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商品,6月中旬到货!数量有限,先订先发!
川端康成经典文学5册套装
雪国+伊豆的舞女+古都+千羽鹤+山音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原创作品《雪国》、《古都》和《千只鹤》三部经典作品获得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对日本小说界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川端康成接受奖项时,颁奖者曾致词评价川端康成,说他是一个深受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文化影响的作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接受日本历史文学的作家,他坚定地维护和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文学。
川端康成在创作小说时一直采用的是叙述技巧,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的故事中有一种纤细韵味的诗感。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
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记录在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的花名册上。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ZUI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诺贝尔文学奖的三本著作中
ZUI为杰出的一本
《雪国》
《雪国》是川端康成ZUI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在一片冰天雪地的温泉乡中,西洋舞蹈研究者岛村与艺妓驹子发展出一段没有未来的恋情──日本旅情文学之祖川端康成又一本融合自身恋情及旅行经验的文学巨着。
本书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本著作中,ZUI为杰出的一本。
在一九三四年首度发表后,历经十二年反覆推敲修改,直至一九四七年才定稿。是大师费尽心血的得意之作。
恬靜清淡的日式愛情+深厚的人生況味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
《伊豆の踊子》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描写的一段经典的日式爱情,恬静清澹而又蕴含了极其深厚的人生况味。同时,也描画了一个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互相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理想境界。
这个爱情故事的唇纹眼角都浸渍着东方民族的神韵,在欲语还休中细腻刻骨地勾画出迷离忧郁的南国风情。
在邂逅与告别中,令人忘却现实与创作的界限而随着川端康成神奇的笔触缓缓沉入空灵美好的唯美境界。
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
《古都》
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
故事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结束,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浓重的凄凉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虚无、厌世的思想。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古都》以毫不夸张的感伤,动人心弦的手法,将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道、庭院、植物园等种种风物,敏锐而精细地表现出来,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
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千羽鶴》
三谷菊治的父亲是著名的茶道师傅,曾与一位叫栗本近子的女子有染,后又钟情太田夫人。他去世四年后,在栗本近子举行的茶会上,菊治与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思恋昔日情人,竟移情于其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背德的爱……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
诺贝尔奖文学授奖辞: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被挪威诺贝尔文学院评为
“百年ZUI佳小说之一”
《山の音》
主要叙述信吾一家人的故事,儿子的外遇,女儿的婚姻失败,人到老年的悲哀,信吾对美丽儿媳菊子微妙的眷恋……川端康成以惯有的唯美笔触,细腻冷静地将战后的世相、风格与现实,凝聚在日本自古以来的悲哀愁绪中,展现了诗与戏剧重迭意象的技巧。
《雪国》
作者:川端康成
文庫: 208ページ
出版社: 角川書店; 改版 (2013/6/21)
言語: 日本語
発売日: 2013/6/21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4.8 x 10.6 x 1.2 cm
《伊豆の踊子》
作者:川端康成
文庫: 201ページ
出版社: 新潮社; 改版 (2003/5/5)
言語: 日本語
発売日: 2003/5/5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5 x 10.6 x 1 cm
《古都》
作者:カワバタ,ヤスナリ 川端康成
文庫: 278ページ
出版社: 新潮社; 改版 (1968/8/27)
言語: 日本語
発売日: 1968/8/27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5 x 10.6 x 1.2 cm
《千羽鶴》
作者:川端康成
文庫: 292ページ
出版社: 新潮社; 改版 (1989/11/17)
言語: 日本語
発売日: 1989/11/17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5 x 10.6 x 1.4 cm
《山の音》
作者:川端康成
文庫: 328ページ
出版社: 新潮社; 改版 (1957/4/17)
言語: 日本語
発売日: 1957/4/17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5.2 x 10.6 x 1.4 cm
不同于一些现代文学的直白叙事,川端康成的笔触更像是在描绘一幅幅印象派的画作,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我尤其欣赏他处理“美”的方式——那种稍纵即逝、带着宿命感的、近乎残酷的唯美。《山音》中,那种家庭内部无声的张力与性、死亡的联想,总是能触及到人性中最隐秘、最不安的部分。初读时,可能只关注了情节的流动,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再回头看那些看似平静的对话和场景,背后涌动的暗流才逐渐清晰可见。他从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将一切悬置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去面对和消化这些难以言说的复杂人性。这种开放性的解读空间,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永恒的魅力所在,它让你感觉自己是作品的共同创作者,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接收者。
评分坦白说,初次接触日文原版文学时,我的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日语的敬语体系和独特的表达习惯,对我这个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这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原著,就像是站在艺术家本人的面前,直接聆听他构建世界的原始声音,而不是通过译者“转译”后的二手信息。虽然阅读速度会慢很多,需要频繁查阅词典,但那种“咬合感”是无与伦比的——即作者原本想表达的那个精准的语感、那个特定情境下最恰当的词汇选择,终于在你面前展现出来。这让我对日本文化中的一些微妙概念,例如“もののあわれ”(物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书面术语,而是融入了语言的肌理之中。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阅读过程,最终换来的却是对原文精神最纯粹的接触,让人感到心满意足。
评分我一直觉得,文学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否构建一个独立于现实的、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的“场域”。读这套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气候”和“气味”。比如,阅读《千羽鹤》时,那种围绕着茶道展开的,关于爱与失落的细腻纠葛,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抹茶微苦和微甜的香气,感受到那种日本人特有的,对“物哀”的极致表达。那种克制的情感,像薄雾一样笼罩着人物的内心,你必须放慢呼吸、仔细体会才能捕捉到那种转瞬即逝的美感和悲凉。这种层次感,是快餐式的阅读体验无法给予的。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让书中的场景在脑海中回放、沉淀一段时间,才能继续往下读。它强迫你去慢下来,去品味,去感受那些未被言明、只存在于留白之中的深层情绪,这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回顾这套书中的几部代表作,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川端文学世界的基石,那就是对“孤独的纯粹性”的探讨。无论是《伊豆的舞女》中那种天真与世故交织的短暂邂逅,还是《雪国》中,对美丽却无法企及的女性形象的痴迷与追逐,核心都在于个体在广袤世界中的疏离感和自我封闭。这些人物,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精心构建的审美泡沫里,对外界的喧嚣保持着一种疏离的优雅。这种孤独并非抱怨,而更像是一种深刻的、近乎禅意的存在状态。阅读他们的故事,会让人反思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连接点在哪里。它提供了一种安抚,让我们意识到,或许迷失与追寻本身,才是生命中最本质的底色。这套书,与其说是阅读小说,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存在意义的、安静的沉思。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沉静而富有质感的气息吸引住了。封面采用的纸张触感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亮面纸,而是偏向于哑光的质感,配合着烫金或凹凸的字体处理,透着一股低调的奢华。尤其是色彩的运用,似乎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色调,比如《雪国》可能用的是那种带着冬日清冷的米白或浅灰,而《古都》则会让人联想到京都的深沉木纹色。内页的排版也做得极为考究,字体选择和行距的把控,都体现了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翻开书页,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本身的干燥气息,瞬间就能把人带入那个特定的文学氛围中。这种实体书的魅力,是电子阅读器永远无法比拟的。尤其对于川端康成这样注重意境和氛围的作家来说,拥有一套如此精美、可以触摸和感受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尊重和致敬。我甚至舍不得马上阅读,只是反复摩挲着书脊和封皮的纹理,享受这份拥有实体经典带来的满足感。它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像是几件精心雕琢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