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考虑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够用、适用”原则,配备电路的测试等实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2)应用新的虚拟仿真软件,把EDA仿真融入教材,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电路测试和应用设计。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半导体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信号产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设计实训等。
本书从工程应用出发,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内容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结构严谨,且概念准确、语言简洁。前9章每章配备电路仿真测试等实验,突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陶玉贵,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1
1��1半导体基础知识1
1��1��1本征半导体1
1��1��2杂质半导体2
1��1��3PN结的形成与特性4
1��2半导体二极管5
1��2��1二极管的结构与分类5
1��2��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5
1��2��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6
1��2��4其他特殊二极管7
1��3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10
1��3��1图解分析法10
1��3��2简化模型分析法10
1��4二极管的检测与应用12
1��4��1二极管的检测12
1��4��2二极管的应用14
实验1二极管应用电路16
小结16
思考与练习题16
第2章半导体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20
2��1半导体晶体管20
2��1��1晶体管的结构及分类20
2��1��2晶体管的放大作用21
2��1��3晶体管的伏安特性23
2��1��4晶体管的主要参数24
2��2放大电路基本知识27
2��2��1放大电路概述27
2��2��2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28
2��3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0
2��3��1电路组成30
2��3��2静态分析31
2��3��3动态分析32
2��4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36
2��4��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36
2��4��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39
2��4��3共基极放大电路41
2��5多级放大电路43
2��5��1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43
2��5��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43
2��5��3多级放大电路性能估算45
模拟电子技术 目录 2��6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45
2��6��1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46
2��6��2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7
2��6��3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
实验2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51
小结52
思考与练习题53
第3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59
3��1概述59
3��1��1场效应管的特点59
3��1��2场效应管的分类59
3��1��3场效应管与双极型晶体管的比较60
3��2场效应管60
3��2��1结型场效应管60
3��2��2绝缘栅型场效应管64
3��2��3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68
3��2��4各种场效应管特性的比较69
3��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70
3��3��1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电路及静态分析70
3��3��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71
3��3��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比较73
实验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测试75
小结75
思考与练习题76
第4章负反馈放大电路79
4��1反馈的基本概念79
4��1��1反馈的基本概念79
4��1��2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80
4��1��3反馈的分类及判别80
4��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及分析82
4��2��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82
4��2��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83
4��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84
4��3��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85
4��3��2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85
4��3��3减小非线性失真87
4��3��4扩展通频带88
4��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88
4��4��1深度负反馈的特点88
4��4��2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89
实验4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90
小结92
思考与练习题92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95
5��1差分放大电路95
5��1��1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95
5��1��2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98
5��1��3差分放大电路的其他输入/输出方式98
5��2集成运算放大器100
5��2��1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100
5��2��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101
5��2��3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02
5��2��4理想集成运放及其特点102
5��2��5集成运放应用时的几个问题103
5��3基本运算电路104
5��3��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105
5��3��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105
5��3��3加法运算电路106
5��3��4减法运算电路107
5��3��5积分运算电路108
5��3��6微分运算电路108
5��4有源滤波电路110
5��4��1有源低通滤波电路110
5��4��2有源高通滤波电路112
5��4��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13
5��4��4有源带阻滤波电路113
实验5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测试114
小结115
思考与练习题116
第6章信号产生电路119
6��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119
6��1��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119
6��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120
6��2RC正弦波振荡电路120
6��2��1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121
6��2��2RC桥式振荡电路122
6��3LC正弦波振荡电路123
6��3��1LC谐振回路的频率特性123
6��3��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124
6��3��3三点式LC振荡电路125
6��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28
6��4��1石英晶体谐振器及其阻抗特性128
6��4��2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29
6��5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131
6��5��1方波产生电路131
6��5��2三角波产生电路132
6��5��3锯齿波产生电路133
实验6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测试134
小结135
思考与练习题136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140
7��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140
7��1��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140
7��1��2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141
7��1��3提高功率管放大电路效率的主要途径142
7��2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43
7��2��1乙类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43
7��2��2乙类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45
7��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47
7��3��1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交越失真147
7��3��2甲乙类OCL互补对称电路147
7��3��3甲乙类OTL互补对称电路148
7��3��4复合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49
7��4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1
7��4��1LM386集成功率器及其应用151
7��4��2TDA2030集成功率器及其应用153
实验7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测试155
小结156
思考与练习题156
第8章直流稳压电源160
8��1单相整流与滤波电路160
8��1��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60
8��1��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62
8��1��3倍压整流电路164
8��1��4滤波电路165
8��2串联型稳压电路168
8��2��1稳压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69
8��2��2硅稳压管稳压电路170
8��2��3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171
8��2��4提高稳压性能的措施及保护电路173
8��3线性集成稳压器174
8��3��1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174
8��3��2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176
8��3��3多端集成稳压器177
8��4开关集成稳压电路179
8��4��1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179
8��4��2集成开关稳压电路180
实验8集成稳压电源的测试181
小结182
思考与练习题183
第9章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186
9��1晶闸管186
9��1��1晶闸管的结构186
9��1��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187
9��1��3晶闸管的特性189
9��1��4晶闸管的主要参数190
9��1��5双向晶闸管192
9��2晶闸管应用电路193
9��2��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93
9��2��2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198
9��2��3晶闸管的保护202
实验9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测试204
小结205
思考与练习题205
第10章设计实训207
实训1小功率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207
实训2立体声调音控制器的设计207
实训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208
实训4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208
实训5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209
实训6直流调光台灯的设计209
附录A常用电子元件使用知识211
附录B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法217
附录C模拟集成电路简介219
附录D软件中图形符号与国家标准图形符号对照表224
参考文献225"
前言/序言
"本书是为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本着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在作者总结多年课程教学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集理论、仿真、实践于一体。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过程,强化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突出了以下特点:
�r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知识为支撑”,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r 紧跟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保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引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技术、新器件及新成果。
�r 考虑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够用、适用”原则,前9章每章配备电路仿真测试等实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r 应用新的虚拟仿真软件,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仿真融入教材,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全书由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半导体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信号产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设计实训等组成。本书理论教学参考学时数为70学时左右,部分章节内容可根据各专业要求、设计实训及学时情况酌情取舍。
本书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陶玉贵任主编,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田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周华龙、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马玉清、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徐红霞任副主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规划教材项目(2013ghjc323)和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592)的支持。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编者2017年8月"
《星辰的低语:宇宙探索的奥德赛》 引言: 浩瀚星海,自古以来便激发着人类无尽的遐想与探索的欲望。我们仰望夜空,试图理解那些遥远的光点背后隐藏的奥秘,试图寻找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本书《星辰的低语:宇宙探索的奥德赛》正是这样一部关于人类与宇宙对话的史诗。它并非冰冷的科学数据堆砌,而是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去聆听那些沉寂亿万年的星辰所诉说的故事。 第一章:黎明前的序曲——人类的星空情结 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古老的先民们就已经在夜空中描绘着他们的神话和传说。星座的形成,神话人物在星海中的轨迹,无不反映着人类早期对宇宙的认知和情感寄托。从古巴比伦的占星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宇宙模型的猜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本书将追溯这段漫长而迷人的历史,展现不同文明在不同时代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试图解开星空的秘密。我们将看到,古人是如何用肉眼辨认行星,如何通过季节变化与星辰的关联来制定历法,以及那些充满诗意的神话故事是如何在他们心中构筑起一个个天体世界。这并非是对古代迷信的简单复述,而是揭示了人类作为一种拥有好奇心的智慧生命,其对宇宙的原始敬畏与渴望理解的本能。 第二章:望远镜的光芒——观测的革命 伽利略那台简陋的望远镜,划破了几个世纪以来束缚人类认知的黑暗。它开启了一个观测的新时代,将我们带离了肉眼可见的有限视野,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精细的宇宙。从月球表面的坑洼,到木星卫星的运行,再到土星的光环,望远镜的每一次进步,都像是一次对宇宙边界的拓展,一次对既有认知体系的挑战。本书将详细介绍望远镜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折射镜的出现,到牛顿反射镜的革新,再到现代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辉煌,以及射电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等天文学工具的诞生。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观测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如何克服地球大气的干扰,如何捕捉来自遥远天体的微弱信号,以及这些观测如何一步步揭示了宇宙的真实面貌,推翻了许多曾经坚信不疑的宇宙模型。 第三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宇宙的生命周期 每一颗闪烁的星辰,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史。它们诞生于星云的尘埃与气体之中,经历漫长的燃烧,最终走向消亡,或化为壮丽的超新星爆发,或坍缩成神秘的黑洞。本书将以诗意的语言,描绘恒星的一生。我们将深入到气态星云之中,去感受恒星形成的原始能量,去理解核聚变的巨大威力如何支撑着恒星的光辉。我们将一同见证红巨星的膨胀,白矮星的冷却,以及中子星和黑洞的形成过程。本书将不仅讲解恒星演化的物理过程,更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宇宙的宏大与残酷,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从年轻炽热的蓝巨星,到垂死挣扎的红矮星,每一个天体都在诉说着宇宙的演变与规律。 第四章:星系的交响曲——宇宙的宏伟画卷 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亿万颗恒星中的一颗,而银河系也只是宇宙中数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星系,这些由无数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组成的庞大结构,构成了宇宙最壮丽的画卷。本书将带领读者徜徉在星系的海洋中,去欣赏各种形态的星系——螺旋星系那优美的旋臂,椭圆星系那古老而宁静的光晕,以及不规则星系那奔放而自由的姿态。我们将探索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理解星系碰撞与合并所带来的剧烈变化,以及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宏大结构如何展现出宇宙的网状分布。通过对这些宏大结构的描绘,读者将深刻体会到宇宙的辽阔与自身的渺小,以及人类在其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第五章:行星的家园——太阳系的秘密 本书的视角将逐渐聚焦,回到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矮行星,无数的小行星和彗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我们将逐一探访这些行星,从炽热的水星,到拥有壮丽光环的土星,再到寒冷遥远的冥王星。我们将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它们的表面特征,它们的大气成分,以及它们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本书将不仅仅是行星的介绍,更是对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质活动、磁场变化、甚至潜在生命形式的猜想与探索。我们将回顾人类探测器在太阳系中的足迹,从“旅行者”号的星际远航,到“好奇号”在火星上的探索,这些人类的科技之眼,正一点点揭示着太阳系的奥秘。 第六章:时空的织锦——宇宙的终极问题 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它将走向何方?暗物质和暗能量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是困扰人类最深远的宇宙学问题。本书将以一种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这些宏大的议题。我们将回顾大爆炸理论的演进,理解宇宙的膨胀,并展望宇宙的未来,是走向“大撕裂”,还是“大坍缩”,亦或是永恒的“大冻结”。我们将深入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神秘的宇宙组成部分,它们如何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又如何影响着宇宙的演化。本书将激发读者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未知,去拥抱那些我们尚不理解的宇宙法则。 第七章:生命的低语——宇宙中的“我们”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否是孤独的?地外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梦想。本书将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搜寻地外文明的最新进展。我们将分析地球生命的独特性,以及在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的可能性。我们将回顾 SETI 项目的努力,以及各种推测性的理论,如“费米悖论”。本书将以一种审慎而充满希望的态度,引导读者思考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以及我们作为智慧生命,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即使我们最终没有找到地外文明,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本身,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 第八章:未来的星辰大海——人类的宇宙征途 当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迈向宇宙深处,星辰大海将成为我们的新家园。本书将展望人类未来的宇宙探索。我们将设想太空殖民的可能性,星际旅行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我们在宇宙中建立持久存在的蓝图。从月球基地的建立,到火星移民的设想,再到对系外行星的进一步探索,人类的宇宙征途充满了无限可能。本书将激励读者保持对未来的憧憬,鼓励人们以勇气和智慧,去拥抱即将到来的宇宙时代,去书写属于人类在星辰大海中的崭新篇章。 结语: 《星辰的低语:宇宙探索的奥德赛》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是一次智力的冒险。它将带你穿越星云,遨游星系,感悟宇宙的脉搏。它提醒我们,我们不仅仅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宇宙的孩子。每一次对星空的仰望,都是一次与宇宙的对话,一次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愿本书能点燃你心中对宇宙探索的火种,让你在仰望星空时,不再只是看到冰冷的点点星光,而是听到它们低语的故事,感受到它们传递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