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中国群山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和描画,既从地理学角度阐述山的本体特征,又从文化学角度阐发人与山的互生关系,兼从山水诗、山水画、游圣徐霞客、奇书山海经中采玉探珠。全书配有中国历史名画插图,图文并茂。
王动,1965年生,原名王书雨,祖籍山东,现居北京。作家、编剧、艺评人,已出版《北京北四环以北》《内心狂流》《顿悟》《国画那些人》《武之大者》等各类著作。
徐韬,又名徐发拉,1972年生,威海文登人,现居北京。先后供职于学校、报社、出版集团等。闲来寄情山川,遣怀诗酒,自谓急公好义、崇文尚友。
在翻阅《中国群山文化大观》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书中那种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笔触所折服。它不单单是一本介绍中国山脉的书,更像是一部流动的中国文化史,以山脉为载体,串联起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明印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地域性山脉时,那种“见微知著”的功力。例如,书中关于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山脉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地理特征上,而是深入到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图腾崇拜、祭祀习俗,以及山脉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那些关于山林之间古老村落、神秘祭坛、以及世代流传的歌谣和故事,都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的文字很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山谷的回响,闻到雨林的气息,看到彩色的经幡在风中飘扬。更难得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考证也相当严谨,既保留了故事的趣味性,又不失学术的严谨。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阅读都能发掘出新的惊喜,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的多元和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山川地貌的全新认知!原本以为“山”就是山,地势高耸,风景秀丽,仅此而已。可读了《中国群山文化大观》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每一座山都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奇故事。书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山脉的地理信息,更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中国历史、哲学、宗教、艺术乃至于民俗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比如,书中对五岳的阐述,不再是简单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这样的陈述,而是细致地描绘了历代帝王封禅的壮观景象,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诗篇,以及山岳崇拜如何渗透到民间信仰之中。我尤其喜欢关于一些名山背后神话传说的部分,那些关于山神、仙境、妖怪的讲述,虽然带着些许虚幻,却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而且,作者在描述山川的同时,还穿插了相关的诗词、绘画作品,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丰富。读完某个章节,我常常会忍不住去搜索相关的古画,或者朗诵几句描绘那座山的诗句,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那山水之间,与历史对话。这本书不只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让我对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和自豪。
评分我对《中国群山文化大观》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力。它不是那种强行灌输知识的书,而是通过对中国各地山脉的细致描绘,自然而然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山与交通”、“山与贸易”的讨论。例如,书中对丝绸之路沿线山脉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形的险峻,更深入探讨了这些山脉如何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商队如何在艰险的环境中穿行,以及山脉两侧的文化交流如何由此展开。读到这些章节,我仿佛看到了驼铃声声,看到了古老的集市,感受到了不同文明碰撞出的火花。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山脉的地理标志、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以及古人如何利用山脉抵御灾害的智慧。这些内容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人民在面对自然力量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创造力。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坦白说,我买《中国群山文化大观》之前,对“文化”和“山”的结合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总觉得会是比较枯燥的地理知识加上一些牵强的文化附会。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不仅仅是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山,更是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山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山与城市”的章节,探讨了古代都城为何多选址于山脉附近,山脉在军事防御、水源供给、甚至是城市规划上的重要作用。还有关于“山与哲学”的论述,比如道家对山林的隐逸追求,佛家在山中建寺修行,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书中还涉及了很多具体的案例,比如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等道教圣地,它们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精神上的坐标。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引经据典,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很有启发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激发思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山,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评分《中国群山文化大观》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跟随作者一起踏上了探险之旅。书中关于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脉的描写,简直比纪录片还要精彩。我被那些关于高山湖泊、冰川地貌、以及隐藏在深山中的珍稀动植物的故事深深吸引。但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纯粹的自然景观上,而是巧妙地将这些自然奇观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相结合。读到关于一些游牧民族依山而居,逐水草而生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和神话的解读,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而神秘的文化世界。作者的文字充满感情,读来荡气回肠,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读到那些壮丽的景色或者感人的故事而眼眶湿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有大江大河,更有巍峨壮丽、充满生命力的群山,它们是地球的脊梁,也是我们文明的根基。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