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专题训练 手脚绘画完全图解

动漫专题训练 手脚绘画完全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玄米 著,韩净 译
图书标签:
  • 动漫
  • 绘画
  • 手脚
  • 人体
  • 技巧
  • 教程
  • 图解
  • 入门
  • 临摹
  • 练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00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240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动漫素描是素描的一种,以动漫人物等与动漫相关的为描绘对象。在动漫绘制中,手、脚以及肌肉的绘画可以说是难中之难的地方。此次从日本引进的这本关于这两方面的强化训练,内容涉及了手和脚的基本构造的讲解、各种自然状态下手和脚的形态的分析、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物的手和脚的绘画的方法参考,以及不同人物动态下身体肌肉的表现等。书中不仅有细致的讲解分析,还有临摹练习。对于动漫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错的动漫绘画技法练习册。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内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相应的动漫素描教程也发生了变化,由大而全的综合类绘画教程转为小而精的专业一点的绘画教程。除了动漫从业者越来越多之外,受众与爱好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特地引进本书,将日本动漫绘画中整体和局部造型的方法介绍给读者。
全书主要讲解了人体手部和脚部的绘画技法,共分为6章。第 1章主要讲解了人体手部的基本构造、手的基本动作与相应的场景案例、手与身体各部位的比例;第 2章介绍了手的描绘技法与多种基本动作姿势;第3章将重点放在了手的分类描绘上,以性别、年龄和体型为划分依据,主要介绍如何通过调整人物身体比例与风格来改变手部表现,通过手部动作来传情达意;第4章按照场景设置的不同分别讲解了手的各类动作描绘技法;第5章将重点转向人体脚部的绘制,介绍了脚的基本构造及脚的形状特征、描绘方法等基本知识;第6章讲解了性别与体型差异下腿的形状,以及运动中腿和脚的基本姿势;书后还附有手和脚的实用姿势集。
本书讲解清晰、图例丰富,适合初、中级动漫爱好者作为自学用书,也适合相关动漫专业作为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玄米
出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杉并区某美术短期大学后,在设计事务所从事logo制作、销售工具设计、吉祥物角色制作等。退职后,作为自由插图作家,从事书籍、人物角色销售、版权等多种工作。近期,主要在游戏插图制作公司,担当素体的检查、插图的修订等,兴趣为吉他和收集画具。BGM为KISS。
工作搭档为Mac Pro Early 2009。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 1 了解手部的构造 9
Lesson1 手掌、手背的基本构造 10
了解手背 10
了解手掌 12
Lesson2 手的基本动作及其观察方法 14
握拳的基本姿势 14
握拳的变形姿势 14
生活中常见的握拳场景 15
竖起手指的基本姿势 16
因竖起的手指不同而出现的变形姿势 16
生活中常见的竖起手指的场景 17
手指夹物的基本姿势 18
手指夹物的变形姿势 18
生活中常见的手指夹物场景 19
Lesson3 手与身体的比例 20
掌握手与脸的黄金比例 20
根据人物风格设定手与脸的比例 21
牢记全身与手和手臂的比例 22
从不同角度观察身体的方法 23
学习手臂骨架与肌肉的描绘方法 24
完 美描绘肱二头肌与三角肌 24
牢记肘部各个角度的观察方法 25
观察各类手臂姿势 26
描绘着装状态下的手臂 27
专栏1 手部自由活动的描绘技巧 28

CHAPTER 2 手的基本描绘方法 29
Lesson4 描绘展开的手 30
将手掌分为3个部分 30
牢记关节与肌肉 30
按顺序描绘 31
手掌的描绘技巧 32
让手掌富有表情 33
Lesson5 描绘手的基本动作及姿势 34
握拳 34
握球 35
手拿铅笔 36
手拿罐类容器 37
竖起手指 38
剪刀手 39
展开的手 40
伸出手指触摸 41
轻轻握拳 42
手持杯子 43
托腮 44
打电话 45
双手抱臂 46
各类手势 47
描摹练习1 48
专栏2 绘制用餐场景中手的注意事项 52

CHAPTER 3不同情况下手的描绘方法 53
Lesson6 了解男女手部的差异 54
了解男性手部的特征 54
了解女性手部的特征 54
学习表现具有男性气质的举止 56
学习表现具有女性气质的举止 57
Lesson7 手部“表情”在年龄上的差异 58
手的年龄特征 58
各个年龄段常见的手部“表情” 59
Lesson8 不同体型的人物的手部差异 60
了解不同体型的人物的手部特征 60
运动与手的关系 61
Lesson9通过变形改变手部的表现 62
改变身体比例 62
不同风格人物手部的变形差异 63
挑战变形 64
Lesson10 通过手部动作表达感情的方法 66
通过手表现的4种感情 66
掌握手势与感情的关系 68
描摹练习2 72
专栏3 掌握萌系角色的手的表现方法 76

CHAPTER 4 各类场景中手的描绘方法 77
Lesson11 描绘手的各类动作 78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手部动作 78
捕捉手的动作 79
描绘战斗场景中的手的表现 80
描绘运动场景中的手的表现 82
描绘持有武器的手的表现 84
Lesson12 手势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86
学习用手交流 86
思考牵手的意义 88
描绘恋爱场景中的手的表现 89
演绎“男子气概”“女子气质” 90
Lesson13 幻想世界中手部的描绘技法 92
描绘出非现实中的现实感 92
描绘以手遮物的场景 93
描绘童话世界中的动作与举止 94
描绘以指尖操纵物体的场景 95
手势在决定性动作中的作用 96
描摹练习3 98
专栏4 掌握高频率出现的手势的画法 102

CHAPTER 5 了解腿和脚的构造 103
Lesson14 腿的基本构造 104
了解腿的结构 104
根据人物动作来描绘膝盖 107
Lesson15 学习脚的基本知识 108
牢记脚的基本构造 108
牢记脚的形状特征 109
牢记脚掌的特征 110
学习脚的描绘方法 111
描绘从正面观察到的脚 112
描绘从侧面观察到的脚 113
专栏5 不同年龄与人物风格的头身比 114

CHAPTER 6 描绘运动中的腿和脚 115
Lesson16 描绘腿和脚的基本姿势 116
描绘腿的站立姿势 116
了解男女的腿的差异 117
掌握不同体型的腿的差异 118
分辨腿的特殊形状 119
各类人物风格中腿的描绘方法 120
观察人物风格的变形 121
掌握走路姿势 122
掌握奔跑姿势 123
观察腿的各种姿势 124
穿上牛仔裤的腿 126
表现着装后的腿的动作 127
描绘交叉的腿 128
描摹练习4 130
专栏6 描绘穿鞋的脚 132

附录 手和脚的实用姿势集 135
《动态人体:比例、结构与动感表现》 内容梗概: 这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人体结构,掌握绘画技巧,从而描绘出富有生命力与动感的角色的艺术教程。本书将人体视为一个精密而动态的整体,从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出发,逐步深入到骨骼、肌肉的解剖结构,再到如何将这些结构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我们相信,只有透彻理解了人体本身的运作规律,才能在纸上赋予角色灵魂。 第一章:人体比例的奥秘 本章将从最基础但至关重要的人体比例谈起。我们将抛弃死记硬背的“头高”理论,而是引导读者理解比例是如何随着性别、年龄、体型和运动状态而变化的。 模块化分析: 我们将人体分解为几个关键模块——头部、躯干、四肢——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对大小。例如,躯干的长度与腿长的比例,手臂的展开宽度与身高的关系等。 动态比例: 比例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深入探讨在运动中,比例是如何产生视觉上的拉伸、压缩与变形的。跑步、跳跃、弯曲身体时,各个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准确捕捉这些动态变化。 黄金分割与视觉引导: 探索人体比例中隐藏的黄金分割比例,理解其如何影响视觉的和谐与美感,并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构建引人注目的角色。 不同体型的比例差异: 详细讲解不同体型(如健壮型、纤瘦型、娇小型)在比例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根据角色设定调整比例,使其更具说服力。 儿童与老年人的比例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分析其独特的比例特征,例如婴幼儿的头身比例、老年人的体态变化等,确保描绘出的角色年龄感准确。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身体的基石 理解骨骼和肌肉的结构是赋予角色真实感和力量感的关键。本章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解构人体的骨架和主要的肌肉群。 骨骼系统的基础: 介绍人体主要的骨骼结构,如头骨、脊柱、骨盆、四肢骨骼等,并解释它们在支撑和运动中的作用。我们会强调骨骼连接处的关节活动范围,这是理解肢体动作的关键。 关键肌肉群的识别与形态: 聚焦于绘制中最重要的肌肉群,如胸肌、腹肌、背肌、肩部肌肉、手臂肌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腿部肌肉(股四头肌、小腿肌群)等。我们会展示它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起伏、收缩与舒展状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身体表面的轮廓。 肌肉的连接与张力: 解释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以及它们在收缩和拉伸时产生的张力如何影响身体的整体形态。学习识别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创造出身体的体积感和力量感。 骨骼与肌肉的结合: 展示如何将骨骼结构与肌肉形态相结合,构建出坚实而富有层次感的身体模型。理解骨骼的“形状”和肌肉的“填充”之间的关系,是绘制出立体感人物的基础。 解剖图与实际形态的对应: 提供大量清晰的解剖图,并将其与真人模特或写实绘画作品中的相应部位进行对比,帮助读者建立解剖知识与实际绘画表现之间的桥梁。 第三章:肢体动作的语言 本章将把前两章的知识融会贯通,重点在于如何将静态的人体结构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肢体动作。 运动链的概念: 介绍运动链的原理,即身体各个部位如何通过关节相互连接,协同完成一个动作。理解从脚部落地到身体重心的传递,再到手臂的挥动,整个动作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重心与平衡: 详细讲解重心在不同姿态下的位置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身体的调整来维持平衡。这是描绘人物站立、行走、跳跃等动态场景的关键。 关节的活动范围与限制: 深入研究人体各个关节(颈部、肩部、肘部、腕部、髋部、膝部、踝部)的最大活动范围,并理解在极端动作下,肌肉和骨骼的相互挤压和拉伸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动态线条的运用: 学习如何运用动态线条(Action Lines)来捕捉动作的瞬间能量和方向感。这些线条可以强调身体的扭转、延伸或收缩,赋予画面强烈的动感。 姿态研究与情绪表达: 分析不同姿态所蕴含的情绪和性格。一个放松的姿态与一个紧张的姿态,其身体语言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将引导读者通过姿态来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 运动过程的分解与绘画: 示范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动作(如跑步、投掷、翻滚)分解为一系列的关键帧,并逐步绘制出动作的流畅过渡。 第四章:从结构到形态:绘制的实践 本章将结合前几章的理论知识,提供详细的绘画实践指导。 起稿与造型: 从简单的几何体和线条入手,逐步构建出人体的大致轮廓和基本结构。学习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动态和比例。 肌肉块的概括与表现: 介绍如何将复杂的肌肉结构概括为易于理解的肌肉块,并在绘画中通过明暗和体积来表现它们的立体感。 关键关节的绘制技巧: 针对人体各个关键关节(肩、肘、膝、髋)的绘制难点,提供具体的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透视在人体绘画中的应用: 讲解如何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人物在不同空间位置和角度下的形态,避免画出“扁平”的人物。 人体比例的修正与调整: 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如何根据观察和构图需求,对比例进行微调,使其更符合艺术表现的需要。 不同材质的皮肤表现: 探讨如何通过笔触、光影和色彩来表现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型的皮肤质感。 衣物与身体的互动: 分析衣物如何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产生褶皱、拉伸和堆叠,以及如何表现衣物与身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第五章:姿态与表情:赋予角色灵魂 本章将超越纯粹的解剖学,专注于如何通过姿态和细微的面部表情来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姿态的情感解读: 深入剖析不同姿态所传达的情感信息,如自信、沮丧、愤怒、喜悦等,并学习如何利用姿态来强化角色的性格特征。 面部肌肉的微表情: 关注面部肌肉的细微运动,理解眉毛、眼睛、嘴唇等部位的细微变化如何组合成丰富的情绪表达。 身体语言的整体协调: 强调面部表情与身体姿态的统一性。一个悲伤的角色,其面部表情和身体都会自然流露出失落感。 戏剧性姿态的设计: 学习如何设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叙事性的姿态,用以突出角色的关键时刻或情感爆发点。 动态的叙事性: 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姿态变化来讲述一个故事,描绘角色的行为轨迹和心理变化。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人体绘画感兴趣的初学者、进阶者,包括但不限于漫画家、插画师、动画师、游戏美术师以及对素描和人体结构有深入学习需求的艺术爱好者。无论您是希望画出更具说服力的人物,还是想理解人体运动的奥秘,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参考。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从基础比例到解剖结构,再到动态表现,层层递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用性高: 大量真人写实案例、解剖图、动态分解图,直观易懂,易于实践。 视角独特: 强调“理解”而非“模仿”,引导读者掌握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 深入浅出: 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解剖学知识转化为易于掌握的绘画技巧。 注重动感: 贯穿全书的核心在于如何赋予笔下人物生命力与动感,是您迈向高阶人体绘画的必由之路。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再满足于绘制出“像个人”的角色,而是能够自信地创作出比例准确、结构扎实、姿态生动、充满感染力的人体形象。让我们一起探索人体之美,用画笔赋予它们生命的温度与灵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而且讲解也非常细致。它让我认识到,原来画好手和脚并不是一件“背公式”的事情,而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体结构和动态的深刻理解之上。书中在讲解手部时,用了大量的图例来展示不同手指关节的弯曲角度,以及在这些角度下,手指的皮肤和肌肉是如何变化的。我之前画手,总是会遇到“手指打结”或者“手指扭曲”的问题,而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手指的运动规律。脚部方面,书中同样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包括如何表现脚趾的形态,以及在不同姿势下,脚部与地面的关系。我之前画脚,总是会觉得它们像“摆设”,缺乏生命力,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捕捉脚部的微妙曲线和肌肉纹理,来增强它们的表现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手脚绘画学习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步骤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手部时,会将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的手进行对比展示,并且会附带详细的讲解,告诉我为什么这个角度的手看起来是这样的,以及在这个状态下,哪些肌肉会隆起,哪些线条会变得柔和。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手部的立体感和动态感。我之前画手,总是会陷入一种“死板”的境地,不知道如何让它变得自然,但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突破口。脚部部分也同样精彩,书中详细讲解了脚趾的形态,以及脚部在弯曲、伸展时的变化,并且还涉及到如何根据鞋子的款式来调整脚部的描绘。我之前画脚,总是觉得它们像“小棍子”,缺乏细节,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捕捉脚部的微妙曲线和肌肉纹理,让它们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表现力。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手脚绘画学习框架。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内容编排非常有条理,翻开目录就能看到清晰的章节划分,从基础的骨骼结构讲到肌肉的走向,再到不同角度下的手脚表现,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人觉得学习起来不会感到茫然。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某个特定姿势时,会先给出整体的动态线,然后逐步添加骨骼、肌肉,最后再到皮肤和细节的描绘。这种由内而外的讲解方式,比直接教你画出某个形状要深入得多,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状,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丰富,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无论是Q版的还是写实的,它们的身体比例和动作都有详细的图示说明。我反复研读了其中关于手指关节的描绘,以及如何表现手指的弯曲和伸展时的动态。之前画手时,总是会感觉手指僵硬,缺乏灵动感,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有所突破。同时,关于脚部关节的讲解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在表现角色跑步、跳跃或者仅仅是放松地坐着时的脚部姿态。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些细微之处更加生动,如何通过脚部的微妙变化来烘托角色的情感,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上那些流畅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角色,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牢牢抓住了。我一直对动漫角色那流畅的身姿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很感兴趣,总觉得要画好它们,身体的结构理解和动态的捕捉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性时,四肢的姿态变化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本书的宣传语里提到的“手脚绘画完全图解”让我对它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方法论,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真正指导我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落笔。我对其中关于手部各种姿势的绘制技巧非常好奇,因为手部通常被认为是人体绘画中最难的部分之一,它包含了太多的细节和变化,如何才能让画出来的手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细腻,同时还能传达出角色的情绪,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要攻克的难题。还有脚部的绘画,虽然不像手那样频繁出现在画面焦点,但它同样是支撑角色姿态、体现角色个性的重要元素。比如,一个自信的角色可能会用一种稳健的姿态站立,而一个犹豫的角色则可能不安地摆弄脚趾。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刻画不同脚部姿态,以及如何通过脚部细节来增强角色表现力的方法。

评分

我一直觉得,画好动漫角色,手脚的绘制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时候,一个充满张力的动作,一个细腻的情感表达,都离不开生动的手脚描绘。这本书正是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的内容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骨骼结构出发,讲解如何将抽象的结构转化为具象的形态。在讲解手部时,它不仅仅关注手指的形状,更深入到关节的连接、肌肉的走向,以及不同抓握、伸展动作时手部肌肉的变化。我特别受益于书中关于如何处理手指的包裹感和空间感的讲解,之前画手时,常常会觉得手指扁平,缺乏立体感,而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至于脚部,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如何根据角色的站姿、重心来调整脚踝和脚掌的受力点,如何表现脚部在不同地面上的摩擦力。这本书的图例非常丰富,而且标注清晰,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我感觉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的手脚绘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画出的角色也更加饱满和有动感了。

评分

坦白说,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漫画中的手脚绘制一直抱着一种“能画就行”的心态,很少去深入研究。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在教你“怎么画”,更是在教你“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在讲解手部关节时,会详细说明每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受力点,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到最终的线条走向。这种深入的探究,让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年龄、性别角色手部差异的分析,以及不同风格下手部绘制的侧重点。这让我意识到,要画出有生命力的角色,就必须对这些细节进行细致的刻画。脚部部分也同样精彩,作者详细讲解了脚踝的转动,脚掌的抓地力,以及脚部在承受不同重量时的变形。我之前画脚的时候,总是觉得它们像“多余的肢体”,缺乏灵魂,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开始能够体会到脚部所能传达出的信息,比如角色的性格,甚至是他们当时的情绪状态。这本书的图解非常清晰,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得很细致,跟着学下去,感觉自己的绘画能力真的在稳步提升。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让我受益匪浅。在翻阅之前,我一直对动漫角色的手脚绘制感到头疼,总觉得它们画不好,画出来就显得很僵硬,缺乏生命力。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从最基础的骨骼结构入手,一层一层地深入讲解,直到最后描绘出富有表现力的手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手部关节的描绘,它不仅仅是画出手指的形状,更是深入到关节的连接、肌肉的走向,以及不同抓握、伸展动作时手部肌肉的变化。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这些动作下,手部会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作画技巧。脚部方面,书中同样进行了详尽的讲解,特别是关于如何表现脚部的“落地感”和“抓地力”,这对于表现角色的重心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我之前画脚,总是会忽略细节,导致它们看起来像“模型”,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捕捉脚部的微小曲线和肌肉纹理,让它们变得更加逼真和有表现力。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种技巧,而且图文并茂,非常容易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干货满满,让我眼前一亮。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很多地方直接用到了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让我这个视觉学习者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讲解手部骨骼和肌肉连接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复杂的解剖学知识,而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强调了这些解剖学知识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最终画出的手部形态。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不同手部动态的分析,比如如何表现握拳的力度,如何画出轻柔地搭在肩膀上的手,以及如何在画面中突出手的存在感,让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意识到之前对“画好手”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而脚部的部分,也同样让我惊喜,不仅仅是静态的姿势,还包括了脚部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以及不同鞋子下脚部形态的变化。我一直觉得脚部虽然不常是画面的焦点,但它却是承载角色“落地”的关键,一个不自然的脚部姿势,很容易破坏整个画面的和谐感。这本书对于如何处理脚部与地面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脚部来展现角色的体重感和动态感,都做了深入的探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堆“样子”,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方法”和“逻辑”。我一直困扰于如何才能画出既符合人体结构又不失动漫特有夸张感的手脚。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人体工程学原理如何应用于动漫绘画,比如手部关节的运动范围是如何影响到我们可以画出的所有姿势,以及脚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骨骼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手部“骨节感”和“肉感”的对比讲解,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和明暗来区分手指的骨骼和皮肤。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些手看起来很有力量,而有些则显得纤细柔弱。脚部方面,书中同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包括如何表现脚背的曲线,如何勾勒脚趾的轮廓,以及在不同姿势下脚部与地面形成的微妙关系。我以前总是觉得脚部很“笨重”,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经过恰当的描绘,脚部同样可以充满生命力和美感。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为那些想要在动漫绘画领域有所突破的读者量身打造的。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技巧指导,而是深入到了对人体结构和动态的理解。我一直对动漫角色的“动感”非常着迷,而手脚的绘制正是这种动感的关键所在。书中在讲解手部时,非常注重对“抓握”和“伸展”等动作的细致分析,它会从骨骼和肌肉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在这些动作下,手部会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作画技巧,比如如何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手指的轮廓,如何用阴影来强调手指的立体感。我之前画手,总是会觉得它们像“僵尸的手”,缺乏生命力,但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让它们变得生动的方法。脚部方面,书中同样进行了详尽的讲解,特别是关于如何表现脚部的“落地感”和“抓地力”,这对于表现角色的重心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我之前画脚,总是会忽略细节,导致它们看起来像“模型”,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捕捉脚部的微小曲线和肌肉纹理,让它们变得更加逼真和有表现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