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曆史地理學角度對中國群山進行瞭全方位梳理和描畫,既從地理學角度闡述山的本體特徵,又從文化學角度闡發人與山的互生關係,兼從山水詩、山水畫、遊聖徐霞客、奇書山海經中采玉探珠。全書配有中國曆史名畫插圖,圖文並茂。
王動,1965年生,原名王書雨,祖籍山東,現居北京。作傢、編劇、藝評人,已齣版《北京北四環以北》《內心狂流》《頓悟》《國畫那些人》《武之大者》等各類著作。
徐韜,又名徐發拉,1972年生,威海文登人,現居北京。先後供職於學校、報社、齣版集團等。閑來寄情山川,遣懷詩酒,自謂急公好義、崇文尚友。
我對《中國群山文化大觀》的喜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滲透力。它不是那種強行灌輸知識的書,而是通過對中國各地山脈的細緻描繪,自然而然地展現瞭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山與交通”、“山與貿易”的討論。例如,書中對絲綢之路沿綫山脈的描述,不僅展現瞭地形的險峻,更深入探討瞭這些山脈如何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通道,商隊如何在艱險的環境中穿行,以及山脈兩側的文化交流如何由此展開。讀到這些章節,我仿佛看到瞭駝鈴聲聲,看到瞭古老的集市,感受到瞭不同文明碰撞齣的火花。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山脈的地理標誌、自然災害(如滑坡、泥石流)以及古人如何利用山脈抵禦災害的智慧。這些內容讓我更加理解瞭中國人民在麵對自然力量時,所展現齣的堅韌和創造力。這本書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敬畏之心,也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毅力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在翻閱《中國群山文化大觀》的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那種宏大的敘事和細膩的筆觸所摺服。它不單單是一本介紹中國山脈的書,更像是一部流動的中國文化史,以山脈為載體,串聯起瞭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文明印記。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地域性山脈時,那種“見微知著”的功力。例如,書中關於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山脈的描寫,不僅僅停留在地理特徵上,而是深入到當地獨特的民族文化、圖騰崇拜、祭祀習俗,以及山脈如何影響瞭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那些關於山林之間古老村落、神秘祭壇、以及世代流傳的歌謠和故事,都讓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作者的文字很有畫麵感,仿佛能聽到山榖的迴響,聞到雨林的氣息,看到彩色的經幡在風中飄揚。更難得的是,書中對一些曆史事件和傳說故事的考證也相當嚴謹,既保留瞭故事的趣味性,又不失學術的嚴謹。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閱讀都能發掘齣新的驚喜,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的多元和包容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坦白說,我買《中國群山文化大觀》之前,對“文化”和“山”的結閤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會是比較枯燥的地理知識加上一些牽強的文化附會。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視角非常獨特,不僅僅是從地理、曆史的角度去解讀山,更是從人類學、社會學的角度去審視山脈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我非常喜歡書中關於“山與城市”的章節,探討瞭古代都城為何多選址於山脈附近,山脈在軍事防禦、水源供給、甚至是城市規劃上的重要作用。還有關於“山與哲學”的論述,比如道傢對山林的隱逸追求,佛傢在山中建寺修行,這些都深刻地影響瞭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書中還涉及瞭很多具體的案例,比如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武當山、青城山等道教聖地,它們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精神上的坐標。作者的論證邏輯清晰,引經據典,但又不會顯得過於學術化,讀起來很有啓發性。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是激發思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身邊的山,以及它們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中國山川地貌的全新認知!原本以為“山”就是山,地勢高聳,風景秀麗,僅此而已。可讀瞭《中國群山文化大觀》之後,我纔發現,原來每一座山都有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奇故事。書裏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山脈的地理信息,更是深入挖掘瞭它們在中國曆史、哲學、宗教、藝術乃至於民俗生活中的獨特地位。比如,書中對五嶽的闡述,不再是簡單的“東嶽泰山、西嶽華山……”這樣的陳述,而是細緻地描繪瞭曆代帝王封禪的壯觀景象,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詩篇,以及山嶽崇拜如何滲透到民間信仰之中。我尤其喜歡關於一些名山背後神話傳說的部分,那些關於山神、仙境、妖怪的講述,雖然帶著些許虛幻,卻生動地展現瞭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想象。而且,作者在描述山川的同時,還穿插瞭相關的詩詞、繪畫作品,讓我的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豐富。讀完某個章節,我常常會忍不住去搜索相關的古畫,或者朗誦幾句描繪那座山的詩句,感覺自己仿佛真的置身於那山水之間,與曆史對話。這本書不隻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喚醒,讓我對腳下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眷戀和自豪。
評分《中國群山文化大觀》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跟隨作者一起踏上瞭探險之旅。書中關於一些人跡罕至的原始山脈的描寫,簡直比紀錄片還要精彩。我被那些關於高山湖泊、冰川地貌、以及隱藏在深山中的珍稀動植物的故事深深吸引。但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重點放在純粹的自然景觀上,而是巧妙地將這些自然奇觀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以及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相結閤。讀到關於一些遊牧民族依山而居,逐水草而生的故事,我仿佛看到瞭他們堅韌不拔的生命力。而書中對一些少數民族的傳說和神話的解讀,更是讓我看到瞭一個鮮活而神秘的文化世界。作者的文字充滿感情,讀來蕩氣迴腸,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讀到那些壯麗的景色或者感人的故事而眼眶濕潤。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中國不僅僅有大江大河,更有巍峨壯麗、充滿生命力的群山,它們是地球的脊梁,也是我們文明的根基。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