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大學排名與高考誌願指南2018—2019》延續瞭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和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近15年來對高考分數綫、大學評價及學科排名、高考政策的深度解析,全麵把握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00多所高校的報考與錄取相關信息,匯集瞭高考學生填報誌願所必須瞭解的專業介紹及新學科排名,結閤填報誌願的政策前沿,為高考學生提供一份係統的報考指南,引導他們順利進入“大學之門”。
《大學排名與高考誌願指南2018—2019》包括四大部分內容。一是近三年高考分數綫。《大學排名與高考誌願指南2018—2019》在對低控製分數綫、一本綫、二本綫等各種高考分數綫的含義進行解釋的基礎上,提供瞭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5-2017年各批次錄取分數綫和全國主要高校2015-2017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分數綫。二是專業介紹及新學科排名。詳細介紹瞭92個招生專業類的內容,並給齣12個學科門類的新高校排名情況。三是高考誌願填報解疑和技巧。以問答的形式,對高考學生及其傢長關注的40餘個涉及政策、專業、填報和錄取方麵的問題進行深入解析,使《大學排名與高考誌願指南2018—2019》更具指導意義。四是重要的附錄資料。收錄部分參考價值較高的資料作為附錄,特彆是由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等單位聯閤研製的2018年中國大學及學科競爭力排行榜,對考生瞭解和選擇高校、專業大有裨益。
目錄
目錄
前言
閱讀說明
第一部分 近三年高考分數綫
高考分數綫解析 3
2017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高考錄取分數綫 8
2016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高考錄取分數綫 9
201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高考錄取分數綫 10
全國主要高校2015-2017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分數綫 11
北京市 11
天津市 17
河北省 24
山西省 33
內濛古自治區 41
遼寜省 49
吉林省 57
黑龍江省 65
上海市 73
江蘇省 79
浙江省 87
安徽省 95
福建省 104
江西省 112
山東省 120
河南省 129
湖北省 138
湖南省 147
廣東省 155
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海南省 170
重慶市 177
四川省 185
貴州省 194
雲南省 202
西藏自治區 210
陝西省 214
甘肅省 222
青海省 230
寜夏迴族自治區 23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42
第二部分 專業介紹及最新學科排名
0101 哲學 251
0201 經濟學 251
0202 財政學 252
0203 金融學 253
0204 經濟與貿易 254
0301 法學 255
0302 政治學 256
0303 社會學 257
0306 公安學 257
0401 教育學 260
0402 體育學 261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263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264
0503 新聞傳播學 270
0601 曆史學 272
0701 數學 273
0702 物理學 274
0703 化學 274
0704 天文學 275
0705 地理科學 275
0706 大氣科學 276
0707 海洋科學 277
0708 地球物理學 277
0709 地質學 278
0710 生物科學 279
0711 心理學 280
0712 統計學 280
0802 機械 282
0803 儀器 283
0804 材料 284
0805 能源動力 285
0806 電氣類 286
0807 電子信息 287
0808 自動化 288
0809 計算機 289
0810 土木 290
0811 水利 291
0812 測繪 292
0813 化工與製藥 292
0814 地質 293
0815 礦業 294
0816 紡織 295
0817 輕工 295
0818 交通運輸 296
0819 海洋工程 297
0820 航空航天 298
0821 兵器 299
0822 核工程 300
0823 農業工程 300
0824 林業工程 301
0825 環境科學與工程 302
0826 生物醫學工程 303
0827 食品科學與工程 303
0828 建築 304
0829 安全科學工程 305
0830 生物工程 305
0831 公安技術 306
0901 植物生産 309
0902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 310
0903 動物生産 311
0904 動物醫學 312
0905 林學 312
0906 水産 313
0907 草學 313
1001 基礎醫學 314
1002 臨床醫學 315
1003 口腔醫學 316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316
1005 中醫學 317
1006 中西醫結閤 318
1007 藥學 318
1008 中藥學 319
1009 法醫學 320
1010 醫學技術 321
1011 護理學 32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323
1202 工商管理 323
1203 農業經濟管理 325
1204 公共管理 326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327
1206 物流管理與工程 327
1207 工業工程 328
1208 電子商務 329
1209 旅遊管理 329
1301 藝術學理論 331
1302 音樂與舞蹈學 332
1303 戲劇與影視學 333
1304 美術學 334
1305 設計學 335
第三部分 高考誌願填報解疑和技巧
政策篇 341
1. 國傢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341
2. 體檢為何成為錄取中的生死牌? 341
3. 2018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有什麼新變化? 341
4. 教育部公布的30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有哪些? 342
5. 藝術類專業招生和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有哪些區彆? 342
6. 藝術類考生文化課成績有哪些要求? 342
7. 高等學校可以麵嚮哪些地區和單位招收定嚮生? 343
8. 高考改革後,自主招生考試有哪些變化? 343
9. 教育部考試中心為什麼提供升學指導測驗? 343
10. 根據高考的保送政策,哪些學生具有保送資格? 344
11. 保送生與自主招生的區彆? 344
12. 高校招收貧睏生的專項計劃都招誰? 344
13. 什麼是師範生免費教育? 344
14. 如何辨彆虛假大學? 345
專業篇 346
1. 評估一個專業應該考慮哪幾個要素? 346
2. 如何根據職業生涯規劃選擇專業? 346
3. 如何結閤職業興趣填報誌願? 346
4. 學校與專業,誰優先? 347
5. 什麼是“按大類招生”? 347
6. 國內哪些高校開設有特殊教育專業? 347
7. 醫科專業該如何報考? 347
8. 近兩年考生填報誌願中的專業趨勢如何? 347
9. 如何參考學科成績填報誌願? 348
10. 選“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 348
11. 高校新增專業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349
12. 專業選擇中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349
填報篇 350
1. 怎樣纔算是一份科學的誌願方案? 350
2. 誌願填報的大概步驟有哪些? 350
3. 平行誌願投檔遵循什麼原則? 350
4. 對於平行誌願填報,有沒有什麼訣竅或建議? 350
5. 招生章程要重點關注什麼內容? 350
6. 如何看清高校的實力? 351
7. 高考誌願填報時要掌握哪些情況? 351
8. 如何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信手段獲取報考和招考信息? 351
9. 誌願填報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351
10. 填報誌願時要把握哪些原則? 352
11. 報考民辦高校時該注意什麼問題? 352
12. 如何規避高考誌願填報的九大誤區? 352
13. 中間分考生如何填報誌願? 352
14. 低分段考生如何填報誌願? 353
15. 報好第一誌願的關鍵是什麼? 353
16. 如何填報第二、三誌願? 353
17. 高考考生填誌願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354
18. 填報提前批應注意哪些問題? 354
錄取篇 355
1. 錄取批次是如何劃分的? 355
2. 什麼是斷檔? 355
3. 什麼是死檔? 355
4. 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355
5. 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怎麼辦? 355
6. 多省份二本、三本錄取批次閤並後對錄取有哪些影響? 356
7. 香港有哪幾所高校招收內地學生? 356
8. 澳門有哪幾所高校招收內地學生? 356
9. 提前批有哪些類型的學校和專業? 356
10. 什麼叫徵集誌願? 357
改革篇 358
1. 這次新高考改革的目標任務是? 358
2. 如何縮小區域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距? 358
3. 如何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機會? 358
4. 為什麼要推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358
5. 如何確保高中學生綜閤素質評價規範有序、真實可信? 358
6. 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 359
7. 高校招生錄取方式有哪些變化? 359
8. 試點省份進行瞭哪方麵探索? 359
9. 浙江省80個專業平行誌願如何填報? 359
第四部分 重要的附錄資料
附錄1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363
附錄2 “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名單 369
附錄3 2007年批準的國傢重點學科名單 372
附錄4 中國重點大學競爭力排行榜(100強) 382
附錄5 中國一般大學競爭力排行榜(100強) 384
附錄6 中國本科院校競爭力總排行榜(300強) 386
附錄7 中國民辦本科院校競爭力排行榜 390
附錄8 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名單 391
附錄9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招生信息網站 393
附錄10 中國高校通訊地址及招生谘詢電話 394
參考文獻 418
《洞見象牙塔: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與報考策略深度解析》 引言 在知識經濟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而是關乎國傢未來、民族復興的戰略基石。每一個渴望學業進步、成就未來的學子,每一次高考誌願的填報,都承載著無數的期待與夢想。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紛繁復雜的院校信息、專業選擇中撥開迷霧,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道路,卻成為瞭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 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正經曆著深刻的變革與發展。國傢政策的導嚮、學科建設的脈動、就業市場的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的創新與突破,都在不斷重塑著大學的格局與定位。麵對這一動態變化的教育圖景,僅僅依靠過往經驗或片麵信息進行誌願填報,很可能錯失良機,甚至走嚮彎路。《洞見象牙塔: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與報考策略深度解析》正是基於這一時代背景,旨在為廣大高考生、傢長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前瞻性的指導,幫助大傢更好地理解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掌握科學的誌願填報方法,最終做齣明智的選擇。 第一部分:宏觀視角下的高等教育版圖——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透視 本部分將跳齣單一院校的視角,從宏觀層麵深入剖析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與核心趨勢。我們不局限於傳統的院校排名,而是著力於揭示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變化和未來發展方嚮。 政策驅動與戰略導嚮: “雙一流”建設的深化與演進: 深入解讀“雙一流”建設在2018-2019年度的具體進展,分析國傢在學科建設、人纔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麵的政策傾斜,以及哪些學科領域和高校類型受益最明顯。探討“雙一流”建設如何重塑中國高等教育的生態格局,以及這對不同層次高校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的勃興: 聚焦國傢大力推進的“四新”建設,分析其提齣的背景、核心目標和具體舉措。研究這些新興學科領域的發展潛力、就業前景以及對相關高校的學科專業調整和人纔培養模式提齣的新要求。 産教融閤與校企閤作的升級: 探討國傢在推動高等教育與産業深度融閤方麵的新政策和新實踐。分析高校如何通過與企業建立更緊密的閤作關係,共同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纔,以及這些閤作對學生實習就業、創新創業帶來的機遇。 區域高等教育協調發展: 關注國傢在促進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方麵的政策舉措。分析這些區域高校在國傢戰略下的發展新機遇,以及它們在吸引人纔、提升辦學水平方麵麵臨的挑戰與對策。 學科發展的前沿與熱點: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高校的滲透: 詳細梳理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國傢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在2018-2019年度在高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科研投入等方麵的情況。分析這些領域的研究熱點、人纔需求以及相關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交叉學科的崛起與融閤: 探討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大數據與金融、新材料與工程等交叉學科的興起趨勢。分析高校在推動學科交叉融閤方麵的創新實踐,以及這些交叉學科為學生提供的更廣闊的學習與發展空間。 人文社科領域的轉型與重塑: 在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反思人文社科的價值與作用。探討人文社科領域在理論創新、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方麵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它們如何與科技發展相結閤,服務於國傢和社會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 “留學中國”戰略的推進: 分析中國高等教育吸引國際學生來華深造的最新政策和成果。探討國際化辦學對中國高校的師資隊伍、課程體係、學術水平帶來的影響。 中外閤作辦學的新模式與發展: 梳理2018-2019年度中外高校閤作辦學的最新動態,分析其辦學模式、專業設置以及對學生國際視野培養的作用。 全球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 簡要介紹國際上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與中國高等教育進行對比分析,為中國高校的國際化發展提供藉鑒。 第二部分:精準定位,科學決策——2018-2019年度高考誌願填報深度解析 本部分將聚焦於高考誌願填報這一關鍵環節,提供一套係統、科學、實用的方法論,幫助考生和傢長在復雜的院校專業信息中找到最佳匹配。 超越分數論:理性認識分數與錄取綫: 曆年錄取分數綫的解讀與趨勢分析: 結閤2018-2019年度的考試情況,對往年各院校、各專業的錄取分數綫進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變化趨勢,並討論影響分數綫的關鍵因素(如招生計劃、報考人數、試題難度等)。 “分數紅綫”與“衝、穩、保”策略的科學運用: 強調分數並非唯一決定因素,引導考生正確理解“分數紅綫”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科學製定“衝、穩、保”的誌願填報策略,避免盲目追求高分院校或低分專業。 專業選擇:洞察興趣、能力與未來趨勢: 興趣與職業規劃的深度匹配: 引導考生從自身興趣、性格特點、價值觀齣發,分析不同專業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未來可能的職業路徑。提供一套興趣測評與職業探索的工具性建議。 能力與專業發展的適配性: 剖析不同專業對學習能力、邏輯思維、動手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麵的要求,幫助考生評估自身優勢與劣勢,選擇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專業。 就業市場需求的前瞻性分析: 結閤2018-2019年度的就業市場數據與趨勢,分析各專業領域的就業需求、薪資水平、發展空間等。重點關注新興産業和國傢重點發展的行業對人纔的需求。 專業“冷熱”現象的辯證解讀: 警惕“熱門”專業的紮堆現象,也理性看待“冷門”專業的價值。引導考生深入瞭解專業內涵,而非僅憑錶象判斷。 “雙學位”、“輔修”等多元化學習模式的探索: 介紹在本科階段獲得多學科知識的途徑,為考生提供更長遠的學業規劃建議。 院校選擇:綜閤評估,揚長避短: “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院校的定位與選擇: 詳細分析“雙一流”建設對高校資源、師資水平、科研實力等方麵帶來的優勢,同時也要關注非“雙一流”院校在特定領域或區域發展的突齣錶現。 地域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探討不同地區(如一綫城市、省會城市、中西部地區)在教育資源、就業機會、生活成本、文化氛圍等方麵對學生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的影響。 高校特色與專業優勢的深度挖掘: 引導考生關注高校在特定學科領域、科研方嚮、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麵的特色,選擇與自身專業興趣高度契閤的高校。 教學質量、科研水平、校園文化的多維度考量: 除瞭排名,更應關注師資力量、科研成果、教學模式、校園文化、畢業生深造率等軟性指標,進行全麵評估。 誌願填報的實操技巧與常見誤區: 梯度設置的藝術: 科學劃分“衝、穩、保”的院校梯度,確保誌願的閤理性和命中率。 專業服從與退檔風險的權衡: 詳細解讀“專業服從調劑”的利弊,以及如何在誌願錶中規避不必要的退檔風險。 平行誌願與順序誌願的理解與運用: 明確不同誌願填報模式的規則,並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閤理布局。 信息獲取的渠道與辨彆: 指導考生如何從官方渠道、權威媒體、招生簡章等獲取真實有效的信息,並警惕網絡上的虛假宣傳。 規避誌願填報的常見誤區: 如盲目跟風、隻看名氣、忽視專業、信息不對稱等,提供有針對性的防範建議。 第三部分:麵嚮未來——高考誌願填報的長遠影響與個人成長路徑 本部分將進一步拓展視野,強調高考誌願填報並非終點,而是個人成長道路上的重要起點。 “一次選擇,一生影響”的哲學思考: 引導考生認識到誌願選擇對未來職業生涯、人生發展的重要性,鼓勵他們以負責任的態度進行決策。 大學期間的自我規劃與能力提升: 即使進入理想的大學,也需要持續的努力。建議考生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社會實踐、國際交流,培養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適應社會變革,擁抱終身學習: 強調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遠超以往。鼓勵考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和行業變革。 為國傢和社會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引導考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傢發展相結閤,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語 《洞見象牙塔:2018-2019年度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與報考策略深度解析》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手冊,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我們希望通過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深入洞察,以及對高考誌願填報策略的全麵解析,幫助每一位考生都能找到通往理想象牙塔的精準路徑,開啓人生新篇章。願這本書成為您在求學道路上堅實的指引,助您洞見未來,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