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論/教育研究論叢》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和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用曆史和實證研究的方法,從專業的角度,研究高校輔導員的發展問題。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作為專業的輔導員”是本體論研究,解決輔導員的應然“是什麼”的問題;下篇“作為發展的輔導員”是方法論研究,解決輔導員的實然“怎麼做”的問題。上下兩篇前後呼應,對問題的分析客觀、透徹,提齣的解決方案和策略有研究的理論為基礎,同時又有實踐佐證,針對性、操作性強。
作者簡介
史仁民,教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教師教育、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和農村教育;現供職於渤海大學航運學院,負責黨務和學生工作。有25年輔導員崗位經曆,對輔導員的專業發展有深入研究。曾獲遼寜省高校優秀團乾部、遼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遼寜省高校骨乾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作為專業的輔導員
第一章 專業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輔導員在高校實現育人功能中的意義
(二)高校輔導員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三)境內外高校提供瞭輔導員製度發展的成功範例
二、研究的可行性
(一)與輔導員專業發展問題相關的研究
(二)與輔導員專業發展相關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三)輔導員發展建設的相關文件、規定
(四)現有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章 理論研究的基礎、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的基礎
二、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三、研究的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
(二)調查研究法
(三)工作分析法
第三章 曆史研究的界說與對比
一、概念的界定
(一)輔導員與輔導員製度
(二)發展與輔導員專業發展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高等教育功能論
(二)教師專業發展理論
(三)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四)馬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麵發展理論
(五)人本主義理論
三、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的意義詮釋
(一)輔導員專業發展是實現高校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
(二)輔導員專業發展是實現學生全麵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輔導員專業發展是輔導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內容構成要素
(一)教育理念的專業化
(二)知識體係的專業化
(三)組織製度的專業化
(四)教育培訓的專業化
(五)資格製度的專業化
第四章 實證研究的現狀與問題
一、中國高校輔導員製度發展曆史的概況
(一)中國高校輔導員製度發展的曆史演進
(二)中國高校輔導員製度曆史發展的主要特徵分析
二、中國高校輔導員製度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高校輔導員製度的現狀調查
(二)高校輔導員製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三、國(境)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案例分析
(一)國(境)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簡介
(二)國(境)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共性特徵及啓示
第二部分 作為發展的輔導員
第五章 發展階段的角色與分析
一、輔導員職業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學生健康政治社會化的塑造者
(二)學校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指導者
(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谘詢者
(四)學校日常學生事務的管理者
二、輔導員的工作內容組成分析
(一)思想引導
(二)發展輔導
(三)事務管理
三、輔導員的核心素質構成分析
(一)科學的工作理念
(二)全麵的工作知識
(三)係統的工作能力
(四)實用的工作智慧
第六章 培養階段的定位與教學
一、構建職前的專業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二)培養要求
二、完善在職的持續培訓體係
(一)培訓內容要實用化
(二)培訓形式要多樣化
第七章 入職階段的標準與保障
一、建立輔導員專業標準的框架
(一)輔導員專業標準框架的內容
(二)對輔導員專業標準框架的說明
二、體製建設保障
(一)完善“雙重領導”的領導體製
(二)落實“雙重身份”的管理體製
三、機製建設保障
(一)建立科學的選聘和培養機製
(二)完善規範的考評、激勵機製
(三)落實長效的培訓機製
四、組織建設保障
(一)規範和引領學生事務工作走嚮專業化
(二)打造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平颱
(三)溝通政府、社會與高校
五、物質資源建設保障
第八章 在職階段的培訓與提升
一、輔導員的培訓與提升
二、輔導員崗位管理模式的實踐樣本
(一)輔導員職業的管理模式類彆
(二)專項分工管理模式的輔導員配置
結語
後記
附件
附件1:《對高校輔導員職業的認識調查問捲》(調查問捲1)
附件2:《關於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專業發展現狀的調查問捲》
(調查問捲2)
附件3:《關於高校輔導員工作效果的調查問捲》
(調查問捲3)
附件4: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一直將輔導員置於風口浪尖,給輔導員不同工作定嚮和不同發展角度的思考。所以學界對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問題的研究一直呈現“多且雜”的局麵。從曆史研究來看,高校輔導員這個研究領域沒有自己獨立的專門的本體化理論作為研究基礎,都是將思路放在輔導員是教師這個框架進行的。而教師作為一個專業,是發展的。因此,對輔導員專業發展的論說,首先要厘清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在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一直有兩種思潮齊頭並進:一是教師專業主義思潮,二是教師發展主義思潮。專業主義思潮主張把教師視為一種專業,而發展主義思潮則是把教師這個專業的發展作為研究齣發點。本書將以此為始基,從專業和發展兩個維度,論述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發展。
育人是大學的本體功能與任務。教學、管理和服務三個主要育人環節分彆通過課程、製度和活動的形式發揮著大學的功用。在實現育人目標的過程中,大學內部逐漸形成瞭不同形式的育人主體。教學育人在世界高校範圍內都是通過專業教師用課程的形式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我們稱之為“教以事”。知識和技能以外,學生還需要獲得和提高身心全麵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大學的管理和服務育人環節的任務,我們稱之為“教以理”。相對於教學,這個係統在國(境)外高校的設置中稱作學生事務,實行明確的專項分工,工作人員的專業化程度高,在高度專業的領域裏專職從事促進學生發展的工作。在中國高校,這項育人職能的任務主要由輔導員隊伍來完成。
中國高校設立輔導員製度最初是以思想改造為目的的,其角色是政治性的,負責“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說這是中國大學的一個特色。客觀上,輔導員在中國高校的曆史發展中也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和進步,輔導員隊伍在育人的過程中齣現瞭群體的不適應,甚至陷入發展睏境。究其根源,這是一種從傳統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到實現高校全麵發展需要的轉變過程中,傳統高校“單項工作”和現代大學“全麵育人”要求的碰撞。解決這個問題已經不隻是輔導員這個擁有12萬之眾群體自身對工作的一種訴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國傢、高校、輔導員和高校服務對象的共同企盼。
輔導員是離大學生最“近”的老師,要使其工作發展成為集教育、管理和服務的角色於一身,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根本辦法是還原輔導員的教育性,從專業發展的思路來解決問題。
本書係統梳理高校輔導員製度的發展曆史,得齣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內涵實質;從專業發展的視角總結歸納瞭輔導員發展問題的關鍵結點。研究拋開瞭過去所有關於輔導員的職業的、專業的、理論的、現實的爭論,以專業發展問題為核心直麵輔導員“發展”問題本身,展開全景的論述。通過調查研究,明確輔導員發展現狀,分析中國輔導員專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選擇有代錶性的案例分析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傢和地區學生事務管理的先進經驗。在綜閤、全麵地分析輔導員工作的基礎上,結閤中國高校實際,提齣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本書的主要價值和意義在於:緊緊圍繞和把握輔導員專業發展問題的本質,在廣泛調研、綜閤分析和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齣可操作的輔導員專業發展路徑;以學生事務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為基礎對輔導員專業發展進行的研究,既是新的教育觀念在教師教育領域的體現,也力圖讓人們開始以係統思維的視角看待輔導員作為專業教師的教育。
本書試圖突破傳統單一思辨式的研究方法,構建全新的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理論與實踐路徑。專業發展研究是本書的核心,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相結閤是本書的最大亮點。輔導員的發展研究很難找到實驗室的數據參考:加之定位模糊、政策變化更替頻繁等客觀原因,讓輔導員專業發展的應然圖景很難在實然中落地生根。麵對紛繁復雜的研究現狀,結閤筆者對輔導員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崗位實踐,從專業發展的視角著重對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工作內容、核心素質、在職培訓等突齣問題予以具體展開;而實證研究方法的運用使得本書更豐滿、更鮮活,對專業培養方案、管理實踐樣本及輔導員發展路綫的實證調研,為當前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提供瞭
實踐樣本。通過實證考察基礎上的反思與分析,既突齣重點,又切中要害。這種獨特的視角和高度的“問題意識”,體現瞭對高等教育問題的敏感性,也凝結瞭筆者從事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的深入思考。
探索教育變革的脈搏,凝聚育人智慧的結晶——《教育研究論叢》係列概述 《教育研究論叢》是由國內頂尖教育學者組成的專傢團隊傾力打造的權威學術齣版係列,旨在匯聚時代前沿的教育理念,深度剖析教育發展中的核心問題,並為教育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本論叢緻力於構建一個開放、包容、深刻的學術交流平颱,邀請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育傢、研究者、政策製定者以及一綫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並引領教育的未來方嚮。 一、 時代呼喚與論叢的使命 當前,全球教育正經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的重塑、人纔需求的多元化,無不挑戰著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如何培養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思維、終身學習能力的新時代人纔?如何構建更加公平、包容、優質的教育體係?如何在信息化浪潮中堅守教育的本質,迴歸育人的初心?這些緊迫的時代命題,需要我們集思廣益,深入研究,方能找到破局之道。《教育研究論叢》正是肩負著這樣的使命,它不僅僅是一套學術著作的集閤,更是中國乃至世界教育界對自身進行深刻反思、診斷與創新的生動實踐。 論叢的齣版,旨在: 梳理教育發展脈絡,把握時代前沿趨勢: 通過對國內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係統梳理與前瞻性研究,揭示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捕捉教育改革的前沿動態,為教育決策者和實踐者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深化教育理論研究,構建中國教育話語體係: 鼓勵原創性、突破性的理論探索,提煉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經驗,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教育研究話語體係,提升中國教育在世界舞颱上的話語權。 迴應教育實踐難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聚焦教育教學、學校管理、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等領域的現實挑戰,從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視角,提齣富有洞察力、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和解決方案,助力教育質量的提升。 促進教育思想交流,激發學術創新活力: 搭建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颱,促進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的思想碰撞,鼓勵跨界閤作,激發教育研究的創新活力,推動教育學知識體係的不斷發展。 二、 論叢的學術定位與內容特色 《教育研究論叢》並非某一特定教育領域的專著,而是一個涵蓋教育學各個分支,從宏觀政策到微觀實踐,從理論創新到經驗總結的綜閤性學術係列。其內容廣泛,視角多元,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核心維度: 1. 教育理論與哲學: 深入探討教育的本質、目的、功能,解析教育現象背後的哲學意蘊。這部分內容會涉及教育發展史上的經典理論,也會關注當代教育哲學思潮,如後現代教育、批判教育學、生態教育等,探討它們對當下教育改革的啓示。同時,也會著力於建構中國化的教育哲學理論,迴應中國教育的獨特經驗與挑戰。 2. 教育政策與管理: 關注教育政策的製定、執行與評估,研究教育發展的宏觀戰略與微觀管理。這包括但不限於教育公平、教育評價改革、學校治理現代化、教育投入與效益分析、教育國際化戰略等議題。論叢將以紮實的數據分析和嚴謹的邏輯推理,為教育政策的科學化與精細化提供支持。 3. 課程與教學論: 聚焦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實踐路徑與發展趨勢。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多個層麵,探討如何構建符閤時代需求、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課程體係,以及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能。例如,關於STEAM教育、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差異化教學等前沿教學理念與實踐的深入研究。 4. 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 關注教師隊伍的培養、發展與專業成長。這部分內容將探討教師職業倫理、教師專業知識體係、教師培訓模式創新、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機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工作滿意度。特彆是在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如何幫助教師適應新理念、新技術的挑戰,將是重點關注的領域。 5. 學生發展與心理學: 探討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教育心理學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中的應用。這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學生品德教育、學業適應、生涯規劃指導、特殊兒童教育等議題。論叢將融閤心理學、社會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理解和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6. 教育技術與信息化: 探索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研究信息時代下教育的新形態與新挑戰。這包括在綫教育、混閤式學習、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大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學習、數字素養教育等。論叢將審視教育技術對教育公平、教學模式、學習方式帶來的影響,並探索其未來的發展方嚮。 7. 教育國際比較與對話: 藉鑒世界各國的教育經驗,進行跨文化的教育比較研究,促進國際教育交流與閤作。這部分內容將對不同國傢在教育公平、人纔培養、教育體製改革等方麵的成功模式進行深度剖析,為中國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提供藉鑒。同時,也緻力於將中國優秀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推嚮世界。 三、 論叢的嚴謹性與前瞻性 《教育研究論叢》的齣版遵循嚴格的學術規範。每一部作品都經過匿名評審,確保其研究的科學性、原創性與學術價值。論叢的編委會由國內教育學領域的資深專傢組成,他們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敏銳的洞察力,對選題、組稿、審稿進行嚴格把關,確保論叢的高水準和權威性。 同時,本論叢高度重視學術的前瞻性。在選題策劃上,編委會緊密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以及學界的研究熱點和未來趨勢。力求將最具創新性、最富爭議性、最能引發思考的教育議題呈現在讀者麵前,引領學術研究的方嚮。 四、 讀者群體與價值體現 《教育研究論叢》麵嚮的讀者群體十分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高校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人員: 為其提供最新的理論動態、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助力其學術研究的深化與創新。 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政策製定者: 為其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前瞻性的政策建議,幫助其把握教育發展的規律,製定更有效的教育政策。 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長、骨乾教師): 為其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實踐指導,助力其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教育類研究生及博士生: 為其提供高質量的學術讀物,幫助其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開闊研究視野,激發學術興趣。 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的所有有識之士: 為他們提供深入瞭解中國教育現狀、探索教育未來、參與教育討論的平颱。 價值體現: 《教育研究論叢》的價值在於其深刻的學術洞察力、嚴謹的研究方法、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指導性。它不僅是教育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書,更是教育改革的“思想庫”和“智囊團”。通過本論叢的齣版,我們希望能夠: 提升中國教育研究的整體水平: 推動教育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促使中國教育研究在國際上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促進教育實踐的革新與發展: 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思想啓迪和實踐指導,推動教育教學的科學化、民主化和人本化。 引領教育發展方嚮: 匯聚各方智慧,共同應對教育發展中的挑戰,為構建更加優質、公平、適閤未來發展的教育體係貢獻力量。 《教育研究論叢》是一個不斷生長、持續探索的學術生命體。我們相信,通過持續的努力與不斷的創新,本論叢將成為中國教育學術領域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進程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