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
:128.00元
作者: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2794446
字数:
页码:3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主要介绍了南极的地质概况,考察的意义和目标,考察的主要任务,考察的主要数据和样品,主要分析与研究成果,考察的主要经验与建议等内容。
目录
章 总论
1.1 任务来源
1.2 专题目标和在专项中的作用
1.3 考察的主要范围
1.4 考察时段和时间
1.5 工作内容
1.6 工作量和分工
1.6.1 外业考察
1.6.2 内业分析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
1.7.1 样品
1.7.2 数据
1.7.3 成果图件
1.7.4 报告
1.7.5 图册
1.7.6 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
1.8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第2章 考察的意义和目标
2.1 考察背景和意义
2.2 我国南极海洋地质考察与研究简要历史
2.2.1 海洋地质考察
2.2.2 主要研究进展
2.3 考察海区概况(区域环境特征)
2.3.1 南大洋概况
2.4 考察目标
第3章 考察的主要任务
3.1 考察区域、断面、站位及路线
3.1.1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
3.1.2 普里兹湾海域
3.1.3 罗斯海及邻近海域
3.2 考察内容
3.2.1 悬浮体考察
3.2.2 表层沉积物考察
3.2.3 多管沉积物考察
3.2.4 柱状沉积物考察
3.3 考察设备
3.3.1 船用设备
3.3.2 主要调查仪器设备
3.4 考察人员及分工
3.5 考察完成工作量
3.6 考察航次(路线)及考察重大事件介绍
第4章 考察主要数据与样品
4.1 样品及获取方式
4.1.1 悬浮体样品
4.1.2 箱式沉积物样品
4.1.3 多管沉积物样品
4.1.4 柱状沉积物样品
4.2 数据及获取方式
4.2.1 获取的主要数据
4.2.2 主要分析方法与程序
4.3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4.3.1 组织管理措施
4.3.2 质量控制
4.4 数据总体评价情况
第5章 南极半岛周边海域悬浮体与海底沉积物特征
5.1 区域概况
5.2 表层海水悬浮体特征
5.2.1 悬浮体浓度分布特征
5.2.2 悬浮体组成特征
5.2.3 基本分布规律
5.3 表层沉积物特征
5.3.1 沉积物粒度特征
5.3.2 表层沉积物矿物特征
5.3.3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5.3.4 考察区现代冰海沉积作用
5.3.5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早期成岩作用
5.4 柱状沉积物特征
5.4.1 近代沉积特征
5.4.2 全新世沉积特征
5.4.3 第四纪沉积特征
第6章 普里兹湾海域悬浮体与海底沉积物特征
6.1 区域概况
6.1.1 地理概况
6.1.2 水团特征
6.1.3 海流特征
6.1.4 海冰
6.2 表层海水悬浮体特征
6.2.1 悬浮体含量分布特征
6.2.2 POC与PON分布特征
6.2.3 13Cpoc与 15Npon分布特征
6.2.4 悬浮体颗粒物质组成
6.2.5 悬浮体有机碳同位素的物源与环境指示意义
6.2.6 悬浮颗粒物类型及分布的控制因素
6.2.7 悬浮颗粒物絮凝集合体的絮凝沉积作用
6.3 表层沉积物特征
6.3.1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粒度特征
6.3.2 表层沉积物矿物特征
6.3.3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3.4 表层沉积物微体古生物特征
6.3.5 普里兹湾现代冰海沉积过程
6.3.6 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来源与输运
6.3.7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早期成岩作用
6.4 柱状沉积物特征
6.4.1 近代沉积特征
6.4.2 第四纪沉积特征
第7章 罗斯海西部悬浮体与海底沉积物特征
7.1 区域概况
7.1.1 地理概况
7.1.2 冰架特征
7.1.3 水文特征
7.1.4 初级生产力特征
7.2 表层海水悬浮体特征
7.3 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
7.3.1 罗斯冰盖的形成与退缩
7.3.2 罗斯海周围的“两极跷跷板”证据
7.3.3 罗斯海周边记录的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
第8章 考察的主要成果、经验与建议
8.1 主要考察成果
8.1.1 考察取得的重要成果
8.1.2 主要科学认识与结论
8.2 对专项的作用
8.3 考察的主要成功经验
8.4 考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8.5 对未来科学考察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考察区域及站位
附件2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
附件3 样品、档案、影像片等一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地球科学充满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在我手中仿佛变成了一张通往南极海域的船票。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解析南极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例如陆架、陆坡以及深海平原的形成机制?这片海域的地质活动是否活跃?有没有可能存在地震或者火山活动?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南极海底沉积物的详细描述,包括它们的类型、分布规律以及它们所能揭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例如,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微体化石,是否能够重建南极地区过去的气候变化史?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体的考察项目,以及这些项目是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南极海洋地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揭示南极周边海域隐藏在地表之下的秘密,展现地球科学的魅力。
评分哇,收到这本《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对神秘的南极大陆充满了好奇,而这片被冰雪覆盖的海洋地质,更是充满了未知和探险的魅力。从书名来看,它应该会深入探讨南极周边海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甚至可能揭示这片极端环境下地质演变的秘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图表和清晰的文字,描绘出海底山脉、深海平原、火山活动以及冰川侵蚀留下的痕迹。想象一下,那些沉睡在海底的巨大岩石,记录着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书中会不会有关于它们形成年代、成分分析的详细介绍呢?还有,南极的海底地形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与大陆板块的运动有关?是否存在独特的矿产资源?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感受科学考察的严谨与浪漫,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冰冷但充满生机的海洋之中,探索着地球最南端的秘密。
评分拿到《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这本书,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科幻电影中描绘的场景——冰山巍峨,海风呼啸,一艘考察船在茫茫大海中艰难前行。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地质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精神的远航。我猜想,书中会详细介绍南极周边海域的沉积物特征,比如它们的分布、成分以及可能指示的古环境信息。是否会涉及到深海钻探获取的岩芯样本分析?这些样本又是如何帮助科学家重建南极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的?我非常好奇,南极的海底是否存在一些独特的、在其他地区不常见的地质现象,比如与极端寒冷气候相关的冰下活动?书中会不会给出一些生动的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我期待书中能展现出地质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他们对未知世界的不懈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对南极海洋地质认知的空白。我常常在想,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海洋地质考察是怎样一种挑战?书中会不会详细描述考察团队如何克服严寒、巨浪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运用先进的探测设备,如声纳、钻探设备等等,来获取宝贵的地质样本和数据?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展现一些考察过程中的细节,比如船只如何在冰海上航行,考察队员如何进行海底采样,以及他们如何分析和解读那些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有没有一些令人惊叹的发现,比如古老的沉积岩层,揭示了南极地区曾经的气候变迁?或者,书中会不会探讨南极冰盖的融化对周边海域地质结构和海岸线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海洋地质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我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数据堆砌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科学探索精神的记录。
评分这本书《南极周边海域海洋地质考察》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地球极地的机会。我对南极地质的了解几乎为零,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南极周边海域的海底构造,比如它们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是否与全球的构造运动有关?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南极海底的特殊地貌,例如深海热液喷口、海底峡谷或者巨大的海底火山?我对这些自然奇观充满了好奇。此外,我也关注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南极海洋地质研究的最新进展,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多波束测深系统等,来绘制高精度海底地形图,或者对海底沉积物进行精细的地球化学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研究数据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对南极这片神秘海域的地质面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