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可供廣大青少年科技活動愛好者及科技輔導員或教師藉鑒與參考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參賽學生和教師提供的研究和活動報告為基礎材料,編入瞭獲得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成果競賽項目一等奬、優秀科技實踐活動一等奬(包括“十佳”科技實踐活動)的全部作品介紹。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的介紹主要側重於研究目的,基本思路、製作過程、最終成果等;優秀科技時間活動的介紹側重於活動背景、活動目的,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收獲等;優秀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側重介紹項目背景、方法與原理、項目過程、最終成果、創新點等。附錄中收錄瞭獲得本屆大賽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二等奬、三等奬的獲奬名單。     
作者簡介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動中心)是中國科協所屬社會公益性機構,從事嚮青少年和社會公眾傳播科學,開展示範性、導嚮性科學普及活動,組織青少年科技競賽的工作。中國科協作為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賦予的重要職責,把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提升科學素質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動中心)是中國科協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嚮公眾進行科學技術傳播的重要力量。     
內頁插圖
          目錄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小學組(一等奬)  
地球環境與宇宙科學  
星河小學教室照度調查及照明方案設計 / 003  
技術  
校園安全小衛士——教室門防夾手裝置 / 008  
草坪林帶間垃圾快速收集器 / 013  
草坪農藥噴灑車 / 017  
多功能教學三角闆 / 021  
神奇健康水杯 / 026  
環保型地膜打孔器 / 031  
沙漠種子撿拾器 / 035  
防毛發地漏(3D 打印) / 041  
生命科學  
紫花魚燈草粗提物對三種常見蔬菜害蟲的殺滅活性探究 / 046  
行為與社會科學  
關於快遞包裝衛生狀況的調查 / 050  
探秘二維碼 / 056  
目 錄  
II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 中學組(一等奬)  
動物學  
不同強迫遊泳方式及不同場閤下小鼠抗抑鬱行為的觀察 / 067  
誰是鼠大王 — C57BL/6 小鼠社會等級現象的發現及其規律初探 / 070  
工程學  
巧妙獲取激光筆光斑坐標的方法 / 075  
“無警惕”性可連續自動捕鼠箱 / 079  
冷鏈物流中冷凍溫度全程無源監測 / 083  
基於 Android 的中小學生手機上網監控軟件的設計與實現 / 087  
手語靈巧手 / 091  
多級脈衝式電磁加速推進器 / 095  
氣動肌肉上肢助力外骨骼係統研究 / 099  
青少年坐姿微動作識彆與分析係統 / 103  
新型便攜式自主視力檢測儀 / 107  
電磁驅動仿生機械手臂 / 111  
eArm / 114  
新型魯本斯焰管 / 117  
基於位權凸輪組閤方式點顯的盲文電子閱讀器的設計 / 120  
車流自控雙模交通信號裝置 / 124  
橋墩受損實時撞擊波智能警示裝置 / 129  
高架玻璃棧道多維安全巡查分體隨動維護平颱 / 133  
化學  
消防用感應控溫維生呼吸器 / 137  
廢棄塑料 ABS 的迴收、改性及在 3D 打印中的應用 / 140  
檸檬酸水熱法製備高活性高熱穩定性鈰基納米脫硝催化劑 / 143  
蛋清基凝膠電解質的製備及其對超級電容器性能的影響 / 147  
III  
環境科學與工程  
霹靂留痕 — 從閃電熔岩中解讀古環境密碼 / 150  
一鍵式廢舊教材循環利用智能化消毒櫃 / 156  
瘤胃微生物燃料電池實現水葫蘆的降解與産電 / 160  
揭秘電磁輻射的真相:基於綫蟲與電活性細菌的科學探究 / 165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  
通用電源適配協議(UPP)及其實現 / 169  
低成本手語手套設計與中等詞匯量連續手語識彆 / 17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快銀測尿 / 177  
藍藻水華爆發的關鍵內因  
   — 藻細胞上浮機理的探秘 / 181  
數學  
貝特朗問題的爭論之本質 / 185  
酒瓶的擺放藝術 / 191  
微生物學  
殘殺威高效降解混閤菌的篩選及其條件優化 / 199  
物理與天文學  
三維花瓣形石墨烯的生長研究 / 206  
人行天橋振動特性與減振措施初步探究 / 211  
蜜蜂細腰型肢節結構之揭秘 / 216  
微等離子體輔助碳點製備及其熒光效應研究 / 221  
醫學與健康學/生物醫學  
馬祖老酒紅糟變身天然美白聖品 / 226  
生薑提取物的生成條件和特性及其對口腔潰瘍作用研究 / 230  
IV  
植物學  
珍稀瀕危植物綉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er)的野外迴歸研究 / 234  
藥用植物細葉石仙桃內生細菌的分離和鑒定 / 238  
巧用槐花水煮液製作有害物質清除劑的創新探究 / 243  
行為和社會科學  
使用手機微信對駕駛安全影響及對策研究 / 248  
“全麵二孩”政策下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模型的構建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 / 252  
上海市共享單車“成長的煩惱”的調研和思考 / 256  
中學生傢庭語言暴力問題的調查研究 / 260  
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一等奬)  
科技教育製作類  
模擬眼球成像原理與近視遠視成因教學具開發製作研究 / 265  
藕節式氣體發生器的設計及應用 / 270  
銅與濃硫酸反應一體化演示實驗可視儀器 / 274  
柴油機後置啓動器 / 278  
飛控相對平衡控製演示無人機 / 280  
多功能太陽視運動儀 / 285  
滅火器自動化生産綫幻影成像演示設備 / 288  
基於激光相位測距的 unity?3D 建模係統研究 / 292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演示器 / 298  
單擺周期定量探究儀的創新設計與實驗 / 302  
環保型立體激光幾何光學演示儀 / 307  
起儲式高壓靜電研究係統 / 310  
定量探究安培力大小實驗的再改進 / 315  
數字化光與色實驗教具 / 319  
多功能傅科擺演示器 / 324  
基於智能手機外溫和壓強傳感器的氣體定律演示儀 / 327  
V  
科技教育方案類  
“豐颱少年 1 號”小衛星研製與通信體驗活動  
  ——以衛星通信活動為例 / 332  
探秘“長餘輝發光材料”科技教育活動 / 337  
北京雨燕生存狀況調查活動 — 以什刹海地區為例 / 341  
Maker 穿越大挑戰  
  ——朝陽區小學生實驗技能大賽 / 346  
大巴山民間傳統技藝酸水豆腐的體驗與傳承 / 351  
神奇的酵素 / 356  
“創,做”挑戰嘉年華 / 360  
建築的啓濛  
  ——幼兒園建築探秘係列教育活動 / 364  
頭頂著“木耳”的蘑菇——木華黎皺柄羊肚菌生物學特性和生長條件之間關聯的  
  研究活動 / 367  
揭秘食品添加劑,探究亞硝酸鹽在食品中的危害 / 372  
STEAM+ 霧霾認知科教活動 / 376  
“送您一雙防滑鞋”科技活動 / 381  
走進水世界?探索水密碼  
  ——科學觀測評價水質體驗活動 / 386  
學做橋梁工程師 建座“傢園小小橋”  
  ——寶山區外來務工子女學生科技活動 / 390  
“育霧霾捕手,建清風校園”係列活動 / 394  
十佳優秀科技實踐活動  
宣傳南水北調工程?爭做節水小衛士 / 401  
“探知風雲變幻,氣象服務生活”  
  ——校園氣象觀測與探究 / 408  
草歸大城,人歸自然 / 413  
VI  
石頭上遊動的魚  
  ——湘鄉魚化石考察 / 417  
構建生態網絡,拯救我們的母親湖 — 柴窩堡湖 / 422  
新疆博斯騰湖落霞灣水質及浮遊生物群落結構的季節性變化跟蹤監測 / 427  
傳承宣紙文化?玩轉紙類科技 / 432  
珍愛生命?保護水源 / 437  
“走進崇明東灘,親近神奇濕地”大型科學實踐活動 / 442  
智能控製創意實踐活動 / 447  
編後語 / 451    
				
 
				
				
					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奬作品集(含1CD光盤)  一份關於中國青少年科學探索與創新精神的珍貴記錄  引言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他們的奇思妙想、敏銳洞察以及勇於實踐的精神,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為我國麵嚮廣大青少年開展的一項具有導嚮性、示範性、權威性的科技教育活動,已走過三十餘載的輝煌曆程。它不僅為青少年搭建瞭一個展示纔華、交流學習、激發潛能的平颱,更在全社會營造瞭尊重科學、崇尚創新、鼓勵探索的良好氛圍。  本書《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奬作品集(含1CD光盤)》正是這一盛事的結晶,它匯集瞭在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脫穎而齣、載譽而歸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如同閃耀在科學星空的璀璨明星,凝聚著參賽青少年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對問題的深刻思考,以及對創新實踐的堅定信念。它們涵蓋瞭從基礎科學研究到應用技術開發,從環境保護到社會服務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瞭新時代青少年蓬勃的創新活力與廣闊的科學視野。  本書不僅是對大賽成果的一次全麵梳理與展示,更是一部激勵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投身創新實踐的寶典。它將帶領讀者走進這些凝聚著智慧與汗水的作品背後,瞭解它們是如何從一個初步的設想,經過嚴謹的論證、精心的設計、細緻的實驗,最終成長為一項項令人驚嘆的創新成果。同時,書中附贈的CD光盤,將以多媒體的形式,更直觀、生動地呈現部分獲奬作品的演示、實驗過程以及創新思路,為讀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更豐富的體驗。  本書特色與內容概覽  本書的齣版,旨在嚮社會各界展示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豐碩成果,錶彰在科學探索和技術創新方麵錶現傑齣的青少年,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我國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大賽概況與評審精神     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迴顧: 本部分將對大賽的舉辦背景、組織情況、參賽規模、評審標準以及大賽所秉持的核心理念進行全麵介紹。通過對大賽曆程的梳理,展現其在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評審委員會構成與評審原則: 詳細介紹本屆大賽評審委員會的專傢組成,以及評審過程中遵循的科學、公平、公正的原則。強調大賽注重作品的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實踐性以及對社會和環境的潛在貢獻。    獲奬作品的時代印記: 分析本屆獲奬作品所體現齣的時代特徵和關注熱點。例如,是否聚焦於國傢重大戰略需求,是否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否運用瞭前沿的科學技術等。  第二部分:金奬作品深度解析     特等奬/金奬作品精選: 本部分將集中展示在本屆大賽中榮獲最高榮譽的金奬作品。每個作品都將配以詳實的文字描述、精美的圖片以及必要的研究數據。    作者團隊介紹與創作曆程: 深入挖掘獲奬作品背後的故事,介紹作者的年齡、所在學校、指導老師以及他們是如何萌發創意、如何開展研究、如何剋服睏難的。這部分內容將更具人情味,能夠激發讀者的共鳴。    科學原理與創新亮點剖析: 對作品所涉及的科學原理進行通俗易懂的解釋,並著重闡述其創新的獨特性和突破性。例如,作品解決瞭哪些現有技術難題?其原理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創新點體現在哪個環節?    實踐價值與社會意義: 分析作品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前景和潛在的社會效益。例如,該作品能否應用於解決某個實際問題?能否為環境保護做齣貢獻?能否促進社會某個領域的進步?    指導老師的智慧與貢獻: 突齣指導老師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他們的科學指導、鼓勵支持以及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三部分:銀奬、銅奬及其他專項奬作品展播     優秀作品分類展示: 本部分將按照學科領域、技術類型或奬項等級,係統展示獲得銀奬、銅奬以及其他專項奬的優秀作品。    作品摘要與核心內容呈現: 為保證信息量,本部分將以摘要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每項作品的核心內容、主要創新點和研究成果。同時,會配以作品的圖片或簡圖,以便讀者快速瞭解。    部分作品的創新思路拓展: 針對部分具有代錶性的作品,會進一步探討其創新思路的延伸和發展潛力,啓發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第四部分:特邀專傢點評與前沿科技解讀     資深科學傢點評: 邀請國內外著名科學傢、教育傢對本屆大賽的獲奬作品進行專業點評,從科學前沿、技術趨勢等角度,為青少年提供指導和啓發。    科技發展趨勢展望: 結閤獲奬作品所體現的科技熱點,對未來科技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解讀,幫助青少年瞭解科技前沿,明確學習和研究方嚮。    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 專傢們還將就如何有效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如何更好地開展科技教育等議題,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獨到見解。  第五部分:附錄     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奬名單: 完整列齣所有獲奬作品的名稱、作者、學校及指導老師。    大賽相關政策與信息: 提供與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相關的政策解讀、活動通知以及未來大賽的預告等信息。  CD光盤內容  隨書附贈的CD光盤,將提供更為生動和直觀的觀看體驗,其內容可能包括:     獲奬作品的現場演示視頻: 部分獲奬作品在比賽現場的演示視頻,讓讀者親眼見證作品的實際運作效果。    模型製作與實驗過程迴放: 詳細展示部分作品模型的設計、製作過程,以及關鍵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    作者訪談與心路曆程: 記錄獲奬者與記者或專傢進行訪談的視頻,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遇到的挑戰以及未來的規劃。    3D模型展示與交互體驗: 對於一些具有3D建模的作品,可能提供交互式的展示,讓讀者可以自由鏇轉、縮放模型。    部分作品的詳細研究報告(電子版): 提供部分深度研究作品的電子版研究報告,供讀者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參考。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奬作品集(含1CD光盤)》不僅是一部記錄大賽輝煌成就的文獻,更是一本激發青少年科學夢想、引領創新實踐的指南。     為青少年提供榜樣與啓示: 書中呈現的每一個獲奬作品,都代錶著一位或一群青少年的智慧與努力。他們的故事,將激勵更多青少年勇於探索未知,敢於挑戰極限,投身科學研究。    推動科技教育發展: 本書匯聚瞭大量優秀的創新實踐案例,為教育工作者、研究機構提供瞭寶貴的教學資源和研究素材,有助於推動我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通過對獲奬作品的介紹,本書能夠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嚮社會大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記錄時代印記,傳承創新基因: 作為一項國傢級的賽事成果匯編,本書客觀地記錄瞭新時代青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探索成果,是珍貴的時代印記,更是傳承和發展中國創新基因的重要載體。  結語  我們相信,本書的齣版,將為廣大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教育工作者、傢長以及所有關心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帶來一次深刻的科學啓迪與創新體驗。讓我們共同翻開這本書,走進這些年輕的創新者們的世界,感受他們身上閃耀的科學光芒,汲取他們勇往直前的創新力量,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