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案例与规范

刑法案例与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升 著
图书标签:
  • 刑法
  • 案例分析
  • 法律
  • 法学
  • 犯罪
  • 规范
  • 教材
  • 实务
  • 法条
  • 司法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92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868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6
字数:73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本可以实现在刑法案例与法条间双向阅读的书;一本选取刑法典型案例、疑难案例约150例的书;一本体例编排得当、案例分析透彻的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刑法典型案例、疑难案例约150例,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既有紧扣法条的案例,也有法条和法理相结合的案例;既有横跨刑法总则和分则的综合性案例,也有各种罪名判断的疑难案例。此外,书后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方便读者查询。

  本书“案例”体例设计得当,分为“案情主旨”“案情介绍”“分歧意见”“思考问题”“案例分析”“涉及法条”六个板块。“案例主旨”提炼精当,“案情介绍”突出重点,“分歧意见”摆明争点,“思考问题”设计巧妙,“案例分析”全面具体,“涉及法条”指引明确。通过六大板块的编排,可以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刑法理论以及准确地应用刑法规则。

  本书可以实现在案例与法条间双向阅读。从案例读起,根据指引,查找相应法条,做到法律指引;从法条读起,根据标注,找到相应案例,做到以案释法。

  本书既适合法学院校师生研读,也适合法律实务工作者使用。


作者简介


李永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001?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和适用是否需要基于刑法的所有规定

  ——朱某破坏村委会选举案 / 003

  案例002?罪刑法定原则与其他基本原则关系的理解和适用

  ——许某盗窃案 / 008

  第二章?犯罪成立及修正形态

  案例003?强迫他人选择自杀造成死亡结果发生如何定性

  ——龙甲故意杀人案 / 012

  案例004?殴斗中自己受轻伤却致对方死亡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杨某正当防卫案 / 016

  案例005?危害结果系行为人意志外因素促成如何认定犯罪形态

  ——李某抢劫案 / 019

  案例006?在被害人反抗等过程中失去兴趣而停止强奸的构成中止还是未遂

  ——张某强奸案 / 023

  案例007?被侵害对象下落不明时如何认定犯罪形态

  ——乐某故意杀人罪 / 026

  案例008?共同盗窃被发现后部分行为人持刀抗拒抓捕如何定性

  ——吴丙抢劫案 / 030

  案例009?轮奸案件中部分行为人强奸未得逞时主从犯如何认定

  ——张甲、张乙强奸案 / 033

  案例010?概然性教唆下实行犯伤害致人死亡教唆犯应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王甲、王乙、王丙等人故意伤害案 / 037

  案例011?未经单位决策程序而实施合同诈骗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卞某合同诈骗案 / 041

  案例012?单位犯罪中对未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杨某、肖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 044

  第三章?刑罚的裁量

  案例013?前罪属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并罚时如何认定累犯

  ——王某盗窃、交通肇事与故意伤害案 / 048

  案例014?前科作为定罪因素的盗窃犯罪是否可认定为累犯

  ——刘某盗窃案 / 051

  案例015?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再投案能否认定为自首

  ——林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 / 055

  案例016?因吸毒被抓获而如实交代容留吸毒事实是否成立自首

  ——王某容留他人吸毒案 / 058

  案例017?到案前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立功

  ——杨某吸食毒品、贩卖毒品案 / 062

  第二编?分??则

  第四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案例018?资助他人组织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赵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案 / 068

  案例019?向境外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吴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 / 071

  第五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020?以残忍手段杀人后又实施放火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汤某某故意杀人、放火案 / 076

  案例021?放火罪的既遂和未遂如何认定

  ——杨某放火案 / 079

  案例022?违反交通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何在

  ——冷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 083

  案例023?醉酒后在道路上挪车的行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

  ——唐某危险驾驶案 / 087

  案例024?水上交通肇事案件中的“人员失踪”如何评价

  ——林某某、黄某某、金某某交通肇事案 / 091

  案例025?将牲口毒死后出售应当如何定罪

  ——叶某、利某、周某盗窃、投放危险物质案 / 095

  案例026?盗剪铁路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应当如何定罪

  ——刘某、周某破坏通讯设备案 / 099

  案例027?非法出借枪支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关系何在

  ——金某、王某非法出借枪支案 / 102

  案例028?交通肇事后把伤者送至医院后逃离的行为应否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张某某交通肇事后逃逸案 / 106

  案例029?明知有危险而高空抛物最终致人死亡能否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丁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 109

  案例030?非法购买枪支并持有的行为应否认定为非法买卖枪支罪

  ——张某某非法买卖枪支案 / 112

  案例031?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否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王某某交通肇事案 / 115

  案例032?向特定对象投放危险物质可能造成公共危险的行为应否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陈某某投放危险物质案 / 118

  案例033?误将亚硝酸钠当食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否认定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祁某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案 / 121

  案例034?不履行因紧急避险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

  ——王某某紧急避险案 / 124

  案例035?在危险物品作业过程中发生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否认定为危险物品肇事罪

  ——李某甲、李某乙危险物品肇事案 / 127

  第六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案例036?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中的有毒、有害食品的认定

  ——吴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 131

  案例037?为他人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韩某杰等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 134

  案例038?以工业用油冒充食用油予以销售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林某群、林某坤销售有害食品案 / 138

  案例039?走私废弃物中对普通夹藏品的处理

  ——陆某走私废弃物案 / 141

  案例040?使用虚假的资信证明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应否构成犯罪

  ——管某虚报注册资本案 / 143

  案例04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主体和行为性质的认定

  ——唐某某受贿案 / 147

  案例042?行为人让其亲属经营与其任职公司业务范围同类的经营活动应当如何定性

  ——杨某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 / 151

  案例043?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企公司被骗构成何罪

  ——梁某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 / 154

  案例044?购买并使用假币行为应怎样定罪处罚

  ——张某发购买假币案 / 157

  案例045?套取银行的承兑汇票转贷他人如何定性

  ——林某山高利转贷案 / 159

  案例046?借用设立金融机构得来的资金如何定性

  ——李某光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 / 162

  案例047?如何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

  ——赵某飞、彭某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 164

  案例048?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某涛、翁某耘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 / 167

  案例049?在领导知情或指使的情况下违规出具金融凭证如何定性

  ——黄某刚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 / 170

  案例050?利用经济互助会进行集资的行为如何定性

  ——高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 173

  案例051?伪造金融票证罪后又使用的如何定性

  ——张某某伪造金融凭证、金融凭证诈骗案 / 175

  案例052?货物到手后以空头支票付款的行为如何定罪

  ——季某票据诈骗案 / 178

  案例053?使用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朱某芳贷款诈骗案 / 181

  案例054?犯罪单位被注销后对相关责任人员如何处理

  ——李某法集资诈骗案 / 184

  案例055?如何区分贷款诈骗罪和贷款纠纷

  ——郭某升贷款诈骗案 / 187

  案例056?用拾得的银行储蓄卡从自动提款机提取他人存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张某涛信用卡诈骗案 / 191

  案例057?单位构成犯罪法定代表人是否要承担刑责

  ——王某、李某逃税案 / 194

  案例058?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曾某、廖某升、廖某湖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制造发票案 / 197

  案例059?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陈某非法出售增值税专有发票 / 200

  案例060?怎样认定主观上是否“明知”所售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田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 202

  案例061?只复制未发行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既遂

  ——梁某侵犯著作权案 / 205

  案例062?被告徐某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还是侵犯商业秘密罪

  ——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 / 209

  案例063?有证卖假烟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吴某清、任某勤非法经营案 / 212

  案例064?对于“一房二卖”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某强合同诈骗案 / 215

  案例065?暴力“借款”并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李某生抢劫案 / 217

  第七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案例066?以驾车撞人的方法实施杀人行为应如何定性

  ——李某故意杀人案 / 221

  案例067?防卫行为中故意伤害罪的认定

  ——刘某荣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 / 224

  案例068?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索要并不存在的债务如何定性

  ——赵某、钱某、孙某、李某绑架案 / 228

  案例069?国家工作人员虚构事实陷害他人如何定性

  ——李某诬告陷害案 / 231

  案例070?利用互联网报复性地散布性爱视频如何定性

  ——杨某侮辱、诽谤案 / 234

  案例071?为满足性欲的抚摸、强吻如何定性

  ——单某强奸(未遂)案 / 237

  案例072?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谢某故意伤害案 / 241

  案例073?养子拒绝扶养老人如何定性

  ——张A遗弃案 / 244

  案例074?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不以出卖为目的的收买行为如何认定

  ——李某拐卖妇女、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案 / 248

  案例075?向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使用暴力问讯的行为如何定性

  ——周某暴力取证案 / 251

  第八章?侵犯财产罪

  案例076?采取暴力、胁迫手段逼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刘某某抢劫案 / 254

  案例077?冒充公安人员抓赌劫财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章某、陈某抢劫案 / 258

  案例078?冒充醉汉的邻居窃取醉汉财物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王某盗窃案 / 260

  案例079?行为人使用轻微暴力行为抢走他人财物能否构成抢劫罪

  ——张某抢夺案 / 263

  案例080?对入室行窃不顾老人央求而拿走现金的行为如何定性

  ——张某抢夺案 / 265

  案例081?利用ATM提款机出错窃取巨款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许某盗窃案 / 269

  案例082?事后故意能否作为认定盗窃罪的主观根据

  ——张某盗窃案 / 273

  案例083?以色情引诱嫖客然后向嫖客敲诈钱财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陈某、莫某敲诈勒索案 / 276

  案例084?对于盗窃未遂后开枪拒捕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徐某、于某、毛某抢劫案 / 278

  案例085?因对岳母不满烧毁其家打麦场的麦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热某故意毁坏财物案 / 280

  第九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案例086?冒充警察索要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谭某某、廖某某敲诈勒索案 / 283

  案例087?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时骗取财物和非法性利益应如何定性

  ——李某某招摇撞骗案 / 286

  案例088?编造他人患有“非典型肺炎”症状的虚假事实是否属于“编造虚假的恐怖信息”

  ——黄某、李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 / 289

  案例089?虚假地震信息能否认定为虚假恐怖信息

  ——贾某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 / 292

  案例090?单方聚众进行暴力斗殴也可以构成聚众斗殴罪

  ——何某、郑某某、徐某某聚众斗殴案 / 294

  案例091?准备攻击意图并准备工具进而发生打斗的不属于正当防卫

  ——何某、张某甲、陈某、张某乙、龙某某聚众斗殴案 / 297

  案例092?以轻微暴力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张某、韩某、倪某某抢劫案 / 300

  案例093?对公共场所秩序的扰乱是否包括网络空间中的行为

  ——秦某某网络寻衅滋事案 / 304

  案例094?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主观要件的理解

  ——陈某某、张某某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 307

  案例095?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之间的具体界分

  ——李某某传授犯罪方法案 / 310

  案例096?设局“赌博”控制“赌博”结果的是赌博行为还是诈骗行为

  ——王某某、黄某某诈骗案 / 313

  案例097?组织通过网络微信群以发红包形式公开赌博是否属于开设赌场行为

  ——方某、罗某、王某赌博案 / 316

  案例098?被害人在向司法机关报案时故意夸大犯罪事实并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如何处理

  ——金某妨害作证案 / 319

  案例099?情节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构成诈骗罪

  ——王某某虚假诉讼案 / 322

  案例100?事前明知并且事后包庇的行为如何定罪处刑

  ——冉某成、冉某超、冉某雁故意杀人案 / 325

  案例101?在盗窃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销赃人事先约定、事后出资收购赃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马某、余某贵、陶某、王某环、陈某灵隐瞒犯罪所得案 / 330


精彩书摘

  编写说明

  在长期的刑法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刑法学有很多抽象的原理、规则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忽略刑法的实用性、运用刑法的能力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传统不一样的是,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刑法知识与刑法理论的灌输,造成学生对刑事司法实践以及重要判例的解读缺乏应有的关注。我们一直以来在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使刑法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刑法案例教学的目标是要使抽象的刑法典变成生动活泼的“活的法律”,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刑法典型疑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刑法的精神以及刑法原理,懂得如何操作和运用刑法法条,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刑事案件,做到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刑法案例教学也是一种新的研究刑法的思路,将刑法附于生动的刑事案例中,会使学生开阔视野,注重刑法的实用价值,培养其解释法律的能力,甚至对于法律漏洞的发现和提出弥补规则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考虑,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决定组织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司法实务经验的中青年刑法学者编写一本能够涵盖刑法总则、分则中的立法规定与主要罪名、反映司法实践中主要疑难问题的案例研究著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本名为《刑法案例与规范》的著作。

  本书基本上以刑法典的编、章、节结构为编写依据,按编、章、节顺序选编典型案例和疑难案例。对于典型案例,只要依据《刑法》和掌握的刑法基本理论,一般就会得出正确结论;而对于疑难案例,则需要在主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学习。本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通过案例主旨点明每个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核心;二是通过案情介绍阐述有关典型与疑难案例的发案经过;三是通过分歧意见指出每个案例存在的争议及其理由;四是通过思考问题指明每个案例所要解决的关键之处与疑点所在;五是通过案例分析对于每个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以方便读者更加直接有效地掌握每个案例的精髓之所在;六是通过案例涉及的法条点明每个案例与刑法规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本书的研究具有更加明显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

  《刑法案例与规范》一书作为学习刑法的辅助性教学资料,可供高校专、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练习之用,解决其找案例难的问题;也可为在职的公、检、法、司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参考;此外,本书虽然不是一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但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注重“以案例为主”的背景下,此书对准备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选取的案例基本上来自已经公开出版的案例研究书籍和法律专业网站,特向整理案例资料的原作者与相关的出版机构、网站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中国法制出版社的领导以及侯鹏先生等同仁,从本书的策划到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刑法理论前沿探索:当代刑法学研究的新视野 图书信息: 书名: 刑法理论前沿探索:当代刑法学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 [此处填写虚构的资深刑法学专家姓名,例如:陈景明、李志远] 出版社: [此处填写信誉良好的法学专业出版社名称,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填写一个较新的年份,例如:2024年6月] ISBN: [填写一组虚构的ISBN号] --- 内容提要: 《刑法理论前沿探索:当代刑法学研究的新视野》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同时紧密追踪世界刑法学最新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本书并非对既有刑法条文的简单注释或案例的罗列分析,而是聚焦于当代刑法学界最具争议性、挑战性、前沿性的理论热点与学说争鸣。它旨在为深度钻研刑法学理论的学者、研究生以及立法、司法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个高屋建瓴的理论参照系,推动中国刑法学的批判性反思与理论创新。 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实现理论的深度挖掘与视野的广度拓展。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共计十六章,系统梳理了从刑法基础理论的重构,到具体犯罪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境,再到新兴技术对刑法构成的冲击与回应。 --- 第一部分:刑法基础理论的现代重构(约300字) 本部分着眼于刑法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犯罪构成理论、违法性理论与有责性理论的当代语境下的调适与深化。 第一章:犯罪概念的价值重塑与体系定位 本章深入剖析了“犯罪”概念在社会治理转型期面临的挑战。不再将犯罪视为单纯的法律事实,而是将其置于国家刑罚权边界划定与人权保障的紧张关系中进行考察。重点探讨了“刑法谦抑性”原则在犯罪概念界定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功能主义刑法观对传统三阶层理论的结构性影响。尤其关注了犯罪行为的“危险性”与“法益侵害”在不同法域(如金融犯罪、环境犯罪)中的具体衡量标准,力求构建一个更具价值导向的犯罪认定模型。 第二章:主观罪过理论的深化:故意、过失与新形态的认知缺陷 本章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与意志的二分法,探讨了复杂认知背景下的主观罪过认定难题。特别关注了“间接故意”在复杂商业欺诈、网络犯罪中的界限,以及“过于自信的过失”与“故意的边缘地带”。此外,引入了认知科学与心理学成果,探讨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如金融市场决策)中,如何科学界定行为人的认知缺陷是否达到了刑法要求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程度,为精准打击主观恶性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第三章:违法性理论的体系化辩护与正当防卫的新界限 本章对违法性的“形式说”与“实质说”进行了批判性继承。核心在于探讨在面对“法益冲突”和“紧急避险”的复杂情形时,如何确保违法性判断的价值正当性。重点分析了不作为犯中“保证人地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扩张,并对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防卫过当”的界限进行了深入的德日法学理论溯源与本土化论证,旨在厘清正当防卫的限缩性内涵。 --- 第二部分:刑法教义学的深化与精细化(约350字) 本部分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犯罪领域,关注教义学在应对复杂犯罪结构时的精细化能力。 第四章:共犯理论的“共同犯罪意图”与“风险共担”模型 本书对传统共犯理论中的“教唆犯”和“帮助犯”的界限进行了细致区分。引入了“风险共担”的理念,探讨在高度分工、层级复杂的犯罪集团中,如何准确认定从犯的故意范围。重点研究了帮助共同犯罪的“实质性帮助”标准,并批判性地审视了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或信息传播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认定。 第五章:未遂犯与中止犯的刑法哲学基础 本章旨在解决未遂犯的“危险程度”与中止犯的“可罚性”的哲学难题。侧重于分析“犯罪中止”中“自动性”的判断标准,强调其背后隐藏的刑罚目的——预防与教育的平衡。对于“不能未遂”与“绝对不能未遂”的区分,本书提出了基于法益侵害可能性而非行为本身客观危险性的判断路径,以更贴合现代刑法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评价重点。 第六章:罪数理论的交叉与刑罚裁量体系的优化 本章梳理了法条竞合、吸收犯、想象竞合等罪数形态的理论逻辑。不同于单纯的条文选择,本章侧重于探讨“吸收”背后的法益侵害程度的统一性与“竞合”背后的价值衡量。此外,探讨了将“数罪并罚”的规则体系应用于财产犯罪的连续犯和职务犯罪的持续犯时的理论障碍,并提出了刑罚裁量中“整体衡平”理念的适用路径。 --- 第三部分:特定领域刑法理论的冲突与调适(约400字)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在特定新兴或敏感领域,传统刑法理论如何受到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挑战。 第七章:金融犯罪中的法益保护与风险的刑法化 本书认为,金融犯罪的核心挑战在于法益的抽象性与行为的隐蔽性。本章重点剖析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法益侵害时点”问题,并深入探讨了“金融风险”本身能否作为独立的刑法保护法益,以及在多重监管体系下,刑法介入的边界。提出了基于“信赖保护”视角下的金融欺诈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八章:环境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推定与预防刑法 针对环境犯罪取证难、因果关系认定难的特点,本章详细讨论了归责理论在环境损害中的适用,特别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损害”的法益理解。引入了德国环境刑法中的“归责模型”,探讨在企业污染案件中,如何对高级管理人员或决策层进行有效的高层责任归属,而非仅仅停留在直接操作人员的层面。 第九章:知识产权刑法的双重属性与合理限制 本章聚焦于知识产权的私法属性与刑法惩罚的公法属性之间的张力。重点分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秘密性”的认定标准,以及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过度刑罚保护之间的关系。对“情节严重”的界定,本书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衡量模型,将经济损失、市场影响与创新抑制程度纳入考量。 --- 第四部分:刑法与新兴技术的交锋(约300字) 本部分是全书最具前瞻性的部分,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对现有刑法规范构成的根本性挑战。 第十章: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犯罪行为与责任主体 本书探讨了AI系统作为“工具”与AI系统作为“决策者”时的法律责任划分。对于“算法歧视”和“算法偏见”是否构成刑法上的违法行为,本章提出,应从“注意义务违反”和“可预见性”的层面进行审视。并讨论了未来“机器犯罪”立法可能需要的刑法基础变革。 第十一章:网络空间中的法益侵害与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本章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经济价值与法律地位,主张将其纳入现有刑法保护体系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网络窃取数据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界限模糊问题,强调了数据安全在刑法中的核心地位,并对涉及网络诽谤、侮辱等新型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提出了更精确的教义学分析。 第十二章:生命刑法前沿: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的伦理困境 本章站在刑法伦理的制高点,探讨基因编辑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带来的刑法风险。核心在于对“生命价值”的现代理解是否要求刑法提前介入,以及如何界定这种“潜在的法益侵害”的刑法介入的恰当性与紧急性。 --- 第五部分:刑法理论的未来走向与国际比较(约150字) 本部分立足全球视野,对刑法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把握。 第十三章:刑法理论的“预防转向”与“风险刑法”的批判性继承 本章比较了德国与意大利等国在风险刑法学派发展中的不同路径,并批判性地审视了过度依赖预防理论可能导致的刑法膨胀问题,强调了“行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在任何预防转向中都不可动摇。 第十四章:国际刑法与国内刑法的互动:人权基准的内化 本章聚焦于国际人权公约对国内刑法解释论的约束力,特别是关于酷刑、非法拘禁等领域的最新国际标准对我国司法实践的指引作用,强调刑法教义学必须根植于普遍的人权保障框架。 --- 本书特色总结: 《刑法理论前沿探索》以严谨的逻辑、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度的批判性思维,全面解构了当代刑法学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与实践挑战。它不满足于描述“法律是什么”,而是深入探究“法律应如何发展”,是刑法学领域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深化之作。本书的论证过程清晰,论据扎实,为专业读者提供了超越实务操作层面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刑法案例与规范》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刻板印象,将严谨的法律条文与生动鲜活的案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书中选取的大量真实案例,涵盖了刑法体系中的各个重要领域,每一个案例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不仅明确了适用的罪名,更深入探讨了构成要件的认定、证据的收集与运用、以及法律适用的关键环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析案例的同时,能够清晰地阐释相关的法律规范,揭示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和精神。这种“案例为纲,规范为辅”的编写体例,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案件的分析,作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争议点和不同的法律见解,这对于培养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法律思辨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刑法的工具书,更是一本激发对法学深入探索的入门读物。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刑法这种东西,光看条文实在是太枯燥了,枯燥到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对刑法的兴趣大门。书里精选的那些案例,简直就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每一个案例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罪名展开,从案发到审判,层层剥茧,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法律是如何被运用,如何去判断是非曲直的。更棒的是,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案例,而是在案例的讲解中,穿插了对相关法律规范的细致剖析。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刑法老师在对话,他不会给你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法律条文,跟现实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读完一个案例,你不仅知道了“发生了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第一次觉得,刑法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贴近生活。我特别喜欢它处理案例的方式,不会一味地强调罪名,而是会深入探讨构成要件、证据的收集和采信,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辩护理由。这种全面的分析,让我对整个刑事司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弥补自己在刑法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尤其是在理解和运用法律条文方面。不得不说,这本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采用那种程式化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精心挑选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刑法理论的实际应用。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在讲解每一个案例时,都不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而是会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解释和适用。这种“案例导向”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轻松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并将它们与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某个侵财类犯罪时,作者不仅会分析行为的构成要件,还会探讨其与类似犯罪的区别,以及在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刑法的适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避免了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法律初学者也能轻松阅读。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路径,让我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法律的实际运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刑法教材和案例分析都颇有研究,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深度,着实让我耳目一新。它并没有采取那种将案例和理论割裂开来的传统模式,而是巧妙地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理论在实践中升华,实践由理论来指导”的有机整体。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案件的处理思路,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粗暴的定论,而是展现了不同的法学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锋,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引用的案例,很多都是近年来发生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刑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在解读案例时,作者不仅关注了罪名本身的构成,更深入挖掘了案件背后的社会原因、伦理考量以及可能存在的程序正义问题。这种多维度的分析,使得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案例汇编。它不仅是一本学习刑法知识的工具书,更是一本激发法律思考的启迪之作。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刑法有种莫名的恐惧感,总觉得它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而且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术语和冰冷的规则。直到我偶然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刑法可以这样讲!书里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把那些原本让我头疼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形象。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会带你一步一步地去分析案情,去思考证据,去权衡利弊,最后得出一个合乎情理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法律背后的公平正义。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法律规范的时候,会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指出规范的适用范围和解释空间。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刑法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刑法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而是一次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