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完整定本,更完整的背景介绍,更清晰的分门别类,为您完整地展现韩寒眼中的世界。
◆韩寒文集文艺版,全新修订升级的韩寒首部杂文集。收录韩寒亲选杂文。
◆从边缘少年作家到主流公共知识分子,看公民韩寒是如何炼成的。
韩寒首部杂文集的全新修订。
这4本书集合了以韩寒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杂文,评论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等。什么样的事让韩寒有直指人心的气魄;什么样的人会引起韩寒的注意;什么样的电影值得韩寒一说。
韩寒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中国知名青年之一。他是年少成名的畅销书作家,自本世纪初出道,十八年来始终保持在中国畅销作家TOP3之列,小说、散文作品总销量超2000万,首本长篇小说《三重门》为中国近20年畅销小说,《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青春》等著作出版当年表现不俗,主编《独唱团》畅销500万册;他也是乘风破浪的赛车选手,作为中国职业赛车手,获得过中国场地、拉力双冠职业车王殊荣;他还是是优秀的歌手和词作者,填词主题曲《后会无期》获得第51届金马奖电影原创歌曲奖;而这两年他更是成为了后会有期的电影导演,2014年凭借处女作《后会无期》跨入导演行列,获得第9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编剧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青年导演"提名,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电影票房破10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名身法飘逸的电竞选手,FPS狂热爱好者,他成为了电竞战队1246创立者和精神领袖,并获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韩寒大事记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
2001年出版文集《零下一度》;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同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
2004年出版《五年文集》、长篇小说《长安乱》;
2005年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
2008年出版《杂的文》;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他的国》、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
2009年拿下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2010年4月被评为"全球*影响力一百人"之一,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11年出版文集《青春》;
2013年出版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2014年拍摄电影《后会无期》;
2016年拍摄电影《乘风破浪》。
序:我所理解的生活
国事
太平洋的风
什邡的释放
已来的主人翁
跳出棋盘的棋子
我和官员的故事
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
暴雨行车指南
"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答台湾记者问
答香港读者问
答亭林镇青年问
天下势
韩三篇
就要做个臭公知
这一代人
家世
偶像:写给张国荣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须强求
我不讨好任何人
写给每一个自己
过去式
操,你想怎样
微博
我的2011
这事儿都过气了
一个流传多年的谣言
我造就了我自己
我是
春萍,我做到了
青春就是一场远行
其实我是一个作家
维权
碎片
让大家扫兴了
尴尬事
东望洋
我只希望我可以自由地写作和说话
我最终想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人生
跋:写作三种,神凡两忘
杂的文目录
"急死你"世界纪录
国人的奇特心理
关于马的若干问题
公民韩寒的交通问题
你为什么比我贵
太贵
对京沪高速山东段汽油的疑惑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
上海的磁悬浮
不能搞一次
不问安全期,就是没文化
可能是我不够敏感
蚂蚁上树
别这样
记一件奇怪的事
脆弱的生活
同学聚会
大航海时代
我酷毙了,他帅呆了
无题
王朔
说徐志摩
应该废除学生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和绝代天骄
我的前卫与荒唐
传统美德
我不能,我没有
中国电影
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踩死人总是不对的
英雄本色
没意思
推荐
小不点的大不列颠
关于作家富豪榜的一些回答
文人几文
凶残的撞击
假装火车
小报告和胡指导
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
不能拿这个来要求事
支持海岩
此文枪手所写,慎入
跑了
此文炒作,慎入
某教授做的学问
脆弱的教授
文学群殴学术造假,案件聚焦大结局以及主要代表讲话
诗人急了,不写诗了
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
谢谢我的对手
千万不要这样想
咨询
礼物
GAMEOVER
超级玛丽亚和松鼠岛
7月22日,关于底盘的扫盲
开阳站勘路归来
开阳的比赛流水账
试车记录
竞争力
转向不足,人品不行
杆位发车
库比卡
今年的比赛
局部完美的结局
汽车知识和生命模样
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般所有的事情,我就说一遍。然后对后事充耳不闻,假装潇洒。某些东西不光光是某些东西,代表了中国的整个东西,就多说一遍。
有网友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无极乃最高境界"。这话并没错,尤其是这么一推算,无极还真生八卦。但这话似乎说的不是电影《无极》,这名字叫什么和片子怎么样是没有关系的。叫名著的不一定是名著。我身边不少姓×名俊的都长得不英俊。
我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包括我在说福娃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别人多少年的心血,怎么能这么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这点我很不能理解。首先人家做的事情不是公益免费的,其次,一件事情做出来的好坏和他花了多少心血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不想被人说,可以躲在家里捏三年橡皮泥。况且,片子拍了三年的意思是,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年,三年里,自然有很多别的其他事情,就好比恋爱谈了三年一样,不是直接拥抱接吻了三年。
而这和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更没关系。所有公司的倒闭,所有犯罪的产生,都是劳动的成果。包括我的文章,也是我的劳动成果,没有道理说,十年的心血必须珍惜。这年头,好心干坏事的都不少,更何况不安好心。
陈红对记者发怒说,人家《无极》还没上映,你怎么可以说《无极》万一不好怎么怎么样。这就像孩子的满月酒,怎么能诅咒这孩子呢。
陈红说得没错,但关键是,孩子是孩子,电影是电影。世间比喻,粗一想觉得挺精妙,细一想全是在偷换概念。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电影是很多人的事情,尤其这样一部电影,很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电影。
有人说,这个片子要去评奖的,所以我们要口径一致。我想,电影归根到底是一种娱乐,我们连不买日货都没有口径一致过,何必要为了这么一个电影团结对外。中国人的团结精神不在关键时刻是不会用出来的,而且关键时刻用出来的,八成就是大家一致逃啊。况且这口号也太没必要,我们都违心叫好和片子拿奖是没有关系的,免得外国人还以为我们中国人就这审美水平。
商业的事情不要打着爱国的旗号,比如以前F1说要搞个中国队之类的,好像你不支持人家代表中国赚大钱的话,你就是卖国一般。况且听说人家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了。
再说陈是传说中的大师,大师还用参加评奖吗?大师是应该自己造个奖颁发给别人的,就叫大师杯吧。
以上纯粹是我个人的唠叨,和陈凯歌一样,我是一个很喜欢听表扬的人,但所有的批评谩骂都无法影响我的言语行动。大家批评我的同时不要把某同样心直口快的人拖下水。我是行外人,说什么都可以。我都不好去评论我认识的人赛车水平如何。所以别人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直率,况且人家也没说什么不好啊。
同时,大家不应该受我蛊惑不去看电影,万一正合你胃口呢,万一你被那神一般的馒头感动了呢,万一你觉得纵然河水逆流、时光倒退你也不愿意退票呢。电影只是胶片,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大家都应看了以后评论,不要听我的一家之言。
2005年12月17日
读完这四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韩寒的文字真的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他并没有刻意去追逐时下流行的写作风格,也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用一种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去表达他内心的想法。无论是对青春的追忆,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洞察,还是对那些“杂”事物的思考,都透着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就像一个老朋友,坐在你身边,跟你分享他的故事,他的想法,他的困惑。你会在他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会在他的思考里找到共鸣。他没有给你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你的思考方式,去拓展你的认知边界。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无论是面对鲜花还是质疑,他都能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这套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更加热爱生活。
评分《可爱的洪水猛兽》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矛盾的张力,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洪水猛兽”能够被冠以“可爱”的标签。翻开书页,我发现韩寒在这里展现了他另一面的才华。他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残酷与不公,反而用一种犀利的笔触,去揭示那些隐藏在平静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然而,与纯粹的批判不同的是,他的文字中总是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对美好的执着。他能够从那些令人沮丧的事件中,捕捉到人性的闪光点,也能够用一种略带嘲讽的智慧,去化解那些沉重的现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篇关于社会现象的评论,他没有直接指责,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将问题的本质巧妙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代入,然后自己去品味其中的深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写作方式,比直接的宣泄更能触动人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真实的世界,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评分《杂的文》这个名字,乍一听上去似乎有些“随意”,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其中蕴含着的是一种“大巧若拙”的智慧。韩寒在这本书里,更像是他那个“杂”的性格的直观体现,从社会评论到生活感悟,从旅行见闻到读书心得,内容包罗万象,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他能够将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从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他总能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用一种不落俗套的语言,去解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给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他的文字充满了辩证思维,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让人觉得他的观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且,他的文字节奏感很强,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也让我对“杂”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我所理解的生活》这本书,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解。我一直以为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然后回家休息,周而复始。但韩寒的文字,却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如何生活”,而是通过分享他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引导你去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细微之处。他会谈论电影,谈论音乐,谈论旅行,谈论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却串联起一个丰富而深刻的生活图景。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即使是谈论严肃的话题,也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轻松的调侃,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对于“理解”这两个字的解读,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原来,生活并不需要我们去刻意追求什么,而是需要我们去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接纳。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简约而不失质感,封面上的插画带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感,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一探究竟。我尤其喜欢那本《青春》,它的封面颜色是一种温暖的橘黄色,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那个充满阳光和汗水的年代。打开第一页,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韩寒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缓缓地淌入心田。他用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去描绘那些我们似曾相识却又常常忽略的青春片段。那些关于梦想、关于友谊、关于迷茫的片段,时而让人会心一笑,时而又带来一丝淡淡的忧伤。我记得其中有一篇写到关于选择的段落,他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抛出了几个问题,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方式,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那些曾经的犹豫和挣扎,似乎都在他的文字中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呼应。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对青春的重新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