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长篇小说系列
《苏珊的微笑》2018年新版
从男性视角审视中国式婚姻
解剖婚姻堪称独步
从高干子女下嫁凤凰男
女研究生爱上位高权重的已婚男
一针见血刺中婚姻弊病
《苏珊的微笑》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集团公司老总杨道远在妻子张慰芳家族的帮助下爬上高位,8年前张慰芳因偷情时遭遇车祸而高位截瘫,杨道远没有选择离婚,但却和女研究生苏珊成了情人。苏珊在历经一系列情感纠葛后,选择在电视上讲述完她的爱情故事而自杀。
作家叶兆言说这部小说是现代版的《奥赛罗》。苏珊和《奥塞罗》的女主角没有区别,都是非常可爱的女性。其次,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用武力把女主角杀害了,《苏珊的微笑》同样说的是一个嫉妒杀人的故事,男主角用另外的东西*后把苏珊杀死了,男主角完全是癫狂的,他的爱非常过分,某种意义上是非常自私和极端的。“我在描写嫉妒的时候是写得非常强烈的。因为爱而杀人,这本书中悲剧的要害就是嫉妒,嫉妒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叶兆言说。
男主角杨道远是一个卑贱的小人物,一个靠个人奋斗、种种机遇努力往上爬的小人物,一个美男子,一个成功人士,一个有女人缘的男人。他内心深处的嫉妒可以和奥赛罗相媲美,他的嫉妒与他的出身有关,他会非常强烈地怀疑他得到的一切。而《苏珊的微笑》中的苏珊是后来才加进来的,本来是配角,后来渐渐地成了主角。
1957 年出生,南京人。1974 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 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 年获硕士学位。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卷本短篇小说编年及八卷本中篇小说系列,另有长篇小说《刻骨铭心》《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笑》《很久以来》,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杂花生树》《陈旧人物》等。
从料理店出来,时间还早,两人似乎都还没有尽兴,苏珊说你开车带我出去兜兜风吧,随便去个什么地方。于是就一路开出去,一直开到江边,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江景公园,新开辟的,刚修好的水泥路上稀稀落落有几个人在散步。广场的一角成了露天舞场,吊挂着两盏应急灯,放着十分缓慢的音乐,几对中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他们把车停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下了车,锁上车门,往江边走去,在光秃秃的大坝上站了很长时间,望着黑乎乎的江面。
不时会有几条船走过,机器声轰鸣,远远地能看到船上的灯光,能看到灯光里隐约的人影。苏珊说你信不信,我能一口气游到那条船上去。杨道远觉得她有点疯狂,说这也太夸张了吧,你知道这有多远,再说那船是移动的,你也不可能追上。苏珊说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跳到江里去,只要我跳下去了,我就能追上它。杨道远只当她是说笑,说我相信,我绝对相信,你就跳吧。听了他的话,苏珊竟然真的做出要跳的样子,傻乎乎地就往前冲,吓了杨道远一大跳,连忙伸手拉住她。大坝上还有些别的人在走动,听到动静,都回过头来看他 们。
杨道远说:“我说你不会真的要跳吧?”
苏珊说:“你要是不拉住我,我就真的跳。”
杨道远只当她是在说笑,是吓唬他,看到路过的人还在注意他们,便感慨地说:“想不到如此空旷的地方,竟然还会有这么多人来。”
苏珊说:“这个就是中国特色,只要是个地方,就会有人。”
“有人也好,”杨道远看看四周,没灯光的地方一片漆黑,笑着说,“真要是没人,这地方就没人敢 来。”
“那也不一定,说不定我就敢来,你信不信?”
“好好好,我信我信,”杨道远依旧当她是在说笑,一本正经地说,“听说规划中,这里要建个新的小区,就在这江边上,人口将达到十万,十万,你想想看得多少人,不过这儿环境太好了,这可是江景房,住在这儿,天天可以看到长 江——”
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忽然苏珊没有了声音,杨道远说着说着,也不再往下说了。周围有人在说着话,黑暗中能听见声音,却看不到人影,也听不清在说什么。杨道远情不自禁地搂了搂苏珊,见她没有什么反应,胆子便又大了
许多,索性将她搂到自己怀里。这一次,苏珊非常温顺,没有任何抗拒。杨道远在她脸上亲着,她先是无动于衷,很快也作出了响应。只是亲吻了一会儿,两人就分开了,杨道远笑着说对不起,说自己又耍流氓了,他真不是个东西。苏珊也笑了,说不能全怪他,是她不好,是她这人没记性,自己主动送上门的。
这以后就是准备离去,该回家了,经过露天舞场的时候,空旷的广场上只剩下两对男女,跳得却十分投入,是一种节奏很强也很规范的探戈。杨道远和苏珊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两人的手已经拉在了一起。他们的汽车停在不远处的树林边上,一盏昏暗的路灯朦朦胧胧地照着。终于到了汽车那里,杨道远非常绅士地为她拉开车门,让苏珊先上去,自己再绕到驾驶座那边,开门上车,坐好,关上车门,插入钥匙启动,同时像上次那样,把
头伸过去要亲苏珊。苏珊还是没有避让,不仅没有避让,还迎了上去。接下来,他们就这样坐在那儿,歪着脑袋亲吻了一小会儿,然后苏珊情不自禁就扑了过来,杨道远连忙随手将车灯关了。灯一关,黑暗中的苏珊变得惊人的放肆,竟然跨坐在了他的身上。
杨道远用力将座椅往后移,将空间调到最大,接下来就傻傻地抱着她,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心里有点慌乱,怕远远地会有人看,怕有人走过来。两人就这么亲了一会儿,舌头咬得吱吱直响,大家的手开始都不安分起来,在对方的身上乱摸。苏珊找到他的手,示意他应该如何进一步动作,空间实在是太局促了,都有些笨手笨脚,最后只能是手忙脚乱,各解各的衣,自己除去自己的障碍,苏珊褪去裙子里的内裤,杨道远拉开裤子上的拉链,忙乱中,苏珊总是不够小心,她的手臂在半空中舞来舞去,不止一次地按响了方向盘上的喇叭。
4
该结束的都结束了,虽然发生得有些突然,一切都很意外,却仍然在情理之中。接下来,苏珊和杨道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去药店买紧急避孕药。在这方面,苏珊表现出来的疯狂和理智,都让杨道远感到吃惊。她似乎是太成熟了,也太老练了,在去药店的途中,他们一言不发,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苏珊不时地看着窗外,汽车已经驶进市区,灯火通明,杨道远一边开车,一边偷眼看她。终于到了一家药店门口,苏珊让他在附近
找地方将车停好,又关照他在车上等他,然后下车直奔药店。
杨道远看着她朝药店奔去,路灯下,只见身着长裙的苏珊一路小跑,消失在药店的玻璃门后。她奔跑的样子显得很轻盈,像一只在细雨中滑过的燕子。这时候,杨道远才第一次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他也说不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疯狂中解脱出来。有些事就这么发生了,有些事刚刚开始就结束了。杨道远还在回味,对刚刚结束的事情,仍然还有些半信半疑,不相信那竟然是真的。
苏珊很快就出来了,杨道远看着她向这边走过来,她显然是看不清楚他的脸,微笑着对汽车挥了挥刚买的药。一时间,苏珊显得那么的天真纯洁,那么的轻松活泼,完全像个涉世不深的小孩子。很快,她已经走到汽车面前,先透过车窗玻璃往里望了望,然后拉开车门,在位子上坐好,随手系上安全带,对他做了一个继续开车的手势。杨道远一边踩油门,让车辆处于行进状态,一边随口问是不是已买到药了。苏珊很严肃地给他看了看手中的小
塑料袋,说就在这儿呢,又说一回去我得赶紧吃药,这几天是最不安全的日子,千千万万别出事,别弄出人命来。杨道远忍不住笑了起来,苏珊说你干吗要笑,有什么好笑的,我说的可是真的。
下车前,杨道远又与苏珊亲了亲,这一次两人表现得都很自然,配合得非常好。杨道远的手始终没有离开方向盘,他看着她下车,看着她依依不舍地回头与自己招呼,看着她对自己做鬼脸,看着她消失在黑乎乎的小区 里。
杨道远在停车场将车停好,正准备回家,突然收到了苏珊的短消息,长长的一封信,很热情地问他到家了没有,正在干什么,是不是还在想她,今天快乐吗,我们能不能通一会儿电话,要不大家就写短消息,用短消息聊上一会儿。杨道远想了想,干巴巴地回了几个字,说已到家,明天打电话给她,然后就把来去的短消息都删除,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上楼梯的时候,他有些不放心,又将手机再次打开,果然苏珊的短消息又有了,这一次就两
个字“好吧”,外加三个感叹号。杨道远依然是将短消息随手删除,然后掏出钥匙,悄悄地开门进屋。
张慰芳和小艾正在看电视,杨道远走进她们房间,准备与张慰芳敷衍一会儿。两个人看电视正看到紧要关头,谁也不愿意理会他,杨道远只好陪她们没头没脑地看了半集电视剧,听她们一惊一乍,很投入地发出一声声感叹。电视剧终于完了,张慰芳让小艾赶快抱她到床上躺着,因为是坐在那儿看电视,她已经感到很累。杨道远自告奋勇,说我来吧,就上前抱起了张慰芳,将她放在床上。接下来,张慰芳便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又跟他随便谈
了几句刚播放的电视剧,杨道远便去洗澡,回自己房间休 息。现在,一切终于停当了,杨道远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地回味一下,回味前不久才发生过的事。直到自己都已经睡在了床上,他仍然有些不相信,不相信那事就算是真的发生了。一时间,杨道远感到很快乐,心情非常地舒畅,恨不得能扯开嗓子叫上几声。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把这么好的事给办成了,实在是太完美了,实在是太奇妙了。他不由得在床上手舞足蹈,像小孩子
一样对空中乱挥拳头。真是不可思议,尽管那事已经完了,尽管那事已经结束,杨道远却意犹未尽,仿佛还能感受得到苏珊的体温,仿佛还能感受得到她的那种湿润,她表现出来的疯狂真是太完美和太奇妙。
杨道远躺在床上,睡在黑暗中,听任思想的野马到处狂奔。
起点自然是应该从最初那次神奇的碰撞开始,苏珊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对着他的车头直奔而来,砰的一声撞了上去,吓了杨道远一大跳,然后她就像歇在树枝上展开了翅膀的花蝴蝶一样,趴在了他的车窗玻璃上。这就是他们的初次见面,这就是令人难忘的第一次,杨道远忘不了她穿的那条色彩鲜艳的长裙,宽大的裙摆随风而舞,掀过来掀过去,白花花的大腿隐约可见。一想到这些往日的场景,重新沉浸在当时的画面中,杨道远情不自禁地笑
了起来。这样的初次见面真是太过传奇,这种传奇的见面本身就是一种注定,它注定有个更传奇的结尾。杨道远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地感谢这次碰撞,这种有惊无险的遭遇,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他的一份大礼。
后 记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从大学出来,我到出版社当编辑,迫于工作需要,想找本能赚钱的书。朋友介绍了一位精神病医生,说正准备写本十分好看和好卖的报告文学,于是与那医生谈了几次,结果不了了之,他搭足了架子迟迟不肯动笔,我却有了想写的念头,打算自己动手,写一本叫《精神失常》的书。那时候还不打算当职业作家,想写并不意味真写,结果一拖再拖。后来开始写小说,糊里糊涂成了作家,想到要将积累的这些材料写部中篇,
改名为《七种颜色的声音》,列了提纲,构思好故事情节,仍然还是没写。
从《精神失常》到《七种颜色的声音》,再到《苏珊的微笑》,是个漫长过程,有很多变化。写完《后羿》,正式开始写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写完一部天马行空的浪漫小说,又老老实实地回到现实题材。写作总是很有趣,让人忘乎所以,当然也难免辛苦,上网搜索,早在前几年已有报道,说我正在埋头创作
《苏珊的微笑》,这说明不仅准备时间很长,实际写作也不短。
终于完稿了,可以深深叹一口气。一部书稿完成,肯定很多原因,读者会问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到底又想说些什么。一时也说不清。一位书店老板很认真地对我说,你的小说并不好卖,所以我这没你的书。他是一位熟人,实话实说,我因此脸红,很惭愧。
不好卖是个让人尴尬的事实,也是宿命,我无能为力,只能可笑地出此下策,在后记中为自己喊上一嗓子,希望读者能捧场,去书店或在网上购买我的书。
2009 年11 月30 日 河西
《苏珊的微笑》写到了婚外关系,出版后,表扬和批评都离不开小三这块肥肉,表扬者说解剖婚姻堪称独步,批评者说写了一本垃圾。有个女记者很吃惊,说你觉得婚姻之外的关系不道德吗,难道你真的还是那么传统。我问她为什么不能讨论一些别的话题,譬如小说中的嫉妒。女记者不屑地说书上写了嫉妒吗,我怎么没有看到。于是告诉她第100 页上写了,当然这是瞎说,随口报一个页码,知道她根本没看过这本书。最想描写的其实是“微笑”,那种神秘微笑,才是我最想写的东西。
2017 年10 月28 日 南山
坦白说,初读此书时,我曾被它略显疏离和冷静的笔调所震慑,仿佛作者站在一个极高的地方观察着芸芸众生,不带过多主观色彩,却精准地捕捉到了世事的荒谬。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领会到这种“冷”之下蕴藏的巨大悲悯与温情。作者处理冲突的方式非常克制,没有煽情,却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种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挣扎。书中的环境描写也是一绝,那些具体的场景、气味、声音,构建了一个极具沉浸感的氛围,让人感觉自己仿佛真的身处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和地点。它对于时间流逝的把握尤其出色,那种慢镜头般的细致描绘,将短暂的瞬间拉长,使得情感的累积达到了极致。这本书需要耐心,但回报是丰厚的,它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对生命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评分读完这部长篇,我感到一种智力上的酣畅淋漓,作者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严谨,每一个设定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叙事手法极其高明,频繁在不同时空和视角之间切换,却始终保持着清晰的逻辑链条,考验着读者的专注力,同时也给予了极大的阅读回报。那些充满哲思的独白和隐晦的象征,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反复揣摩,生怕遗漏了哪怕一丝一毫的深意。这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读物,它要求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去解构文字背后的密码。尤其是一些涉及历史脉络和地域文化的描写,考据之详尽,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作者在创作前的准备工作是何等扎实。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体情感熔于一炉,展现出一种史诗般的格局,读完后有一种站在高处俯瞰众生的辽阔感。
评分这部作品的结构设计堪称鬼斧神工,它不是线性叙事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折射出同一个核心事件的不同侧面。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挑战了传统小说的阅读习惯,但也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立体感和悬念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沉默”和“未说出口的话”的运用,很多关键的情感转折和人物关系的变化,都潜藏在对话的空白处和眼神的交汇中,这需要读者有高度的解读能力。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前沿,关于身份认同、集体记忆与个人遗忘的辩证关系,都处理得极其精妙。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认知地图被重新绘制了一遍,它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审视周遭的世界。这是一部需要反复品读才能完全消化的佳作,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肌理和光泽。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其语言的张力,简直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雕塑家,用文字雕琢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有些段落的句式结构复杂多变,长短句的交错运用,形成了极富音乐性的阅读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暗藏汹涌的暗流。我常常惊叹于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在他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取悦大众,而是专注于挖掘人性的幽暗角落和复杂动机,探讨的议题尖锐而深刻,直击现代社会诸多症结。对于那些渴望在文学作品中寻求深度对话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更值得深思的问题,让人在合卷之后仍旧久久不能平静,这种持续的思考过程本身就是阅读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轻柔却不失力量,引领着读者缓缓步入一个光怪陆离却又无比真实的世界。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犹豫,都仿佛能触摸到角色内心的波澜。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社会现象的细腻观察,那种不动声色的批判,比直接的控诉更有穿透力。书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像一张巨大的网,将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地编织在一起,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情节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的爆发,而是层层递进的堆叠,像剥洋葱一样,每揭开一层,都能发现新的层次和更深的意涵。我常常在深夜里合上书页,脑海中仍回荡着那些鲜活的对话和令人深思的场景,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诞与温情。
评分叶兆言的长篇,值得一看。
评分上次没看完,买本把后面补回来!
评分上次没看完,买本把后面补回来!
评分物流很快,书也是好书,但包装有待改进。
评分上次没看完,买本把后面补回来!
评分上次没看完,买本把后面补回来!
评分叶兆言的长篇,值得一看。
评分叶兆言的长篇,值得一看。
评分上次没看完,买本把后面补回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