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物理学(第5版 下册)》是在《物理学》(第四版)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新制订的《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讨论稿)》修订而成的,书中涵盖了基本要求中所有的核心内容,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扩展内容,供不同专业选用。在修订过程中,《物理学(第5版)下册》保持原书体系合理,深广度适当,分量适中,适应面宽等特点,同时加强了近代物理的内容,增强用现代观点来诠释经典物理,以及近代物理的成就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物理学(第5版)》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振动和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相对论、量子物理等。与《物理学(第5版)下册》相配套的还有多媒体《物理学(第五版)电子教案》、《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三版)、《物理学(第五版)习题分析与解答》和《物理学(第五版)学习指导》等。
《物理学(第5版)下册》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文理科有关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九章 振动
9-1 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
一、简谐运动
二、振幅
三、周期和频率
四、相位
五、常数A和φ的确定
9-2 旋转矢量
9-3 单摆和复摆
一、单摆
二、复摆
9-4 简谐运动的能量
9-5 简谐运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二、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
*三、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四、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拍
*9-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一、阻尼振动
二、受迫振动
三、共振
9-7 电磁振荡
一、振荡电路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二、无阻尼电磁振荡的振荡方程
三、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的能量
*9-8 简述非线性系统
问题
习题
第十章 波动
10-1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
一、机械波的形成
二、横波与纵波
三、波长波的周期和频率波速
四、波线波面波前
10-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物理含义
10-3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一、波动能量的传播
二、能流和能流密度
10-4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惠更斯原理
二、波的衍射
三、波的干涉
10-5 驻波
一、驻波的产生
二、驻波方程
三、相位跃变
四、驻波的能量
五、振动的简正模式
10-6 多普勒效应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运动”
二、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运动”
三、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10-7 平面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二、平面电磁波的特性
三、电磁波的能量
四、电磁波谱
10-8 声波超声波与次声波
一、声波
二、超声波
三、次声波
问题
……
第十一章 光学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十四章 相对论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下册习题答案
索引
照片说明
前言/序言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以及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物理学最初是从对力学运动规律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后来又研究热现象的规律,研究电磁现象、光现象以及辐射的规律。到19世纪末,物理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经典物理学。在20世纪初的30年里,物理学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诞生了。从此产生了近代物理学。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进程中,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引发了新领域、新方向的发展,甚至产生了新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的技术学科。在过去的100年间,从物理学中分化出了大量的学科,如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等,其中激光、无线电、微电子、原子能等现在都已经形成了独立学科。尽管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学科——在大学本科时代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一二百,甚至三四百年前的发现——但是物理学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生活和科技发展都有着重要、紧密的联系,上至“神舟”上天,下到石油钻探,大到探索宇宙的奥秘,小到计算机里的芯片,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作用。甚至过去看似和自然科学无关的经济、金融、股票、政治等领域,现在也有人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令人赞许的成就。在2000年,美国工程院评选出20项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其中采用的技术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跟过去300年间物理学的发现有关系。这20项工程首先是电气化、汽车、飞机、自来水系统、微电子、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其次是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和冰箱、高速公路、卫星、因特网、摄影,然后是家用电器、医疗技术、石油和石油化工、激光和光纤、核技术、高性能材料。2005年是联合国命名的“国际物理年”,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单一学科命名的国际年。
本书的第一版问世于1977年。那时,大学生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时,最优秀的学生大都选择进入数学、物理等专业深造。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兴趣和志向更加多元化,随之,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作者和教师的任务就是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好大学物理这门课,以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科学素质的需要。一方面,要以现代的观点审视传统物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整合文本形式、动画、图形、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类型教学资源,把它们有机地安置在书本里、光盘中或者网络上,各种手段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学习效果。正因如此,本书的内容设计与面貌和第一版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发展到了由纸质主教材、纸质辅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组成的教学包。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由马文蔚修订;下册第九章、第十章和信息熵、等离子体与受控核聚变、扫描显微镜和纳米材料简介等由周雨青修订和编写,第十一章由解希顺修订,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由马文蔚修订。
物理学(第5版 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