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定广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
  • 古典文学
  • 文化
  • 教育
  • 教材
  • 名篇
  • 唐诗宋词
  • 文学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23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39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2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上和《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两本书的特色:
  

1)中央电视台官方授权,首次出版;

2)除了收录《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的经典诗词外,还收录了第三季里的经典诗词!

3)本书的选诗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著名文史学者李定广教授评注!

4)中央电视台该节目强大的收视率;

5)与目前各中小学沿用的《语文》课本相互接轨;

6)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上下册)是对中国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命题范围内的全部经典诗词约400首进行评注赏析。其特色是以经典名句为纲要,按照作者生年顺序编排,包含“作者简介”“原作”“注释”“赏析”几个部分,代表了当今唐宋诗词研究的*新学术水平。本书所选诗词版本、作家的生平简介以及诗词的注释,确保准确无误,评点注重深入浅出,对诗词主旨、艺术特色,对经典名句的独特内涵、审美意义以及时代价值的赏析,力求言简意赅,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美。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定广,著名文史学者、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季、二季、三季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学术界》杂志2016年第8期封面人物。2003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词,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创办并主编国际学术刊物《中华诗学》中文版和英文版。

目录

下册

温庭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2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3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3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4

杜 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6

清明时节雨纷纷。/6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7

千里莺啼绿映红。/8

十年一觉扬州梦。/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9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0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1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

千首诗轻万户侯。/13

鸳鸯相对浴红衣。/14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15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1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6

陈 陶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7

赵 嘏  长笛一声人倚楼。/18

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19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20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2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2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23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24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5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6

不问苍生问鬼神。/27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28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29

留得枯荷听雨声。/30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31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32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4

严 恽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36

李 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37

黄 巢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38

满城尽带黄金甲。/38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39

最无根蒂是浮名。/40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41

曹 松  一将功成万骨枯。/42

罗 隐  今朝有酒今朝醉。/43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44

任是无情亦动人。/44

带雨方知国色寒。/45

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46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7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47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48

家财不为子孙谋。/49

。。。。。。

精彩书摘

后记

仿佛一眨眼,《中国诗词大会》已经举办三季了。读者朋友们知道,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全民爱诗词、学诗词的热潮,它多次得到中央领导的点名夸奖,被赞誉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标杆。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本来就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它终于在21世纪的“领导人新时代”被央视激活了。曾几何时,不敢想象,唐诗宋词这种古老典雅的文化能重新流行在大众生活中。《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激活了普通大众的诗词文化基因,也造就了几位“诗词文化明星”:美丽睿智的主持人董卿老师,多才而幽默的康震老师,稳重而深厚的王立群老师,江南才子郦波老师,伶牙俐齿蒙曼老师,还有一批选手也成了明星级“诗词达人”。

《中国诗词大会》也让我的名字为大众所知,尽管我是一个幕后工作者。这要感谢诗词,感谢《中国诗词大会》,更要感谢总导演颜芳女士。三年前央视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论述,准备办个大型诗词类节目,由教育部下达文件给全国诗词最强的20所高校,要求每校推荐两名擅长诗词的专家,在一起研讨并遴选。记得是2015年6月2日在上海大学,由教育部领导主持会议,最后遴选了十位命题专家(第二季后缩减为八位),加上四位来自“百家讲坛”的点评嘉宾,再加上主持人董卿老师和央视导演组,共同组成了“中国诗词大会团队”。可以说,我们小小的“团队”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氛围。我们为建设祖国的文化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我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国诗词大会》命题,让我深感荣幸并感谢的是,总导演颜芳在征求各位专家意见及请示领导后,还任命我为学术总负责人,全程深度参与该节目,对节目各个环节进行学术把关,即使专家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时也以我的意见为最后结论。如果说,我算一匹“诗词千里马”,那么颜芳总导演就是“诗词伯乐”。

我本是研究唐宋诗词的学者,如果要问我有什么特出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有三点:其一,绝大多数学者要么擅长版本考证,要么擅长艺术分析,而我是两者兼擅,尤其是我能背诵诗词一万多首,又精通与诗词紧密相关的音乐理论;其二,我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因为我做过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做过中专教师、大专教师、本科教师,还做过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这一经历,全国恐怕难找第二人;其三,我把《中国诗词大会》当作“历史担当”的光荣事业来做,希望借助这个最高的媒体平台来报效祖国、奉献国民。因为我觉得我当了三十多年教师,只能影响几千名学生,我写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也只有几千人阅读,但《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一套等多个频道反复播出,将会影响几亿人,帮助和引导几亿人!所以我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只要有任务,无论是白天夜里还是吃饭睡觉时间,我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自感为《中国诗词大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发挥了我特有的才能。因为我的贡献,颜芳总导演称我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定海神针”,王立群老师称我是“坑神”,康震老师称我是“大拿”,董卿老师说“我永远会记得在冬日的暖阳下,李定广老师和我谈论诗词的美好场景”。这些都是我人生的一段美好记忆。

本书是我受总导演委托为《中国诗词大会》选定的命题范围诗词,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再到第三季,内容逐步有所扩展,总共约400首,是《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的主要依据。我认为这400首左右的诗词是中国诗词最经典的名篇,是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必备的诗词经典。本书以经典名句为纲要,按照作者生年顺序编排,包含“作者简介”、“原作”、“注释”、“赏析”几部分,除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外,也吸收了学界最新学术成果,代表了当今学界的最新学术水平,但又注重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力求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近几年来各种诗词类图书充斥市面,本是好事,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有的错误百出,误导了孩子和家长。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家长、孩子以及社会大众最佳的诗词读本。

因为本书是我在《中国诗词大会》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所以这里一并感谢多次来现场慰问我的央视科教频道阚兆江总监、梁红副总监,感谢节目组与我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感谢央视颜芳总导演和华蕾蕾主任的出版授权,感谢东方出版中心鲁培康编审的辛勤劳动!此外,我指导的博士生左福生、叶汝骏,硕士生王洁、王婷婷、朱俊声、宋炎宏、冯云霄、龙慧文,以及熊瑶、李能知等,均协助我不少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李定广于丁酉年冬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 内容概述: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是一部旨在深度解读中国古典诗词精粹的学术性读物。本书延续上册的精良传统,精选了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代表性诗词名篇,涵盖了从风骚雅颂到婉约豪放,从田园山水到边塞征战,从人生哲思到儿女情长等广泛的题材。本书不仅注重对原文的准确翻译和注释,更侧重于对诗词的艺术特色、创作背景、文化内涵、思想情感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深入剖析。本书力求将古人笔下的意境、情感与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相连接,让读者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特色: 1. 精选名篇,涵盖广泛: 本书遴选的诗词皆为千古传诵、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作者们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风格各异,题材丰富,全面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面貌。从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洒脱,到辛弃疾的慷慨激慨,无不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独特精神气质。 2. 深度赏析,发人深省: 本书的赏析部分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挖掘诗词的精髓。对于每一首诗词,都力求做到: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以及创作该诗词时的具体情境,使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缘由。 原文精读与翻译: 提供准确的原文,并附有贴切的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字面意义。 艺术手法解析: 详细分析诗词的用词、炼字、句式、章法、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以及意境营造等艺术技巧,揭示作者如何通过精妙的语言技巧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思想内涵挖掘: 探讨诗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生感悟、社会批判、家国情怀等深层含义,阐释作品的思想价值。 情感表达分析: 细致分析诗人词人如何将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寄托于诗句之中,让读者感同身受。 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评价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3. 语言风格,雅俗共赏: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活泼,学术性与可读性并存。赏析文字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使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享受诗词之美。同时,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也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词的韵味。 4. 体系完整,结构清晰: 本书根据诗词的创作年代、流派或主题进行编排,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赏析。每个篇章都围绕特定的主题或时代特征展开,形成有机的整体。 5. 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本书不仅是一本诗词赏析的读物,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对经典诗词的解读,本书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体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独特精神风骨。 目标读者: 对中国古典诗词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希望提升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文学、历史、中文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需要一本权威、深入的参考书。 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用于教学和课堂讲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外国友人,希望借此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渴望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体验古人情怀的读者。 目录梗概(示例,具体内容请参阅本书): 卷一:盛唐气象,诗歌巅峰 李白: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巨匠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妨酤酒饮散? 《蜀道难》:惊心动魄的蜀道描写,尽显自然之险峻与人文之悲凉。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维:诗画合一的山水田园诗人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孟浩然:淡泊宁静的田园隐士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壮丽与苍凉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二:宋词风华,婉约豪放 苏轼:旷达洒脱的豪放派代表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壮志未酬的爱国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清照:婉约词的典范,千古绝唱 《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柳永:都市生活的细腻描摹者 《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他宋词名家:欧阳修、晏殊、周邦彦等 卷三:元曲遗风,明清余韵 元杂剧与散曲赏析:关汉卿、马致远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明代诗歌:袁宏道、李贽等(根据实际收录调整) 清代诗词:纳兰性德、龚自珍、袁枚等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受到重视的当下,《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窗口,更是一次与古人精神对话的机会。通过对这些不朽篇章的品读,读者可以触摸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传统文人的情怀与智慧,从中获得人生启迪与精神滋养。本书致力于让经典诗词“活”起来,让古人的情感与哲思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连接古今,传承文脉。 本书编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力图将中国诗词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使其成为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佳作。翻开此书,便是在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廊中进行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循序渐进的智力与情感的攀登。开篇导读部分,作者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同搭建好了攀登的阶梯,使我们能够稳健地迈向接下来的具体篇章。而在具体的篇目解析中,节奏控制得极为巧妙,时而高昂激昂,对应那些气势磅礴的大作;时而低回婉转,贴合那些情深意切的闺怨之篇。我特别喜欢它在穿插的文化小知识部分所用的幽默而精准的笔法,它有效地缓解了长时间阅读古文带来的认知疲劳,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的任务。这种将知识点巧妙地“伪装”成趣味故事的能力,是很多学术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

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其实是有些顾虑的,毕竟“名篇赏析”这个主题的市场上可选之作太多了,很容易沦为泛泛而谈的俗套之作。然而,这部《下册》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在选篇上颇具匠心,选取了一些虽广为人知但深入挖掘后更显光芒的篇章,并且在赏析的角度上,也力求新颖独到。例如,对于某几首唐诗的边塞意象分析,作者引入了地理学和边疆史的视角,这让原本只停留在“壮志未酬”层面上的理解,一下子变得立体而厚重起来,让我对那段历史和诗人的心境有了更宏观的把握。这种超越常规的鉴赏路径,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诗词视野,也证明了作者在研究上的扎实和创新精神。

评分

这部《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下册)》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纸张的质感也相当考究,翻阅起来有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阅读体验。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得当,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凸显了诗词本身的美感。每次捧读,都感觉像是在与古代的诗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种墨香与智慧交织的氛围,是电子阅读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排版逻辑清晰,篇章的过渡自然流畅,即使是初涉诗词鉴赏的读者,也能迅速找到阅读的节奏,不会感到迷茫或晦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忍不住想时不时地去翻阅一下,感受那份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是一本被用心对待的作品。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赞不绝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令人叹服。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名篇,而是在每一首诗词的解析中,都融入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细腻的个人感悟。作者的笔触极其老练,对诗歌的格律、意象、典故的剖析入木三分,总能挖掘出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初读时容易忽略的精妙之处。更难得的是,在进行学术性的阐释之后,作者又会用非常贴近现代人情感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升华,使得那些古老的篇章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诗人就在眼前娓娓道来。这种平衡古典的严谨与现代的亲和的能力,确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解读智慧。读完一个章节,总有一种茅塞顿开的酣畅淋漓之感。

评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为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灵魂准备的良师益友。我把它放在手边,每天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些新的养分。与其说是在阅读对诗词的解读,不如说是在重温我们民族记忆中那些至美的瞬间。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一次深度的“清理和重塑”,去芜存菁,留下那些纯粹的、永恒的美好。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它真正做到了“以文载道,以诗载情”,让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

好书!京东做活动价格真的便宜,送货速度又很快,关键是正版质量也有保证,真的很棒,希望能够一直保持!

评分

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的,非常有品味~

评分

好书,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以后特别想买。

评分

此书包装精美,印刷清晰工整,内容详尽,讲解注释清楚都是名篇名作。正版图书,值得购买。

评分

一直想买的书,赶上活动就下单了!

评分

很喜欢看中华诗词大会,喜欢诗词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一直想买的书,赶上活动就下单了!

评分

给小孩的,京东的书相对比较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