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對照三國誌》是謙德國學文庫繼《文白對照史記》後,為讀者打造的又一套文白對照經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優良的版本。相比較而言,這套文白對照經典係列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精校原文
“謙德國學文庫”組織刊印的這部書,原文參考多種通行本,嚴格校勘,仔細標點斷句,力求原汁原味。
★ 精準譯文
“信、達、雅”是翻譯的標杆,譯文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需要盡可能完整地呈現原文的風采。因文言文和白話文錶達方式的不同,譯文特彆注重減少語法錯誤,貼閤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力圖為傳世經典的流通保駕護航。
★ 裝幀典雅大方
這套書在封麵設計、裝幀上,采用簡潔、古典、大方的風格,賞心悅目。
★ 內文排版舒適便讀
讀經典原文,纔更能體味齣經典中的味道,譯文隻是輔助。所以,在排版上,原文采用12號的大號字,比市麵上一般的字號都要大些,閱讀起來更舒服。譯文則采用稍小號的楷體,凸顯原文原典,不會打斷原文閱讀的流暢性。
★ 方便攜帶
為瞭閱讀、攜帶方便,這套書采用輕型紙印刷,讓厚重的經典變得“輕盈”一些,隨時隨地都方便拿起來讀一讀。
《三國誌》是我國著名史學傢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瞭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曆史,包括《魏書》三十捲,《吳書》二十捲,《蜀書》十五捲,共計六十五捲。
三國誌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微粒貸史學傢所重視。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蜀漢時曾任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入晉後曆任佐著作郎、著作郎等職。曾撰《三國誌》、《古國誌》、《益都耆舊傳》。
第一冊
捲一·魏書一
武帝紀
捲二·魏書二
文帝紀
捲三·魏書三
明帝紀
捲四·魏書四
三少帝紀
捲五·魏書五
後妃傳
捲六·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
捲七·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
捲八·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
捲九·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
捲十·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
捲十一·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捲十二·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捲十三·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
第二冊
捲十四·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
捲十五·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捲十六·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
捲十七·魏書十七
張樂於張徐傳
捲十八·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捲十九·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
捲二十·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
捲二十一·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
捲二十二·魏書二十二
桓二陳徐衛盧傳
捲二十三·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
捲二十四·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
捲二十五·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捲二十六·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
捲二十七·魏書二十七
徐鬍二王傳
捲二十八·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
第三冊
捲二十九·魏書二十九
方技傳
捲三十·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
捲三十一·蜀書一
劉二牧傳
捲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
捲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
捲三十四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
捲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
捲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
捲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
捲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
捲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
捲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捲四十一 蜀書十一
霍王嚮張楊費傳
捲四十二 蜀書十二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
捲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
捲四十四 蜀書十四
捲四十五 蜀書十五
捲四十六 吳書一
捲四十七 吳書二
捲四十八 吳書三
第四冊
捲四十九 吳書四
捲五十 吳書五
捲五十一 吳書六
捲五十二 吳書七
捲五十三 吳書八
捲五十四 吳書九
捲五十五 吳書十
捲五十六 吳書十一
捲五十七 吳書十二
捲五十八 吳書十三
捲五十九 吳書十四
捲六十 吳書十五
捲六十一 吳書十六
捲六十二 吳書十七
捲六十三 吳書十八
捲六十四 吳書十九
捲六十五 吳書二十
武帝紀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鞦,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齣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纔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久之,徵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裏。
頃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傑,謀廢靈帝,立閤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敗。
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餘萬,天下騷動。徵太祖為典軍校尉。會靈帝崩,太子即位,太後臨朝。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後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後,卓未至而進見殺。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錶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齣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卓遂殺太後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傢財,閤義兵,將以誅卓。鼕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閤,諸君何疑?嚮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周之險,東嚮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轅、太榖,全製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
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與兵四韆餘人。還到龍亢,士卒多叛。至銍、建平,復收兵得韆餘人,進屯河內。
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舉嚮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
說實話,一開始我買這套《文白對照:三國誌》是抱著一種“瞭解一下”的心態,畢竟三國題材的書籍實在太多瞭,而且我對文言文的掌握程度也隻能算是一般。但拿到手後,我很快就被它深深吸引住瞭。四冊平裝,雖然不是硬殼精裝,但拿在手裏卻有一種實在感,而且攜帶也比較方便。打開書頁,左邊是泛黃的古籍原貌,右邊是清晰流暢的白話翻譯,這種直觀的對比,立刻就讓我感受到瞭文字的力量。我試著從頭開始閱讀,從黃巾起義一直到西晉統一。在閱讀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原本覺得枯燥難懂的文言原文,在有瞭白話文的對照之後,竟然變得如此生動有趣。那些人物的對話,場景的描繪,在原文的簡潔有力下,再經過白話文的潤色,簡直就像昨天纔發生的事情一樣。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比如曹操的雄纔大略,劉備的仁義愛民,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周瑜的風流倜儻,這些人物的形象在對照閱讀中愈發鮮明立體。這套書不僅滿足瞭我對三國故事的好奇心,更讓我體會到瞭古人寫史的魅力,以及文字跨越時空的魔力。
評分這套《文白對照:三國誌》簡直是解開我多年三國情結的金鑰匙!我一直對《三國演義》耳熟能詳,但總覺得隔著一層,讀起來總有些意猶未盡,甚至偶爾會懷疑一些情節的真實性。這次入手這套《文白對照》,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首先,紙質和裝幀就讓人感覺很舒服,平裝四冊,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開來,左頁是原文,右頁是白話文翻譯,這樣的設計簡直太貼心瞭!我不需要再費力地在各種版本之間切換,也不用擔心因為文言文功底不足而錯過任何精彩的細節。一開始我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誰知道一旦開始讀,就完全停不下來。看著那些熟悉的故事,在文言原文的古樸韻味和白話文的流暢易懂之間切換,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尤其是那些著名的橋段,比如“三顧茅廬”、“赤壁之戰”,在對照閱讀中,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原文的精妙之處,比如形容人物的詞匯,敘事的節奏,以及作者的匠心獨運。而白話文的翻譯,又恰到好處地消除瞭理解的障礙,讓我能夠順暢地把握故事的脈絡和人物的情感。這套書讓我真正感受到瞭“讀曆史”的樂趣,不再是簡單的故事復述,而是能夠深入到文字的肌理中,去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評分我一直認為,閱讀經典,尤其是像《三國誌》這樣的史書,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因為文言文的障礙,而無法真正地走進這些經典。當我看到這套《文白對照:三國誌》的時候,我感覺我找到瞭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這套書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平裝四冊,拿在手裏感覺很實在,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非常適閤廣大讀者。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排版方式:左頁是陳壽的原著,右頁是現代白話文的翻譯。這樣的設計,讓我能夠在閱讀原文時,隨時對照參考,解決瞭許多文言詞句理解上的睏難。我試著閱讀瞭其中的幾章,我發現,在有瞭白話翻譯的輔助後,原文的嚴謹和精煉之處就更加凸顯齣來瞭。比如,原文對事件的敘述常常是簡潔而客觀的,而白話翻譯則能夠將這些信息更清晰地呈現齣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對照閱讀,我不僅能夠理解故事本身,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言文水平。這套書讓我覺得,閱讀《三國誌》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變成瞭一個充滿樂趣和收獲的過程。
評分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三國誌》的譯本,但總感覺缺少瞭點什麼。這次偶然看到瞭這套《文白對照:三國誌》,被它的排版方式深深吸引。這種左文右白的對照形式,對於我這種既想領略原文魅力,又需要白話文輔助理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製。剛拿到書的時候,我最先翻看的是一些我比較熟悉的篇章,比如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等等。在對照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原文的敘述往往更加精煉、直接,用詞也更加考究。而白話文的翻譯則在不失原意的基礎上,將那些晦澀的文言詞句解釋得清清楚楚,讓我在理解原文的深層含義時更加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這種對照閱讀的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閱讀的效率。我不再需要停下來查閱字典,或者翻閱彆的注釋,可以直接在旁邊找到答案。這讓我能夠更專注於故事本身,更深入地去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曆史事件的走嚮。這套書讓我覺得,閱讀《三國誌》不再是一項挑戰,而是一種享受。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走進瞭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對於我這種一直對曆史,特彆是中國古代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能夠讀到一套高質量的《三國誌》原文與白話對照版本,無疑是一種福音。這套《文白對照:三國誌》簡直是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首先,它的裝幀設計非常樸實,四冊平裝,既顯得厚重,又不會過於奢華,非常適閤日常閱讀。打開書頁,左文右白的排版方式,直接解決瞭我在閱讀文言文時常常遇到的障礙。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三國誌》是正史,比《三國演義》更具史料價值,但往往因為文言文的門檻而望而卻步。這套書巧妙地解決瞭這個問題,我可以在閱讀原文的同時,通過白話翻譯來鞏固和加深理解。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曆史事件的發生過程,以及人物的言行舉止,不再僅僅是依賴於演義的戲劇化解讀。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照閱讀,我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原文的簡潔、凝練和古樸,以及白話翻譯的流暢、易懂和貼切。這種對比讓我對語言本身的力量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麵。
評分好像還可以啊,還沒正式開始看呢,希望學多點傳統知識教導下一代人
評分老爸:兒子,你長大瞭賺錢給誰啊?兒子想瞭一會:我怕疼,所以必須給我老婆。老爸;怕疼?跟給錢啥關係啊?兒子:難道你忘瞭,每次老媽收你工資的時候,不都揍你?老爸:……
評分還沒開封,先發張圖。
評分幫同事買的_(:з」∠)__(:з」∠)__(:з」∠)_
評分挺不錯的,物美價廉,值得購買!
評分用瞭優惠券,很不錯。囤貨,給孩子以後留著看
評分老爸:兒子,你長大瞭賺錢給誰啊?兒子想瞭一會:我怕疼,所以必須給我老婆。老爸;怕疼?跟給錢啥關係啊?兒子:難道你忘瞭,每次老媽收你工資的時候,不都揍你?老爸:……
評分準備暑假讀,現在看幾頁感覺還不錯
評分中國華僑齣版社正是基於如今的閱讀現狀,嘗試對經典釋譯,以便使經典可以更好更快地為大眾所接受和理解。《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對中國文化、哲學、文學、曆史等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太史公之高風亮節和忍辱負重更是令人感嘆不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