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勒索、心理綁架、隱形操縱……,你是否經常陷入某些無法擺脫的睏境中?
★ 在人際交往中,心理戰術纔是高明的戰術,掌握瞭身體微反應識彆技巧就能成為人生贏傢;
★ 語言直白幽默、通俗易懂,案例生動典型、簡單實用,讓你在職場、商場、情場無往不利的製勝寶典!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必理的映射,能夠反映齣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每一個微小的行為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意義。《微行為心理學》,就是通過人微妙的行為來分析心理,讓你瞭解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教你看清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帶你揭開人性詭譎的麵罩,參透行為的規律。這些知識將有助於你撥雲見日,看懂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以更有效地在工作、生活中獲取準確信息,做齣相應的應對策略。由外到裏一層層剖析,參透行為動機,破解人性密碼!
這本《微反應心理學》實際上是一本解密身體微反應的心理百科全書,它力求規避難懂的心理學專業術語,以直白幽默的語言、生動典型的案例來為大傢展現齣一幅幅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現象圖,並通過詳盡的分析,讓讀者可以學到立即應用的身體微反應識彆技巧。可以說,掌握瞭這些技巧,你就會發現以往看不透的人心,感到迷茫的狀況,仿佛都像是透明的畫冊一般展現在你的麵前。
我們把太多行為當成理所當然,我們在看人看事時很難深入分析,也就不能明白其深層次的行為動機。這樣一來,我們就會錯過很多有價值的,甚至是關鍵的信息和策略。那麼,如何纔能從根源上瞭解自己和他人心底的秘密?人的心理其實並不神秘,它有一定的規律,這一切都可以從微行為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微行為心理學》告訴你,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心理的映射,都能夠反映齣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每一個微小的行為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意義。本書就是通過人的種種易或不易察覺行為來揭破人的心裏隱藏的秘密,內容豐富而全麵,詳細分析我們身邊各種各樣讓人費解的行為,讓你瞭解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教你看清周圍形形色色的人。
魏忠,國內知名大學教授,知名培訓師,心理學專傢。緻力於心理學、行為學研究十數載,在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先後服務過眾多國際和本土知名企業,曾為100多傢企業、3000多名學員進行過交際、溝通技巧的課堂培訓。
盧靜蓮,國內知名大學教授,公關活動策劃人,知名培訓師,心理學專傢。緻力於心理學、行為學研究十數載,在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先後服務過眾多國際和本土知名企業,曾為100多傢企業、3000多名學員進行過交際、溝通技巧的課堂培訓。
王新菊,女,漢族,甘肅民勤人,碩士學曆,國內某大學講師。對心理學頗感興趣,曾參與多個心理學方嚮的課題研究。
?第一章??解密微反應——身體比嘴巴更誠實
微反應,就是身體在說話 _ 2
嘴巴言不由衷,身體卻不會 _ 3
姿勢與動作:坦露心跡的兩大途徑 _ 5
身體微反應是如何形成的 _ 6
受外界條件影響的身體微反應 _ 7
解讀身體微反應的基本規則 _ 9
身體微反應的年齡差異、性彆差異 _ 10
?第二章??抬頭低頭、搖頭扭頭——解密頭部微反應
點頭—不一定是錶示贊同 _ 14
搖頭—與生俱來的抗拒 _ 15
歪頭—用脖子錶達順從 _ 16
低頭—消極或者逃避的錶現 _ 18
高抬頭—展示傲慢者的自信和優越 _ 20
?第三章??五官的精彩錶演——解密麵部微反應
嘴唇動作透露齣來的信息 _ 24
讀懂鼻子發齣的無聲“語言” _ 26
笑容背後隱藏的內心信號 _ 27
真笑還是假笑,看眼周的變化 _ 29
憤怒、悲傷的人也會笑 _ 30
從笑容看一個人的個性 _ 31
?第四章??透視心靈的窗戶——解密眼部微反應
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 _ 36
留心他人延長眨眼的時間 _ 37
瞳孔擴張暗示著情緒變化 _ 38
嚮上看的眼睛希望博取同情 _ 40
目光轉移代錶屈服或拒絕 _ 41
影響注視時間長短的因素 _ 42
遊離的視綫暴露內心的不安 _ 44
眉毛的變化體現喜怒哀樂 _ 46
?第五章??聞其聲,可辨其人——解密聲音信號
聲調泄露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_ 50
聞其聲,可辨其人 _ 52
語速是內心變化的指示器 _ 53
語速加快,可能是心中緊張或不安 _ 55
順著聲音的綫索,摸透他的心 _ 56
?第六章??身之所嚮即心之所往——解密軀乾信號
身體的傾斜代錶好惡 _ 60
身體姿勢的開放與封閉 _ 61
防備的姿勢與爭論姿勢 _ 63
歡不歡迎,看角度 _ 65
警不警覺,看腰臀 _ 66
拍撫肩膀—傳遞信心 _ 68
睡覺姿勢透露的信息 _ 69
?第七章??雙臂的權力宣言——解密手臂微反應
雙臂交叉—阻礙溝通的“冰山” _ 74
僞裝起來的雙臂交叉 _ 75
強化的雙臂交叉 _ 77
雙手緊握泄露負麵情緒 _ 79
雙手叉腰和雙臂交叉—不可侵犯 _ 80
背著的雙手—樹立權威 _ 81
雙手放在臀部兩側—做好準備 _ 83
自我擁抱是一種自我安慰 _ 84
握手中的控製與順從 _ 85
頭枕雙手—驕傲自信 _ 86
?第八章??股掌之間暗藏玄機——解密手勢信息
我們的手也會“說話” _ 90
信息隨手勢傳遞 _ 91
掌心的方嚮—翻手為雲覆手雨 _ 93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_ 94
緊握雙手—挫敗感的標誌 _ 95
十指交叉的雙手顯示權威 _ 97
托盤式手勢—錶達傾慕之情 _ 98
高度自信的尖塔式手勢 _ 99
撫摸下巴錶示思考和分析 _ 101
抓頭和拍頭的姿勢 _ 102
摸耳朵—反感信號 _ 103
遮蔽動作—逃避現實 _ 104
自我撫摸—尋求心靈的安慰 _ 105
錶示自我的拇指 _ 106
?第九章??最誠實的部位往往被忽視——解密下肢微反應
最誠實的雙腿 _ 110
叉開的雙腿與交叉的雙腿 _ 111
腳踝相扣—恐懼害怕 _ 113
“4”字腿—自信而放鬆 _ 114
騎跨椅子—屬於男性的坐姿 _ 115
淺坐椅子的人小心謹慎 _ 117
腳尖的方嚮泄露真實興趣 _ 118
腳步幅度和頻率 _ 120
雙腿泄露女孩的秘密 _ 121
?第十章??小習慣,大信息——解密習慣動作
習慣動作能告訴我們什麼 _ 126
下意識的動作和真實想法 _ 127
桌麵整齊度就是“心靈的整潔度” _ 129
端杯喝酒有講究 _ 130
酒後吐的都是“真言”嗎? _ 132
吸煙,不僅僅是癮君子 _ 134
通過吸煙姿勢看對方的態度 _ 136
吸煙動作顯現性格情緒 _ 137
從拿煙的姿態透視性格 _ 139
吃飯的方式透露真性情 _ 141
閱讀方式透露一個人的性格 _ 142
字如其人—筆跡可以透露什麼 _ 144
電視機前的秘密 _ 146
從刷牙方式看僞裝程度 _ 147
從過馬路的方式瞭解謹慎度 _ 148
開車方式透露司機的心情 _ 149
口頭語言帶有性格的烙印 _ 151
透過打招呼慣用語看性格 _ 153
從受錶揚的態度看品性 _ 154
?第十一章??選擇座位也泄露內心——解密座位信息
座位選擇反映親疏 _ 158
咖啡廳裏的座位選擇 _ 159
對座位的喜好透露個性 _ 160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座位 _ 162
不要打擾選擇獨立位置的人 _ 163
判斷身份地位,看座位就好 _ 164
老師的寵兒總是教室左邊那個 _ 165
在餐桌上達成協議 _ 166
?第十二章??外錶是思想的形象錶達——解密穿著打扮信息
衣服是思想的形象 _ 170
T恤上的文字和圖案想要錶達什麼 _ 171
從居傢穿著瞭解防備程度 _ 172
首飾是個性的外顯 _ 173
戒指中的玄機 _ 176
從手錶樣式看時間觀念 _ 177
帽子—從頭開始錶現 _ 180
領帶中的韆言萬語 _ 181
提包—拿在手裏的心情 _ 184
鞋子的偏好透露個性 _ 187
眼鏡也是自我錶現的道具 _ 189
淡妝濃抹有玄機 _ 190
口紅顯示女性的性格和職業 _ 192
發型:女人最直觀的形體語言 _ 194
?第十三章??生理基礎導緻心理區彆——解密男女差彆
身體微反應也男女有彆 _ 196
為什麼漂亮女性卻沒有機會 _ 197
管狀視野與發散視野 _ 199
男人的遲鈍與女人的誤解 _ 201
為何總是女人掌握主導權 _ 204
小細節透露齣女人的戒心 _ 205
當夏娃遇見亞當 _ 207
“性情奔放”的暗示 _ 209
眉來眼去都是情 _ 213
男性和女性之間吸煙的區彆 _ 215
煙霧繚繞中的性暗示 _ 216
約會時,女性的沉默代錶什麼 _ 217
從約會的動作判斷女孩的心理信息 _ 218
從坐姿透視女性性格 _ 219
走在右側的人掌握主動權 _ 220
從並列行走的步伐,看他對你的好感度 _ 221
利用逛街摸清他重視你的程度 _ 222
從他等你的姿態看他對你的態度 _ 223
從他放手的位置瞭解他的想法 _ 225
?第十四章??你就是測謊大師——解密說謊反應
謊言,我們必須麵對的事實 _ 228
為什麼會齣現“口是心非” _ 229
謊言的四張麵孔 _ 231
識彆謊話大王 _ 233
身體微反應如何泄露謊言 _ 234
準確識彆假錶情 _ 236
虛假笑容難逃法眼 _ 237
說謊者遮掩不住的真實錶情 _ 238
說謊者最常見的7個手勢 _ 240
說謊者會直視你的眼睛 _ 244
眼睛是颱測謊儀 _ 245
頻繁眨眼掩蓋謊言 _ 246
利用手掌去撒謊 _ 247
腳上的動作是怎樣揭露事實的 _ 249
從言辭看穿對方的謊言 _ 250
謊言往往這樣開頭 _ 252
眼耳並用,邊看邊聽 _ 253
解除對方的心理戒備 _ 255
問齣對方的真心話 _ 256
男人撒謊的信號 _ 258
巧妙問話揭穿男人的謊言 _ 259
女人是天生的撒謊傢? _ 260
第一章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跡可循
彆人哈欠連連時,我們也受傳染_2
危險來臨,身子卻僵住不動_5
地鐵搶座時人們總喜歡靠邊坐_7
冥思苦想不得,無心而為卻成_9
眼鏡戴在頭上卻四下尋找_11
喝醉酒之後總有人喜歡狂打電話_13
有些場景總覺得似曾相識_15
第二章 習慣性行為,最真實的心理反應
詳細描述事情的人更容易被相信_18
走背字時多想想好的事情_20
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名字很敏感_22
尋求幫助時,彆朝著一群人呼救_25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_27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_30
DIY 的東西更被人欣賞_32
第三章 透視行為,有效輔導孩子學習
不喜歡的科目總是很難進步_36
找一個可激起競爭意識的比較對象_39
大聲朗讀,勝於默念默讀_41
給孩子好奇的學習權利和時間_44
關鍵處稍作停頓,激發孩子的求知欲_46
用積極的期待督促學習_48
孩子自願學習時,彆給他奬勵_51
第四章 見微知著, 在感性和理性間權衡
大錢小花,小錢大花_54
為什麼我們總會買一些沒用的東西迴來_57
打破“便宜沒好貨”的消費心理_60
在無關緊要處說一些産品的缺點_62
“買一送一”的活動背後_65
名人“同款”總讓人招架不住_68
第五章 關注行為, 不動聲色地影響
受關注,就會錶現的更積極_72
要轉變他人的態度,就強迫其參與相關活動_74
齣力不討好_76
“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_78
承諾影響行為,保持一緻是普遍心理_80
虛擬的電視情節也會讓人情不自禁_82
第六章 以行揣思,練就職場達人
給工作懈怠的員工來點危機感_86
犯些小錯,更讓員工親近_89
以商量的方式下達任務_91
適時缺席,引起重視_93
男女搭配,乾活不纍_96
第七章 守護愛情,破解耐人尋味的舉止
麵對壓力:男人沉默,女人傾訴_100
滿足男人的視覺,調動女人的嗅覺_103
戀愛中的女人總喜歡姍姍來遲_105
偶爾做一頓浪漫的早餐_108
三分好奇,成全萬般想象_111
棒打鴛鴦反而會愛得更深_114
漂亮的外錶産生的愛情_116
第八章 遊刃社交,從微行為找到突破口
過分的捲入,會讓人倍感壓力_120
在演唱會上大喊大叫的靦腆人_122
即使再熟悉,也要保持距離_125
觸碰帶來的神奇效用_128
禮物太昂貴就會讓人産生負債感_131
見麵次數長,不如見麵次數多_133
善待彆人的尷尬_135
“謝謝”說多瞭反而讓人感到虛僞_137
第九章 捕捉生活,於行為中發現蛛絲馬跡
生活在一點一點之間變麻木_142
淡看得失, 不亂於心不睏於情_145
周日晚上失眠,周一早上心煩_147
買買買,買東西不如買經曆_149
因為“惦記”,所以心不在焉_151
麵包在增加,幸福卻隨之減少_153
買彩票的人總是收不住手_156
第十章 誘導行為,一場無硝煙的心理角逐
提要求時,要逐步開始_160
告訴猶豫不決的人:大傢都是這樣的_163
一開始認同,往往就會一直認同_165
說服彆人時隻提供兩種選擇_168
打感情牌,縮短心理距離_170
給他人賦予高尚的動機_173
第十一章 引導行為, 不打不罵的傢教智慧
重復性嘮叨隻會讓孩子心煩_178
孩子哭鬧時,先安慰再教育_181
正話反說引起正嚮行為_184
用“你很努力”代替“你很聰明”_186
忽略孩子的壞脾氣_188
孩子的願望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_190
第十二章 於細微處下手,培養超強大腦
我們總是會忘記自己要乾得事兒_194
過目不忘與轉身就忘的差彆在哪裏_196
記得對方,卻叫不上名來_199
情緒高昂時,記憶力纔會最佳_202
“我能記住”是關鍵_205
第十三章 在一舉一動中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頂級大師的演奏卻無人問津_208
“稀缺”往往比較有吸引力_211
善於看到自己的優點_213
發現自我的力量_216
讓流言在你這裏停止_218
幽默是種影響力_220
第十四章 行為看見端倪,讀心贏得人生
“今日運氣”總是說的很準_224
在眾人麵前說齣你的決心_226
關鍵場閤,往往發揮失常_228
夫妻越長越像,行為越來越相似_230
畏懼,便會停滯不前_233
中國人吃飯總喜歡搶著買單_236
先減還是後增,這是個訣竅_238
第十五章 心舞飛揚,一顰一笑皆幸福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_242
大哭一場之後心裏會暢快許多_244
讓“白日夢”成為有益的自我交流方式_246
訴說煩心事,舒緩心靈_248
隨機“包裹”帶來的意外驚喜_251
境由心造,對著鏡子裏的自己微笑_254
你的一舉一動彆人也許並沒有看在眼裏_257
與愁眉苦臉的人待在一起你也會鬱悶起來_260
嘴唇動作透露齣來的信息
嘴巴透露信息不一定通過聲音,有時候嘴唇一個小小的動作也會告訴我們一些信息,最常見的莫過於撇嘴唇。這裏所說的撇嘴唇與孩童經常使用的撅嘴不一樣。孩童們在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時會把嘴巴撅起來,顯得嘴唇很厚。撇嘴唇則是收縮唇部肌肉,使得唇形更小。在這個過程中,嘴角也會輕微下垂,顯齣輕衊的神情。做齣這個動作的人可能不太認同對方的意見,或者根本就瞧不起對方。
畢業論文答辯會上,小吳發現自己在陳述時,一名評分教授一直撇著嘴唇。這一動作讓小吳分外緊張,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論文水平。答辯結束以後,很多同學都說到瞭撇嘴唇的教授。看來這個教授在聽每個人的答辯時都是如此。
如果這位教授隻對小吳做齣瞭這個錶情,可能是因為他很不認同小吳的論點。但所有的同學都開始反映這個問題時,撇嘴唇動作很可能就隻是他的一種習慣。就像有人常帶笑意,而他常撇嘴唇。而愛做這個動作的人通常內心很傲慢。當他自視甚高時,就會不自主地看低其他一切東西,這種動作也就齣現在他的身體微反應上。
除此之外,嘴巴的動作還包括以下幾種:
1.下嘴唇往前撇
人的下嘴唇往前撇的時候,錶明他對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持不相信的懷疑態度,並且希望能夠得到外界肯定的迴答。
2.嘴唇往前撅
人的嘴唇往前撅的時候,錶明此人的心理可能正處在某種防禦狀態。
3.嘴角嚮後
在與人交談中,如果有人嘴角稍稍有些嚮後,錶明他正在集中注意力聽其他人的談話。
4.嘴巴抿成“一”字狀的人
大多數人在需要做重大決定,或事態緊急的情況下會有這種動作。他們一般都比較堅強,具有堅持到底的頑強精神,麵對睏難想到的是戰勝對方而不是臨陣退縮,所以獲得成功的概率較大。
5.偶爾用手捂住嘴巴的人
此類人容易害羞,特彆是在陌生人或關係一般的人的麵前更是沉默少語。他們的性格保守和內嚮,在與他人進行交往的過程當中極力掩藏自己真實的感受,同時也不喜歡在眾人麵前顯露自己。他們的這個動作有時候類似吐舌頭所錶達的意思,錶示他們對剛纔說齣的話或做過的事已經意識到瞭錯誤。
6.牙齒咬嘴唇的人
有些人在交談的時候,會上牙齒咬下嘴唇、下牙齒咬上嘴唇或雙唇緊閉。這錶示他們正在聆聽對方的談話,同時在心中仔細揣摩話中的含義。他們一般都有很強的分析能力,遇事雖然不能非常迅速地做齣判斷,但是決定一旦做齣,往往不會迴頭。
7.嘴角上挑的人
這類人機智聰明,性格外嚮,能言善道,善於和陌生人主動打招呼,並進行親切的交談。他們胸襟開闊,有包容心,不會對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懷恨在心。他們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遇到睏難的時候常常能夠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
聲調泄露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日常生活中,聲調復雜多變,人們往往根據聲調獲得的印象去識人。聲調的確會錶現性格、人品,有時也是預測個人前途的綫索。從臉部錶情、動作、言辭而無法掌握心態時,往往可以從聲調去揣摩對方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
1.高亢尖銳的聲調
發齣這種聲調的女性情緒起伏不定,對人的好惡感也非常明顯。這種人一旦執著於某一件事時,往往顧不得其他。不過,一般情況下也會因一點小事而傷感情或勃然大怒。這種人會輕易說齣與過去完全矛盾的話,且並不引以為戒。
聲調高亢者一般較神經質,對環境有強烈的反應,如房間變更或換張床則睡不著覺;富有創意與幻想力,美感極佳,不服輸,討厭嚮人低頭,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常嚮他人灌輸己見。麵對這種人不要給予反駁,錶現謙虛的態度即可以使其深感滿足。
男性中發齣高亢尖銳聲調者,個性狂熱,容易興奮也容易疲倦。這種人對女性會一見鍾情或貿然地錶白自己的心意,往往會使對方大吃一驚。
聲調高亢的男性從年輕時代開始即擅長發揮個性而掌握成功之運,這也是其特徵之一。
2.溫和沉穩的聲調
音質柔和聲調低的女性多屬於內嚮性格,他們隨時顧及周圍的情況而控製自己的感情,同時也渴望錶達自己的觀念,因而應盡量讓其抒發感情。
這種人富有同情心,不會坐視受睏者於不顧,屬於慢條斯理型。一天中,上午往往有氣無力,下午變得活潑也是其特徵。
帶有溫和沉著聲調的男性乍看上去顯得老實,其實有其頑固的一麵,他們往往固執己見絕不妥協,不會討好彆人,也絕對不受彆人意見影響。
作為會談的對象,這種人剛開始難以交往,但他們是忠實牢靠的人。
3.沙啞聲
女性發齣沙啞聲往往較具個性,即使外錶顯得柔弱也具有強烈的性格。雖然他們對待任何人都親切有禮,卻難以暴露自己的真心,令人有難以捉摸之感。他們雖然可能與同性間意見不閤,甚至受人排擠,卻容易獲得異性的歡迎。他們對服裝的品位很高,也往往具有音樂、繪畫方麵的纔能。麵對這種類型的人,必須注意不要強行灌輸自己的觀念。
男性帶有沙啞聲者,往往是耐力十足又富有行動力的人,即使一般人裹足不前的事,他也會鉚足勁往前衝。他們的缺點是容易自以為是,對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掉以輕心。
具有這種聲質者,會憑著個人的力量拓展勢力,在公司團體裏率先領頭引導他人,越失敗越會燃起鬥誌,全力以赴。這種聲質者中屢見成功的有政治傢、文學傢、評論傢。
4.粗而沉的聲調
發齣沉重的、有如自腹腔而發齣聲調的人,不論男女都具有樂善好施、喜愛當領導者的性格。他們喜好四處活動而不願靜候傢中,隨著年紀的增長,體型可能也會變得肥胖。
女性有這種聲調者在同性中間人緣較好,容易受到彆人的信賴,成為大傢討教主意的對象,這種人是最好相處的。
有這種聲調的男性通常會步入政治傢或實業傢的生涯,不過,其感情脆弱又富強烈正義感,爭吵或毅然決然的舉止會使其日後懊悔不已。這種人還容易比較乾脆地購買高價商品。
這種類型的人不論男女均交友廣泛,能和各種類型的人來往。
5.嬌滴滴而黏膩的聲調
女性發齣帶點鼻音而黏膩的聲調,通常是非常渴望受到大眾喜愛的人。這種人往往心浮氣躁,有時過於希望引起彆人好感反而招人厭惡。
如果是單親傢庭的孩子,則錶明內心期待著年長者溫柔的對待。
男性若發齣這樣的聲調,多半是獨生子或在百般嗬護下長大的孩子。這種人獨處時感到特彆寂寞,碰到必須自己判定事物時會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們對待女性非常含蓄,絕對不會主動發起攻勢。若是一對一地和女性談話時,會特彆緊張,因此這種人在彆人眼中顯得優柔寡斷。
睡覺姿勢透露的信息
睡眠幾乎占去瞭人一生中1/3的時間,人在睡眠的過程中是潛意識最容易浮現的時候,因此睡姿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可以看齣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對身邊親密的人,我們可以通過其睡姿對其做更深入的瞭解。醫學上的研究也錶明,一個人的睡姿與其心理、生理狀態有不可忽視的聯係。
雯雯最近工作很不順利,隻看報錶數字的上司不斷對她施壓。她每天工作到很晚纔睡,而丈夫發現雯雯的睡覺姿勢與以往有瞭很大不同,從習慣的仰睡變成側身蜷縮,有時下巴和膝蓋幾乎要靠在一起瞭。細心的丈夫詢問當心理醫生的朋友,朋友告訴他很可能是因為雯雯遇到瞭極大的睏難,內心充滿瞭不安全感。
蜷縮的姿勢把柔軟的內髒部分掩藏起來,所以這樣的姿勢會讓人感到安全。繁重的工作壓力讓雯雯內心充滿瞭焦慮和擔憂,所以即便在睡夢中也齣現瞭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把自己包裹起來。另外,這種蜷麯的姿勢與嬰兒在母親子宮中的姿態很相似,我們通過動作來追憶當時的安全和舒適感,以此緩解內心的重負。其他的睡眠姿勢同樣傳達齣豐富的信息。
1.俯臥:自信而有能力
采取俯臥式睡姿的人,大多具有很強的自信心,並且能力也很突齣。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他們對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對於追求的目標,他們堅持不懈,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它。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比較強,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另外,他們還可以很好地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而不讓彆人看齣一點破綻。
2.側臥:隨心而知足
腳、小腿、膝和腳踝部位完全重閤且保持側臥姿勢的人:一般在生活中能保持相當的一緻性,善於處理生活中的各種關係。他們能盡量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因而能獲得人們對他們的好感。喜歡側臥的人總是個漫不經心的人,不能說這種人對生活不投入,但很多時候他們會當一個生活的旁觀者,或許他們隻是在遊戲人生。
事實上,這種人屬於情緒型的人物,總是處在情緒的波動之中,做事情時感情色彩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能很快忘記剛剛遇到的不快,而重新做自己的事。很多人都能與這種人和平共處,他們從不為自己樹敵,不僅是耐心的聽眾,而且很多時候也願作為參與者加入交談中。在工作中,這種人一般都有很好的錶現。當然也有大失水準的時候,這跟他們波動的情緒有關。
這種人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有較深的瞭解,深知自己存在的缺點,但並不打算去改變,他們始終認為人無完人,況且現在的生活已經相當不錯瞭。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他們不願去做無謂的追求。
3.靠邊式:不善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這種人不善於維護自己的權利或堅持自己的主張,而且他們的理智常否定他們沒有依據的感覺。他們常覺得財産和朋友就要被彆人搶走瞭,但理智上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看到彆人的升遷或進步,他們能感覺到威脅,但隻要自己仍有生存空間,他們就不會奮起直追。
4.握拳而睡:自我防衛意識強烈
握著拳頭睡覺的人比較少,但也並非沒有。這種人在睡覺時握著拳頭,仿佛隨時準備應戰,這是心裏比較緊張的一種錶現。這一類型的人如果把拳頭放在枕頭或是身體下麵,錶示他正試圖控製這種積極的情緒。如果是仰躺或是側著睡覺,拳頭嚮外,則有嚮彆人示威的意思。
與握拳睡覺有著相近心理的是睡覺時雙臂雙腿交叉的人。這種人自我防衛意識比較強烈,不允許彆人侵犯自己。他們的性格多數是脆弱的,很難承受某種傷害。他們對人比較冷漠、內斂,經常壓抑自己而拒絕真情實感的錶現。
5.仰睡:快樂大方
喜歡仰睡的人多是十分快樂和大方的,在兒童時代通常是傢庭中關懷和注意的中心。他們有安全感、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他們為人比較熱情和親切,而且富有同情心,能夠很好地洞悉他人的心理,懂得他人的需要。他們性情坦率,樂於助人,也樂於接受彆人的幫助。在思想上他們是相當成熟的,對人對事往往都能分清輕重緩急,知道自己該怎樣做纔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他們的責任心一般都很強,遇事不會推脫責任而選擇逃避,他們對一切事沒有任何藉口,而是勇敢地麵對,甚至是主動承擔。他們優秀的品質贏得瞭彆人的尊敬,又由於對各種事物能夠做齣準確的判斷,所以很容易得到彆人的依賴,也會為自己營造齣良好的人際氛圍。
6.嬰兒般睡姿:缺乏安全感
嚮一麵側臥,雙腿和身體彎麯,懷中可能抱著枕頭之類的物品,像胎兒那樣蜷麯臥眠,這種人往往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保護。他們的獨立意識比較差,對某一熟悉的人物或環境總是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而對不熟悉的人物和環境則多恐懼。他們缺乏邏輯思辨能力,做事沒有先後順序,常常是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瞭,卻連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他們的責任心不是很強,在睏難麵前容易選擇逃避。他們通常隻與自己非常信任的人保持親密關係,不願冒險,隻想過一種平靜、安穩的生活。
端杯喝酒有講究
心理學傢通過研究發現,通過觀察一個人握酒杯的姿勢,往往能知曉他大概的性格和心理特徵。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男性喜歡緊緊握住酒杯,同時用拇指緊按著杯口,這樣的男性性格外嚮、豪爽,討厭那種婆婆媽媽、斤斤計較的人。在與人相處時,他們非常熱情、友好、直率,因此深得朋友的喜愛。做事時,他們很有魄力,常常是敢說敢做,正因為如此,他們有時顯得有點莽撞。 如果一個男性喜歡用雙手抓住酒杯,則說明其性格較為內嚮,邏輯思維嚴密,喜歡思考問題,冷靜是他最大的特點。在與人相處時,他不會與朋友走得太近,但也不會離朋友太遠,可能他的朋友不是很多,但與其交往的往往是摯友,很少有酒肉朋友。做事時,他喜歡三思而後行,凡事都要做好相關計劃,然後纔開始行動。 如果一個男性喜歡把杯子緊握在掌中,同時用拇指扣住杯子的邊緣,則錶明其性格較為柔順,為人忠厚,具有較為開闊的胸襟。在與人相處時,外錶看來他可能難以接近,但如果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後,你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做事時,他非常有主見,往往有自己的獨到看法和做事方式。想要改變他的做事方式往往是非常睏難的,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 如果一個男性喜歡用雙手捂住杯子,則說明其城府很深,十分善於僞裝自己。這類人在和他人打交道時,往往笑容滿麵,實際上一點人情味也沒有。他們從不在彆人麵前暴露自己,也從不喜歡將自己的事告訴朋友,所以他們的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往往寥寥可數。 同樣,觀察一個女性端酒杯的姿勢,也可以知曉她大概的性格和心理特徵。 如果一位女性喜歡玩弄自己的酒杯,則說明其性格較為活潑、直率、爽朗,具有較強的自信心,是非觀念也非常明確。與人交往時,不會斤斤計較,也不會睚眥必報,隻要不是原則的問題,即使彆人不小心冒犯瞭她,她也會一笑而過。做事時,她不會猶豫不決,或者是拖拖拉拉,而是非常利落和乾脆。 如果一個女性總喜歡把手中的空酒杯翻來覆去玩耍,則說明其有較強的虛榮心,喜歡錶現自己和炫耀。有些時候,她還有點任性,甚至有點飛揚跋扈。在參加一些宴會或聚會時,她極有可能會大膽地嚮自己心儀的男子發齣邀請,以吸引對方注意。與人交往時,她往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喜歡去結交那些較有權勢的人,不過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恰恰又瞧不上她這樣的人,所以她很多時候是形單影孤。 如果一個女性喜歡把杯子放在手掌上,一邊喝酒,一邊滔滔不絕地跟對方說話,則說明其性格外嚮,非常活潑、開朗,善於交際,對生活的態度也非常樂觀、積極和嚮上。她也較為聰慧和機敏,並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有時她也有較強的錶現欲望,常常會故意製造一些意外,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以吸引他人注意。在與人交往時,無論走到哪兒,她總能將自己很快融入集體之中,所以人際關係較好,朋友也較多。做事時,她信奉“言必行,行必果”,所以很容易取得成功。 如果一個女性習慣於一隻手緊握酒杯,另一隻手則無目的地摩挲著杯沿,則說明其性格較為穩重,喜歡沉思,有比較獨立的個性,不會輕易地嚮世俗潮流低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但錶現方式不是特彆恰當和明顯。她也較為喜歡結交朋友,對人也比較真誠、熱情,所以其人緣還頗為不錯。做事時,她不喜歡張揚,更不喜歡齣什麼風頭,僅會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如果一個女性喜歡握住高酒杯的腳,同時食指前伸,則說明在她的性格中,自負的成分占瞭很多,常常不把彆人放在眼裏。同時,她也較為世故,隻對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感興趣,而對那些“寒士”或是比自己差的人,她往往嗤之以鼻,這就使得她的人際關係較為糟糕。做事時,較為缺乏責任心,所以容易齣現虎頭蛇尾的狀況。在遇到失敗、挫摺的時候,她會知難而退。但她在做各種準備工作往往較為細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結論僅是一個總體上的、大概的結論,而不是一個全麵、準確的結論,具體到每個特殊的個體,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走背字時多想想好的事情
早上齣門上班,在公交上錢包被盜; 剛到公司就被主管叫去狠批一頓; 午餐時叫瞭外賣,居然等到上班時纔送到; 下午接到老公電話,又莫名其妙的吵瞭一架……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這樣的情況你遇到過嗎?為什麼人不走運時,壞事、鬧心的事都會蜂擁而至,接連不斷的發生?
行為故事
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認為他的一位同事是個倒黴蛋,他在不經意間說瞭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後來,由這句話延伸齣現一些其他錶達形式,如:
你早到瞭,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
你攜伴齣遊,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
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
你齣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齣現瞭精彩鏡頭。
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卻動的更快瞭。
你越是害怕的事物,就越會齣現在你的生活中。
往往等公車太久沒來,就走瞭的人,剛走公車就來瞭。
越想要什麼就越不能得到什麼。
怕什麼,來什麼。
人走背字時什麼倒黴事都會碰到,像撞瞭邪似的。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墨菲定律。
關於墨菲定律,最簡單的錶達形式是越怕齣事,越會齣事。對此,有人打瞭一個有趣的比喻: 你兜裏裝著一枚金幣,害怕彆人知道也害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摸兜,去查看金幣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瞭小偷的注意,最終金幣被小偷偷走瞭。即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最後終於被磨破瞭,金幣掉瞭齣去丟失瞭。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麵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麵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
不然,在運氣欠佳的一天,人的情緒也會整天處於低迷的狀態,繼而齣現“證實偏見”。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我們贊同某個方案(特彆是那些自己提齣的方案),也會舉齣眾多理由,數據的、圖片的、事實的、分析的,來不斷支持該方案,使其越來越正確; 我們討厭某個國傢(包括我們自己的國傢),那麼,我們就會下意識的關注這個國傢的負麵消息,用以證明這個國傢確實不招人喜歡,而且越來越討厭; 對某個人,對某部電影,對某個産品,甚至對某個種族,我們都容易陷入證實偏見的思維; 而在發生“墨菲事件”的當天,人們總想著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不好的事情,使得自己持續關注並記住消極的事件,而且這種消極的想法會引發散漫消極的心態。
證實偏見總讓你關注和記住某一件事情,與其總關注不愉快的事,自製“墨菲的日子”,不如專注於好的事情,所謂“境由心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實物與圖片一緻,蠻實惠的
評分買來湊單的,希望還行吧
評分嗬嗬嗬額嗬嗬不到你丁腈橡膠頂焦度計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挺不錯的,也很喜歡,很高興
評分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
評分添加購物車很久瞭,最近搞活動買瞭很多。
評分物流速度很快 包裝完好無損
評分還不錯,感覺還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