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唯美派大家永井荷风小说精选,献给绮丽烂熟到顶点的江户风情之挽歌;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永井荷风代表作;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宣言之作。
他以充满温雅诗情、高迈文明批评以及透彻现实关照的杰出创作,关于江户文学的研究,移植外国文学的功绩,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脚印。
——日本文化勋章授奖辞
《地狱之花》是永井荷风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永井荷风早中期的主要代表小说:《地狱之花》、《隅田川》、《两个妻子》、《积雪消融》。
《地狱之花》通过一位在富豪家当女教师的姑娘园子的遭遇,反映了明治时代女性决心冲破世俗观念,争取近代人自由幸福的思想。这部作品被看作是日本“左拉主义”的宣言,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隅田川》则描写了东京隅田川畔艺妓们的生活。
永井荷风(1879-1959),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作家。一九〇二年以自然主义倾向小说《地狱之花》登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竞艳》、《梅雨时节》、《濹东绮谭》和随笔集《断肠亭杂稿》等。作品不少描写花街柳巷生活,充满了唯美主义和怀旧之风。
他以充满温雅诗情、高迈文明批评以及透彻现实关照的杰出创作,关于江户文学的研究,移植外国文学的功绩,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脚印。
——日本文化勋章授奖辞
地狱之花 /1
隅田川 /109
两个妻子 /161
积雪消融 /225
地狱之花
灿烂的五月第二个星期天的午后,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园子牵着小秀男的手,迈着相当疲乏的步子,沿着向岛的白髯堤缓缓走来。
此刻,大自然正自豪地展现出她最为美丽的姿容,恰似一位丽质处女,大堤上、田野中、道路旁,极目远望,处处披上了柔软的天鹅绒衣裳——那树木的嫩叶和青草的光泽美得难以形容。宽阔的隅田川,宛如一条闪光的浅黄色缎带,上面处处绣上了细小的波纹和白色的水鸟。在比丝绸更加柔和的太空中,初夏的太阳给这一切艳丽的色彩洒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美妙亲切的光辉。
河面吹来的微风中自然地带着绿叶的清香,园子任其吹拂着自己那烫成英国式的发型,出神地眺望和睦而又充满生气的河堤,心中忽然萌动起一股女性特有的、悠然而安详的情感,一种犹如摆脱了平日拘谨生活束缚(尽管她本人不这样认为)的、极其舒畅悠闲的感情油然而生,无意识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她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手中牵着的那个少年,只是漫步走去。不一会儿,她又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留神看了看少年,只见秀男依然是那副病态的、萎靡不振的神情,正无精打采、死板地拖着脚步而行。园子想找个话题结束这种一时的沉默,便指着一条睡在两人路过的大门楼住房前的黑狗说:“秀男,你瞧,那是猎狗吗?”
“喔,那是阿姐家的狗。”少年漫不经心地回答,然后抬起头看着园子,“老师,这一家是阿姐的房子,以前曾是我家的别墅。”
“哟,是吗。好漂亮的房子!”园子已经听说向岛有黑渊家的别墅,但是没有亲眼见过。
“老师还不认识阿姐吧?”少年稍稍来了点精神,“咱们去玩玩?”
“我一次也没和她见过面,再说天马上就黑了,下次再去吧。”园子回答后,静静地望着堤下的宅邸。
高高的围墙里,像森林一样繁茂的树木完全遮蔽了房子的屋顶,只是从宅邸横卧的占地上可以了解到里面大得无法估测,而且十分幽静。园子平时鄙薄财富,此刻却似乎产生了一种敬意。不一会儿,她带着这种意念萌发出一种好奇: 这座宅邸的主人是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你阿姐现在还是独身吗?”园子终于憋不住问道。
“是的,就她一个人。”
“多大岁数?”
“嗯……我想是二十六岁。”
在这么大的、毋宁说是寂寞可怕的大宅邸中,一个二十六岁的女人独个儿生活……仅此事实,便使熟知遭到社会强烈排斥的黑渊家情况的园子心中立刻浮现出种种想象——这位与自己同为女性的女子,有着如此巨大财富却隐居在这寂寞的城郊,其命运究竟如何?园子的心沉浸在略带几分同情的悲哀之中。忽然,从幽深的树林里面,幽幽的琴声钻出随风摇曳的、小小的绿叶传入耳中,仿佛受到琴声的感染,附近的黄莺也不知在何处鸣啭起来。啊,何等的悠闲,何等的恬静!在世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不时感到精力不济的园子的心不能不立刻为之震颤,与其处在褒贬不定的街巷中为极易受损的名声苦斗得精疲力竭,莫如退离社会而生活于太平世界。冷静地看,这种人或许可以说正在享受至高无上的幸福……这一偶发的深深感慨使园子身陷其中,她和少年机械地运动着的脚步使他们离那宅邸已有五十来米远,可是,园子的心仍然无法从这种感慨中摆脱出来,最后,她竟想到别错失良机,而要和隐居在这座宅邸中的女主人亲热地谈谈。这种意念引诱着她,她看了看秀男,问:“你阿姐是怎么样的人?”
“阿姐她……像高个子的爸爸那样……”
这天真的回答使园子不由露出了微笑。这时,即将落山的红彤彤的夕阳照在河堤上,散步回家的人们的身影全都倒向同一个方向。园子忽然听到自己身后响起重重的脚步声,不由回过头去,只见一位老绅士向她打招呼:“你好,在活动吗?”
“是的。”
“真是好天气,这样的星期天散步,真没的说。”
绅士似乎习惯于经常保持威严,他几乎是故意从自己那令人讨厌的容貌,尤其是从那密密的胡须间发出一种装模作样的和蔼声调。他的年龄将近五十,是个肥大的人,高高的礼帽靠后深扣在头上,双肩不时在完整地扣好纽扣的大衣下耸一耸,双手正确地分垂左右,似乎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改变这种极其认真、清廉和严肃的姿态,令人感到他此刻在长满青草的河堤上踏着柔软小草的脚步也像在学校长长的走廊上发出的脚步声一样,极有规律,不快不慢。
一开始,园子听他说出自己从未听到过的亲切问候,一时竟慌张得不知如何作答,过了一会儿,她看看与自己并排而行的他的模样,发现他与平时那位惯于装模作样的水泽校长并无两样,才以平静的声调回答:“您也在散步吗?”
“不,去亲戚家有事,现在回家。”
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巧妙,它不像那种快节奏的商业小说,而是像一壶慢火细熬的陈年老酒,初尝或许觉得平淡,但后劲十足,回味无穷。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似乎并不急于推动情节,而是将大量的笔墨用于营造场景和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每一次场景切换,都像是一次精致的布景,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那种残缺的美、那种稍纵即逝的精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我尤其喜欢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比如雨后青石板上的反光,或者某件和服衣领上绣线的颜色,这些细微之处,构建出了一个真实且令人神往的世界。读到一半的时候,我甚至停下来,放下书本,对着窗外发呆,试图将书中的意境与现实连接起来。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它不把话说透,把解读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这使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对于喜欢沉浸式阅读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天哪,最近读完的这本书简直是文学世界里的一股清流,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仿佛能穿透纸面,直达人心最深处的角落。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把握,那种旧日时光特有的那种氤氲着颓废与精致的氛围,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这些故事,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残留的淡淡的烟草味,看到街角灯火阑珊处那些若有似无的影子。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在命运的罗网中挣扎却又带着一种宿命般的优雅。尤其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们的美丽、她们的脆弱、她们在社会规范下的隐忍与爆发,那种复杂性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不仅仅是叙事,更像是一种情绪的灌输,它让你体会到那种身处特定历史节点下,个体生命的无力和挣扎,但同时又从中感受到一种近乎病态的浪漫。总而言之,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的文学品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深度文学和时代氛围感有追求的读者。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值得反复咀嚼。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觉得它充满了神秘和诱惑的气息,但实际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这不是那种靠情节取胜的作品,它更像是一系列精美的艺术照片集,每一张都值得你驻足细看,品味其中的光影和构图。作者的文字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韵味,但又绝不显得晦涩难懂。相反,它们像流动的丝绸,轻柔地包裹着故事。尤其赞赏的是,作者对“颓废”这个主题的处理,没有流于表面的感伤,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对过度繁华的反思,一种对纯粹理想的偏执追求。这种“颓废的美学”,在当代文学中是相当少见的,它既有日本传统美学中对“物哀”的继承,又加入了对现代社会疏离感的微妙表达。这本书像一个精致的万花筒,转动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令人目眩神迷的图案,但核心却始终指向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评分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有些作品的价值在于其“氛围的构建能力”。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感觉自己是活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作者对环境的描摹,无论是京都古老的宅邸,还是某个隐秘的茶馆,都充满了强烈的感官刺激。你不仅能“看”到,还能“闻”到,甚至能“触摸”到那种略带潮湿和陈旧的气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畅销书望尘莫及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叙事视角保持了一种冷静的疏离感,这使得故事中的情感冲击力更加强大,因为它没有被过度的煽情所稀释。它更像是一面冰冷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微与时代的变迁。读完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那种古典、忧郁的氛围中抽离出来。对于那些渴望体验真正深度文学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精神旅程,它会让你重新审视“美”与“哀愁”之间的永恒联系。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冲击,来自于它对于“情”的探讨,那种深沉、内敛,却又无处不在的情感张力。它没有热烈如火的表白,也没有撕心裂肺的诀别,一切都包裹在礼仪和克制之下,然而正是这份克制,让情感的重量倍增。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旁观者,站在一个幽暗的角落,目睹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悄然上演。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简直令人惊叹,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美好事物背后的腐朽与无奈,但同时又给予了一种近乎悲悯的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光谱,让我想起了很多古典悲剧的内核,只是它被赋予了独特的东方语境和时代烙印。读完之后,我感到的不是单纯的悲伤,而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喟叹,一种对逝去美好的无力挽留。这本书迫使我思考,真正的“美”是否总是与“消逝”紧密相连。它成功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刹那永恒”的种子。
评分此后绯衣谁复解當年紅豆已全荒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京东物流杠杠的
评分商品很好,我很满意意!感谢京东!
评分购物首选京东,宅男不用出户!
评分上海译文这套永井荷风选集非常不错,都是代表性作品,值得一读。
评分很棒的书,封面设计漂亮,绘图精美,纸质精良,独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京东物流杠杠的
评分译文经典,送货及时,优惠力度大。
评分難得,日本小說引人關注與評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