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

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洪儒 著
图书标签:
  • 成功学
  • 品格培养
  • 名人传记
  • 人生哲理
  • 自我提升
  • 励志
  • 正能量
  • 成长
  • 智慧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9522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767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纵观历史,那些成功且受人尊重的人,都是品格高尚之人。他们的智慧,可chao越时空,跨越国界,历久弥新。读名人名言,就是和伟人面对面交谈。

★一句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是精神食粮,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本书收录中外流传深远的历代名言1200多条,从立志、勤奋、责任、道德、诚信、自律等多方面入手,既吸收了古代先贤的人生感悟,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精选了不少当代名家的至理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实用性强,包含哲理的名言,能给当今的人们以启迪,尤其方便广大的学子进行检索查用,更是学习积累素材的工具书,增加文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涵盖全面,编排合理,类目清晰,查询方便。


内容简介

人生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人生一定要有正确的精神作指导,否则人一定会走向邪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读名人名言,就是和伟人面对面”。名人精辟闪光的格言是其一生经验的

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智者永生的财富。

为此,作者在多年学习积累的一些名人格言的基础上,又翻阅了大量图书,最后进行精心筛选,从中摘录了1200多条,并配有150多幅名人照片,按四个专题,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圆满报

身和因果法则进行编辑,每个专题下又分为6个小专题,这样就形成了24个专题,即24种品格。这些名人名言,既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又吸收了现代成功学的基本理念,浓缩了人生智

慧和精华,读后将丰富我们的人生内涵,进一步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人奋进,不仅引导我们走向成功,也定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作者简介

刘洪儒,曾在总参某部从事信息分析研究工作30年,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科协《中外管理》杂志社任资深记者、顾问,先后采访众多中外著名企业,并任

企业顾问和客座教授。

作者多年从事管理学和成功学的研究,先后出版《重塑心灵》《成功人生的九商修炼》《人生成功的五项核心技能》和《跨越成功》等著作。


精彩书评

人没有知识就愚昧,没有思考就鲁莽,没有情操就鄙俗。人的本质是知识、思考和情操,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思考是人的核心。

——俄国哲学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诚信是人品格的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高贵的品格。缺乏诚信的人,不是无赖,就是流氓。

——凤凰网《贵族精神与中华文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在改变,但是成功的基本原则从未改变。

——美国教育家 格莱恩·布兰德


目录


第一篇 自强不息——打造强大的精神能量

1.心力 003

2.立志 017

3.学习 031

4.敬业 046

5.勤奋 063

6.意志 074

第二篇 厚德载物——好品格是人生成功幸福的根基

7.道德 085

8.责任 098

9.仁爱 106

10.知耻 111

11.反省 117

12.节俭 124

第三篇 圆满报身——圆满和谐才能拥有宁静的心灵

13.果行 131

14.财富 135

15.交往 140

16.宽容 146

17.健康 150

18.幸福 156

第四篇 因果法则——人生就是种“因”: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19.思维 163

20.诚信 170

21.自律 174

22.惜时 179

23.习惯 185

24.智慧 189


附件:中华名人修身经典学习资料

1.荀子:《荣辱》(摘录) 207

2.韩非:《观行》《大体》(摘录)208

3.刘向:《说苑》(摘录) 208

4.马援:《后汉书·马援传》(摘录) 208

5.曹操:《步出夏门行》(摘录)209

6.刘备:《先主遗诏敕后主》(摘录) 209

7.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生书》 209

8.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摘录)210

9.李世民(唐太宗):《隋唐嘉话卷上》(摘录)210

10.魏征:《旧唐书·魏征传》(摘录)210

11.韩愈:《师说》(摘录)210

12.刘禹锡:《陋室铭》 211

13.白居易:《续座右铭》 211

14.范仲淹:《岳阳楼记》(摘录) 212

15.张载:《经学理窟》(摘录)212

16.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摘录)212

17.苏轼:《绘侄干之书》(摘录) 212

18.司马光:《温公家训》(摘录) 213

19.朱熹:《与长子受之》(摘录) 213

20.陆九渊:《陆九渊集》(摘录) 213

21.文天祥:《正气歌》(摘录) 214

22.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摘录)214

23.王夫之:《示子侄》(摘录)215

24.林则徐:《训次儿聪彝》(摘录)215

25.梁启超:《题艺蘅馆日记》(摘录)215


精彩书摘

追求是生命的动力,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等,都是和他们崇高的追求分不开的。衡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高低可以有多种标准,但是核心有

两条:一是有没有崇高的生命追求,人有追求才有比较高的生命质量,否则就会随波逐流;二是有没有强大的精神资源、精神能量,主要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生命的旺盛力,这与是否有病、残疾无关。精神能量是人生生命之魂,人有强大的精神能量,才能战胜种种困难,勇往直前;才能不断挑战自己,勇于攀登;才能积极进取,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一个人物质资源的缺失,可以用精神资源去弥补;但是精神资源的缺失,却难以用物质资源弥补。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一定和他的精神资源、精神能量相匹配。人生杰出成就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精神能量作支撑,这是杰出成功人才的本质特征。


人胜不了天,但可以胜自己。

——史铁生

编按:史铁生,是一位老知青,21岁因病下肢瘫痪,近40年一直在轮椅上度过,后又得了尿毒症,一周透析三次,贫血、缺氧、无力在折磨着他。但是他以顽强毅力坚持写作,成为著名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被人称为“钢铁战士”,2010年12月去世,终年60岁。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铁人王进喜

编按:王进喜,大庆石油钻井队队长。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在大庆进行石油会战,钻井井喷。王进喜冒着严寒跳进水泥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下井喷,但王进喜身上被水泥烧起大泡。他被称为“铁人”。“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一种力量、一种标志,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精神象征。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绝对是一种坚持的力量。

——杨绛

编按:杨绛,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1997年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丈夫钱钟书去世,这时她已87岁。她压抑巨大悲痛,以惊人的勇气坚持写作,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出版《走在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等,同时还亲自整理出版了钱钟书几百万字的手稿、外文笔记等。她把自己和钱钟书的近千万元稿费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这就是信仰和人格的力量。杨绛2016年5月去世,终年105岁。


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

——(清)龚自珍

编按: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文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提倡经世致用,将国家、民族与个人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


自作主宰,使心自立(自己主宰自己的心灵,使心“自立”,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宋)陆九渊

编按:陆九渊,宋朝著名哲学家,创立“心学”。他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去世后送葬百

姓达数千人。代表著作有《养心莫善于寡欲》《陆九渊集》等。


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金一南

编按: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少将军衔,连续三届被评为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代表作有《国家安全论》《军人生来为打胜》《浴血荣光》《心胜》《苦难辉煌》《世界大格局中国态度》等,其中《苦难辉煌》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大奖。


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人生只要无心理障碍,就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日本)乙武洋匡

编按:乙武洋匡生下来就没有胳膊、没有腿。但他在母亲精心教育下以顽强毅力读完小学、中学、大学,学会了跑步、爬山、游泳、打球等。做过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在是日本一位中学老师、他写的《五体不满足》感动了日本社会。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你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就看你想不想去做了。

——(美国)鲍勃

编按:鲍勃在越战中失去了下半身,他为了给国际红十字基金组织募集款项,用3年零8个月6天的时间“跑完”了从洛杉矶到华盛顿大约5000公里的路程。他用坏了“手卡子”达300多副。


成功始于战胜自己。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它屈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是最深刻的欢乐。

——(德国)贝多芬

编按:贝多芬,德国著名音乐大师,他27岁时因病失去听觉,一个搞音乐的人失去听觉,这是多么大的打击。但他不向命运屈服,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他一生最著名的九部交响乐作品都是在耳聋之后创作的,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二十四重光芒:塑造非凡人生的智慧密码》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实现个人价值,并留下深刻的人生印记?《二十四重光芒:塑造非凡人生的智慧密码》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生成功奥秘的巨著,它不拘泥于单一的理论框架,而是集结古今中外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各界精英的宝贵经验,提炼出二十四种塑造卓越品格、引领人生走向巅峰的独特“智慧密码”。本书并非空泛的励志口号集合,而是将抽象的成功品质具象化,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刻的剖析,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通往自我实现与人生圆满的清晰路径图。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真正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自于内在品格的精心打磨与持续淬炼。作者并非简单罗列“勤奋”、“诚实”等大众熟知的品质,而是深入挖掘那些更深层次、更具穿透力的成功要素。这二十四种品格,每一项都如同颗璀璨的宝石,单独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当它们融汇贯通,相互辉映时,便能汇聚成照亮人生道路的二十四重光芒,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抵达理想的彼岸。 第一重光芒:坚韧不拔的“磐石之心” 这是所有成功基石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将“坚韧”从简单的毅力提升到“磐石之心”的境界,强调的是在面对重重挫折、无数次失败时,内心深处那份不动摇、不屈服的内在力量。它不是盲目的固执,而是建立在清晰目标和对自我信念的深刻认知之上。书中将深入剖析那些在绝境中崛起、在逆境中绽放的伟大灵魂,如史蒂夫·乔布斯在被逐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后,如何凭借“磐石之心”重返苹果,并引领其走向辉煌;或是像居里夫人,在物质匮乏、实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这种“磐石之心”,是任何宏伟事业得以实现的前提。 第二重光芒:锐意进取的“探索之眼” 成功的人生,从来不是停滞不前的。本书所倡导的“探索之眼”,是指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精神状态。它驱使人们不断地观察、学习、质疑、创新,去发现未知,去突破界限。我们将看到,哥白尼如何以“探索之眼”挑战地心说,颠覆了人类数千年的宇宙观;或是像爱因斯坦,如何通过对宇宙奥秘的不断“探索”,提出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知。拥有“探索之眼”,意味着人生将永远充满惊喜与可能性。 第三重光芒:洞察全局的“战略之脑” 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仅有努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战略之脑”,即能够高屋建瓴地审视全局,准确判断形势,制定长远而切实可行的规划。本书将引用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们的策略智慧,例如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以及诸葛亮在乱世中运筹帷幄的智慧。我们还将探讨现代商业领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精准的战略布局,赢得先机。这种“战略之脑”,是将个人能力转化为最大价值的催化剂。 第四重光芒:审时度势的“机遇之手” 机遇稍纵即逝,只有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赛道上领先。本书所提出的“机遇之手”,并非指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地去识别、去创造、去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契机。它要求我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辨别出隐藏在普通事件背后的潜在机会。我们将分析历史上那些因抓住关键机遇而改变命运的人物,例如迪斯尼如何在动画电影领域抓住新技术和市场空白,最终成为世界级娱乐帝国。拥有“机遇之手”,意味着能够主动出击,将偶然变为必然。 第五重光芒:精益求精的“匠人之魂” 无论在哪个领域,卓越的成就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本书将“匠人之魂”的内涵延展,强调的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对自我要求极致严苛的态度,以及对技艺和品质永无止境的打磨。从古代工匠“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到现代精密制造的工程师们对每一个零件的反复测试,再到艺术家们对作品细节的反复推敲,《二十四重光芒》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展现“匠人之魂”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价值。这种精神,是通往精湛技艺和受人尊敬的成就的必由之路。 …… (此处省略十四至二十三重的品格介绍,每个品格都会以类似的风格进行深度阐述,涵盖其内在含义、重要性,并通过历史或现代的鲜活案例进行佐证。例如,可能包括: 融会贯通的“整合之识”:强调跨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如达芬奇的博学多才。 审慎决策的“明辨之目”:在信息爆炸时代,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沟通协作的“同心之桥”:建立有效人际关系,实现团队共赢。 领导驱动的“引航之灯”:激励他人,带领团队走向共同目标。 反思迭代的“涅槃之翼”:从失败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勇于担当的“责任之盾”:面对挑战,承担应有的责任。 独立思考的“思辨之刃”:不盲从,形成自己的判断。 格局宏大的“远见卓识”:超越眼前利益,着眼长远未来。 自我管理的“秩序之心”:建立规律,提升效率。 情商卓越的“共情之韵”:理解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抗压韧性的“风雨之脊”:在压力下保持稳定,应对挑战。 好奇驱动的“求知之火”: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使命感召的“价值之根”:明确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十四重光芒:生生不息的“传承之种” 正如生命需要繁衍,智慧也需要传承。《二十四重光芒》的最后一重光芒,并非仅仅指向个人成就的终点,而是将目光投向更远方的“传承之种”。这是一种将自身的成功经验、人生智慧,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传递给后人,为社会留下宝贵财富的精神。书中将探讨那些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慈善家,他们如何通过教育、著作、行动,将他们的智慧和价值观播撒出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代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都体现了“传承之种”的伟大意义。拥有这种品格,意味着生命的价值得以延续和升华,实现个体生命对更广阔世界的积极贡献。 《二十四重光芒:塑造非凡人生的智慧密码》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品格的洗礼。它提供的不只是理论,更是方法;不只是激励,更是指引。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朴实而深刻,避免空洞的辞藻,而是用真挚的情感和严谨的逻辑,引领读者一步步深入探究成功的本质。它鼓励读者将书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活,在每一次的实践中,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二十四重光芒,最终塑造一个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力的非凡人生。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并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实践的“人生地图”。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直到我偶然翻到《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才感觉像是找到了一张航海图。书中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这两个品格的论述,对我触动很大。它没有空泛地谈论“看得远”,而是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讲解了这些名人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冷静的头脑,捕捉到趋势的萌芽,并在别人尚未察觉之时,就已经布局下一步。 我记得其中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位科技巨头的早期决策,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但他却看到了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市场走向,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这种“不随波逐流,敢于挑战主流认知”的精神,以及“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能力,正是我想学习的。书中还强调了,这种洞察力并非天生,而是需要持续的学习、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意识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远比单纯地模仿别人的成功路径更为重要。

评分

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往往体现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中。《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这本书,通过对“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深入探讨,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故事,展现了这些品格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如何成就伟大事业的。 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团队合作的案例所打动。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下,最终得以实现。这让我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同时,书中对“奉献精神”的解读,也让我深思。它并非强求人们牺牲一切,而是强调一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价值观念。无论是默默无闻的付出,还是慷慨激昂的奉献,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评分

我对历史人物的传记一直情有独钟,而《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将名人的事迹简单堆砌,而是将他们的品格作为切入点,去解读他们的成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担当精神”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了,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是发号施令,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读到书中对某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描述,我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并非只顾自己的安危,而是将整个民族的命运扛在肩上。这种“舍小我,成大我”的胸怀,以及在巨大压力下依旧保持清醒和果断的能力,是何等的可贵。书中还探讨了,担当精神是如何在教育、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塑造和培养的。这让我反思,作为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又该如何体现担当,如何为周围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对“成功品格”这个主题并不陌生,但《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的视角和深度,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在翻阅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跨越时空的思想殿堂,与古今中外的智者们进行着一场场深刻的对话。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品格的阐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细致地剖析了这些品格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孕育、发展并最终塑造出杰出人物的。 比如,书中对“坚韧不拔”的解读,引用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够屡败屡战,最终抵达成功彼岸的内在驱动力。这不仅仅是意志力的考验,更是一种对目标的极致追求,一种在逆境中发现机遇的能力,以及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视野。我曾经以为,坚韧就是一味地坚持,但读完这部分,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坚韧,是懂得审时度势,是能在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能够以更智慧的方式重新出发。书中对这种复杂性的呈现,让我对“品格”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而《24种成功品格:中外名人论人生》这本书,就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我对自我认知的进程。书中对“谦逊”的阐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们通常以为,成功人士总是自信满满,但书中却揭示了,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拥有极强的自省能力,他们懂得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书中列举的几位科学家和艺术家,即使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然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瓶颈。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拒绝学习,而是永远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它还提到,谦逊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它能让你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客观的判断,不被虚荣蒙蔽双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