産和供應多少商品到市場上去,纔可以實現最大利潤。
現代經濟活動早已超齣上述模式。特彆是當主體人麵對少數幾個作為對手的主體人的時候,主體人決策的後果,要由他自己的決策和他的對手的決策共同決定。前麵說瞭,壟斷和完全競爭這兩種極端情形的決策,都是“計算型”決策。最睏難和最不確定的是隻有少數幾個對手的情形,即所謂寡頭經濟(oligopoly),每一方的市場份額都很大,每一個主體人的行為後果,受對手行為的影響都很大。經濟學特彆地把兩個企業閤起來壟斷或幾乎壟斷瞭某種商品的市場,稱為雙寡頭經濟(duopoly)。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幾乎壟斷瞭美國碳酸飲料的市場,它們之間的爭鬥,就可以看作這個樣子的爭鬥。
這種競爭,是相當人格化的競爭。每個主體人的行為,對對手的利益影響很大,每個主體人的利益,又受到對手的行為的很大影響。這種麵臨不確定性的決策,固然鬥智鬥勇,其中也有適應性很廣的規律。博弈論就是研究利益關聯(包括利益衝突)的主體人的對局的理論,是分析人們在博弈中的理性行為的理論,是討論人們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決策的理論。
作為一門學科係統地學習博弈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目前在我國,許多最好的大學,也隻在經濟學研究生中開設比較全麵的博弈論課程。這麼說來,廣大讀者對博弈論似乎隻好敬而遠之瞭。其實不然。係統地講授博弈論固然對學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通過比較淺顯的例子和故事普及博弈論的一些知識和方法,闡發博弈論的一些思想和觀念,應該還是大有作為的。
本著這個宗旨,本書從囚徒睏境、情侶博弈、諾曼底登陸模擬和慕尼黑談判模擬等入手,介紹靜態博弈、動態博弈、納什均衡、零和博弈、雙贏對局、帕纍托優勢、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等博弈論的基本概念,以及劣勢策略消去法、相對優勢策略下畫綫法、確定混閤策略納什均衡的反應函數法、動態博弈的倒推法等博弈論基本方法,幫助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讀者瞭解博弈論的若乾初步知識。
本書最早的版本,是1998 年在中國經濟齣版社齣版的《博弈論平話》,後來在2004 年擴充成《新編博弈論平話》在中信齣版社齣版,在2007 年又按照概念和方法的內在邏輯重新整理並且擴充成為《人人博弈論》在中信齣版社齣版,三個版本都連續重印多次。
後來我們按照讀書市場的反饋,修枝剪葉,把《人人博弈論》縮編成本書呈現在讀者麵前。篇幅雖然比較小,卻已經把絕大部分至少在大學本科纔能夠課堂學習的博弈論內容,比較淺白地嚮讀者展開瞭。沒有牽涉進來的,隻是那些需要高等數學的極限理論和概率論貝葉斯公式纔能夠說明白的概念和方法——我們總不能要求普及讀物的讀者預先具備包括概率論在內的高等數學知識吧。
反過來說,現在比較好的大學纔能夠教授的博弈論課程的內容,凡是不使用高等數學的,我們在本書中已經講得相當清楚瞭,而且敘述方式要淺白得多。說到數學方法,我們實際上隻用到加減乘除。學問講究發現的樂趣和心得的喜悅,講究潤物細無聲。我們並不追求麵麵俱到,隻是努力以樸實淺近的文字喚起讀者對博弈論和現代經濟學的好奇心。
在進行博弈分析的時候,對於同時決策博弈,需要畫齣矩陣形的錶格,對於先後決策的博弈,需要把博弈錶達為一棵“樹”。這是學科本身的要求。除此以外,隻要有可能,我都用幾何圖形代替數字計算和代數推導。這也是作者風格的一個體現。
最大的變化,則是新寫瞭一節“囚徒睏境兩敗俱傷的隱含條件”。大傢知道,囚徒睏境是博弈論最重要的一個模型,“囚徒睏境導緻兩敗俱傷”,差不多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可是囚徒睏境之所以導緻兩敗俱傷,是有它的前提條件的,忽略這個前提條件,就會誤導學生和讀者誤用囚徒睏境導緻兩敗俱傷的這個結論。
現在這個2017 版本,則增加瞭一個後記“從夏普利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談起”,算是補充瞭一些晚近的資料。20 世紀下半葉,經濟學經曆瞭一場博弈論革命。1994 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奬授予三位博弈論專傢,2005 年度和2012 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奬又各授予兩位博弈論專傢,可以看作博弈論成熟的標誌。這也更激發瞭人們瞭解博弈論的熱情。20 世紀末期以來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伴隨進行的,是大眾傳媒中經濟術語的一體化。現在,人們對於“零和博弈”、“囚徒睏境”、“雙贏對局”這些本來屬於博弈論(game theory)的專門術語,已經耳熟能詳。難怪“當代最後一個經濟學全纔”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後年月,告誡我們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緻的瞭解。”
經典意義上的經濟學,以經濟主體人的自利行為以及相應的市場反應作為研究的齣發點。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産者,也無論是競爭形勢還是壟斷形勢,基本上是經濟主體人麵對市場做齣自己的最優決策。形勢嚴峻也好寬鬆也好,行為的結果都是主體人自己決策的結果。
拿同質商品的市場來說吧,像壟斷(monopoly)那樣沒有對手的決策是比較簡單的,“計算”生産和供應多少東西到市場上去可以實現最大利潤就可以瞭。這時候,所論商品的市場價格由市場的需求和壟斷企業的供給共同決定,因此說壟斷企業是價格的決定者(price maker)。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價格決定者,那就是市場的需求,但是因為這個市場需求是韆韆萬萬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總和,所以它已經不再具有人格化的麵貌。另一方麵,像完全競爭(perfect competition)那樣對手很多的情況下的決策也比較簡單,因為對手多瞭,他們的意願、能力,特彆是他們的決策相互匯閤,其中也包括相互抵消,結果“全體對手的決策”和市場需求閤在一起,呈現可以預見的規律,從而可以把對手們的整體反應歸結為主體人麵對的“一個”不再具有人格化麵貌的市場。因為占有市場份額很小的每個競爭企業,不能影響所論商品的市場價格,所以我們說競爭企業是價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這時候,給定商品的市場價格,競爭企業要做的,就是“計算”應該生産和供應多少商品到市場上去,纔可以實現最大利潤。
現代經濟活動早已超齣上述模式。特彆是當主體人麵對少數幾個作為對手的主體人的時候,主體人決策的後果,要由他自己的決策和他的對手的決策共同決定。前麵說瞭,壟斷和完全競爭這兩種極端情形的決策,都是“計算型”決策。最睏難和最不確定的是隻有少數幾個對手的情形,即所謂寡頭經濟(oligopoly),每一方的市場份額都很大,每一個主體人的行為後果,受對手行為的影響都很大。經濟學特彆地把兩個企業閤起來壟斷或幾乎壟斷瞭某種商品的市場,稱為雙寡頭經濟(duopoly)。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幾乎壟斷瞭美國碳酸飲料的市場,它們之間的爭鬥,就可以看作這個樣子的爭鬥。
這種競爭,是相當人格化的競爭。每個主體人的行為,對對手的利益影響很大,每個主體人的利益,又受到對手的行為的很大影響。這種麵臨不確定性的決策,固然鬥智鬥勇,其中也有適應性很廣的規律。博弈論就是研究利益關聯(包括利益衝突)的主體人的對局的理論,是分析人們在博弈中的理性行為的理論,是討論人們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決策的理論。
作為一門學科係統地學習博弈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目前在我國,許多最好的大學,也隻在經濟學研究生中開設比較全麵的博弈論課程。這麼說來,廣大讀者對博弈論似乎隻好敬而遠之瞭。其實不然。係統地講授博弈論固然對學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通過比較淺顯的例子和故事普及博弈論的一些知識和方法,闡發博弈論的一些思想和觀念,應該還是大有作為的。
本著這個宗旨,本書從囚徒睏境、情侶博弈、諾曼底登陸模擬和慕尼黑談判模擬等入手,介紹靜態博弈、動態博弈、納什均衡、零和博弈、雙贏對局、帕纍托優勢、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等博弈論的基本概念,以及劣勢策略消去法、相對優勢策略下畫綫法、確定混閤策略納什均衡的反應函數法、動態博弈的倒推法等博弈論基本方法,幫助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讀者瞭解博弈論的若乾初步知識。
本書最早的版本,是1998 年在中國經濟齣版社齣版的《博弈論平話》,後來在2004 年擴充成《新編博弈論平話》在中信齣版社齣版,在2007 年又按照概念和方法的內在邏輯重新整理並且擴充成為《人人博弈論》在中信齣版社齣版,三個版本都連續重印多次。
後來我們按照讀書市場的反饋,修枝剪葉,把《人人博弈論》縮編成本書呈現在讀者麵前。篇幅雖然比較小,卻已經把絕大部分至少在大學本科纔能夠課堂學習的博弈論內容,比較淺白地嚮讀者展開瞭。沒有牽涉進來的,隻是那些需要高等數學的極限理論和概率論貝葉斯公式纔能夠說明白的概念和方法——我們總不能要求普及讀物的讀者預先具備包括概率論在內的高等數學知識吧。
反過來說,現在比較好的大學纔能夠教授的博弈論課程的內容,凡是不使用高等數學的,我們在本書中已經講得相當清楚瞭,而且敘述方式要淺白得多。說到數學方法,我們實際上隻用到加減乘除。學問講究發現的樂趣和心得的喜悅,講究潤物細無聲。我們並不追求麵麵俱到,隻是努力以樸實淺近的文字喚起讀者對博弈論和現代經濟學的好奇心。
在進行博弈分析的時候,對於同時決策博弈,需要畫齣矩陣形的錶格,對於先後決策的博弈,需要把博弈錶達為一棵“樹”。這是學科本身的要求。除此以外,隻要有可能,我都用幾何圖形代替數字計算和代數推導。這也是作者風格的一個體現。
最大的變化,則是新寫瞭一節“囚徒睏境兩敗俱傷的隱含條件”。大傢知道,囚徒睏境是博弈論最重要的一個模型,“囚徒睏境導緻兩敗俱傷”,差不多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可是囚徒睏境之所以導緻兩敗俱傷,是有它的前提條件的,忽略這個前提條件,就會誤導學生和讀者誤用囚徒睏境導緻兩敗俱傷的這個結論。
現在這個2017 版本,則增加瞭一個後記“從夏普利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談起”,算是補充瞭一些晚近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