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徐誌摩佚作集》收錄瞭已版各種《徐誌摩全集》所失收的徐誌摩佚作共141篇(首),全書輯錄已版各種《徐誌摩全集》所失收之作品共141篇(首),大體分為詩歌、散文、日記、書信和其他等五類。其中,詩歌7首(含譯詩1首),散文36篇,日記1種,書信76通,其他21篇(含演講記錄稿7篇、翻譯記錄稿10篇、啓事2則和戲麯麯詞、唱詞整理稿2篇)。其中不乏徐誌摩關於社會主義學說的論文、為陸小曼譯文所寫的附注、與美國學者奧格登的通信原文等對於研究徐誌摩生平交遊和中外學術交往極為重要的佚作。
此外,本書還收錄徐誌摩攝影作品5幀,附錄收入11位徐誌摩佚作發現者的考釋性文章14篇。
陳建軍,湖北浠水人,武漢大學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廢名研究、現代文學史料研究、演講理論研究、寫作學研究、語文教育研究等。已齣版《廢名年譜》、《撣塵錄——現代文壇史料考釋》等專著,編訂、主編、參編著作、教材數十種,在《文學評論》、《文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新文學史料》等報刊上發錶論文百餘篇。
徐誌東,現居徐州。詩人、學者。“新名傢”學派(又稱“奧德賽學派”)創始人,“新月圖書館”創辦人兼第*分館“徐誌摩圖書館”館長,“徐誌摩翻譯奬”發起人,現任《新月》、《徐誌摩研究》主編。
補缺拾遺,是一項基本的學術訓練,也是一項高尚的學術事業。
但願《遠山——徐誌摩佚作集》的齣版,使《徐誌摩全集》的那個全字,達到一個新的階段,同時也使徐誌摩的整體研究,走上一個新的階段。
――《徐誌摩全集》編者、學者韓石山
目錄:
序/韓石山
凡例
詩歌
題小曼山水畫
熱帶風(近埃及)
埃及
南洋星夜
想像你的句
遠山
海涅詩
散文
祀孔紀盛
記駱何堃全誼事
春遊紀事
漁樵問答
賣菜者言
論臧榖亡羊事
說發篇一
送魏校長歸國序
滬江春鞦
貪夫殉財烈士殉名論
徵人語
敬奉父母照片之題字
社會主義之沿革及其影響
《樂土康莊》
《自由國傢之社會》《國際聯盟之要義及其實施》
贈蔣廷黻Economic Liberty上的題字
贈張歆海FAUST上的題字
附來函
大傢要實行不閤作主義
為什麼不?
“生命經濟”
團城的玉佛
《西湖記》照片題字
贈鬍適Marius The Epicurean上的題字
快雪同誌會記
蘇俄這是什麼話!
贈張幼儀《誌摩的詩》上的題字
《幻夢》更正
梁先生病院談話記
小言
新年漫想
《螢火蟲》附注
陸小曼日記批語
《寐叟題跋》題跋
《海外仙山記》序
“徐傢甓”漢磚硯題銘
日記
結婚日記
書信
緻韓慕孫(一通)
緻麥爾維爾(四通)
緻北京大學教職員全體及諸同學(一通)
緻奧格登(六通)
緻張東蓀(一通)
緻泰戈爾(二通)
緻鬍適(四通)
緻丁文江(四通)
緻陸小曼(一通)
緻劉海粟(五通)
緻彭浩徐(一通)
緻瀋性仁(四通)
緻陶孟和、瀋性仁(一通)
緻江紹原(一通)
緻萬維超(五通)
緻《羅賓漢》主撰(一通)
緻蔣夢麟(一通)
緻舒新城(二十二通)
緻中華書局編輯(一通)
緻景平(一通)
緻劉湘山(一通)
緻高植(二通,片段)
緻郭嗣音(一通)
緻劉榮恩(一通)
緻李平(一通)
緻陶孟和(一通)
緻李祖韓(一通)
緻××(一通)
其他
太戈爾杭州講演之開場緻辭
泰戈爾真光劇場講演前之發言
文學與美術
現代中國文藝界
徐誌摩的漫談
關於印度
在全國美展閉幕典禮上的演說
太戈爾在上海各團體歡迎會上的講演
太戈爾在南京東南大學的講演
泰戈爾在濟南教育界歡迎會上的講演
泰戈爾遊杭之感想
泰戈爾在北京雩壇的講演
泰戈爾對北京青年的第一次講演
泰戈爾高談佛理
太戈爾在山西太原的講演
恩厚之在山西太原自省堂的講演
國傢的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徐誌摩啓事
誌摩小曼啓事
昆劇麯詞
《汾河灣》唱詞
附錄
徐誌摩緻奧格登英文書信的發現及其價值/劉洪濤
關於徐誌摩的一封信、幾條佚文及其他/陳學勇
關於徐誌摩、陸小曼的佚文/丁言昭
徐誌摩書信尚需重新整理/陳建軍
徐誌摩的佚詩《遠山》/張慧
陸小曼佚文《螢火蟲》和徐誌摩“附注”/張慧
徐誌摩的佚詩與佚簡/趙國忠
徐誌摩與《天籟》/陳建軍
《政治學報》中的徐誌摩佚文/陳建軍
音樂會奇緣/陳子善
徐誌摩:怎樣做藝術傢/肖伊緋
詩心一顆歸何處/金傳勝
偶遇徐誌摩/黃仕忠
徐誌摩緻鬍適三封佚信考釋/徐誌東
編後記/陳建軍
序
我一直認為,拾遺補缺,是一項基本的學術訓練。一個學者,有這種訓練,跟沒有這種訓練,是不一樣的。
這樣說,當然是因為我有過這樣的訓練。這話還可以往前推一步,那就是,拾遺補缺,是一項高尚的學術事業。
對徐誌摩佚文的搜集者,又有著一份特殊的敬意。
這主要是因為,徐誌摩的作品,越來越被人們喜愛;徐誌摩的人格,越來越被人們敬重。其佚文的收集,也就分外地不容易。比如遺墨,為人之珍惜,已到瞭視若拱璧的地步。據我所知,有位收藏傢,因早年認識不足,在香港嘉士德拍賣會上,遇上瞭而未能拍得徐誌摩的一幅書法,至今都不能原諒自己。另有一位收藏傢,收有徐誌摩與陸小曼閤作,送給鬍適的一個條幅,我勸他拿齣發錶,竟一口迴絕瞭。
且不說還有掩埋在歲月長河裏的遺珠,僅僅這樣的社會心理,就知道徐誌摩佚文的搜集,會是多麼的艱難。也該知道,《徐誌摩全集》的那個“全”字,什麼時候,都不過是編者的一廂情願。
不管怎麼說,幾十年來,各種各樣的《徐誌摩全集》,還是齣瞭又齣。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越是後齣的,收的作品越多。
有一點也是可以肯定的,沒有收入全集的作品,越來越少瞭。
而在這樣的時際,陳建軍和徐誌東兩位先生,搜集到的佚文,竟可以編為一本書,怎不教人驚異,怎不教人敬佩!
這些詩文,有的是他們自己搜尋下的,有的是從他人書裏匯集的,裒為一書,名之曰《遠山——徐誌摩佚作集》。
《遠山》是集中一篇的名字,取瞭作書名,給我的感覺,似乎寓有他們的一點感慨。徐誌摩這座“遠山”,何日能真的走近、真的登臨!
承二位學者高看,讓我寫個序放在前麵。
我還是那句話,拾遺補缺,是一項基本的學術訓練,也是一項高尚的學術事業。
韓石山
2017年4月6日於潺湲室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重逢”的溫暖感。盡管這些文字是“佚作”,但它們一旦以如此完整的麵貌呈現,便立刻獲得瞭新的生命力。閱讀它們,就像與一位久未謀麵的老友進行瞭一場促膝長談,對方吐露瞭許多過往未曾言說的私密心事和創作睏惑。這些未曾公開發錶的篇章,少瞭舞颱聚光燈下的錶演痕跡,多瞭幾分私密的、近乎坦誠的訴說。對於長期喜愛徐誌摩作品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厚禮。它提醒我們,每一位偉大的創作者,其作品的積纍都是一個漫長、麯摺、充滿自我否定的過程。它鼓勵我們以更寬容、更具同理心的態度去對待任何藝術創作的初稿和探索,因為在那裏,往往蘊藏著最本真的創作衝動和最原始的生命力。
評分讀完這本《遠山——徐誌摩佚作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這並非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一次對逝去時光的深情迴望。徐誌摩的詩歌,我們熟知的多是那些浪漫、唯美、充滿理想主義光輝的篇章,但在這本“佚作集”中,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更立體、更具層次感的詩人。那些未曾麵世的篇章,有的帶著初稿的青澀與探索,筆觸時而輕盈如雲,時而沉重如磐,展現瞭他創作心路曆程中的不同階段。尤其是那些關於故鄉、關於友人的書信體詩作,流露齣的真摯情感,讓人不禁感嘆,在那些我們熟悉的名篇背後,隱藏著如此多鮮活的、充滿煙火氣的生命瞬間。它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瞭另一扇通往徐誌摩心靈深處的門,讓我對這位“康橋的詩人”有瞭更深切的理解和敬意。這套整理不易的文稿,無疑是對現代文學史的一次重要補充,那些散落的珍珠終於得以串聯成完整的項鏈。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最關注的自然是文本本身的張力與變化。這批“佚作”中,我發現瞭一些與徐誌摩後期作品風格迥異的嘗試。有些篇章,語言更接近白話文學的早期探索,直率而略顯粗糲,與他後來雕琢的唯美意象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讓我思考,如果這些作品當年得以發錶,是否會改變我們對“徐誌摩風格”的既有認知?其中幾篇論述性的散文片段,顯示齣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並非完全避而不談,隻是他最終選擇瞭詩歌這條更具抒情性的道路來承載他的理想。這種對比和張力,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驚喜。它不再是單嚮度的贊美,而是一次深入的學術對話,促使讀者去重新審視和界定一位偉大詩人的創作軌跡和藝術選擇的復雜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布局,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它沒有采用那種浮誇或過於現代的風格,而是選擇瞭一種沉靜、典雅的質感,仿佛一本被時間溫柔拂過的舊日手稿。紙張的選擇,那種略帶米黃的色澤和適中的厚度,使得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儀式。更值得稱道的是,編者在注釋和考證上的嚴謹態度。對於那些難以辨認的筆跡和語焉不詳的典故,都有著詳盡且審慎的說明,這極大地幫助瞭像我這樣對那個時代背景瞭解不深的讀者,得以順暢地進入文本。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的匯編,它本身也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體現瞭對原作者勞動成果最大的尊重。每一次觸摸書頁,都能感受到背後那份匠心獨運,使得閱讀體驗遠超一般的詩集範疇。
評分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我有些許的擔憂,擔心大量的未定稿或草稿會稀釋瞭核心的藝術價值。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憂慮是多餘的。恰恰是那些“未臻完美”的部分,纔構成瞭它最寶貴的價值。它們如同考古現場齣土的碎片,雖然零散,卻能拼湊齣一個更真實的文化圖景。我尤其欣賞其中幾篇關於旅行見聞的筆記,描述異域風光時,那種帶著新奇和略微誇張的浪漫色彩,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新舊交替的年代,感受知識分子對外來世界的好奇與憧憬。這本集子的意義,已經超越瞭單純的詩歌欣賞,它提供瞭一種進入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視角,讓我們得以觸摸那個時代文化脈搏的跳動,理解他們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尋找自我定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