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

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琳娜 著
图书标签:
  • GPS
  • 几何公差
  • GD&T
  • 图解
  • 机械设计
  • 尺寸公差
  • 技术标准
  • 工程制图
  • 质量控制
  • 制造业
  • 规范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58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602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及应用图解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21世纪机械设计工程师必备图书

1.标准全新:本书采用新的几何特征规范设计与检测认证国家(国际)标准
2.内容全面:GPS几何公差设计与认证规范内容全覆盖,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3.实用性强:图、表、示例图释、软件工具系统有机结合,便于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以示例、图解及对照分析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诠释产品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其应用方法,阐述产品几何公差的规范设计与检测验证技术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包括几何公差体系的发展概述、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数字化基础及图解、几何公差设计规范及图解、几何公差设计内容及方法图解、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典型几何(形状)误差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以及基于新一代GPS的稽核公差设计与检验数字化应用系统。

目录

丛书序言
前 言
第1 章 概论 1
 1. 1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 1
 1. 2 几何公差标准体系的发展概况 1
 1. 3 新一代GPS 几何公差规范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影响 3
 1. 4 本书的框架结构 3
第2 章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数字化基础及图解 5
 2. 1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基本原则 5
 2. 2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数字化基础 6
  2. 2. 1 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 7
  2. 2. 2 几何要素(geometrical feature) 8
  2. 2. 3 恒定类和恒定度(invariance type and invariance degree) 8
  2. 2. 4 特征(characteristic) 9
  2. 2. 5 操作和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ion and operator) 10
   2. 2. 5. 1 操作(operation) 10
   2. 2. 5. 2 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or) 12
  2. 2. 6 对偶性原理(duality principle) 14
 2. 3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优化管理工具———不确定度 15
  2. 3. 1 新一代GPS 不确定度的术语及定义 15
  2. 3. 2 不确定度与操作、操作集之间的关系 16
  2. 3. 3 新一代GPS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管理 16
   2. 3. 3. 1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合格性判则及应用 16
   2. 3. 3. 2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 17
   2. 3. 3. 3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测量不确定度表述的协议导则及应用 19
第3 章 几何公差设计规范及图解 20
 3. 1 几何公差的定义及图样标注规范 20
  3. 1. 1 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 21
  3. 1. 2 几何公差的主要术语及公差带特征 21
   3. 1. 2. 1 几何公差的主要术语 21
Ⅶ 
   3. 1. 2. 2 几何公差带的特征 23
  3. 1. 3 几何公差的标注规范 24
   3. 1. 3. 1 几何公差的全符号 24
   3. 1. 3. 2 几何公差框格的指引线 25
   3. 1. 3. 3 几何公差框格 25
  3. 1. 4 几何公差框格第二格中的规范元素 27
   3. 1. 4. 1 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和宽度 27
   3. 1. 4. 2 几何公差带的组合规范元素 29
   3. 1. 4. 3 几何公差带的偏置规范元素 31
   3. 1. 4. 4 被测要素的滤波操作 34
   3. 1. 4. 5 关联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36
   3. 1. 4. 6 导出被测要素 38
   3. 1. 4. 7 (评定) 参照要素的拟合规范元素 39
   3. 1. 4. 8 参数规范元素 41
   3. 1. 4. 9 实体状态规范元素 41
   3. 1. 4. 10 自由状态规范元素 42
  3. 1. 5 辅助要素框格的标注规范 43
   3. 1. 5. 1 相交平面 43
   3. 1. 5. 2 定向平面 44
   3. 1. 5. 3 方向要素 45
   3. 1. 5. 4 组合平面 46
  3. 1. 6 几何公差框格相邻区域的标注规范 47
   3. 1. 6. 1 几何公差框格相邻区域的标注规范 47
   3. 1. 6. 2 组合被测要素或局部被测要素的标注 48
  3. 1. 7 理论正确尺寸和简化的公差注法 52
   3. 1. 7. 1 理论正确尺寸的标注规范 52
   3. 1. 7. 2 简化的公差标注 52
  3. 1. 8 几何公差之间的关系 53
  3. 1. 9 几何公差的定义 53
   3. 1. 9. 1 直线度规范 53
   3. 1. 9. 2 平面度规范 54
   3. 1. 9. 3 圆度规范 54
   3. 1. 9. 4 圆柱度规范 55
   3. 1. 9. 5 线轮廓度规范 55
   3. 1. 9. 6 面轮廓度规范 57
   3. 1. 9. 7 平行度规范 57
   3. 1. 9. 8 垂直度规范 61
   3. 1. 9. 9 倾斜度规范 63
   3. 1. 9. 10 同轴度和同心度规范 65
   3. 1. 9. 11 对称度规范 66
   3. 1. 9. 12 位置度规范 67
   3. 1. 9. 13 圆跳动规范 70
   3. 1. 9. 14 全跳动规范 73
Ⅷ 
  3. 1. 10 废止的几何公差标注方法 73
 3. 2 基准和基准体系 75
  3. 2. 1 术语及定义 76
  3. 2. 2 符号和修饰符 77
  3. 2. 3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图样标注规范 78
  3. 2. 4  基准的拟合方法 86
   3. 2. 4. 1 单一基准的拟合 87
   3. 2. 4. 2 公共基准的拟合 89
   3. 2. 4. 3 基准体系的拟合 89
  3. 2. 5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建立 90
   3. 2. 5. 1 单一基准 90
   3. 2. 5. 2 公共基准 93
   3. 2. 5. 3 基准体系 95
  3. 2. 6 由接触要素建立基准的示例 95
 3. 3 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100
  3. 3. 1 术语定义 100
  3. 3. 2 独立原则(IP) 102
  3. 3. 3 包容要求(ER) 102
  3. 3. 4 最大实体要求(MMR) 103
  3. 3. 5 最小实体要求(LMR) 103
  3. 3. 6 可逆要求(RPR) 118
 3. 4 几何公差值 120
  3. 4. 1 几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 120
   3. 4. 1. 1 直线度和平面度 120
   3. 4. 1. 2 圆度和圆柱度 122
   3. 4. 1. 3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123
   3. 4. 1. 4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125
   3. 4. 1. 5 位置度 126
  3. 4. 2 几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127
   3. 4. 2. 1 直线度和平面度 127
   3. 4. 2. 2 圆度和圆柱度 127
   3. 4. 2. 3 平行度和垂直度 127
   3. 4. 2. 4 对称度和同轴度 128
   3. 4. 2. 5 圆跳动 128
   3. 4. 2. 6 轮廓度、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动 128
   3. 4. 2. 7 未注几何公差的图样表示法 128
   3. 4. 2. 8 检测与拒收 129
第4 章 几何公差设计内容及方法图解 130
 4. 1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 130
  4. 1. 1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方法 130
  4. 1. 2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示例 132
 4. 2 公差带的形状、大小、属性及偏置情况确定 135
  4. 2. 1 公差带形状的确定 135
Ⅸ 
  4. 2. 2 公差带大小的确定 135
   4. 2. 2. 1 几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的设计 135
   4. 2. 2. 2 几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设计 139
  4. 2. 3 公差带属性的确定 141
  4. 2. 4 公差带偏置的确定 141
 4. 3 被测要素的操作规范确定 142
  4. 3. 1 滤波操作的选用 142
  4. 3. 2 拟合操作的选用 142
   4. 3. 2. 1 关联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142
   4. 3. 2. 2 有形状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143
  4. 3. 3 形状公差值参数规范元素的确定 144
 4. 4 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的应用 144
  4. 4. 1 独立原则的应用 144
  4. 4. 2 包容要求的应用 145
  4. 4. 3 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 145
  4. 4. 4 最小实体要求的应用 145
  4. 4. 5 可逆要求的应用 146
 4. 5 自由状态和延伸公差带的确定 146
 4. 6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确定 147
  4. 6. 1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确定规则 147
  4. 6. 2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设计内容 148
 4. 7 几何公差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技术 148
第5 章 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 150
 5. 1 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基础 150
  5. 1. 1 检测对象 151
  5. 1. 2 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过程 151
  5. 1. 3 几何误差检测条件 152
  5. 1. 4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152
   5. 1. 4. 1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152
   5. 1. 4. 2 方向误差及其评定 153
   5. 1. 4. 3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155
   5. 1. 4. 4 跳动 155
  5. 1. 5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155
   5. 1. 5. 1 拟合法 155
   5. 1. 5. 2 模拟法 156
   5. 1. 5. 3 基准目标 158
  5. 1. 6 测量不确定度 159
  5. 1. 7 合格评定 160
  5. 1. 8 仲裁 160
 5. 2 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160
  5. 2. 1 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160
   5. 2. 1. 1 分离操作 160
   5. 2. 1. 2 提取操作 160
Ⅹ 
   5. 2. 1. 3 滤波操作 161
   5. 2. 1. 4 拟合操作 161
   5. 2. 1. 5 组合操作 162
   5. 2. 1. 6 构建操作 162
   5. 2. 1. 7 评估操作 162
  5. 2. 2 典型形状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2
  5. 2. 3 典型方向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3
  5. 2. 4 典型位置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5
 5. 3 几何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形状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1 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2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8
   5. 3. 1. 3 圆度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方向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1 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2

前言/序言

本书是“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及应用图解” 系列丛书的分册之一: 《图解GPS 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 主要以产品几何公差的规范设计与检测验证为对象, 着重通过示例、图解以及对照分析等手段, 实现对GPS 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方法的详细阐述, 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全书采用国家(国际) 新标准, 体系完整、内容全面, 文字简明、图表数据翔实, 采用了大量、详细的应用示例图解, 力求增强可读性、易懂性和实用性。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产品几何公差数字化设计与检测验证过程中的规范、方法、应用指南及图解等方面。具体包括: 几何公差国家(国际) 新标准规范, 几何公差设计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 几何误差检测验证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测验证过程中的缺省规范及应用方法,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测验证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析及评估方法, 基于GPS的几何公差设计方法及应用技术, 基于GPS 的几何误差数字化检测验证方法及图解, 几何误差检测方案的新老对比分析、典型应用示例及图解, 面向几何公差数字化设计与检测验证的应用工具系统等。
本书主要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40) 专家和多年来从事该领域研究及有关标准制修订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编撰。本书主要的编写人员有: 张琳娜(SAC/ TC 240 副主任委员)、赵凤霞(SAC/ TC 240 委员)、郑鹏(SAC/ TC 240 委员)、方东阳、张瑞、陈磊、雷文平、武欣; 另外, 吴建权、贾英锋、金少搏、薛兵、李纪峰、郭俊可、张浩然、田雪豪、王世强、李鹏飞、郭树青、秦源章、沈会祥也参与了本书图表及相关内容的编写、整理工作。本书由张琳娜、赵凤霞、郑鹏任主编。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 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2017 年6 月于郑州
《精密制造中的几何精度控制:原理、规范与实践》 在现代精密制造领域,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以及互换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几何尺寸和形状的精度。从微小的电子元器件到庞大的航空航天结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最终产品的品质。《精密制造中的几何精度控制:原理、规范与实践》一书,深入探讨了这一核心议题,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专业人士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技术标准,而是以系统性的视角,剖析了制造过程中几何精度控制的内在逻辑与关键要素。我们首先从几何精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了尺寸链分析、公差叠加、误差补偿等核心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形位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轮廓度、平行度、垂直度、角度、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跳动等)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书中通过大量图示和案例,直观地解释了这些公差如何影响零件的功能,以及为何需要如此精密的控制。 接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通用的几何公差规范体系,包括ISO标准以及各主要工业国家在实践中的应用侧重。我们详细解读了各类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标注规则,以及在图纸设计中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本书特别强调了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使其真正服务于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实际需求,而非流于形式。我们探讨了不同规范之间的异同,以及在跨国合作项目中的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几何公差知识体系。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实践应用。我们从多个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模具设计、医疗器械等,精选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针对每个案例,本书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 产品功能与几何精度要求的关联分析: 详细阐述了特定几何公差如何直接影响零件的装配、运动、密封、强度、寿命等关键性能。例如,分析了轴承座的圆度和圆柱度公差如何影响轴承的径向跳动和运行平稳性;讲解了密封件的平面度和垂直度公差如何决定其密封效果。 设计阶段的公差分配策略: 介绍了如何根据产品功能需求、加工能力和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尺寸链分析和公差分配。书中提供了多种实用的公差分析工具和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最坏情况分析等,帮助设计者在确保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公差。 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与控制: 针对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精密测量等),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工艺来满足特定的几何精度要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类加工设备的精度特点、影响加工精度的工艺参数,以及如何通过过程控制来稳定几何精度。 检测与测量技术的应用: 详述了各种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包括三坐标测量机(CMM)、光学测量设备、表面粗糙度仪、轮廓仪等。本书不仅介绍了测量设备的操作,更侧重于测量结果的解读和质量判定。我们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测量基准的选择、测量程序的优化等关键问题,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改进与失效分析: 当产品出现几何精度不合格时,本书提供了系统性的失效分析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失效模式的追溯,结合公差数据和加工记录,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此外,《精密制造中的几何精度控制:原理、规范与实践》还涵盖了先进的几何精度控制技术,如基于模型的定义(MBD)在尺寸和公差表达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仿真技术在预测和优化几何精度方面的作用。本书也关注了智能制造对几何精度控制提出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例如如何利用传感器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来实时监控和调整加工过程中的几何精度。 本书语言严谨,逻辑清晰,图文并茂,旨在成为一本集理论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参考书。无论您是从事新产品研发的设计师,还是专注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工艺工程师,抑或是负责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践指导,助力您在精密制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创造卓越的品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机械加工领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精密零部件的制造。我的工作需要经常阅读和理解各种工程图纸,其中形位公差的标注是难点之一。近年来,我注意到“GPS”这个概念在行业内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资料,我对它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当看到《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图解”二字吸引。我深知,对于几何公差这类抽象的概念,直观的图示是最好的学习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GPS体系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它与传统的公差标注方法有何不同。例如,GPS是如何通过引入基准和基准框架来更精确地定义零件的参考系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如点、线、面、孔、槽等,以及如何为它们定义基准?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通过图解来展示基准的建立过程,以及基准框架是如何影响公差的施加范围的。另外,GPS体系中的各项公差,如位置度、定向度、平行度、垂直度、同心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等等,如何通过图示来直观地展现其几何意义和测量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实例,展示这些公差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方式,以及它们对零件功能和装配精度的影响。例如,一个孔的位置度公差,在GPS体系下是如何定义其测量区域的?一个平面相对于另一个平面的定向度公差,其允许的倾斜范围在图上是如何体现的?我更期待书中能够讲解GPS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例如它如何提高零件的可互换性,如何简化测量过程,以及如何减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案例研究,展示如何利用GPS规范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对传统形位公差理解的困境,真正掌握GPS这一更先进、更精确的公差体系,从而在我的工作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解读和标注工程图纸,并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

评分

我一直对机械制造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术细节有着浓厚的兴趣。近年来,“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这个概念在我接触的行业信息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知道它是一套非常先进和严谨的公差规范体系,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易于理解的学习入口。《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图解”二字,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坚信,对于像几何公差这样涉及复杂三维空间的抽象概念,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GPS体系的最基本元素开始讲解,比如什么是基准(datum),以及基准如何被定义和应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大量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如何建立基准框架(datum frame),以及不同类型的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此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阐述GPS体系下的各项公差,包括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以及跳动公差(run-out tolerance)。我希望书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来直观地解释每一种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在实际工程图纸中的标注方法。例如,当看到一个公差框时,我应该如何理解其中的符号和数值,它所代表的允许的变动区域到底是什么形状?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在精密仪器、高精度模具或复杂机械部件的设计中,GPS规范是如何被应用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清晰地理解GPS体系的逻辑,掌握其应用方法,从而更好地解读和标注工程图纸,并最终提升我所关注的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评分

作为一个热爱钻研工程技术的设计工程师,我深知精密制造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体系的宝贵机会。我尤其钟爱“图解”这一表现形式,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几何公差这种涉及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的概念,生动形象的图示是最好的学习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GPS体系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其对基准(datum)和基准框架(datum frame)的定义及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大量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如何选择、定义和组合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一个稳定的三维参考系,从而为后续的公差定义提供精确的依据。此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GPS体系下各项公差的精确含义和应用方式,包括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以及跳动公差(run-out tolerance)。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丰富的图例,直观地展现每一种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规则。例如,如何理解一个零件上某个特征的位置度公差,它所定义的允许变动区域的边界是什么样的?如何理解一个平面的定向度公差,它如何限制该平面相对于基准的倾斜度?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GPS体系与传统形位公差体系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阐述GPS体系在提高零件互换性、简化测量过程、减少设计与制造沟通误差以及保证产品功能性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典型的工程应用案例,例如在汽车发动机、航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或精密光学仪器等领域的应用,那将对我理解和掌握GPS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极具指导意义。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扎实而系统的GPS知识体系,使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交流,从而推动我所从事的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

评分

我一直对机械工程的精度控制非常着迷,尤其是那些能够决定产品性能的关键零部件。最近,我接触到一些关于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的资料,发现它是一套非常系统和强大的公差规范体系,但我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对于像几何公差这样抽象的概念,直观的图解是最好的学习途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根本上解释GPS体系的核心理念,例如它如何通过基准(datum)来定义零件的参考系,以及基准框架(datum frame)是如何构建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大量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型的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例如点、线、面、孔、槽等,以及它们如何被用来约束零件的自由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GPS体系下的各种公差,例如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以及跳动公差(run-out tolerance)。对于每一种公差,我希望书中能通过精美的图示,来直观地解释其几何意义,以及它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方式。例如,我一直不太理解“位置度”公差的具体含义,希望书中能用清晰的图解告诉我,它到底允许零件的某个特征在哪个区域内变动。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GPS体系与传统形位公差体系的异同,以及GPS体系在提高零件互换性、简化测量流程和保证产品功能性方面所展现出的优势。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例如在航空发动机、汽车传动系统或精密测量仪器等领域,GPS规范是如何应用的,那将对我理解和掌握GPS体系有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GPS知识体系,让我在面对复杂的工程图纸时,能够游刃有余,并能更好地指导制造和检测工作,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精度和可靠性。

评分

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名为《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的书,虽然我主要研究的是光学设计领域,但对制造精度和公差的理解也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图解形式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枯燥的理论若能辅以直观的图示,理解起来会事半功倍。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几何产品规范)体系的阐述。GPS体系是现代制造业中标准化和精密度的基石,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语言和规则,用于描述零件的尺寸、形状、方向、位置和轮廓等几何特征。我一直对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感到好奇,特别是它如何与传统的公差标注方法区分开来,以及它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装配和功能性问题。书中是否详细讲解了GPS体系的核心概念,例如基准(datum)、基准框架(datum frame)、公差框(tolerance frame)的定义和建立,以及它们在实际图纸上的应用。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是如何通过图解来清晰地展示这些抽象概念的,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基准(点、线、面、组合基准)来约束零件的自由度,以及如何利用基准框架来定义一个三维的参考坐标系。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不变形”原则(datum feature simulator)的解释感兴趣,这个概念对于理解GPS如何实现零件的可互换性和测量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我很想知道书中是否通过生动的图例,展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准,如何进行基准的组合,以及这些基准选择对最终零件功能和装配精度的影响。此外,GPS体系中的各项公差,如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等,其应用场景和具体标注方式也让我充满疑问。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这些公差的几何意义,并通过大量的图示来展示它们的实际含义,比如定向公差是如何控制一个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另一个基准的倾斜度的,位置公差又是如何控制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特征的精确位置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类型的零件(例如,轴承座、连接件、精密仪器部件等)上应用GPS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帮助工程师优化设计,减少制造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书中对GPS与传统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对比和融合,如果能有深入的分析和清晰的图解,那将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够教授我GPS的基本理论,更能提供实操性的指导,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流程。

评分

我是一名对工程技术充满热情的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制造部门沟通,而“公差”一直是我们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注意到最近几年,关于“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的讨论越来越多,我也听说它是一套非常先进的公差标注体系。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GPS的书籍,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专业又易于理解的教材。《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尤其喜欢“图解”这两个字,因为我一直认为,对于复杂的工程概念,生动的图示是最好的学习助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清晰地解释什么是“几何公差”,以及它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区别。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GPS体系的四大要素:基准(datum)、公差区域(tolerance zone)、公差框(tolerance frame)以及公差值(tolerance value)。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大量图示,生动地展示基准的建立过程,以及基准框架如何影响公差的施加。例如,如何理解一个零件有三个独立的基准面,它们如何构成一个三维的基准框架?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GPS体系下的各项公差,包括定向公差(定向度)、位置公差(位置度)、轮廓公差(直线轮廓度、平面轮廓度、角度轮廓度)以及跳动公差(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全跳动)。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清晰的图解,展示每一种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方法。比如,一个孔的位置度公差,其允许的变动区域是什么样的?一个轴的轮廓度公差,它如何控制轴的整体形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部件或精密仪器设备的设计中,GPS规范是如何被应用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PS体系,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并最终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评分

在我的工程实践中,对尺寸和形位公差的精准控制是确保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和掌握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体系的绝佳机会。我尤其看重“图解”这一特点,因为我相信,对于复杂且抽象的几何概念,直观的图示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GPS体系的基本原理,包括其核心概念——基准(datum)和基准框架(datum frame)。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详实的图例,清晰地展示如何定义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一个稳定的三维参考系。此外,我非常希望能深入理解GPS体系下的各项公差,例如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以及跳动公差(run-out tolerance)。我希望书中能通过大量的图示,详细阐述每一种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在实际工程图纸中的标注方式。比如,如何通过GPS体系来定义一个孔的精确位置?又如,如何精确控制一个平面的倾斜角度?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对比GPS体系与传统形位公差体系在概念、应用和优势上的差异,重点阐述GPS体系如何更有效地保证零件的功能性、互换性和测量的一致性。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展示GPS规范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情况,那将对我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GPS体系的全面认知,掌握其核心技术,从而在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评分

我在机械设计领域工作多年,一直致力于提升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我对公差的理解和应用有着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在装配和功能实现方面。近来,我注意到“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我对其系统性的理解仍有待加深。《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学习和巩固GPS知识的绝佳机会。我非常看重其“图解”的特色,因为我深知,在复杂的几何公差领域,直观的图示是理解和掌握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GPS体系的核心概念,包括基准(datum)、基准框架(datum frame)的建立和应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如何通过图解来展示不同类型的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准框架,从而精确地定义零件在三维空间中的参考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GPS体系下各项公差的定义和应用,例如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等。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大量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这些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方式。例如,如何理解一个零件上施加的位置度公差,它所定义的允许的变动区域是什么形状?如何理解一个平面的定向度公差,它如何控制该平面相对于基准的倾斜角度?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比GPS体系与传统形位公差的区别和优势,重点阐述GPS体系如何更有效地保证零件的功能性、互换性和测量的一致性。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例如在汽车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部件或精密医疗器械的设计中,GPS规范是如何被应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GPS体系的精髓,掌握如何在实际设计中灵活运用GPS规范,从而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制造工艺,并最终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评分

我一直对工程制图和制造工艺中的细节非常关注,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的精度控制技术。《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几何公差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图解”二字则预示着一种直观易懂的学习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GPS”(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体系的核心概念,例如基准(datum)是如何定义的,以及基准框架(datum frame)是如何建立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用大量的插图来展示,如何从零件的实际几何特征中提取基准,以及这些基准是如何组合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维参考系。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GPS体系下的各种公差,如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位置公差(location tolerance)、轮廓公差(profile tolerance)以及跳动公差(run-out tolerance)。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清晰的图示,直观地解释每一种公差的几何意义,以及它在实际零件图纸中的标注方式。例如,一个孔的位置度公差,它所允许的变动区域到底是什么形状?一个零件的表面轮廓度公差,它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形状要求?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对比GPS体系与传统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深入分析GPS体系在提高零件互换性、简化测量过程、减少设计与制造环节的沟通障碍以及更好地保证零件功能性方面的优势。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或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应用,那将对我理解和掌握GPS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扎实而系统的GPS知识体系,让我在解读和标注工程图纸时更加自信和准确,并能够更好地指导制造和检测工作,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制造业细节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精密制造过程的书籍。《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几何公差”这个词感到有些畏惧,总觉得它涉及到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抽象的几何概念,难以理解。但“图解”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坚信,好的图解能够化繁为简,将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几何公差”?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尺寸公差”有何区别?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清晰的插图,来解释形位公差的各种类型,例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角度、直线/平面轮廓度、定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公差(位置度、同心度、对称度)以及跳动公差(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全跳动)。对于每一种公差,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明确的几何意义,说明它控制的是零件的哪一方面,以及在实际零件中,什么样的形状是合格的,什么样的形状是不合格的。我尤其关心书中对“GPS”这个术语的解释。我听说GPS是Geometric Product Specification的缩写,它是一套全新的、更全面的产品规格定义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GPS体系的优点,例如它如何提高零件的互换性,如何简化测量,以及如何更好地保证零件的功能。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图例,展示GPS体系下的公差标注方式,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标注。比如,当看到一个带有GPS标注的图纸时,我应该如何一步步地分析,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例如在一个发动机零件或精密仪器零件的设计图纸上,是如何应用GPS规范来定义公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几何公差和GPS体系的清晰认知,让我能够自信地解读工程图纸,甚至在日常交流中也能准确地使用相关的术语,成为一个更加懂行的“技术爱好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