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战术组合功能解析/象棋战术解析系列

象棋战术组合功能解析/象棋战术解析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宝胜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战术
  • 组合
  • 解析
  • 技巧
  • 进阶
  • 对弈
  • 棋谱
  • 训练
  • 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724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41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战术解析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5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象棋对弈中,如何利用各种战术组合给对方有效或致命的打击,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象棋战术组合功能解析/象棋战术解析系列》把几代象棋特级大师、大师以及棋坛后起之秀近百例精彩对局,奉献给广大读者。在这些对局中,突出了各种战术组合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在局例中有一锤定音、双重威胁、三弃诱敌、四捉告捷;有计中计、局中局、“捉放曹”、“追韩信”,各种战术串珠成链的妙用可圈可点,对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象棋战术组合功能解析

第1章 古谱中的战术组合
第1局 连弃两车双将成杀
第2局 连弃双兵腾开马路
第3局 弃车吸引重炮成杀
第4局 移花接木马炮成杀
第5局 马炮困车黑将待毙
第6局 弃去车马妙造闷杀
第7局 献车阻炮妙手连珠
第8局 献车吸引马炮绝杀
第9局 诱献双车一兵致命
第10局 弃车吸引双将殒命
第11局 弃马照将借马使炮
第12局 解杀还杀一招制胜
第13局 献车堵塞解杀还杀
第14局 解杀还杀弃兵抽车
第15局 连弃炮车兵建奇功
第16局 弃车献马巧妙制胜
第17局 弃炮禁锢困杀黑将
第18局 弃车造杀连照制胜
第19局 弃车吸引云归仙洞
第20局 先献双车再献兵炮

第2章 实用残局 中的战术组合
第1局 独马擒孤士
第2局 单马巧胜双士
第3局 单马巧取3路卒
第4局 马高兵例胜单缺象
第5局 炮低兵巧胜士象全
第6局 炮高兵巧胜双士一卒
第7局 双炮兵巧胜双车、双马、双炮、5卒、士象全
第8局 炮双仕巧胜两低卒“携手”
第9局 单车巧胜士象全
第10局 车低兵仕胜车士
第11局 车炮仕相全巧胜车士象全
第12局 车炮巧胜车炮
第13局 单兵巧胜双士
第14局 三高兵例胜士象全
第15局 车马仕例胜车双士
第16局 马炮妙胜单车
第17局 车兵相巧胜车双士
第18局 双车巧胜士象全
第19局 车马相巧胜车炮卒士
第20局 炮低兵巧胜低卒双士

第3章 实战对局 中的战术组合
第1局 炮牵车马困驹妙赢
第2局 两度献炮杀士人局
第3局 两度弃车双将成杀
第4局 献炮照将砍炮人局
第5局 两度献车巧夺天工
第6局 运子取势杀象闪击
第7局 避免过急警惕反击
第8局 弃车斩象着着要杀
第9局 炮兑双象献车入局
第10局 进车塞捉砍马破城
第11局 设下圈套冷着夺子
第12局 借力反击抢杀在前
第13局 献炮打车拦截成功
第14局 辗转腾挪弃车杀士
第15局 车献象腰中兵叫杀
第16局 弃车砍炮兑子取势
第17局 弃马取势献车成杀
第18局 强行引离闪击人局
第19局 弃马踏士顿挫拦截
第20局 妙弃双车天赐良机

前言/序言

  在象棋对弈中,如何利用各种战术组合给对方有效或致命的打击,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把几代象棋特级大师、大师以及棋坛后起之秀近百例精彩对局,奉献给广大读者。在这些对局中,突出了各种战术组合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在局例中有一锤定音、双重威胁、三弃诱敌、四捉告捷;有计中计、局中局、“捉放曹”、“追韩信”,各种战术串珠成链的妙用可圈可点,对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撰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为初中级水平的象棋爱好者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战术组合的运用,对增强战斗力提供有效帮助。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换来读者的成功。
  因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棋盘上的思维舞蹈:深度解析象棋战术组合的奥秘 这本书,正如其名,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国际象棋棋盘上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瞬息万变的战术组合。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战术技巧罗列,而是一次对“组合思维”的系统性剖析,一次对棋手智慧与洞察力的深度挖掘。我们将一同揭开那些看似天马行空,实则逻辑严谨的战术构思的面纱,理解它们是如何从一系列看似平淡的局面中悄然孕育,最终爆发成摧枯拉朽的攻势。 一、组合的基因:为何有些局面易于产生战术? 战术组合并非凭空出现,它们有其深层的根源。本书将首先聚焦于“组合的基因”,探讨哪些棋局特征为战术组合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兵形结构: 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兵形是战术的起点。我们将分析开放线、半开放线、兵链、孤兵、叠兵等兵形如何影响双方的机动性和攻击点。例如,一个开放的f线或g线,常常是攻击王翼的重要通道;而被挤压的兵形,则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薄弱环节。我们会深入研究,当特定兵形出现时,棋手应当如何识别潜在的战术机会,以及如何避免自身兵形被对方利用。 子力配置: 子力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威胁是战术的骨架。我们将详细解析哪些子力组合最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攻击,例如双象配合的杀力、马与象的远近距离配合、车与后在开放线上的协同攻击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动子力,创造出“子力优势”——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位置上的、协同上的优势,为战术的实施奠定基础。 王的位置: 王的安全是整个棋局的基石,因此,针对对方王的弱点进行攻击,是战术组合的最终目标。我们将研究不同王翼防守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当王暴露于攻击时,会出现哪些相应的战术机会。比如,当对方王处于中心、或王翼被兵线推挤、或对方主动弃兵打开通路时,我们如何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战机。 空间优势: 谁能更好地控制棋盘上的空间,谁就拥有更多的战术选择。我们将分析棋盘上关键格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子力占据这些关键格点,限制对方的行动,同时为自己的战术组合创造便利。 二、组合的语言:战术组合的分类与模式 战术组合千变万化,但它们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本书将尝试对这些复杂的组合进行系统的分类与解析,帮助读者掌握战术组合的“语言”。 弃子: 弃子是战术组合中最常见也最具观赏性的元素。我们将深入研究各种弃子类型,包括: 攻击性弃子: 为了打开通路、消除防御者、或制造将杀局面而进行的弃子。例如,弃马攻击王翼、弃象打开主教斜线等。 防御性弃子: 为了延缓对方攻势、争取时间、或转危为机而进行的弃子。 兑子陷阱: 通过计算,诱导对方兑掉关键防守子力,从而暴露其弱点的弃子。 我们将通过大量实战例证,分析每次弃子背后精确的计算和判断,以及为何这种看似“亏损”的行为,最终能带来胜利。 牵制与闪击: 牵制是指限制对方棋子的行动,使其无法发挥作用。闪击则是利用牵制,突然调动其他棋子发动攻击。我们将研究如何识别被牵制的棋子,以及如何利用对方被牵制的机会,进行有效的攻击。例如,王被牵制在后方,而前线棋子却无法后退支援;或车被牵制在开放线上,而无法支援侧翼。 引离与调遣: 引离是指将对方的关键棋子从其防御位置引开。调遣则是指将己方棋子调往攻击要地。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对方的“诱饵”,以及如何巧妙地调动自己的子力,实现战术目标。例如,利用对方子力对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兵的贪婪,将其引开,从而打开另一条通路;或者通过一系列调遣,将所有攻击子力集结在王翼。 捉双与穿击: 捉双是指一个棋子同时攻击对方两个或多个棋子,通常是价值更高的棋子。穿击是指一个棋子攻击对方一条线上的两个或多个棋子,通过消灭前面的棋子,使后面的棋子受到攻击。我们将详细分析这类战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发现这些“一石二鸟”的机会。 后翼弃兵与车兵战术: 在特定局面下,后翼的弃兵可能会打开局面,创造战术机会;而车兵组合在开放线上的威力不容小觑。我们将探讨这些看似“普通”的战术,在何时何地能发挥出惊人的威力。 三、组合的思维:如何培养战术家的洞察力? 战术组合并非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套路,它们是建立在深刻的局面理解和精准的计算能力之上的。本书将着重于培养读者的“战术思维”。 精确计算: 这是战术组合的灵魂。我们将强调“计算到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排除干扰,专注于关键变着。我们将学习如何预判对方的应对,以及如何通过“多算一步”来确保自己的战术能够成功。 识别模式: 经验丰富的棋手能够迅速识别出棋盘上潜在的战术模式。我们将通过大量的例题,帮助读者训练对常见战术组合模式的敏感度,从而在实战中更快地发现机会。 创造性思维: 有时,战术组合需要一点“异想天开”。我们将探讨如何打破常规思维,从非传统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牺牲子力来建立强大的攻势,或利用对方的“弱点”来反制对方。 局面评估: 在进行战术计算之前,准确的局面评估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评估己方和对方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判断是否值得投入精力进行战术尝试。 心理素质: 战术组合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将探讨如何保持冷静,克服恐惧,坚定执行战术计划,以及如何在对方的压力下寻找反击的机会。 四、实战演练:从大师对局中汲取灵感 理论的再深刻,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本书将精选一系列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大师对局,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精彩战术组合。我们将不仅分析成功实施的战术,还会探讨一些失败的尝试,从中吸取教训。 经典战例分析: 从安德森的“不朽之局”,到卡斯帕罗夫的“绞杀”,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象棋史的长河,领略那些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战术杰作。 现代棋手的战术风格: 我们还将关注当代顶尖棋手的战术创新,分析他们的独特思路和最新的战术发展。 针对性练习: 书中将包含大量的练习题,涵盖本书介绍的各种战术类型,帮助读者巩固所学,提升实战应用能力。 本书的读者对象: 所有对国际象棋战术充满热情,希望提升棋艺的棋手。 希望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战术组合的棋迷。 希望通过学习战术,让自己的对局更具攻击性和观赏性的业余棋手。 正在备战比赛,希望通过系统性训练提升战术能力的年轻棋手。 结束语: 象棋战术组合,是棋盘上最耀眼的火花,是智慧与勇气的碰撞。掌握了战术组合的精髓,就如同拥有了一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本书将是你探索这扇门的向导,带你一步步走进那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战术世界。让我们一起,在棋盘上,跳一曲酣畅淋漓的思维舞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排版和图示所吸引。清晰的棋谱标记,准确的箭头指示,以及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图解,都表明了编者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我之前看过一些讲象棋战术的书,常常因为图示不清、文字冗长而感到沮丧,而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期待它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战术组合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对于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是否会用加粗、下划线等方式突出显示?对于一些关键的计算步骤,是否会用箭头和文字注解清晰地展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最直观的方式,帮助我理解战术组合的每一个细节,避免走入误区。而且,我还期待这本书能够融入一些现代的象棋理论,比如一些新颖的战术理念,或者针对现代象棋比赛特点的战术运用。毕竟,象棋理论一直在发展,固步自封是无法进步的。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学习象棋战术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我的战术探索之旅。

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多年棋龄的业余爱好者,平时也阅读过不少象棋书籍,但总觉得很多书在讲解战术方面,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前者枯燥乏味,难以消化;后者则缺乏系统性,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本书的“象棋战术解析系列”这个副标题,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雄心。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战术进行讲解,而是会围绕着“战术组合”这个核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或许会从战术的起源、发展,到不同类型战术的特点、适用场景,再到如何培养战术思维、如何在实战中寻找和实施战术机会等,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脉络。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训练方法,帮助我提高对战术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例如,是否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或者一些经典的战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模仿和学习。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看到”战术,而不是仅仅“记住”战术。拥有扎实的战术基础,才能在棋盘上游刃有余,化被动为主动。

评分

我一直认为,象棋的魅力在于它的博弈性和创造性,而战术组合正是这种魅力最直接的体现。那些教科书般的杀局,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妙手,无不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进一步深入探索象棋战术奥秘的可能。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比如,对于一个战术组合,它是否会分析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它为什么有效,它依赖于哪些先决条件?是否会讲解一些反制这个战术的方法,让我在面对对手的类似攻击时,能够从容应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不仅是如何运用战术,更是如何“思考”战术。我期待它能在我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关于战术的知识图谱,让我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我相信,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能满足我对象棋战术的无限求知欲,并帮助我在象棋的道路上,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棋盘上错落有致的棋子,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变化,背景的深邃色调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对象棋的战术组合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些精妙的弃子、闪电般的突袭,以及丝丝入扣的连环杀,是象棋中最迷人的部分。我常常在观看大师对局时,对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招法感到惊叹,但往往又一知半解,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这本书的标题“象棋战术组合功能解析”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战术的形成机制、构成要素,以及它们在实战中的运用价值。我希望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几个战例,而是能从更深层次的理论角度出发,讲解战术组合的“为什么”和“如何做”,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强大的武器,从而提升自己的棋艺水平。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对局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构建战术组合,无疑是制胜的关键。我十分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象棋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带领我穿越迷雾,领略战术组合的无限风光。

评分

我在学习象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瓶颈,尤其是在棋局的胶着阶段,不知道如何突破,或者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这时候,精妙的战术组合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胜利之门。我猜想,它可能不会局限于讲解某一两个经典的战术,而是会涵盖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战术组合。比如,从简单的闪击战,到复杂的双将、三将;从单兵的突袭,到多子配合的围杀。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不同局面的战术潜力,如何通过精妙的调子和布局,为战术的出现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培养一种“战术眼光”,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棋局中,迅速捕捉到那些隐藏的杀机和获胜的路径。这本书的“功能解析”几个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讲解战术,更是在解析战术背后的“功能”,也就是说,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果,这正是我在实战中最需要的东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