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硅基光电子学
原价:54.00元
作者:(美)周治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301210062
字数:357000
页码: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周治平编著的《硅基光电子学》是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之一。本书共十章节,内容包括绪论、硅中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硅基光波导、硅基无源器件、硅基光源、硅基光学调制、硅基光电探测器、硅基表面等离子激元器件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
内容提要
《硅基光电子学》是编者(周治平)在微纳光电子领域多年研究和教学基础上完成的。系统描述了硅基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器件原理、及应用前景。全书共10章。第1-3章讲述了硅基光电子学的起源及所需的基本知识;第4章介绍了硅基无源器件;第5-8章为硅基有源器件,包括光源、调制器、探测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器件等;第9章介绍器件工艺和系统集成;第10章探讨了硅基光电子学的应用。《硅基光电子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对于在相关领域内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从微电子到光电子 1.2 硅基光电子学的发展 1.3 硅基光电子学的应用 1.4 总结 参考文献第二章 硅中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2.1 波动光学与光子光学 2.2 半导体能带结构 2.3 硅基光子晶体带隙结构 2.4 硅中光子与电子空穴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第三章 硅基光波导 3.1 电磁理论基础 3.2 光波导基本理论 3.3 波导耦合理论 3.4 SOI光波导 参考文献第四章 硅基无源器件 4.1 光栅器件 4.2 光子晶体平板波导 4.3 多模干涉耦合器 4.4阵列波导光栅 4.5 微环谐振腔 4.6 总结 参考文献第五章 硅基光源 5.1 光发射的基础理论 5.2 硅放大的限制 5.3 硅基发光材料 5.4 硅基发光二极管 5.5 硅基激光器 5.6 总结 参考文献第六章 硅基光学调制 6.1光学调制原理 6.2 光学调制评价 6.3 硅基电光调制 6.4 硅基热光调制 6.5 硅基声光调制 参考文献第七章 硅基光电探测器 7.1 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7.2 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和结构 7.3 硅光电探测器 7.4 锗硅光电探测器 7.5总结 参考文献第八章 硅基表面等离子激元器件 8.1 表面等离子激元概述 8.2 表面等离子激元局域增强特性 8.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器件 8.4 总结 参考文献第九章 硅基光电子器件工艺与系统集成 9.1 平面工艺 9.2 薄膜制备 9.3 光刻技术 9.4 刻蚀技术 9.5 系统集成 9.6 总结 参考文献第十章 硅基光电子学的应用 10.1 光互连——集成高速硅基互连芯片 10.2光通信——集成100Gbit/s相干传输芯片 10.3 光传感——集成光学传感片上系统芯片 10.4 太阳能电池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和复杂公式的学术专著,但实际上,它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硅基光电子学的魅力。作者在开篇就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勾勒出了硅材料在信息技术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书中对硅材料物理特性的讲解,并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际案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硅基光电子器件在通信、计算、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的描绘,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如何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让人越读越想读。
评分第一段评价 哇,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硅基光电子学”的书,虽然我之前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但这本书的开篇就牢牢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半导体材料在信息时代扮演的关键角色,然后巧妙地过渡到硅作为一种既丰富又易于加工的材料,如何被赋予“光”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早期光电器件发展的叙述,那些充满探索和突破的时代故事,让我对科学进步的艰辛与伟大有了更深的体会。书里对硅的晶体结构、电子能带理论的讲解,也并非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清晰的比喻和图示,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读到后面,作者开始介绍各种硅基光电器件的原理,比如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虽然我还不完全理解其中的细节,但那种“原来光和电能在硅里如此紧密地结合”的震撼感,真的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大门。
评分第四段评价 我一直对“万物皆可互联”的愿景充满好奇,而“硅基光电子学”这本书,则为我揭示了实现这一愿景的“幕后英雄”。它不仅仅是关于电子元件,更是关于如何让光在硅这种最基础的材料上“跳舞”。我喜欢书中关于硅光子集成电路的章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方式讲解了如何在硅芯片上构建复杂的“光路”,就像在微观世界里建造一座座精密的“光之城”。书中对各种新型硅基光电子器件的介绍,比如硅基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的最新研究进展,让我惊叹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读这本书,我不再仅仅看到手机、电脑,而是能想象到它们内部无数个微小的光子在硅芯片上穿梭,传递着海量的信息。这本书让我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第三段评价 作为一名在光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又能覆盖最新技术进展的书籍。“硅基光电子学”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作者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既有严谨的学术深度,又不失清晰的逻辑脉络,对于硅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分析,可谓是鞭辟入里。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不同光电子器件的分类和比较,从PN结的发光原理到硅纳米线的光学特性,再到集成光学电路的最新进展,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且引用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书中对器件的性能参数、制备工艺以及面临的挑战,都有着深刻的剖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对未来硅基光电子学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第二段评价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技术小白”量身定做的,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内容却意外地平易近人。作者在讲解硅基光电子学的过程中,没有回避关键的技术细节,但用了大量的生活化比喻,让原本复杂的原理变得像讲故事一样有趣。比如,在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作者会将电子比作在轨道上跳跃的“小精灵”,而光子则是“能量的信使”,这种生动的描绘,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抓住核心概念。书中的图表设计也非常出色,清晰明了,能够辅助理解文字内容,甚至很多插图本身就像艺术品一样。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描绘,从高速通信到医疗诊断,再到人工智能的计算,都一一阐述了硅基光电子学如何成为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石。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是什么”,更让我思考了“为什么”和“如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